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

賀渾邪的年紀與慕容瞻相仿,今年亦四十餘。

羯人原是西域胡,後其國爲匈奴所滅,成爲了匈奴的奴屬。西唐末年,漠北的諸胡入塞,羯人是其中的一種。因其部族的社會文化落後,沒能建立政權,先後依附匈奴趙氏的秦國、鮮卑慕容的魏國。近代以來,遷徙到江淮地區,趁魏國的內亂,據膏腴之域,漸有興起之勢。

賀渾邪未及弱冠便繼承部率之位,其人壯健有膽力,喜怒不形於色,有智謀。

在賀渾邪繼位的初期,他的叔父、庶兄、諸弟,曾經數次掀起奪位的鬥爭,但最終都是他取得了勝利。雖是叔父、兄弟,但敢與他爭奪權位,也被賀渾邪視爲仇讎,賀渾邪把與他爭奪部率位置的叔父、諸弟盡車裂之,斥他的庶兄是“婢妾賤種”,把之生生喂狗。

由那以後,他擔任部率至今已有二十餘年,雄踞東南,南侵江左,西擾河北,幾乎無年不戰,罕有敗績,不僅在羯人中的威望無人可及,並因部卒衆多,能征善戰,被魏國拜爲天柱大將軍、太師,更於前幾年自號天王,實是眼下海內的一方強大勢力。

坐在鑲玉垂珠的金質榻座上,賀渾邪抱着一個濃妝豔抹的少年,往殿中瞟了眼,問道:“唐兒怎麼說的?”

殿中跪着個唐人打扮的文臣,撅臀趴地,戰戰兢兢地說道:“唐兒畏懼天王,不敢與天王訂盟。”

“你當我是三歲的孩童麼?拿這話來哄我!”

WWW•TTkan•¢O

“臣豈敢!”

“什麼‘不敢與我訂盟’?仍是看不起我吧!覺得我粗野,不知禮儀,是以不肯與我訂盟。”

那唐人臣子駭恐至極,汗下如雨,語無倫次,嘟嘟囔囔的,也不知在答些什麼。

賀渾邪說的不錯,東唐君臣的確不是“畏懼”他,而是“不肯”與他結盟。

不肯結盟的緣故,倒也不是因爲嫌其粗野。

要說起來,東唐的君臣也是有骨氣的。

遷鼎不久,出於凝聚人心、團結僑士與土著的目的,東唐時任的丞相王氏就提出了“光復神州”的口號。

雖是因爲門閥內鬥,光復神州到現在也只是一個口號罷了,幾次所謂的北伐都是無功而返,但當匈奴趙氏建國之時,爲了抵禦匈奴人的南侵,江左嘗與那會兒還在遼東的慕容氏有過結盟,而羯人,在那個時候,則是匈奴人帳下最爲兇悍的爪牙,是諸胡之中,唯一打到過江南的,與東唐實爲世仇;因是之故,儘管慕容氏取代匈奴趙氏,於今也已成爲東唐的敵國,但對羯人這個世仇,“光復神州”的旗幟下,東唐卻仍是不肯、大約也是“大義”之下,無法放下怨恨,同意與賀渾邪結盟。

賀渾邪蹂躪着懷中少年鮮嫩的身體,說道:“你嘰嘰歪歪的,在說些什麼東西?”

那唐人臣子說道:“臣、臣……”

“行了,你下去吧。唐兒不肯與我結盟,此非你可以改變。我還能怪你不成?你出使辛苦,我已給你備下了些錦緞、金餅,你去取了。”

那唐人臣子如釋重負,便膝行倒退,出了殿外。

到的殿外,他扶着痠麻的膝蓋站起,抹額慶幸,心道:“又多活了一天!”

卻說殿內的賀渾邪,沉吟稍頃,說道:“鮮卑奴又召我入都,說要以丞相任我。哼,當我是傻的麼?騙我了入鄴城,一刀砍了我?我自是不會理它。

“但連月以今,鮮卑奴兩次傳召於我,這等急迫,我瞧啊,慕容暠怕是離死不遠了!慕容暠諸子,慕容炎略有詐謀,然性不仁,德不服衆;慕容武臺小贛,而失於急躁;其餘若慕容葛、慕容權之流,庸碌兒輩也!俱不值一提!也就慕容瞻有點能耐,可我料慕容暠死後,慕容炎必不能容他,兩下定有內訌,慕容瞻是個迂腐的人,十個八九會被慕容炎給宰了,也不足大慮。

“唐兒不願與我爲盟,也就罷了!憑我諸部的精兵十萬,只要慕容暠一死,我一樣可以打下鄴城!唯是爲助我聲勢,唐兒不肯結盟的事不可外露;你們只管對外宣揚,就說唐兒已經與我訂盟!我取鄴城,他們取洛陽!慕容暠將亡,鄴城朝野,人心惶惶,一定沒有功夫辨別虛實。這會有利於我來日的西進攻鄴!”

