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

軍報是高延曹、趙染干各自帳下的一個軍吏送來的。

與這兩個軍吏同來的,還有個辮髮的胡人。

這個胡人年約三十,身着褶袴,足穿黑色的長靿皮靴,應是爲了便於長途騎馬的緣故,他所穿的衣、鞋之質料,並不奢華,皆是羊皮所制,但觀其頭上,戴着鹿角形狀的金冠,看其腰間,圍束着一條金帶,金帶的帶頭爲長蹄形,其上紋着一個似馬的神獸,有翅,鼻端有角,馬頭向右,金帶上並鑲嵌了四面黃金製成的牌飾,分在帶頭的左右,兩邊各兩面,金牌上亦有繁瑣美麗的紋飾,這金冠、金帶、金牌,卻是璀璨生光,極是富貴華麗,一看即知此人的身份必不尋常。

張韶、張龜等都不認識他。

張韶落目在他的金冠、帶頭、金牌上,尤其是多看了下他帶頭上的那如似馬形的紋飾,心中一動,一個連他自己都不敢置信的念頭浮現出來,想道:“莫不是?”

趙染干帳下的那個軍吏神情歡喜,快活地給張韶、張龜等人介紹:“稟報將軍、參軍,這位是拓跋大率的從子,拓跋部的大人拓跋亢泥。”

張韶身邊的將校們聞得此言,無不驚愕。

有人乃至下意識地說道:“拓跋部?”

張韶心道:“果然如此!”

卻那胡人腰帶帶口上的馬形神獸,乃是鮮卑人崇拜的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據說鮮卑人從祖源地,大興安嶺深處的嘎仙洞走出後,在不斷南遷向草原的過程中,曾跋涉於一片沼澤,陷入到了困境,找不到出路,面臨整個部族滅亡的危險,最後就是這個神獸現身,領着他們,用了整整一年,走出了沼澤,到達了匈奴的故地,遂纔有了後來的鮮卑之興起。

張韶之前雖久在西域,但隴地唐胡雜居,鮮卑人很多,鮮卑人對這個神獸的崇拜,他是熟知的,如莘邇帳下的禿髮勃野等鮮卑將士,他們也常會佩帶繪着此種圖案的腰帶、金牌等衣飾,因而在看到這個圖像時,他就猜到了這個胡人的族屬。只是這個事兒來的太突然,他一下子不敢相信,這時聽了趙染干帳下那軍吏的介紹,確定了此胡人真是鮮卑人,張韶大喜。

大喜之餘,張韶腦筋急轉,也約略猜到了爲何打着溫石蘭的旗幟,來的這支胡騎卻是鮮卑人的緣由,只是到底猜得對不對,還得確定一下。

他快步上前,握住拓跋亢泥的手,說道,“前聞從漠中出來的是北虜,我且猶疑,貴軍何在?原來這是大人與賀蘭大人的惑敵計謀!卻只是大人與賀蘭大人沒有提前告知我軍一聲,……”顧看張龜,說道,“倒把我嚇了一跳!”扭回臉,衝拓跋亢泥大笑了幾聲,“哈哈,哈哈。”

拓跋亢泥像是不習慣張韶的熱情,往後退了半步,把自己的手抽回,不動聲色地在衣角上擦了兩擦,用唐話說道:“賀蘭大人與我也是臨時起意。時間太緊,來不及提前告知將軍,尚請將軍勿怪。”

張韶笑道:“不怪,不怪!”朝南邊望了望,沉吟稍頃,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問道,“請問大人,那溫石蘭的軍旗?……是在漠中真的碰到溫石蘭了麼?”

