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

這天一大早,如前兩日,姬楚的妻子親自下廚,熬粥、做餅,炙了一條昨天專門買來的新鮮鯔魚,調拌了一碟生韭雜菜,又取上一份必不可少的醬料。

幾樣飯菜做成,置入食盒。

姬楚與妻子作別,提着這頓早飯,前去考功曹的客舍。

客舍看門的吏員已與姬楚熟識,見他來到,笑道:“郎君又來給姬君送飯麼?”

姬楚作了一揖,答道:“家兄這些年都在外縣仕任,少有歸家,想念家裡的飯食。昨天特別交代於我,想吃條鯔魚。這不,今天便給家兄帶了一條。”

門吏含笑點頭,目送姬楚進門。

初夏晨光下,一個裹幘白衣、手提食盒的少年背影,不知怎的,給了這個門吏頗是溫暖之感。

門吏嘆道:“素聞姬家兄弟的感情好,果是不假啊!”

推門進到室內,一股酒味入鼻而來。

姬楚一眼看到,姬韋伏在案上,像是仍在熟睡。

知道段承孫昨晚來見姬韋了,瞅了眼案上的酒瓶、酒罈和案下的烤羊腿架子,姬楚只當是他兩人舊友痛飲,姬韋喝多了,以是伏案不起,昏睡至今。姬楚遂放下食盒,端起臉盆,先出去打了盆水進來,以便姬韋醒後洗漱,然後纔到姬韋身邊,輕聲喚道:“阿兄,阿兄。”

半晌無人迴應。

姬楚心中奇怪,晃了一晃姬韋的胳臂,姬韋還是沒有反應。

姬楚好笑地想道:“怎麼喝成這樣!”

打算把姬韋扶到牀榻上,吃力地把他架起,不經意轉眼,看見了姬韋的面龐。

姬楚頓時驚嚇地睜圓了眼睛。

只見姬韋面色烏青,雙目緊閉,嘴角流下兩條血痕,衣領都被染紅了。案上亦有一灘血漬。

姬楚雙腿發軟,勉強支撐,把姬韋小心地放到牀上,探指去試姬韋的鼻息。

哪裡還有呼吸?

姬楚呆呆地在牀前站了片刻,驀然發出一聲大叫。

叫聲傳出室外,遠處客舍門口的門吏聽到,趕緊奔了過來。

進到室內,門吏看到這等場景,心頭一沉,知道大事不妙。

“這是怎麼回事?”

姬楚流下眼淚,哽咽答道:“我也不知道。”

風吹入室內,並不涼,僵硬的姬韋躺在牀上,姬楚與門吏立在榻前,這幅場景卻生陰森。

……

宋閎告了病假,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出門了。

莘邇的諸項舉措下來,收穫很大,宋閎的政治敏銳性是很強的,早就感受到了切實的威脅,和宋方相同,也早把莘邇當做了阻撓宋家重回巔峰的真正敵人。

他的“告病”,其實只是藉口。

成天錦衣玉食,家中自有醫士,補藥不斷,又每天都練五禽戲,宋閎儘管五十多歲了,換了尋常鄉農,到這個年齡,或是少不了這病那病,但他的身體卻還是健康得很,半點毛病也無。

之所以告病,無非以退爲進。

純粹因是見莘邇近月風頭漸盛,不僅得到了麴家的同盟,兵權愈重,並且通過勳官制、考功曹、換中正等政措,同時在民間豪強、底層官吏、寓士與寒士的羣體中也聲望愈高,他隱約地察覺到,也許快要到宋家與莘邇直面相對的時候了,故此先退一步,靜觀時局,以作應變。

未料時局尚未觀辨清楚,一個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惡劣消息就傳到了耳中。

饒是以宋閎之城府深沉,也不免吃了一驚。

匆忙跑來報訊的那個宋家黨羽到時,宋閎剛起牀不久,在後宅院中挺頸展手、蹲腰曲腿地打五禽戲。聽完消息,他止下拳腳,不敢置信地問那吏,說道:“你說什麼?姬韋死了?”

“是。”

“中毒死的?”

“是。”

“自殺還是他殺?”

