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

麴爽率部到達麴球營壘的時間是在次日上午,蒲洛孤、蒲獾孫、苟雄、季和等領兵撤退未久。

麴球恭賀麴爽達成了滅國之功。

麴爽故作謙虛了幾句,詢問麴球與蒲洛孤等對戰的軍情。

麴球把這些天與秦兵的戰鬥經過,簡潔明瞭地述說給了他。

聽到麴球說用“廣張旗幟,交縛兩炬”的辦法虛張聲勢,以惑秦兵。

麴爽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阿奴此策小佳。”

又聽到麴球以小弩誘敵,大弩、勁弓後射。

麴爽說道:“略得兵法‘示弱’之道。”

再聽到王舒望攻襲苟雄,張景威設伏以待,而被苟雄逃掉。

麴爽又是讚歎,又是惋惜,說道:“我隴多猛士,莘輔國開武舉之科,可謂得士!苟雄到底虜秦宿將,能夠果決立斷,惜乎未有俘虜到他!”

最後聽到麴球引精騎出營進戰,一箭射中秦軍戰將,屈男虎、屈男見日循地道出於秦軍陣後,兩下夾擊,若非苟雄回援得快,只差一點就能大破秦軍主陣。

麴爽瞪大了眼睛,詫異地看着麴球,問道:“阿奴,你營中有地道?”

“是。”

“早就挖好的?”

“是。”

“我攻冉興之前,巡視你的營地,你竟沒有告訴我?”

麴球笑道:“兵之機要,在秘。非球不欲告訴阿父,孫子教球,不要說。”

麴爽大笑,說道:“阿奴未雨綢繆,便是能掐會算,也定難料到阿奴居然會預先掘有地道在營!果如阿奴言,蒲獾孫莽夫,非阿奴之敵,不須我憂!”

他顧對帳中諸人,問道,“我家阿奴,可稱英俊否?”

麴球與秦兵的戰鬥,實在是驚心動魄。他以區區三千餘的兵卒,硬是擋住了秦兵三萬餘衆的進攻,還在野戰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何止可稱英俊,放眼隴地、乃至海內,如他這個年齡的,在用兵上能勝過他的,幾乎沒有。

以唐艾之氣高,此時對麴球亦是大爲佩服,搖扇笑道:“護軍智謀出衆,騎射無雙,尤爲要緊者,氣度沉雄,臨危自若,得將士死力,‘英俊’之稱,當之無愧!”

麴球立下了一場大功,卻是絲毫沒有驕矜之態,就像做了一道小菜也似,直身跪坐,微微笑道:“千人爲俊,萬人爲英。球焉敢‘英俊’之譽?最多算個‘俊’吧!

“與虜秦這一戰,王舒望與健兒、快手、弩手、飛騎諸營功勞顯著;石脂、鐵甲車兩物,於禦敵上大有作用。王舒望是因爲武考而入的軍中,健兒諸營是遵從輔國將軍的命令而設;石脂,是輔國將軍從唐昌郡帶回來的,妙用也是他傳下的,鐵甲車,則是輔國將軍所制。

“如論‘英’,輔國將軍纔是啊!”

麴爽瞧了眼帳中的唐艾、禿髮勃野,想道:“此次取冉,唐艾數獻謀策,禿髮勃野屢立戰功,此二人一爲唐人寓士,一爲胡酋之子,都甘爲莘幼著的爪牙。莘幼著不僅憑靠王太后與大王的信任,通過一系列不緊不慢的文武施政,影響漸大,其手下於今也是人才濟濟。

“之前阿父叫我在朝中多支持莘幼著,我尚不以爲然。薑還是老的辣。我的眼光比不上阿父啊!這個莘幼著,前些時不聲不響的,把宋家給打倒,已是引起舉國震盪,投附者絡繹其門;這回攻冉,主將雖然是我,首倡此議的卻是他莘幼著,待我凱旋,他的聲望勢必會更大!

