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

奇怪也好,不奇怪也好,莘邇、唐艾等其實也都隱約猜到,此中或許別有內情,但這些都無關緊要了。

谷城一戰,魏兵大敗,慕容瞻收攏殘兵,南下撤退到了四十餘里外的陽谷。陽谷,是個鄉里的名字,位處在谷城山的南邊,於歷史上頗有名氣。——事實上,慕容瞻與賀渾邪鏖戰的所在谷城縣,在歷史中的名氣更大,谷城之得名,是來自谷城山,而這個谷城山,又叫谷山,相傳乃是上古時期伏羲氏、神農氏教民種穀之地。這些都是題外話,不需多講。唯是教人生嘆的是,於華夏先民傳說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這塊地方,如今卻成爲了異族爭霸中原的戰場。

這是誰的過錯?

聯繫前世所讀的史書,結合與當下時代近似的那個時代,莘邇初到這個時空的時候,本認爲是江左皇室的過錯,但通過自己在定西的所見所聞,他現在改變了最先的看法,而下他認爲,非但是皇室的錯,而且更是那些崇尚清談、只顧門戶私利的閥族、右姓的錯。

卻也不必多說。

慕容瞻戰敗,導致的嚴重後果至少有兩個。

一個是直接後果,引發了魏國朝廷的恐慌,造成了慕容炎的棄都北上。

谷城距魏國的京城鄴縣只有兩百多裡地,其間除了濟水、黃河等幾條河流之外,再無別的阻礙,所以當消息傳到鄴城的當日,就引起了魏國朝廷的大震。

繼位纔不過數月,還沒在龍椅上坐多久的慕容炎,既驚又駭,馬上召集羣臣商議對策。

大臣們有兩種意見。

鄴城目前尚有侍御郎、尚方兵、龍騰甲騎等林林總總,合計共約三萬餘步騎的禁衛部隊。以慕容炎的五弟慕容權爲代表的少壯派們建議,應該立刻把這些禁衛部隊,派去黃河北岸的清河、陽平郡,據河爲屏,以阻賀渾邪部的前進。這是一種意見。

慕容權站在殿上,年輕而沉毅的臉上,透出臨危不亂的神氣,與兩邊那百餘個大多驚慌失措的魏國文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唯是他說話的時候,嘴脣開合之際,時有一抹亮色閃現,給他的這個魁傑沉雄的形象,略微添上了些許搞笑的味道。他年少時,曾因墮馬而摔掉了一個門牙,後來補上了個象牙,那抹亮色就是來自於此象牙。

雖然如此,但當此之時,自卻是無人注意這點。

慕容權昂着頭,說道:“從都城週近的諸部中緊急抽調,可再得兵馬十萬。此十萬兵固是不能稱爲精銳,但亦可用之。合以侍御郎等精卒,足可守衛河水北岸。大司馬雖敗於谷城,然據其軍報,在收攏了殘兵之後,猶有兩萬之衆。如此,侍御郎等兵在河北岸,大司馬部在河南岸,南北呼應,賀渾邪雖悍,終無能爲也!待其兵疲、乏糧,我王師內外夾擊,破之易也!”

“都城週近的諸部”云云,指的是魏國單於臺治下的二十萬胡落。

此一“單於臺”,與秦國的“單於臺”是一樣的。秦、魏是胡人建立的國家,其國家的權力基礎是戎、鮮卑等胡人,而戎、鮮卑諸胡,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習俗與唐人都不相同,——戎人還好一點,戎人中的氐人、羌人都已是半耕半牧了,鮮卑、匈奴等主要還是以放牧爲業,與唐人的風俗卻是截然兩類,因是,爲了便於治理本國的胡人羣體,秦、魏就都在設置中央朝廷,以管理唐人百姓的同時,又各自設立單於臺,以管理內徙到其境內的胡人民口。

魏國的單於臺,亦與秦國相同,大單於之下,主吏分爲左、右輔。

左、右輔各自管理六夷十萬落,在左右輔之下,每萬落設一都尉。這也就是說,現下聚住在鄴城京畿附近的鮮卑、匈奴等六夷部落,共計有二十萬落,百萬餘口之多。

之前慕容瞻、慕容武臺分領兵出發之前,魏國的單於臺已經對治下的胡落,進行過一次徵召了,精壯、有過戰鬥經驗的胡牧,大多已經從軍,被慕容瞻、慕容武臺帶去了兗州、洛陽,但剩下的那些胡牧,如果再擠一擠的話,正如慕容權所言,的確是可以再弄出個十萬來人的。

慕容炎眼神閃爍,顧問餘下諸臣:“卿等以爲何如?”

