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

莘邇“柔然內亂,可趁機攻取”的上書,令狐奉細細看過。

看完之後,他對陳蓀說道:“北虜的東西部鎮帥爭奪可汗之位,阿瓜建議我藉機擇將征伐。老陳,你覺得怎樣?”

陳蓀小心地偷覷了眼令狐奉的神情,謹慎地說道:“柔然近年東西兼併,勢力大張,且有染指西域之念,如能趁其內亂,大攻破之,對我國應是有利。”

“是麼?”

單從這一句回答,度不出令狐奉的心意,陳蓀於是又說道:“不過話說回來,漠北窮寒,北虜粗鄙,若禽獸之類,便是攻破柔然,除能得些羊馬、人口,似也沒有別的什麼太大好處。”

令狐奉嘿然,說道:“老陳,你這車軲轆話,說來說去,和沒說有甚區別?”

陳蓀說道:“是,是。臣愚陋,不及大王的英明萬一。”

令狐奉隨手把莘邇的上書丟到牀邊,咳了兩聲,說道:“阿瓜的眼界太小,只看到了柔然。就像你說的,漠北苦寒貧窮,便是打下來,對孤也沒甚用處。孤的精兵戰將,焉能用之於此?蒲秦、虜魏,纔是孤軍中勇士該效死灑血的地方!”

“是,莘將軍年少,畢竟不如大王遠見。”

令狐奉嗓子發癢,胸口憋悶,不住地咳嗽,又咳出了幾個烏黑的血塊,他朝地上啐了口,唾液裡亦帶着血絲,他怔怔地看了會兒血塊與血痰。陳蓀忙招呼宮女,捧來藥湯。令狐奉勉強喝下半碗,揮手叫宮女走開。他盯住陳蓀,問道:“致孤墮馬的那頭白鹿,給孤找到了麼?”

這件事,只要令狐奉睡醒,見到陳蓀,是必然問起的,他已經問過多次了。

陳蓀不敢擡頭,答道:“回稟大王,還沒有。”

令狐奉怒道:“就那麼一片小小的獵場,怎麼到現在還沒找到?”

東、西苑城皆有獵場。令狐奉上回打獵是在東苑城。東苑城裡的住戶多,獵場相比西苑城的,小上很多,佔地確實不大。

陳蓀腿一軟,跪倒地上,惶恐答道:“臣不僅帶人尋遍獵場,而且清空了東苑城,翻遍了城中的每個角落。大王,那、那、那頭鹿蹤影全無。也許是……。”

“也許什麼?”

“也許是畏懼大王的神威,逃出了城。”

“你他孃的!一頭小鹿,也能知孤的神威麼?老陳,你當孤是三歲黃口麼?”

“大王天命所繫,彼雖小鹿,亦未嘗不會、不會、不會不懼。”

那頭白鹿懼沒懼,說不好,陳蓀反正已經是嚇得顫慄發抖了。

令狐奉懶得聽他胡謅,面容猙獰,惡狠狠地說道:“那頭鹿,你一定要給孤找到!”

當下讖緯流行,各國君主無不相信祥瑞,附會天意,白鹿在某種程度上是吉兆,“鹿”,且意指天下,亦正因此,當日見到這頭白鹿的時候,令狐奉纔會大喜過望,拍馬追逐。結果沒能獵到,他反而墮馬。醒轉以後,此事已成他的心結。“天厭我也”云云,其實就是由此而發。

陳蓀顫聲說道:“是!”

令狐奉躺回榻上,失神地望着殿頂,說道:“白鹿、白鹿。”

陳蓀想要悄悄地退出去,挪着膝蓋沒爬幾步,聽到令狐奉幽幽地說道:“你告訴阿瓜,叫他給孤舉賢!孤的舉賢令傳下幾天了,他怎麼一點動靜沒有?”

陳蓀應道:“是。”

令狐奉的口諭,很快就傳到了莘邇這裡。

陳蓀親自來傳的旨。

接過旨意,莘邇打量陳蓀,親近地說道:“令君,我看你像是有心事?”

陳蓀耷拉着眼皮,說道:“將軍,我看你也有心事。”

莘邇笑了起來,說道:“一向傾慕令君清德,我之前任官外郡,未能得與令君多見,深覺遺憾。未知令君何日閒暇,我敢請預布酒饌,到時請令君移步寒舍,以解我思慕之渴,何如?”