“連阿奴現下對莘幼著都這般服氣,假以時日?……嘿嘿。”

對莘邇生起了點點的忌憚。

這次攻冉興,出謀劃策方面,唐艾的功勞最大。

田居身爲麴爽中尉府內的首吏,風頭完全被唐艾給壓下去了。

西平諸田,在隴州赫赫有名,雖非一等閥族,也是二流的頂尖。

田居在田家,是後起之輩中的有數之人,向來自大,咽不下這口氣。

他陰沉着臉,問麴球,說道:“敢問護軍,秦虜是何時撤退的?”

麴球答道:“約兩個時辰前。”

田居對麴爽說道:“明公,可急追矣!”

麴爽說道:“急追?”

田居大聲說道:“蒲洛孤、蒲獾孫是蒲茂的兄弟,苟雄,是蒲茂的妻弟。他三人以虜秦宗親之貴,統三萬餘之虜秦精銳,而攻護軍營不下。居料其部士氣必喪。明公追之,滅如探囊!”

麴爽本是沒有追擊念頭的,聽了田居此言,不覺心中一動。

唐艾說道:“不可!”

“不可”這兩個字,田居這些日,至少聽過十幾次了。聞得唐艾又出此言,田居胸口的火苗,一下就竄起來了,怒道:“那你就別喝水!”

唐艾呆了下,很快明白過來,笑道:“田長史‘居處恭,執事敬’,狀若君子然,亦我輩詼諧中人麼?”

田居名“居”,唐艾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論語》,句子中含了有田居的名,似乎是在褒揚他,而實際上在用這句話做調笑之辭,以回敬他“莫名其妙”的惡言。

帳中諸人皆笑。

田居漲紅了臉,問道:“你說,爲何不可?”

唐艾晃着羽扇,含笑看了看他,轉對麴爽,收起笑容,正色說道:“中尉不見姚國之敗麼?如中尉方纔所言,苟雄,虜秦之宿將;蒲獾孫、蒲洛孤,也都不是庸人。我軍苦戰近月,才克冉興,兵卒已疲,今如追擊,萬一虜秦半道設伏,如何是好?我軍恐將不利。”

麴球也不贊同追擊,說道:“球虛張聲勢之計,本料可哄虜秦兩三日,但第二天就被虜秦識破。可見虜秦軍中,乃有能士。知道阿父今日抵至球營,虜秦撤退之際,豈會不做戒備?球愚見,還是不要追的好。”

麴爽的司馬郭道慶也不同意。

莘邇的《矛盾論》,郭道慶原就讀過,只是《矛盾論》提出的理論太過新穎,他沒怎麼讀懂,攻冉興期間,閒暇的時候,他就虛心請教唐艾,遂頗有毛遂頓開之感,自覺學問大有增進。

這時,他就拿出《矛盾論》的說法,說道:“攻虜興,是我軍此戰的主要矛盾。現在虜興已下。縱是追擊獲勝,無非得些繳獲,於我軍此戰的主要矛盾有何補益?倘因圖小利而致大敗,虜興之地,爲我新得,尚未安穩,也許反會因此而生變局啊。明公、長史,此即得不償失!”

田居冷笑說道:“知君素怯,毋多言!”

他心道,“郭道慶往日唯唯諾諾,凡我所議,不過接口一句‘有道理’。現而今,這個黑瘦子也敢反對我了!都怪唐艾!此回攻冉興,我軍雖然告捷,諸吏、將校悉有功,唯有我,接二連三地被他‘不可’,不說郭道慶,以致在明公的心中,我似也不復昔之得信了!須得趁虜秦逃走的機會,我立下一個獻策之功!這才能挽回些許顏面!”

郭道慶捱了一句嘲諷,也不惱,他臉黑,也瞧不出窘狀,只是訕笑撓幘。

唐艾、麴球、郭道慶都不贊成他,田居投目到帳中另一人的身上,問道:“君何見也?”

