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

谷陰,中城。

隨着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實施,四時宮的內外最近擴建、新起了幾座配套的官寺。

主要有四座。

宮內的兩座,一個是在原先王國典書令等官的官廨基礎上建起的內史省(中書省),一個是在原先的王國常侍等官的官廨基礎上建起的黃門省(門下省)。

宮外近處的兩座,一個是由原先的隴州牧府改造而成的“中臺”,也就是“三省”中的“尚書省”,一個則是專門另起爐竈,給莘邇新建的理政辦公之所。

莘邇的主要官、爵現下有三個:錄中臺(尚書)事、徵虜將軍、建康侯。

建康侯不說,爵是爵,官是官,爵位再貴,不掌權柄,不很需要專門的辦公地方,莘邇家現即是建康侯府。徵虜將軍是有專門的辦公場所的,即早先莘邇的輔國將軍府,如今之徵虜將軍府,但將軍府,顧名思義,乃是用來料理軍務方面諸事的,因此“錄中臺事”此職,卻是需得別有理政之地,左氏遂特地下旨,在中臺東邊的不遠處,買了些民房,建成了這座官廨。

——之所以把之建在中臺邊上,緣由“錄中臺事”管的就是中臺就這一攤,兩座官廨離得近些,既方便了中臺的官員向莘邇請示、彙報,也方便了莘邇能夠隨時召中臺官員詢問政情。

這座官廨剛建成不久,要說是有名字的,然因了莘邇如今的“權勢滔天”,谷陰的士民卻不呼其名,而將之稱爲“莘公府”。數日前,莘邇帶着大批的屬吏、隨員,才搬進來。

因與中臺相距甚近,站在中臺的樓閣上,都能夠看到其外、其內的一些場景,甚至可以聽到那邊的聲音。

六月初的這天,頂着炎炎夏日,中臺令麴爽揮汗如雨,拾階而上,輕車熟路地登上了中臺聽事堂後的閣樓,扶住朱漆的欄杆,他掂起腳尖,用勁地往東邊的這座所謂的“莘公府”瞅去。

一眼看到,莘公府門前高大的桓表外,筆直的石板巷道上,如同長龍也似的,排着何止數十上百輛的各類車輛,有簡便的軺車,有風雅的牛車,亦有端肅的正式官車,其間且夾雜着馬、肩輿等諸種的出行工具,總之,五花八門,形色多樣。在車、馬、肩輿上,或者旁邊,頂着日頭,沐着熱風,坐滿、站滿了人,有的穿着夏季該穿的紅色官服,有的幘巾大衭而已,或有那更加名士姿態的,大約是不耐炎熱,索性脫去了外衣,光個膀子,拿着蒲扇搖個不休。

這些人等,都是等待莘邇接見,來向莘邇彙報、請示政務的各個官廨的吏員,那些車、馬、肩輿,自便是他們分別乘坐的交通工具。

大家都在谷陰爲官,擡頭不見低頭見,彼此大多相識,而且其中的世家子弟們,有的互相之間,還是少小爲友,等待進府的空當,無事之下,少不了,你一言,我一語的聊些閒話,縱是都壓低了聲音,匯聚一處,卻也是一股不小的聲浪,傳到了中臺樓閣上麴爽的耳中。

看着這熱鬧的場景,聽着那嘈雜的聲響,麴爽回頭,瞧了眼自家的府內。

中臺是早前的牧府,佔地甚廣,比莘公府要大得多,但此刻,府外門可羅雀,偌大的府內亦冷冷清清,偶見有府中官吏出來,也是隻影單行,卻是半分也無法與莘公府的興盛情狀相比。

莘邇在他出任中臺令後,於孫衍、羊髦、黃榮、張渾、陳蓀等的聯名推舉下,就任“錄中臺事”時,他手下一人,勸他乾脆辭了中臺令,免得受莘邇制約的話語,油然於這時重新浮現,麴爽滿是手汗的雙手,下意識地攥緊欄杆,懊悔地嘆了口氣。

他身後一人問道:“明公,緣何無故喟嘆?”

這人年三十餘,相貌俊美,唯是頭大,整個的身形看不起來略不協調,不是別人,正是麴爽的心腹衛泰。衛泰與麴爽是老鄉,家也在西平,他跟隨麴爽已有十餘年了,初入仕就是應麴爽之闢,前在麴爽帳下做諮議參軍,田居升遷爲唐興太守後,他繼任長史之職,現任都官郎,是中臺刑部都官司的主事。——都官,是刑部的四司之一,其職爲管理俘虜、奴隸的簿錄,給以衣糧醫藥,並審理其訴訟事件。換言之,都官司,主要管的是與俘虜有關的刑獄這一塊。

麴爽不好實言相答,抹了下額頭涔涔的汗水,顧左右而言他,說道:“天太熱了。”

衛泰納悶說道:“熱,也不至於嘆息啊。”

麴爽知其性格耿直,倒也不怪他刨根問底,但亦不樂他再追問,便爲了分散他的注意力,鬆開欄杆,往衛泰的衣服上擦了兩擦,把手汗擦掉,說道:“……太熱了!你看,出了多少汗!”