“剛被姬楚發現,考功曹的曹掾氾丹、右曹史張道將現在應還沒到客舍。具體是自殺還是他殺,現下尚不知曉。唯一知道的是……”

“是什麼?”

“聽說姬韋昨晚見過的最後一人,是牧府曹掾段承孫。姬楚發現姬韋身死時,客舍裡仍還留着他倆昨晚吃剩的羊腿和空的酒罈、酒瓶。”

“段承孫?”

“是。”

宋閎當機立斷,說道:“你立刻去谷陰縣寺!叫竇理馬上帶人,到考功曹的客舍!”

竇理,是宋閎妻子的侄子,現任谷陰縣的縣令。

“是。”來報訊的那吏,入了宋家門後,乃是一路小跑到的後院,到現在還是氣喘吁吁的,他擦了把額頭的汗水,請示地問道,“敢問明公,請竇令到考功曹後,叫他作些什麼?”

“這還用我交代麼?”

宋方給顯美縣長了一個全國最差評,顯美翁主因此大怒,幾次要尋宋方的麻煩,莘邇爲妻出氣,因把顯美縣長召到京中,要給他重新考評。這件事在王城,如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偏在主持重考的陰洛到前,顯美縣長姬韋中毒身死。

除非是個笨蛋,否則,誰都能感到此中必有玄虛。

報訊的那吏不是笨蛋,在獲悉姬韋死在客舍的當時,就已經體會到了這一點。

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會後患無窮。因是,在聽到宋方“還用我交代”一句話後,他楞了下,心道:“你不交代明白,我怎麼去給竇理說?”

既是爲了獲得個明確的指示,也是不敢擔責,他說道,“是,是。敢請明公交代。”

宋閎忍住氣,說道:“你去告訴竇理,命他帶上仵作同去,查明姬韋的死因,看是否自殺!”

那吏聽明白了,忙不迭應道:“是,是,依下官看,實際不必查,姬韋定是自殺。”

“哦?”

“姬家,亦武威郡的名門是也,此回考課,姬韋得了個殿,他必是應召回到王城後,見到弟弟,良心發現,感到愧對祖宗,污了姬家的清譽,故是自殺了事。”

這個理由也太牽強了吧?

對姬韋身死之事,宋閎心中有疑,懶得理他,揮了揮手,說道:“你去罷!”

那吏應命而去。

出了宋家的門,這吏坐上牛車,一邊吩咐前去谷陰縣寺,一邊不由想道:“怪哉!此事纔剛出來,到底怎麼個情況,還不清楚,明公爲何就急着叫竇理去給姬韋定一個自殺的死因呢?難不成?”儘管覺得以宋閎的處事作風,他不可能幹下毒殺姬韋的事,可在想到姬韋最後見到的人是段承孫後,也不敢再往下想了。

宋閎自是不會做出這等事,可不能保證宋家會不會有別人幹下此事。

那吏不敢繼續往下想,是因爲如果順着段承孫繼續想的話,他知道他一定會能想到一個嫌疑對象。

這個嫌疑對象,也正是宋閎所疑的。

打發走了報訊之吏,宋閎急喚僕隸,命令立刻找宋方來見。

半個時辰後,宋方到了。

宋方這一個多月來,在人際交往上大下功夫,幾乎每天都會請一羣王城的名士、高官,宴飲清談,昨晚亦不例外,喝酒喝到半夜才休,去找他的僕隸到他家時,他還沒有睡醒。

這會兒也還頭昏昏沉沉的,他在堂中見到宋閎,下拜行了一禮。

站起身來,宋方尋個坐榻,一屁股坐下,宿醉口渴,催促侍奉的小婢捧茶湯上來。

宋閎閉目養神,默不出聲,等宋方連飲了三碗茶湯,聞他還要再喝,受不了了,睜開眼,吩咐婢女們退下,目光嚴厲,盯住宋方,沉聲問道:“事情你知道了麼?”

宋方莫名其妙,問道:“什麼事?”

“姬韋服毒而死的事!”

宋方一驚,繼而大喜,說道:“姬韋中毒死了?”

“中毒”和“服毒”,看似說的是一回事,究其內涵,卻是不同的。服毒者,自己食毒;中毒者,被人下毒。宋閎是故意說的“服毒”,結果宋方卻說了個“中毒”。

宋閎心頭一緊,說道:“是段承孫乾的麼?”