丞相慕容幹身材削瘦,枯瘦如柴,官袍穿在他的身上,就如套在了個竹竿上也似,觀其面孔,也是精瘦,乃至顴骨高高地凸起,倒是越發襯得他的一雙細眼如篾。只從外表來看,像是個憂國憂民,操勞不已的好官。他出到班外,站到了高大健壯的慕容權的身邊。

慕容炎目光落在他的臉上,問道:“丞相有何高見?”

慕容幹不似慕容權,沒有用唐話,用的是鮮卑話,說道:“臣、臣……。”

“怎樣?”

“臣覺着,武鄉王言之有理。”

慕容炎掩住失望,說道:“哦?丞相贊同阿六敦的意見麼?”

阿六敦,是慕容權的小名。

慕容乾沒有正面回答慕容炎,自顧自地說道:“此前已經召過一次兵了,這次如果再召,臣以爲,十萬兵有些多了。兵,不可過多地召啊,陛下。召得太多了,恐怕會引發各部的不滿。當下我大魏兩面受敵,已是左支右絀了,萬一因爲召兵過多,而再致使了各部的叛亂,只怕就會不可收拾了!因此,臣以爲,十萬兵,不可召,最多隻能再召萬人。”

“再召萬人?”

“是啊,陛下。現今四月,正是我鮮卑祭天的時月。如今我國內憂外患,更需要天神的眷顧。臣建議陛下,可率領餘下的各部民口,北去幽州,行祭天大禮。”

慕容炎呆了一呆,說道:“祭天大禮?”

慕容幹慢吞吞地說道:“是啊,陛下,祭天大禮。”

“你是說?”

慕容幹耷拉着眼,說道:“臣以爲,鄴城到幽州,六七百里,人多的話,行速不會太快,路上少說也需走多半個月。爲了能趕在月底前到達幽州,不影響行祭天之禮,事不宜遲,陛下今天就可下旨,命左、右輔及諸都尉,集合他們管下的諸胡各部收拾準備,給他們三天的時間,三天後,陛下即可率之離都北上,前赴幽州。”

慕容乾的眼太小,他這麼一耷拉眼皮,遠在皇位上坐着的慕容炎就瞧不清楚他到底是睜着眼,還是閉上眼了,不過慕容乾的話,慕容炎卻是完全聽明白了。

慕容炎看了看挺立於慕容幹身側,因爲慕容乾的這番話而面上露出了忿然之色的慕容權,吞吞吐吐地說道:“丞相,現下我洛陽告急,大司馬兵敗谷城,朕如在此時去幽州祭天,那洛陽、兗州怎麼辦?又且朕一旦離都,鄴城又該如何是好?此我大魏之都城也,總不能沒人鎮守。”

慕容幹說道:“陛下諸王弟之中,河間王最爲驍勇,有河間王屯守洛陽,蒲茂必難進寸步,可以無憂。大司馬敗於谷城,依國法,當以嚴懲,今陛下可不究其罪,勉力之,料大司馬一定會捨生忘死,以報陛下的恩典,兗州也可無失。

“至於鄴都,武鄉王英武,他適才所獻的阻敵之策,確然高明。臣陋見,可詔令武鄉王戍守京都,一則鎮壓鄴城內外的唐兒,二來與大司馬共御賀渾邪。等到陛下祭完了天,得到了天神的賜福,然後率幽、冀之勁卒回來,再與賀渾邪、蒲茂一決勝負,滅此二奴不晚。”

這卻即是魏國朝中的另一種意見了。

便是在南邊洛陽被蒲茂圍攻,慕容武臺勇則勇矣,然謀略遠遜孟朗,洛陽已是岌岌可危,東邊慕容瞻又大敗於谷城的當前之危局下,建議慕容炎放棄京都,北狩幽州。

兩種意見,聽取哪個?

慕容炎好歹正值壯年,又是剛繼位不久,還是要臉面的,沒有在朝會上當即說出他的選擇,而是在散了朝後,他於晚上從宮中發出旨意,旨意的內容卻是好完全聽從了慕容乾的意見。

慕容權聞訊,連夜扣宮門,求見慕容炎。慕容炎拒不相見。

把慕容權氣得,險些牙齒再度漏風。可也無計可施,只好遵從聖旨,三天後,在送慕容炎等出京以後,慕容權帶着慕容炎留給他的五千禁兵,萬餘臨時新召的胡牧,獨守鄴城。

慕容瞻的兵敗,導致了慕容炎的北遁,慕容炎的北遁,又導致了洛陽守軍的軍心惶惶。

四月中,堅守了月餘的洛陽城,在連環馬陣先被蒲茂破掉,隨之慕容炎又棄都北逃的打擊下,宣告失守。——這個結果,是慕容炎北遁直接造成的,但也與慕容瞻的兵敗有關,算是谷城之敗造成的另一個間接的惡劣後果。

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
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