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

桓蒙問道:“何人也?”

袁子喬說道:“便是現在定西的徵虜將軍莘公。”

“莘幼著?”

袁子喬說道:“明公,正如明公對他的評價,子喬亦以爲,莘幼著此人誠然梟雄。早先在成都,明公邀他會面,時明公笮橋大勝,威震蜀中,而他亦知,明公召他相見的目的是爲了索要劍閣,然他卻夷然不畏,只帶了從騎寥寥,即應邀而至,由此,可見其人之膽壯;後明公演武閱兵,他爲表示拒不肯還劍閣的決心,竟於萬軍之前,箭射李亮,絲毫不擔心他一箭萬一射偏的話,李亮豈不身亡當場?又足可見其人之寡恩無義!可這個人,卻偏偏極有仁義之名,又由此可見此人之善沽名譽,能買人心。

“又且,我聞他近日在定西朝中大行改革之事,設三省六部,收各府之權。明公,門閥當政,諸公只顧門戶私利,此我朝之大弊也,莘幼著在定西大刀闊斧,行此政改,正是在糾正這個時弊啊!由此,又可見其政見卓識。

“膽雄而寡恩,矯情而釣譽,遠見卓識,臨敵敢戰,明公,若莘幼著者,治世之亂臣,亂世之治臣也,其人其能,足可以爲明公來日北伐中原之良助。”

桓蒙摸了摸微紅的鬍鬚,頷首說道:“彥叔,你這話不錯。九品官人法,的確是我朝今之最大的弊政啊!莘幼著在定西搞的那個三省六部制,若果能得行,也確是良政。”

九品官人法之所設立,是出於兩個緣故。

一個是秦末之際,官員的選任極其腐敗,地方的選舉都被勢族控制,清談無能、貪腐無德之徒,比比皆是,成朝建國,需把這些官員淘汰出去。

一個是秦朝立國三四百年,在士族中的影響很深,持有根深蒂固的反成思想的官員仍有,於此情況下,也須對前秦的官員們進行政治審查。

九品官人法,便是於此背景下設計出來的,並且在最初的時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但此法本意雖佳,然因士族力量的強大,在實施過程中,便漸漸走了形,成爲了既得利益者保障本階級特權的工具,而且不僅一如秦之後期,重新成爲了保護既得利益者特權的工具,並甚至在九品官人法的框架下,重新把持了輿論的新一代勢族,利用此法“鄉品之高低,與起家官之高低相對應”的規定,相比於前代,對權力的壟斷更是堂而皇之,遂造成了比秦後期時更加嚴重的“人才上下通道不暢”,固步自封,排斥寒士,形成了貴族化、門閥化。

對於此弊,桓蒙作爲一個雄才大略的人,豈會看不到?

他不止能看得到,他對此且有切身之痛。

想那龍亢桓氏,早在前秦的中後期,就家族代爲九卿,雖非頭等士族,亦是世爲冠族,卻由於桓蒙的祖上桓則在成、唐革命的時候,站錯了隊,站到了成朝皇室那邊,結果被誅,之後桓氏門戶便即衰落,一直到桓蒙的父親爲平亂而死於戰中,這纔算是靠着他的命,翻過身來。

從桓則到桓蒙的父親,中間這麼多代的桓氏子孫,難道就沒有一個有才略的人麼?

卻因爲其家之門戶衰敗,非是高族,而就幾乎人人仕途艱辛,終生不得清貴之職。

即便當下,桓蒙因爲其父的死於王事,因爲他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二庾、何氏等此前幾個權臣的看重,有了今日的地位,可那些門閥大族家的子弟,卻仍然多有自恃門戶而看不起他,嘲弄於他的,開玩笑也好,借開玩笑說出真話也罷,當面呼他爲“老兵”的實有不少!

就是他府中的那個謝執,不就曾這麼喚過他麼?

要知,謝執雖有名聲,卻非一流名士,其家也不是一流閥族!就敢這麼戲謔他。要說桓蒙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但生氣又能怎樣?正是因知自家門第不高,所以他才更得忍下不滿,故意以大度示人,以望可以藉此擡高自己的聲譽,進而擡高自家的門第。

爲何桓蒙熱衷戰爭?先是伐蜀,現又想要伐魏,這其中確是有他胸懷大志之因,但通過戰爭的勝利,來把桓家擡到頭等閥族的地位,使他能夠掌握朝廷大權,亦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緣由。

總而言之,對當下江左的門閥當政,操縱朝權,桓蒙是相當厭惡的。可是話說回來,厭惡歸厭惡,現實的情況是,江左的這種局面很難得到改變,那麼他也就只能改變自己,順應此局。

亦是因此,桓蒙對莘邇在定西改革朝局的舉措是十分的賞識,乃至是有些羨慕。

只不過,定西到底是個小國,閥族不多,且與江左不同,定西閥族的權力,也一直不如江左的閥族大,故此莘邇可以在定西殺、逐門閥,最終在此基礎上,徹底改革政治,施行三省六部,桓蒙在江左,卻是完全做不到。

桓蒙情緒複雜地說道:“從他射李亮的那一箭,我就看出,莘幼著是個隱忍狠辣,能幹大事的!如今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他。

“前腳秦州失陷,我以爲他在定西的權勢會因之一落,未料他翻越岷山,千里奔襲,竟是用兵膽大,出其不意,先敗蒲獾孫,繼斬石首,短短月餘,就收回了失地,並藉此功勳,回到朝中,後腳就拿出了三省六部制!……彥叔,自此定西之權,恐將盡歸阿瓜手矣!”