衛泰屈起手指,往麴爽手汗在他衣上留下的汗漬上彈了一彈,說道:“本來就是,這麼熱的天,這樓閣又高,愈發酷熱,也不知明公爲何三天兩頭的朝這裡跑。明公,那咱們就回堂中去吧?明公換身衣服,我叫府吏多捧些冰塊,給明公去去暑氣。”

麴爽應道:“好。”

他戀戀不捨地再羨慕地望了一眼莘公府的盛景,心道,“我府中這般冷落,莘阿瓜那裡卻那般喧鬧!我臉面何存?世嗣建議我辭掉中臺令,以免使我之名居莘阿瓜下,現今看來,卻是良言!我要不要從了他的此議?現在掛印辭職,會不會晚?……唉,中臺令,顯貴之職也,我若是就這麼辭了?未免惜哉!”

世嗣,名叫裴遺,是麴爽的另一個心腹,辭掉中臺令的建議就是此人提出的。

辭或不辭,拿不定主意,麴爽想要問問衛泰的主張,話到口邊,深覺“己不如瓜”這件事太過丟人,加上令狐妍痛罵他的那日,衛泰就在他家中,乃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兩下相合,他更是面子上掛不住,終究沒能問得出來。

一陣喧譁從莘公府外傳來。

麴爽顧首去瞧,見是一輛垂着簾幕的黑色牛車,順着莘公府前石板路的側邊,大搖大擺地越過諸多排隊的車輛、馬、肩輿,徑直往府中去。應是這輛牛車的插隊舉動,引起了等候官員們的不滿,於是不少人紛亂叫嚷,喧譁之聲即是由此而來。

麴爽精神一振,頓住準備下樓的腳步,饒有興味地觀看後續,等着看莘公府的門吏,那個曾於日前把他派去通告莘邇某件公務的屬僚擋在了府外,要求其也得按序排隊進府的魏鹹,如何處置此事。

卻沒等來魏鹹出面,牛車上的簾幕被掀開,車內的人向外露了個頭,叫嚷之聲很快就平息了下去。麴爽大感無趣,失望之餘,叫衛泰的字,忍不住說道:“原本多溫文爾雅的一個夫子!元安,你看看他現在成什麼樣子了!囂張跋扈!古人誠不我欺,當真是近朱者赤!”

說完,揮袖下樓。

衛泰趕忙追上。

卻那車內之人,露臉的時候,麴爽看得清楚,分明是傅喬。

傅喬現是中臺的禮部尚書,論權職,僅次於三省的長吏等寥寥數人之下,位高權重,而且他是莘邇的親信,他來插隊,別的官員自是無話可說,縱然不滿,也沒人敢與他爭執,因此他一露臉,嚷叫便就平息。

只是麴爽責他“囂張跋扈”,實是責備錯了。

傅喬之所以插隊,不是因爲他自恃貴重,也不是自恃莘邇親信,他是因爲有一件對他而言,頭等緊要的人生大事,需要緊急向莘邇確認,故此才失了他一向的文雅氣度。

牛車停在了府門外,傅喬下車,胡亂地給行禮於他的魏鹹點了點頭,急匆匆地入到府內。過了影壁,沿青石路,要非是府中的人太多,他幾乎都要小跑起來了,總算是到了正堂。

堂中,莘邇正在與兩個官員談話,忽見傅喬進來,止住話頭,笑道:“傅尚書來了?”

那兩個官員,傅喬都認識,俱是剛從地方提拔上來的,一個來自建康郡,是莘邇任建康太守時的故吏麴經,現在黃門省任職;一個來自敦煌郡,其家乃爲寓士,也在黃門省任職。

黃門省是主君的侍從機構,麴經兩人大概是代表左氏、令狐樂,來向莘邇轉述左氏對某項政務或某項打算推行的新政的意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一個新制?三省六部制施行以來,雖因時日尚短,莘邇目前尚沒有推出大的新政,但已經有幾個重大的新政處在將近討論成熟的狀態,即將推出了。左氏臨朝數年,對國家的軍政大事,已從一竅不通,漸漸成長到了時有個人的見解,對於這些將要推行的諸項新政,她有不太理解或有獨到看法的,在此時刻,自少不了或召莘邇入宮問詢,或派黃門省的官員來與莘邇商討。對此,傅喬是知道的。

傅喬強自按下急切的心情,說道:“明公在忙麼?那明公先忙,我等下再來。”說着,向起身行禮的麴經和那個敦煌籍的官員回了個禮,就要退出堂外去。

莘邇說道:“就軍府之設,太后有個疑問,我已回答過了。他兩人馬上就走,你不必出去了。”

麴經與那敦煌籍的官員揖禮告辭。

傅喬站在門邊,等麴經兩人出去,儘管心急,還是捺住性子,目送他倆走遠後,這才快步到了堂上,湊到莘邇的案邊,目注莘邇,手握成拳,嘴脣發抖,改明公之尊稱,而爲幼著之親近,問道:“幼著,我昨晚是不是、是不是……,應承乞大力了什麼?”

