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

孟朗說不用王城的一兵一馬,即可覆滅蒲英,這只是誇大之辭。

洛州的兵馬雖然不多,也有數千,蒲英在洛州任刺史數年,亦小有心腹,儘管他現下亂尚未起,要想將之拿下,也不是隻靠一條“計謀”就能實現的。

畢竟,計謀再好,終究還是得靠人執行。

兵貴神速。

當天晚上,苟雄帳下的虎將啖高,便引精騎三百,人皆三騎,與青雀一道,潛行趕去洛州。

四百里地,人歇馬不歇,一夜半而至。

第二天下午,已至洛州的州治城外。

啖高與部曲隱藏於林野間。

青雀單人入城,在刺史府中找到了呂明,把孟朗的計策告之。

青雀言道:“孟司隸說,魏公作亂的陰謀始萌,還未足備,王師突然殺到,他和他的親信們必然惶恐大駭。外有王師大張旗幟,內有主人開門相迎,內外並舉,一壯士足可擒魏公矣。”

後半句話,是青雀引用的孟朗之原話,只不過把“呂明”換成了“主人”兩字。

呂明聽罷,問道:“王師來了麼?”

“與奴一起來的,已在城外。”

“將軍是誰?兵馬幾何?”

“將軍啖高,鐵騎三百。”青雀已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心裡有點膽怯,說道,“大王本來是想多派點兵馬來的,但孟司隸以爲,兵馬如果太多,一則集結、調動和路上耗費的時間就會長,二來,因此也就會有消息走漏,被魏公提前獲悉的可能,故是,堅持只遣三百騎兵。”

呂明卻是不憂反喜,摸着纏繞脖上的粗辮,輕鬆地笑道:“三百足矣!”想道,“咸陽來的兵馬越少,也才越能顯出我的功勞!”說道,“你現在出城,與啖將軍約定,今晚三更入城!”

青雀應諾,就又出城,去見啖高,把呂明的話傳與他知。

呂明性凝重,寬簡有大量,儘管因爲年輕,名聲還沒有在秦國的朝中顯揚,但在洛州刺史府任長史的這兩年中,已經憑藉着性格和能力,得到了一些府中吏員的敬重和信賴。

當下,呂明回到吏舍,召來從他在洛州任吏的弟弟呂武,和素來親近的戎人吏員齊禾、竇幹,唐人吏員尉寶等十餘人,對他們說道:“我有一場大功送給你們,只不知你們的膽子夠不夠!”

諸人詢問是何大功?

呂明把蒲英謀逆,朝廷已遣大軍來討,現在城外,孟朗策劃“裡應外合”,擒拿蒲英的事情,如實地悉數道出。

齊禾等人聞後,各皆驚詫。

呂明觀瞧他們的神色,鎮定地笑道:“卿等懼乎?在我看來,此事十分的簡單。”

尉寶說道:“難怪魏公近日以‘姚國來犯,爲鎮壓城中,防備不測’爲由,把城外的兵馬調入城中了大半,接管城防,餘下的盡屯於刺史府西!原來他不是爲了城內的治安,而竟是爲了據城謀反!長史,他若沒把兵馬調到城裡,‘裡應外合’應還不難,方下城防已經被他把控,刺史府西又有近三千的步騎屯駐,只憑你我,怕是不好打開城門,迎王師入進吧?”

呂明從容不迫地說道:“我籌思以熟。爲拉攏將士從逆,魏公這幾天,每晚都會置酒,邀請各營的將校飲宴,且每次他都會親自出席,不醉無歸。今晚,魏公肯定仍會設宴。到時,等魏公等酣飲大醉之際,吾等驟起突進,執魏公於手,然後取其印章兵符,傳令城校開門,有何難哉?”