殿上的幾個人皆爲賀渾邪的心腹,多半是羯人,與賀渾邪一樣,膚白髯濃,高鼻綠眼,也有兩個不是羯人的,一個是鮮卑人,一個是匈奴雜胡。

衆人應道:“天王深謀遠慮,神機妙算,臣等遵令。”

一聲宛轉的呻吟響起,是賀渾邪懷中的那少年被賀渾邪捏疼了。

賀渾邪哈哈大笑,叫殿門口的侍衛,說道:“拿些奴婢、美酒進來,給我與將軍們助興!”

很快,百餘個奴婢被侍衛們帶進來。

先是鋪陳酒肉,賀渾邪與諸將痛飲。待到他們酒酣,羯鼓等樂器奏起,三二十個**獻舞,剩餘的奴婢兩兩結合,**席間。賀渾邪觀看地興起,情慾勃發,按倒懷中少年,當衆便就引弄。諸將各擁美婢,有那害羞的,撫玩而已,有那放得開的,如賀渾邪相同,亦就地縱慾。

巍峨富麗的大殿之中,一時****,烏煙瘴氣,哪裡還有半分莊嚴?

……

賀渾邪的兇野放蕩,是莘邇無論如何也不能想象的。

一道從江左傳來的消息,也出乎了莘邇的意料。

出使江左的高充於七月底,歷經艱辛,回到了定西的王城谷陰。

得到了禿髮勃野“拓跋氏願意結盟,與定西共分朔方”的回稟,莘邇正在囤積糧秣、整軍備戰,接報高充歸來,立刻放下了手頭的諸項軍務,接見於他。

高充出使的一來一回,幾千裡地,瘦了很多,也黑了不少,不過使命達成,他心情愉快,精神尚還不錯。

他說道:“充至江南,朝見天子,奉獻方物貢品,向朝廷備述我國孤懸西北,抗舉世之胡,安境內百姓的事情。天子以大王乃心王室,封拜大王持節、侍中、太尉、鎮西大將軍、都督隴、秦、沙諸州軍事、護夷校尉、隴州牧、定西王。

“又聞臣述將軍西討西域、收復秦州三郡等事,以將軍忠亮可嘉,振我國威,授將軍散騎常侍;臣述將軍有東征虜秦、爲國收復關中之志,天子遂增大王督雍州軍事,加以徵虜將軍拜將軍,領雍州刺史。”

散騎常侍,與侍中的品級一樣,也是三品,並與侍中相類,亦是本朝常見的一種“加官”。

散騎常侍郎既清且閒,本爲前代成朝和本朝早年所重,但在可以成爲加官以後,因其人數增多,價值遂亦下降,比它低一級的秘書郎於是取而代之,日漸顯赫,被認爲“質猶勝之”。

雖然如此,散騎常侍依然是清貴的官職,非門第高華者不能居任,唐家的宗室入仕,起家官通常便是此職。

沒得“侍中”,得了一個“散騎常侍”,也算是不錯。

尤其讓莘邇滿意的是,經過高充的努力,江左朝廷授給他了“徵虜將軍”、“雍州刺史”二職。

徵虜將軍和輔國將軍的品級相同,和侍中、散騎常侍的品級也相同,俱是三品,但這個三品與“輔國將軍”的“三品”,含金量明顯迥異。“輔國將軍”是定西授給莘邇的,江左朝廷對此根本是不承認的;徵虜將軍,是江左封拜的,這可就是實打實的了。

“雍州”,在西唐的時候,轄地爲安定、扶風、馮翊等郡,也即蒲秦現今的關中腹地。授此職給莘邇,因爲這塊地方還在蒲秦的控制下,相當於是“遙領”,但至少在字面上,莘邇已有了這幾個郡爲其治下之土了。

江左的三個封拜官職拿到,雖然江左給定西王增了“督雍州軍事”,在軍事上,莘邇仍歸其統,但嚴格說來,莘邇從此就不再僅是定西的臣子,且是可與定西王並列的江左重臣了。

這個消息是好消息。

讓莘邇沒想到的,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高充說道:“充辭京都,回定西的路上,道經荊州。荊州刺史桓公召見充,細問定西詳情,言欲伐蜀,希望能與我國聯兵,南北夾擊之。”

氐人李氏佔據蜀中多年,如將蜀中克復,可以打通定西與江左的聯繫通道,將秦州、蜀中、荊州連成一片,對蒲秦也將能形成半包圍的態勢,使定西不必再獨自面對蒲秦,有利於減少定西的壓力,從這個方面說,伐蜀,是好事;但如果伐蜀,朔方怎麼辦?

還是那句話:定西國小民少,只能支持一場戰爭,無法在同一時間兩面開戰。

莘邇問道:“桓公欲何時伐蜀?”

“說是入秋之後。”

“入秋之後”,這就與莘邇攻打朔方的時間重疊了。

莘邇問道:“桓公伐蜀之意,朝廷可已允納?”

“還沒有。”

“此事除了你,還有誰知?”

高充答道:“充還至秦州,令狐刺史迎接於充,問出使見聞。充把此事,告訴過他。”

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
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