拓跋亢泥乃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簡單地告訴了張韶、張龜等人。

在說此事的來龍去脈之前,須得先提一句莘邇與拓跋倍斤的盟約。

卻在張韶等出兵之前,莘邇又一次派禿髮勃野去了代北的盛樂,這一回,沒有外敵與朝中政敵的掣肘,在表示出了真切的誠意之後,禿髮勃野代表定西,順利地與拓跋倍斤定下了盟約,相約共取朔方。兩邊商定,打下朔方後,河套北邊東西長六百餘里,南北寬亦數百里的水草豐美區域,全部給拓跋部,河套以內的朔方諸縣,則歸定西。並且約定,如果柔然、蒲秦對他們中的任何一方發起攻襲,另一方都要全力以赴地幫助和支援。

——朔方郡境內多沙漠,水草好的地域不多,莘邇要這塊地方,主要是出於戰略遠景的目的,一方面拿下朔方後,便能與北邊的秦州呼應,共同壓迫蒲秦的關中腹地,就可爲定西在日後對秦戰爭中,爭取到更多的主動權,一方面朔方鄰幷州,拿下了此地,也就等於是打開了定西向東參與爭霸河北、中原的通道,所以,對黃河北岸的水草區,他可以捨棄。

而反觀拓跋倍斤,其之所以覬覦朔方,根本的原因是代北地區太過狹窄,已不夠養活他手下人口漸增的諸多胡部,故是,他覬覦朔方,主要覬覦的就是黃河兩岸的水草區,至於朔方郡內的諸縣,他其實沒有多大的興趣。便是把這些縣拿在手裡,難不成他還能像唐人那樣,設官置鄉,令治下的胡人改遊牧而爲定居麼?顯是不能的。因而,朔方諸縣他可不要。

莘邇與拓跋倍斤的這個“分朔方”之約,可謂是各取所需。

唐艾考慮到柔然有可能援助朔方,因此,獻上了一道計策,建議拓跋部不要從黃河的北岸和東邊的“幾”字形拐角處渡河,——這兩個位置,都挨着柔然的控制區,若是柔然果真派兵來援朔方了,那麼如在此兩個位置渡河,就極有可能會被柔然的騎兵發覺,以致尚未參戰,行蹤便被暴露,將會不利於之後的進戰,最好是從朔方郡東界的南段悄悄地進入朔方。

在與拓跋倍斤定立盟約的時候,禿髮勃野把唐艾的這個建議說與了拓跋倍斤。拓跋倍斤認爲這個計策不錯,大爲讚賞,即採納用之。

於是,在張韶率部從黃河西邊入到朔方之同時,奉拓跋倍斤之令,參與此戰的賀蘭延年、拓跋亢泥兩人率領騎兵五千,順河南下,亦從河東潛入到了朔方境內。

殊不料,唐艾的此策,卻竟是與溫石蘭的戰策不謀而合。

拓跋亢泥所說的“來龍去脈”就從這裡開始。

賀蘭延年、拓跋亢泥所部的拓跋騎兵,居然在漠中與溫石蘭部的柔然騎兵迎頭碰上。

賀蘭延年是拓跋部的頭號名將,溫石蘭是柔然的頭號名將,要說起來,兩人都是智謀出衆的,但這一“迎頭碰上”,打的卻是遭遇戰,兩人的智謀都無了用處,乃真刀真槍,在漠中展開了一場惡戰。溫石蘭部的兵少於賀蘭延年部,但在接戰之初,憑靠着溫石蘭的驍勇無敵和指揮部署,卻是不落下風,本來孰勝孰敗,尚不可知,而當戰至酣處,漠上起了風,溫石蘭部運氣不好,位處在風吹的方向,受被風掀起的沙塵影響,人、馬視線不清,由是大敗。

獲勝之後,就像拓跋亢泥說的,賀蘭延年臨時起意,遂乃有了換用繳獲到的溫石蘭軍旗,假裝是柔然騎兵從漠中殺出的那一幕出現。

聽完了拓跋亢泥的敘說,張韶的猜測得到了證實,他不復再有疑惑,伸出大拇指,說道:“久聞賀蘭大人智勇雙全,代北之名將也,今狹路相逢,大敗溫石蘭,賀蘭大人的威名以後定將會愈發盛隆了!”笑道,“柔然婦人傳唱,嫁人當嫁溫石蘭,這句歌謠,只怕要改一改了,哈哈。”稱讚道,“大人與賀蘭大人換用溫石蘭旗幟的此計,誠然妙也,果把啖高騙出了城來!”

