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皇帝是五月初五的生日,正好遇着端午的節氣兒上。宮裡管皇帝千秋叫萬壽節,這是個天大的日子,各宮張燈結綵,乾清宮裡也預備着皇帝升座,好接受百官朝賀。

皇帝性子淡,那些繁文縟節不在心上,什麼生辰喜日子,他還是一體照舊。布庫、讀書、進日講、考察皇子功課、召見軍機問事批摺子,很忙,不得閒兒。

後/宮裡喜慶,宮妃們有的是時候,點戲,滿籮的準備承德哥子打賞散喜錢。等遙遙到了將入夜,一撥接一撥的往御前送賀禮,拖兒帶女的來給聖上磕頭祝壽。

皇帝溫和,皇子皇女們他是待見的,也能理解后妃們藉着由頭大打親情牌的用心,耐着性兒的打發了那羣牛黃狗寶,方纔鬆下一口氣落了座兒。

掃一眼案上,堆山積海的荷包、香囊、雞血石印模子。他擺了擺手,“都撤了。”又問李玉貴,“謹嬪那裡隨禮了麼?”

李玉貴忙從邊上請了個檀香木盒子來,蝦着腰往上一呈,“奴才料着主子要問,事先留了個心眼子,謹主兒那裡送東西來,奴才就給另收起來了。”

她沒來,怎麼沒來?他心裡發着空,也時不時的朝外頭張望,猛地想起來,沒有傳召不叫她進養心殿了,不由又有些悵然。

皇帝垮下了肩,不來的好,他的千秋,太子沒有不露頭的道理,萬一讓他們見上面,說上話,他這萬壽節還怎麼過!

他低頭把盒子放在御案上,揭開蓋子,是一柄象牙做扇骨的摺扇。真高潔物也!果真送扇子比送荷包繡套強,清幽淡雅,物如其人。只是這諧音兒不好,寓意也不好,皇帝蹙了蹙眉,扇子——終究要散嗎?她不會是那個意思吧!

他有些猶豫,不知道扇面上會是什麼,暗忖着千萬別是傷人心神的詩才好。

閉氣斂神的緩緩展開來……皇帝舒暢地鬆了口氣,扇面上畫了兩隻草蝦,淡淡的墨,卻是足節分明。邊上還附了一首小詩——

雙箝鼓繁須,當頂抽長矛。鞠躬見湯王,封作朱衣候。

皇帝抿嘴一笑,這丫頭丹青書畫愈發的精進,文徵明的蝦,米芾的字,臨摹得煞有介事。把她安置到毓慶宮去是走對了路子,她在餘味書屋裡舞文弄墨,回頭還能混出個大英第一才女的名號來呢!

皇帝從錦槅裡拿出一方壽山石印章來,新開的鋒,還沒使過的。順子有眼色,忙揭了牙雕的印泥盒蓋子,皇帝仔細壓透刻面,纔在扇面右下角落了一款。順子偷着瞥,印章挪開了,是四個篆書小字——毓慶居士。

毓慶居士?想來是皇帝替錦書刻的印吧!順子暗裡嘖嘖一嘆,這位萬歲爺啊,真是天字第一號的能幹人兒!能文能武、能齊家、能治國平天下,如今才知道,他還會篆刻印章。錦書住毓慶宮,就御賜了個毓慶居士的名號,這內廷之中,誰得着過這樣的榮寵!了不得!了不得!

皇帝叫拿印盒來,小心的收拾好了遞給順子,吩咐道,“送到毓慶宮謹主子手裡,就說是朕賞的,別叫她謝恩了。”

順子響亮的哎了一聲,麻利兒退到明間外頭去了。

皇帝站起來,背抄着手在屋裡踱,才走了兩步就看見皇后從門上進來了,身後帶着四執庫的芍藥花兒。芍藥花兒手裡託着鑲金萬壽無疆大紅托盤,托盤裡是件吉服龍袍,領袖都是石青色的,正身明黃,四開裾九龍十二章,是大宴上要穿的行頭。

皇后笑着來給皇帝請安,微福了福道,“奴才叫芍藥兒備了主子的吉服來,時候差不多了,過會子臣工們進來,早點兒換上了,也免得臨時倉促。”

皇帝心裡有鬱結,轉了臉兒看皇后,好幾日沒見了,她越發清減。上趟她病勢沉痾,正巧碰上貴妃薨逝,他也沒沒顧得上去瞧一瞧。如今太子這裡出了幺蛾子,連着她也牽連上了,皇帝本來還有三分情義,如今是蕩然無存了,對着她也沒個好臉子,轉身道,“擱着吧,過會子叫常四來伺候。”