陳蓀與莘邇的目光相接。

兩個人,一個沉臉,一個笑眯眯。

表情不同,此時的想法,兩人卻有點相同。

陳蓀心道:“我被大王任爲大中正,他被大王擢爲左長史。我們兩人,都被大王當做了刀子。大王倘若身體康健,倒還無妨,可大王現今的身體,着實堪憂。大王一旦不在,世子年幼,掌權者必宋、氾諸家,我與他,何以自處?”回答說道,“大王傷勢未愈,我得日夜陪侍。多謝將軍盛情,等大王傷好之後,我一定登門受教。”

雖是與莘邇有點同病相憐,但較之宋、氾等家,陳蓀並不看好莘邇,自是不願與他混在一起。

莘邇不介意,笑道:“好,一言爲定!”

送走陳蓀,莘邇回到將軍府的堂上。

朝廷已經發下回復,羊髦、張龜等已然領了印綬,正式上任。

莘邇收起了笑容,說道:“士道、長齡,大王無攻襲柔然之意。”

剛纔,陳蓀對莘邇說了兩件事,一個是叫他舉賢,另一個則就是令狐奉對他的上書的態度。

張龜喃喃說道:“大王無有此意,那將軍領兵出外的籌劃就難辦了。”

莘邇問羊髦,說道:“士道,可有良策相對?”

羊髦也犯了愁,說道:“縱有良策千道,大王不允,都是無用。”

這是實在話。再好的主意,最終的拍板權在令狐奉那裡。令狐奉不同意,誰也沒辦法。

莘邇神色如常,心裡邊翻江倒海。

隨着令狐奉一系列劍指閥族的舉措出現,王都已成漩渦,他作爲被令狐奉重點照顧,掂拎出來的馬前卒,身下就是火山。這個是非之地,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險。想前日,他急着入都;到了王都,現下又一心出外。歸根結底,一入一出,都是因爲令狐奉。

他感嘆想道:“大丈夫一日不可無權,誠不我欺!仰人鼻息的下場就是如我今日,身不由己!”

羊髦、張龜皆無對策,此事只能擱置,留待轉機的出現。

莘邇說道:“大王催我舉賢。士道、長齡,你們說我宜舉何人?”

張龜老實,堂上又無別人,他說話不拐彎,一語道破令狐奉的用心,說道:“明公,大王是非要把你逼到絕地啊!”

爲了能發揮莘邇最大的作用,令狐奉連從妹都準備嫁給他了,在等同向閥族“宣戰”,剝奪閥族特權的“求賢令”此事上,當然不會放過莘邇,容忍他保持沉默。“求賢令”的關鍵在“不拘門第”四字上,令狐奉催促莘邇舉賢,其意一目瞭然,是在逼迫莘邇表明立場,趕緊給他舉薦幾個寒士出來;並且不出意外的話,莘邇舉薦的人,令狐奉大約還會統統給以優任。

“長齡,你有何見?”

張龜想了下,說道:“郎中令陳公前日舉薦了三個人。兩個寒士,另一個門第頗高。大農孫公所舉亦類是。明公,是不是可以效仿陳、孫二公,也這樣舉薦?”

羊髦搖動摺扇,想了下,說道:“陳、孫二公,非明公可比。司馬此議,不妥不妥。”

莘邇問道:“士道,你的意思是?”

“方今之策,只有盡舉寒士。”

張龜驚道:“那豈不是將要大大得罪閥族?”

羊髦說道:“明公已是閥族眼中釘,眼前能夠依仗的,唯有大王。而以大王的性子,首鼠兩端,八面討好,只會惹大王生惡。”

張龜的建議不太行,羊髦的建議也不太好,綜合他兩人的意見,莘邇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說道:“士道,你文采好,代我草擬舉賢上書。”

“明公欲舉何人?”

“陳公舉了三人,我不能比他多,兩人足矣。”

“哪兩人?”

“建康黃榮,幹練勤恪;牧府賈珍,忠於王事。我,舉此二人。”

羊髦咂摸稍頃,說道:“妙哉,此二人選上佳。”

莘邇前薦傅喬繼任建康太守,被令狐奉稱爲念舊,今舉黃榮、賈珍,正合令狐奉對他的評價,此其一。黃榮是寓士,也算寒士,舉薦他,符合“不拘門第”;賈珍雖然出身名族,但與莘邇有仇,舉薦他,顯出莘邇的大公無私,此其二。

兩下綜合,果然妙哉。

只是,莘邇打算的好,令狐奉會滿意麼?

羊髦提出了這個問題,說道:“唯是大王若意猶未盡,再叫明公舉賢?”

“走一步,說一步罷!”

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
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