既然已經搞清楚了爲何打的是溫石蘭的旗幟,兵馬卻是拓跋部的騎兵,張韶又非庸人,自然也就想明白了賀蘭延年、拓跋亢泥爲何沒有提前把此事告知給他的真實原因。

他嘴上讚不絕口,心中想道:“什麼‘時間太緊,來不及提前告知於我’?賀蘭延年、拓跋亢泥明明是想借此嚇唬老子!罷了,與拓跋倍斤的盟約是莘公定下的,賀蘭延年、拓跋亢泥皆拓跋部之貴人也,我不好與他們爭吵,並且此戰也還得靠他們出力,我只管對此裝作不知便是。”

拓跋亢泥的父親拓跋勿是拓跋倍斤的幼弟。上任拓跋大率,也即拓跋倍斤的長兄病故之時,拓跋倍斤作爲人質,遠在魏國的都城鄴縣。拓跋倍斤於兄弟們排行第二,其兄遺囑,叫部落迎他回來,繼任大率之位,但是拓跋部的大人們,爲了權力,不願立拓跋倍斤,便乃先殺掉了“剛猛多變”的拓跋倍斤之三弟,接着試圖擁戴拓跋勿繼任大率。結果拓跋勿堅辭不肯,更親自去到鄴縣,迎接拓跋倍斤回代北繼位,並自請留魏爲質,當時的魏主欣賞他的義氣,就同意了他的請求。拓跋倍斤回至盛樂,繼位之後,爲感謝拓跋勿,就把北部分給了他。

所謂“北部”,拓跋部把治下的從附胡部,按照地域,分作了南、北兩部。這與柔然把其國內分爲東、西兩部,是一種相同的治民辦法。

拓跋勿現在已經去世了,雖說在他去世後,拓跋亢泥沒有能繼承北部大人的位置,但不管是血脈、還是他父親昔日的威望,他都是不折不扣的是拓跋部最頂尖的貴族之一。

賀蘭延年就不必說了,賀蘭氏本匈奴的賀蘭部,又名賀賴,其族名之來,即是朔方與定西交界處的賀蘭山。那裡是他們祖先的放牧之地。匈奴勢衰之後,他們成爲了拓跋鮮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落。賀蘭延年知兵善戰,曾隨着拓跋倍斤南征北戰,內討叛亂,外擊遊牧地與代北接壤的柔然之敕勒等部,爲如今拓跋部的蒸蒸日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拓跋倍斤的信愛,其人的血統雖非鮮卑,然在拓跋部的地位,現下卻是比拓跋亢泥還要高得多。

“此戰也還得靠他們出力”也就罷了,別的不說,僅是從穩固剛與拓跋倍斤建立的同盟關係這個角度來講,張韶從大局出發,的確是不好與賀蘭延年、拓跋亢泥產生矛盾。

張龜也猜出了賀蘭延年、拓跋亢泥沒有提前把此事告知定西軍的緣故。

他眨動獨眼,觀察拓跋亢泥倨傲的神態,心道:“我聽勃野說,與拓跋倍斤定盟約的時候,拓跋部中頗有大人、部率不願把朔方的諸縣都給我定西,異議不少,最終雖是定下了此分朔方之約,可料其部中,必仍有不滿者。這賀蘭延年、拓跋亢泥或就是不滿者之一,因是他們纔會一聲不吭,打着溫石蘭的旗幟,忽出漠中,……哼哼,明顯是在給我軍一個下馬威啊!着實無禮!”

張龜不如張韶的城府深,也沒有張韶裝糊塗的功夫,當下就想質問,但考慮到戰事要緊,卻也只能忍下了這口氣。

他們說話的這個空兒,城下的安崇陣已與啖高親率的秦兵鐵騎接戰。

張韶遠眺了下,見安崇陣似有不敵之態,東邊的李亮陣在數倍敵軍的圍攻下,儘管仍能堅守,亦顯出了略微的頹勢,戰情緊張,他便不多廢話,與拓跋亢泥說道:“就請貴軍與我車陣處的騎兵合爲一道,分從城西、城東夾攻城南的出城秦虜,我揮我主陣的步卒由北進逼!”勝算已然在握,他撫須而笑,說道,“咱們三面合力,啖高如甕中之鱉!廣牧爲吾等有矣!”

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
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