皇后接了托盤讓芍藥花兒退下,仰起臉瞧皇帝,似笑非笑道,“您現在和奴才這樣生份,真叫奴才傷心吶!我還記得在南苑時候,有一回我孃家外甥納妾,請我撐場面坐首席。那天你才從軍中回來,趕了來就把我拉下了座兒,衝着滿屋子人說,‘我帶我婆娘家去,你們接茬兒高樂’,也不管人家怎麼議論,自顧自的就出來了。那時候啊,我一點兒都不怨您駁我面子,還爲您那句野話兒高興了好幾天,可如今呢?規矩大了,您也離我遠了。”她喃喃說着,伸手去解他的領口的鈕子,“這陣子我總在想,怎麼好好的就到了這一步,可不是冤孽嗎!要是沒有毓慶宮那位,就沒有後頭這些個不如意了。”

皇帝攏着眉,也不抗拒,由得她替他更衣。她說的這個往事他也記得,那會兒是恨她外甥掃他王府的顏面,又不是正經討媳婦兒,娶個姨太太讓她坐席主婚,分明就是拿南苑王府開涮!他當時年輕意氣,少年蕃王沒受過挫折,心裡生氣哪裡還管得上別的,當即就發作了。

光陰荏苒,轉眼那麼多年過去了,時間是把利劍,它熬人,也磨人。他登基御極,學會了圓滑處事,做皇帝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要善於調停,要中庸,要韜光養晦,行長遠之計。他早練就了治世之道,如今遇着別的都可以巋然不動,唯獨不能和錦書有關。他就像個護短的老婆子,聽不得有人拿錦書做筏子,果然人到了這境地,敵寇易殺,情關難度。

“朕問你,容嬪是怎麼回事?朕那次在老祖宗跟前表過態的,這趟選秀不充後/宮,皇后當時不是也在場的麼?”皇帝嗓音裡聽不出喜怒,永遠是淡淡的模樣。他看着皇后,眉心擰了個結,“你是一國之母,公然違抗聖諭,這樣好嗎?”

皇后手上頓了頓,復平靜道,“奴才這麼做也是爲了您着想,您專寵謹嬪,鬧得各處沸沸揚揚。六宮形同虛設,這回的選秀也作罷,叫外頭怎麼傳聞?都說萬歲爺要廢黜六宮了,那些個皇親國戚裡有得是朝廷棟樑,您不怕動搖國本嗎?”

皇帝抓住她的手,決然一拂,“所以你就和朕對着幹?你要搏賢后的名兒,籠絡軍機大員們?”

皇后抿了抿脣,“我只想夫妻和睦,旁的於我來說不值一提。”到底還是捨不得他,她日夜的煎熬,太子起事,不論成敗她都是疼痛難當的。一邊是丈夫,一邊是兒子,像左膀右臂,缺了哪個她都是殘廢。她還想着,要是他能退上一步,她就去求太子,此事作罷,仍舊像從前一樣過。可如今看來,他得到了,並沒有撒開手,反倒更加癡迷。心徹底丟了,再也找不回來了。

皇帝不願意多看她,轉身自己紐單袍腰側的紫金鈕子,心裡冷笑,到了這個地步來說夫妻和睦,真是天大的笑話!她慈母敗兒,不去勸着太子,還寫家書給她兄弟,讓幫着太子篡位。論罪,她夠得上剝皮凌遲的了。

皇帝垂眼一嘆,朝堂上,他肅官場、整吏治,殺伐決斷。可如今對手換成了至親,他怎麼辦?一個是垂髫之年就嫁給他的妻子,一個是心頭肉一般捧着養大的兒子,他們要造他的反,比殺了他還叫他疼痛和難堪。

太子恨他入骨,要停手怕是不能夠了。他本可以現在就派人擒他,可是自己還存着一線希望,他盼着太子能回頭,這皇位終究是要傳給他的,唯有錦書……他坐着這位子,她怵他,至少還能留住。哪天他走出了太和殿,恐怕要連她一道失去了。

世間安得雙全法,他要保住皇位,就非得擊垮太子不可。他猶豫不決,一面小心翼翼不叫皇后看出端倪來。他在等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皇帝握了握拳,太子再有異動,就別怪他不念父子親情了,橫豎自古爲皇位反目的骨肉不在少數,多他一個,也不算什麼!

夫妻各有心事,一時緘默下來,這時門上通傳,說皇太后駕臨,帝后忙整了衣冠出階陛相迎。

太后由左右扶着,遠遠就笑道,“皇帝,今兒是你的好日子,我可不能再貪着清淨不出來了。先給我兒子拜個壽,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皇帝深深揖下去,“兒子的喜日子,就是母親受苦的日子,兒子多謝母親。”言罷趨前攙扶。

“我是個有福的,生了這樣的兒子,是幾輩子得來的造化,樂都來不及,哪裡還論個苦呢!”太后和樂一笑,又對皇后道,“你也在呢?我纔剛過隆宗門,看見太子還在軍機處,秦鏡兒正伺候換衣裳,八成這會子也要過來了。”又拍拍皇帝的手道,“昇平署在北邊戲臺子安排了幾臺大戲,今年還在水榭上搭了個天橋,演《麻姑獻壽》,你也去湊個趣兒吧!”