尉寶等人想了一想,深覺呂明言之有理。

呂明顧盼衆人,按劍說道:“自我國人入關建秦以來,歷代先王,無有如天王這般賢明英武者!鐵弗趙氏,割據朔方數十年,我朝唯羈縻而已,天王滅之,若提三歲孩兒。天王勵精圖治,志懷天下,此我輩發奮之秋也!你們的能力,我都很瞭解,無一不是人傑。只是可惜,咱們沒有門路,故不得爲天王立功的機遇。如今,機遇來了!功名利祿,汝等可願與我共取?”

呂武、齊禾、竇幹、尉寶等人既然能被呂明挑中召來,就說明他們一個個都是膽大的,在細聽過呂明確實可行的計劃之後,又被呂明的這番話鼓動得熱血沸騰,驚詫之情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摩拳擦掌,皆奮聲說道:“願與長史共取!”

這天晚上,果如呂明所料,魏公蒲英在刺史府的大堂上,一如前數日,又大宴營中將校。

呂明一干人,配刀劍,攜弓矢,藏在吏舍。

將近三更,呂武潛到堂外,窺探堂中情形,見堂上歌舞聲亂,案上杯盤狼藉,上首的蒲英和下邊的將吏們都已醉態可掬,有那量淺的,已經出酒,或者乾脆伏案不起了。

呂武回入舍內,把看到的東西稟報給呂明。

呂明長身而起,指着屋前院中的繁茂杏樹,與諸人說道:“今晚事成,卿等與我俱獲大功!天王求賢如渴,吾等必將得重用!以此杏樹相約,假以來日,我盼能與諸君,同列侯位!”

衆人轟然應聲。

呂明抽出利劍,率領衆人出吏舍,趁夜色,徑奔刺史府大堂。

堂外的侍吏們熬了半宿,正瞌睡的時候,哪裡會想到有呂明等人的忽然殺至?盡皆目瞪口呆。

呂明等不理會他們,直登堂上。

蒲英的酒量不小,還沒有大醉,看到呂明等人仗刃衝進,他愕然問道:“長史何來?”

呂武、齊禾、竇乾等吏,手腳麻利地控制住了宴上的那些醉酒將校。

呂明踏步而上,挺立蒲英榻前,瞋目大喝,說道:“吾奉王旨擒逆!”繞過案几,一把揪住蒲英,把他按在地上,以劍臨於其頸,回首示意呂武,“取印綬兵符!出,請王師入城!”

呂武從蒲英的身上搜到了印章與兵符,趕到城門,僞傳是蒲英之令,打開了城門。

等在城外的啖高,率三百鐵騎涌入城中。

啖高分出百騎去到刺史府內,協助呂明控制局面。

他帶剩下的那兩百騎人銜枚、馬掩鈴,無聲無息地疾到刺史府西的兵營,把臨出咸陽前,蒲茂賜給他的王節豎立在了兵營的門畔,擺開陣勢,傳下命令:不得驚擾營內,有敢出者,殺!

營內的兵士在睡覺,不知道外邊發生了什麼情況,卻是無有擅自出營的。

直到次日早晨,營中的將士們才發現了營外的王節、啖高部和被帶到不久的蒲英。

啖高率領來洛州的,悉爲蒲秦的具裝甲騎,而且是鐵甲騎,人馬俱披鐵甲,騎士都持長槊。

初夏清晨的陽光下,這支精銳的部隊熠熠生輝。

啖高跨馬提槊,繞行在跪在王節邊的蒲英身側,呼令營中:“蒲英謀反,已然被擒。天王知汝等都是被矇騙的,王節在此,天王令旨:棄甲械者,不究!”

營中的將吏,有的的確是不知道蒲英謀反之事,有的則知道。

但無論知與不知,面對威風凜凜的啖高和五花大綁的蒲英,全營的將士沒有敢亂動的。不多時,一隊隊放棄了甲械的兵士,在他們軍官的帶領下,老老實實地都出來投降。

……

謝謝大家的推薦、月票和打賞!

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
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