“段承孫乾的?幹什麼?”宋方旋即明白了宋閎的意思,說道,“怎麼可能會是他!”

“事到眼下,你還不說實話,哄騙於我麼?”

宋方冤枉地叫道:“阿父!我騙你什麼了?”

“你適才不說‘服毒’,而說‘中毒’,你是怎麼知道姬韋不是服毒,而是中毒的?”

“啊?”

“姬韋昨晚見到的最後一人,是段承孫。你既說‘中毒’,不說‘服毒’,那下毒之人,不是段承孫,還能是誰?”

“阿父!冤枉啊!這事兒真不是段承孫乾的!不錯,我是叫段承孫昨晚去見姬韋了,但我沒讓他下毒啊!我只是叫他帶把短匕給姬韋,做個威脅罷了!絕對沒有叫他下毒啊!我沒有叫他下毒,他又怎會下毒!……阿父,你聽誰說的?說是段承孫乾的?此事斷然無有!”

“真不是段承孫乾的?”

“真不是!”

“姬韋中毒此事,與你沒有關係?”

“我昨晚在家中飲宴,直到夜半。姬韋身死這事,要非剛纔聽阿父說,我到現在還不知曉!阿父,此事怎會與我有幹?”

宋方冤枉的神情和語氣不似作假,宋閎相信了他,終於把心放下。

“此事若真與你無干,那自是最好。”

“阿父,你爲何會懷疑於我?”

“我方纔說了,姬韋最後見到的人是段承孫。段承孫與你什麼關係?還用說麼?黃奴,恐怕現下不止我疑心你與此事有幹,凡是得悉此事的人,十個裡邊有八個都得懷疑是你做下的!”

宋方的酒勁不翼而飛,他的頭腦逐漸清醒起來。

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宋方勃然起身,大聲說道:“不用想了!阿父,此事必定是田舍奴做下的!”

“你怎知道是他?”

“不是他,還能是誰?他定是欲以此事來誣陷於我!”

“你有證據麼?”

“……,查!肯定能查出證據!”

“你不要想着去查他的證據了。當務之急,你要先把你從這中間脫身出去!”

誠如宋閎所言,只要是知道此事的,怕大多都會懷疑到宋方身上。眼前的第一要務,不是找此事與莘邇有無干系,而是首先要把宋方本人,從此事中剝離出去。

宋方含冤帶怒,顧不上宋閎在上,罵出了粗口,說道:“他孃的!狗東西!”

宋閎思慮已成,較與宋方,倒是沉穩地多,他皺眉說道:“你坐下!”

宋方恨恨坐回。

“黃奴,現在有三件事,需要咱們去做。”

“哪兩件?”

“我已命竇理趕去考功曹的客舍,我早先疑心是你所做,因此命令竇理,叫他給姬韋定個自殺。現今看來,此事如真不是你做,此舉倒是不必了。立刻再派人去給竇理帶話,叫他只需控住現場,蒐集證物即可。餘下的事情,之後再說。這是第一件。”

“對!一定要控住現場,掌住證物!只要能從中找到一個、兩個與田舍奴有關的線索,……這狗日的,誣陷我?老子反咬……,呸!甚麼反咬!老子順藤摸瓜,必把他繩之於法!看他還誣陷不誣陷我,看他還囂張不囂張!總歸要讓他、讓姓氾的、姓麴的、姓張的,讓懷二心的,統統都知道與咱家作對的下場!”說到興起,宋方轉恨爲喜,只想現在就開始着手查辦。

“這是以後的事了!”

“阿父,第二件事是什麼?”

“第二件,你從現下起,直到案子查明,不能再見段承孫。記住,一面都不能再見!”

宋方很快明白了宋閎此話的意思。

他知道段承孫與此事無干,但別人不知。

而段承孫是最後一個見姬韋的人,若是查辦此案的話,段承孫必然會被牽涉到。

爲了洗脫嫌疑,也是爲了顯示坦蕩,當下確是不好再與段承孫見面。

宋方應道:“是。”

“第三件事嘛,挑幾個信得過的人,下午就上書朝中,請求朝中把此案的偵破權交給谷陰縣寺!”

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
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