袁子喬說話過多,精神開始不濟,示意兒子袁方平端碗過來,喝了兩口蔘湯。他渾身無力,坐不起來,湯水撒到了脖間。桓蒙親用絹巾,把那湯水給他拭去。

袁子喬緩了緩神,乃才接住桓蒙的話,說道:“明公所言甚是。隴地的閥族宋、氾等家,凡在朝者,前被莘幼著或殺、或誅,張、麴等家,則或阿附莘幼著,或與其盟,定西朝中已是他一人爲大;定西國主年少,太后婦人,無有政見,據說對他又是言聽計從,料此三省六部設成之後,各省、部的主官肯定會都是莘幼著的人,定西之權,確然將歸其手。

“明公,定西國雖小,地在邊州,其民風尚武,便是女子,亦能騎馬挽弓,‘隴州大馬’之名,遠震南北,是其國之兵,實天下精卒也。其國其兵,亦足以爲明公來日北伐中原之良助。”

桓蒙聽明白了袁子喬的意思。

說莘邇可以成爲他北伐中原的良助,一個是因爲莘邇本人的能力出衆,一個是因爲他掌控下的定西部隊善戰。

袁子喬閉上眼睛,休息了會兒,把眼睜開,流露出憧憬的神采,說道:“明公,想來日明公麾百萬之衆,渡江北伐之時,明公率我荊州悍卒攻中原、關中之南,勢往無前,莘徵虜引定西之銳士,攻關中之西,卷席而進,兩路夾擊,虜魏、虜秦何愁不滅?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這一天,子喬是看不到了。”

桓蒙把心緒從莘邇的身上收回,掩住心底的哀傷,再次露出笑臉,握住了袁子喬冰涼乾瘦的手,安慰他,說道:“子喬,你放心,我一定會讓你看到的!你不要胡思瞎想了,待明日,州中的名醫都被我召來,你這點小病算的什麼?三五副藥下肚,自然便即痊癒了。”

大約是病重之際,思緒較爲飄忽,袁子喬忽然又提到了莘邇,說道:“明公,將來北伐中原,可以與莘幼著聯兵,但通過上次見他時,我對他的觀察,此人似志不可測,近年來,定西攻西域、滅冉興、搶漢中與劍閣等地,隱有西北小霸之態,明公卻萬不可與之交心,宜多警惕。”

“我知道的。”

“明公,我今垂亡,無有別憂,只有一事。”

桓蒙裝作生氣,說道:“袁羊!什麼‘垂亡’不‘垂亡’的?你莫要再如此說了!我不是說了麼?且等我把州中的名醫盡數給你找來,又怎會治不好你的這點病?”又一次用開玩笑的口吻,說道,“就算州中的名醫們沒用,大不了,我把殷深源給你請來,叫他給你治病就是!”

殷蕩不僅以清淡、德行出名,且他還有個專長,便是精通醫術,妙解經脈。

袁子喬說道:“明公,你聽我說。我所憂者,是在我亡故之後,明公左右只怕是會少得力的謀士可用了,但也不妨,我有一人,舉薦給明公。此人才略不遜於我。”

“是誰?”

“便是郗邁。明公,他年紀雖尚少,然其才過人,望明公善遇之,必可得用。”

郗邁,其家是高平郗氏,世代二千石,他的祖父任過本朝太尉。郗邁年少出名,既是靠自己的聲名,也是靠其家的門第,同時也是出於其家所屬的政治派系的原因,年才九歲,就被初任撫軍大將軍、今已執掌朝權的“相王”程晝闢爲府掾。桓蒙因伐蜀之功,獲得升遷,前時被朝廷拜爲了徵西大將軍。桓蒙的好友王逸之,是郗邁的姑父,便經由王逸之的關係,郗邁進入到了桓蒙的軍府,現任徵西府掾。察其年齡,今年也才十幾歲罷了。

桓蒙對郗邁也是很欣賞的。

桓蒙這個人英氣高邁,很少推崇別人,但在與郗邁相識後,卻認爲他深不可測,因並不以他的年少而輕視於他,反是傾意禮待。聽到袁子喬對郗邁的舉薦,桓蒙呼郗邁的小字,說道:“嘉賓誠有長材。”笑道,“而與卿相比,他卻仍遠不足矣!”

袁子喬嘴角露出微笑,說道:“明公,若說神州光復,觀今江左,豪傑蓋世,能成此偉業者,只有明公一人!子喬蒲柳賤軀,何足敢與明公並提。明公,我有點累了,想要休憩片刻。”

“好,好,你休憩。”

這一休憩,袁子喬就再也沒能醒來。

兩天後,袁子喬盍然而逝。桓蒙悲痛欲絕。辦完了袁子喬的喪事,想起他說莘邇可爲自己北伐中原的力助,桓蒙就提筆給莘邇寫了封信,派人送去定西。

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
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