這人就是因麴球之薦,新投到麴爽軍中,在攻興一戰中,立下功勳的狄道縣人李亮。

李亮的長相,臉龐與且渠元光很像,都是圓臉,但五官不似,一雙小眼睛,嘴也不大,膚色白皙,虯髯滿面,身材不低,近有八尺,虎背熊腰。

此人性格寬弘,風儀儒雅,兼具武力,與麴爽儘管相識不久,已頗得麴爽的愛信。

李亮不知秦軍中有季和這一號人物的存在,他比較瞭解蒲洛孤、蒲獾孫和苟雄的脾性與能力,沉吟片刻,說道:“蒲獾孫固爲虜秦名將,然其人此前的戰績,大多是跟着蒲長生打下來的,‘因人成事’者是也。蒲洛孤在虜秦有些名譽,但未嘗聽說他有過什麼了不起的事蹟。苟雄,確然宿將,卻非智將。此三人會否設伏於道,說不好;試着追一追,只要小心些,大約也行。”

“試着追一追,只要小心些”,這十個字,說動了麴爽。

麴爽心道:“不錯,我只要小心一些,就是有伏,能奈我何?若果真能再大敗蒲洛孤、蒲獾孫、苟雄,擒得他三人中的一二,對我來講,堪謂錦上添花!已有滅國之功,復獲虜秦宗親,還朝以後,縣侯不足封,郡侯可望也!我一門二郡侯,都是真刀實槍,浴血疆場殺出來的,莘幼著虛名再高,也不能與我家比了!”

做出了決定。

麴爽留麴球守營,從軍中挑出了步騎驍勇萬人,自引騎兵四千先行,步卒隨後。

臨出發時,唐艾請求:“艾乘牛車,行速太慢,賊去已兩個時辰,追之當快,爲不耽誤中尉追殲,請與步卒共行。”

麴爽痛快允許。

目送麴爽與李亮、田居、郭道慶等率騎疾馳而去後,跟着唐艾一同從軍的兩個督府吏員問道:“長史既然認爲虜秦可能會設伏,爲何不極力阻止中尉?”

唐艾揮扇笑道:“我難道是不會騎馬麼?所以請與步卒行者,是爲了什麼?有我殿後,哪怕中尉中伏,我也可救之。”

言外之意,便是秦兵設伏,有他唐艾在,亦是半點用處沒有。

唐艾吩咐:“牽我牛車來!”

兵卒把他的牛車趕過來。

唐艾命卸去車頂,款步登車,斜倚車欄,舉扇前麾,說道:“出發!”

……

麴爽引騎急追。

他帶的四千騎兵,是由兩支部隊組成的。

一支是他的本部鐵騎,一支是禿髮勃野的鮮卑義從。

出於“小心些”起見,麴爽以鮮卑義從都是輕騎爲由,命令禿髮勃野當前。他帶着本部的鐵騎在後。兩部相距兩三裡遠。

出了麴球的營地,一路向東。

起初還無異常,行有二三裡,路邊、路上開始出現堆堆的輜重。

麴爽下觀路面,發現道路上,秦兵輜重車壓出的車轍很是靡亂。

麴爽喜對從騎在側的田居說道:“長史料賊如神,虜秦真的是倉皇而逃啊!”

傳令部下,催促加緊行速。

向前又疾行了十餘里,地形出現了點變化。這一塊地區,左邊是河,右邊是片丘陵,丘陵的東邊遍地是稀疏的野樹、灌木。時已下午。方過丘陵,正追敵心切,聞得前頭傳來一陣叫嚷。

麴爽望之,見是前邊的禿髮勃野部,行軍的陣型忽然大亂,遙見人仰馬翻,似乎是遇到了絆馬索、陷馬坑一類的東西。

鼓聲喧天,從丘陵的後邊和河岸的堤下,冒出了無數的人影。

一戎將引千餘甲騎從左邊的林中奔來,挺槊大呼:“苟將軍在此!麴爽小兒何在?”

又一戎將引成羣的步騎兵士從丘陵後兜出,由麴爽部的後邊圍上。步卒就地列陣,騎兵則轉往西去。那將亦大呼:“燕公在此!麴爽小兒何在?”

才被麴爽誇過,得意猶且未褪的田居,一下面如土色。

麴爽部下驚亂。

李亮後悔不迭,駭道:“中尉,不好,被唐長史說中了,賊虜有伏!快撤吧!”

郭道慶慌里慌張地安撫受驚的坐騎,不忘叫道:“有道理!”

……

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和打賞!

求推薦、求月票!

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
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策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