皇帝應個是,和皇后扶着皇太后上丹陛旁的臺階,等伺候着在涼椅裡坐下,正說交泰殿裡的二十五寶怎麼挪地方,要換了無爲匾下的板屏,太子從外頭進來了,一甩馬蹄袖,漂亮的打了個千兒,“孫兒給皇祖母請安。”轉而對皇帝磕頭道,“兒子給皇父祝壽,給母后請安。”

皇帝點了點頭,“知道你一片孝心,起來說話吧。”

太子應個嗻,站起來卷馬蹄袖,恭敬退到一邊侍立。

以前那個萬事上臉子的少年不見了,皇帝看得見太子的變化,他變得沉穩內秀,只可惜這變化不是好兆頭,叫人心驚得很。

皇帝的視線滑過他腰際的吉服帶,因着在御前不能佩鞘刀,他的左側帶扣上掛了燧(火鐮)和脂(解結的錐子),另一側竟是一塊表。

皇帝的耳朵嗡地一聲響,太陽穴突突急跳起來。一樣的鏈子,一樣的錶殼,太子原先那塊叫他砸了,自己身上佩戴的送給了錦書,大英怎麼有相同的第三塊?

皇帝的困擾太子看在眼裡,也不言聲兒,嘴角淺淺地勾出一抹笑,似嘲諷、似揶揄,得意非常。

第九十八章 香袖啼紅第八十四章 不與人期第153章 興盡悲來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113章 無處無愁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101章 錦書難據第十四章 餞舊迎新第102章 夢魂俱遠第163章 傷離意緒第180章 佳音噩耗第六十五章 蒼山亂流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八十九章 不減春恨第102章 夢魂俱遠第141章 無言自愁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169章 宿鳥未驚第五十章 兩處沉吟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140章 嶽鍾冷夢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116章 無情燕子第124章 空帶愁歸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八十六章 花開並蒂第五十七章 穿林打葉第二十一章 陡頓憂戚第151章 大廈如傾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82章 極望天西第125章 黃蘆苦竹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七十九章 寒塘欲下第156章 莫思身外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四十七章 惆悵此情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七十六章 花困蓬瀛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120章 思君不見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09章 海棠正好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43章 脈脈此情第114章 等閒辜負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九十一章 尊前青眼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九十章 好伴雲來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77章 錦字徵鴻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118章 掩泣空向第171章 脈脈花疏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四十八章 清寒攀摘第144章 山巒重疊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六十章 拂水漂棉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七十章 幾行歸塞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32章 浮生長恨第139章 寒禽衰草第159章 紅萼宜簪第六十章 拂水漂棉第153章 興盡悲來第101章 錦書難據第139章 寒禽衰草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146章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171章 脈脈花疏第153章 興盡悲來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137章 手種紅藥第三十五章 鄰雞先覺第122章 翠尊易泣第112章 昇平守分第七十八章 老病寒塘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133章 玉做人間
第九十八章 香袖啼紅第八十四章 不與人期第153章 興盡悲來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113章 無處無愁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101章 錦書難據第十四章 餞舊迎新第102章 夢魂俱遠第163章 傷離意緒第180章 佳音噩耗第六十五章 蒼山亂流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八十九章 不減春恨第102章 夢魂俱遠第141章 無言自愁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169章 宿鳥未驚第五十章 兩處沉吟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140章 嶽鍾冷夢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116章 無情燕子第124章 空帶愁歸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八十六章 花開並蒂第五十七章 穿林打葉第二十一章 陡頓憂戚第151章 大廈如傾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82章 極望天西第125章 黃蘆苦竹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七十九章 寒塘欲下第156章 莫思身外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四十七章 惆悵此情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七十六章 花困蓬瀛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120章 思君不見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09章 海棠正好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43章 脈脈此情第114章 等閒辜負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九十一章 尊前青眼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九十章 好伴雲來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77章 錦字徵鴻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118章 掩泣空向第171章 脈脈花疏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四十八章 清寒攀摘第144章 山巒重疊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六十章 拂水漂棉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七十章 幾行歸塞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32章 浮生長恨第139章 寒禽衰草第159章 紅萼宜簪第六十章 拂水漂棉第153章 興盡悲來第101章 錦書難據第139章 寒禽衰草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146章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171章 脈脈花疏第153章 興盡悲來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137章 手種紅藥第三十五章 鄰雞先覺第122章 翠尊易泣第112章 昇平守分第七十八章 老病寒塘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133章 玉做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