莘邇怔了下,笑道:“有沒有應承,你自己都不記得了?”

“我昨晚酒多了!喝醉了!”

“老傅啊,唐胡聯姻這事兒,你是清楚的,此乃景桓數日前的提議。景桓的此議,我認爲是不錯的。咱們定西唐胡雜居,鮮卑、羌、匈奴、雜胡等各種、各部的胡人衆多,胡人的風俗、語言與咱們唐人不同,咱們就算再以仁義治之,說白了,彼此間總還有隔閡存在。想那且渠元光,我待他家何等仁義?他終是叛我而去!爲解決此個難題,聯姻確是個辦法。

“唯是高門閥族,你亦是清楚的,別說胡人了,就是同爲唐人士族,他們也是絕不與二流士族結親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像你這樣的我定西名士,勇於擔當,出來給士流們做個表率了!”

傅喬越聽,臉色越是蒼白,語聲顫抖,說道:“幼著,這些我都知道,你不要再說了。你只告訴我,我昨晚是不是?”

莘邇說道:“何止是你啊!我,昨晚不也答應了勃野,不日就將會納他的一個妹妹麼?”

莘邇沒有直接回答傅喬的問話,可也等若是回答他了。

傅喬慘然說道:“幼著,勃野的妹妹,能與乞大力的妻妹相類麼?我雖未見過勃野之妹,然勃野英俊倜儻,料其妹定也長相不俗,乞大力之妻,幼著,你我可都是見過的啊!其姐如此,其妹……,幼著,我,我,我昨晚真的是喝醉了!幼著,我能收回昨晚的話麼?”

莘邇爲難地說道:“老傅,昨晚席上,你答應大力之時,士道、異真、千里、景桓等人都在,勃野也在,當着這麼多人,你許下的承諾,如何能夠收回?且收回不難,一句話的事兒,可萬一因此叫大力以爲你是嫌他妻妹醜而出爾反爾,不免會傷了他與他妻、妻妹的自尊,事情傳出,說不得聯姻之策還沒大舉推行,就先被各部胡人說咱們以貌取人,來個適得其反!”

卻是在幾天前,針對莘邇希望唐胡一家,化胡爲唐的長遠政治目標,黃榮提出了聯姻之策,乞大力的妻妹正好新寡,他就動了心思,想趁此東風,給他妻妹覓個唐士爲夫,結果他相中的數人都婉拒了他,他遂於昨晚莘邇設的私宴上,向諸人把這番苦惱吐露了出來,傅喬那時喝醉了,畢竟他與乞大力是老相識了,兩人相識於豬野澤畔,且也算是傅喬的患難之交,他熱血衝頭,義氣衝雲霄,乃竟自告奮勇,拍着胸脯承諾乞大力,說他願納乞大力的妻妹進家。

人喝多了,說話的話,辦過的事,第二天酒醒通常會忘掉,是昨晚跟着傅喬赴宴的一個傅家奴僕,今天在傅喬醒後,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傅喬聞言之下,登時大驚失色,由是慌慌忙忙地跑來找莘邇,確定此事的真假。

乞大力的妻子不但黑胖,而且最讓傅喬難忘的是,其脣上還長着濃濃的黑鬚,就如男子的鬍鬚一般。其姐如此,誠如傅喬所言,其妹可想而知。

傅喬退後幾步,跌坐側邊的榻上,說道:“幼著,這事沒得改了麼?”

莘邇搖了搖頭,說道:“只怕改不了了。”看傅喬失魂落魄的樣子,安慰他說道,“老傅,大力的妻妹你沒見過,我是見過的,身形、身形……,身形圓潤,是宜子之像。你把她納入門後,沒準兒能再給你生個大胖小子!多子多女,多大的福分,你又何必如此懊惱?”

傅喬喃喃說道:“我現有一子一女,已然足矣。多子多女?我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啊!”

莘邇笑道:“老傅,大力在谷陰市中開了個商鋪,專售肉蓯蓉。”

傅喬哭笑不得,說道:“幼著!”

堂外一人進來,莘邇、傅喬看去,見是中臺兵部司的兵部郎唐艾。

“明公,張韶送來了軍報一道。”

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
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