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

兩人正說笑着,隱隱聽見宮門外有擊掌聲,不一會兒出廊下就有齊整的問吉祥傳來,塔嬤嬤扶太皇太后坐好,捋平了紫羚褂的下沿,走到門前打起了蔥綠灑花軟簾。

皇帝穿着盤金彩繡的常服,外面罩了件狐皮的坎肩,石青的緞子映襯得臉色愈發的白皙,走到羅漢榻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孫兒給皇祖母請安了。”太皇太后和藹地笑,指了旁邊的楠木圈椅道,“快坐吧!這兩天不是讓你歇着嗎,怎麼又來了?”

皇帝道,“平時政務多,太和殿養心殿的兩頭忙,一時歇下來了真有些不習慣,橫豎是閒着,就想着來給皇祖母請安。”

太皇太后道,“我知道你是聽見了風聲纔來的,是不是?”

皇帝極難得的露了個笑臉,“什麼都瞞不過老祖宗的法眼!孫兒聽說下面的人辦事不力,惹得皇祖母動怒了,想來勸勸皇祖母,匾既然砸了也沒法子,該當它就是要被替下來的,皇祖母要是喜歡,孫兒再寫一幅就是了。”

太皇太后拍了拍皇帝的手道,“不是這麼說的,再寫一幅難是不難,只不過糟蹋了你當初的一片孝心。”

皇帝道,“那皇祖母就再讓孫兒行一次孝吧!”

隨即吩咐李玉貴備文房來,鋪排開內造的泥雲龍箋,提起烏木鑲金的狼毫,飽蘸濃墨,御筆一揮,寶祿駢禧四個大字一蹴而就。

太皇太后近前看,只見墨跡清俊秀拔,筆勢綿綿不斷,便笑着稱讚道,“皇帝的書法是愈發的精進了,可見學業一日都沒有鬆懈。”

崔貴祥躬身請走那幅字,苓子上前撤下文房,皇帝看了她一眼,一面應道,“孫兒遵循祖訓,從不敢倦怠。皇祖母快消消氣吧,要是傷着了身子可不值當。昨兒老祖宗差人送來的豌豆黃孫兒嚐了,不在節氣上,吃着也新鮮,慈寧宮的後廚上真是藏龍臥虎。”

太皇太后喜道,“可不!那都是塔都調理得好,時常叫他們變着花樣的給我做吃食,就想哄着我多吃一些。”又問,“你近來胃口可好?那日大宴上我瞧你吃什麼都懨懨的,年紀輕輕的,吃得還不及我一個老婆子多。”

皇帝的手端正的擱在膝頭上,外面的霧散了,窗口的日光照進來,滿殿都是跳躍的金黃,映在他肩頭的日月和華蟲祥紋上,威嚴而莊重。聽了太皇太后的話,他手指微動了動,只說,“大宴前用了些點心墊底兒,邊看摺子邊吃,不想吃了個八分飽,等大宴開席時竟吃不下了。”

太皇太后無奈道,“你呀,都做了皇帝,還和孩子似的。”又轉臉對李玉貴道,“你在跟前伺候着,怎麼也不提點提點?”

李玉貴知道太皇太后並不當真怪罪,便覥着臉道,“哎喲,我的老祖宗!借奴才一百個膽兒奴才也不敢啊,萬歲爺正是胃口大開的時候,我這麼沒眼色的冒冒失失打斷了,壞了萬歲爺的雅興,那奴才就該被活剮了。”

太皇太后笑道,“倒也是,是沒法子怪罪你,不過皇帝身邊怎麼沒有茶水上的人隨侍,這點可就是你大總管的失職了。”

皇帝驀然擡起頭來,面上雖然還是很淡漠,眼神卻晃了晃,直看向李玉貴去,李玉貴誠惶誠恐跪了下來,顫聲道,“原本是帶了的,不想那丫頭走得匆忙,忘了帶上斟壺,重又折回去拿的。”

太皇太后的掐絲點翠護甲驟然劃過玻璃炕桌的桌面,吱的一聲,尖銳得幾乎穿透人的耳膜,直撞在心上去,李玉貴叫苦不迭,暗驚出一頭冷汗來。

前一瞬還笑吟吟的太皇太后剎時沉下了臉子,“莫說是在御前當差,就是外頭做小買賣的也知道出攤要帶上傢伙什,她吃什麼飯當什麼差?怎麼連伺候用的東西都忘了?天家講究四平八穩,御前的人更要盡心,皇帝要用茶,沒有現成的侯着,還要叫人倉促備了壺盞來,這像什麼話!”

李玉貴額上的汗涔涔而下,一迭聲道,“奴才已經處置了那個宮女,打了把子,充到掖庭做雜役去了,請老祖宗息怒。”

皇帝斂聲道。“孫兒失儀,請皇祖母責罰。”

太皇太后嘆道,“你沒什麼錯,是伺候的人不周到,既然當不好差,那就要重罰。”

皇帝應個是,心裡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天子哪裡有錯的時候,有了什麼差遲都是下面的奴才沒辦好,打板子,充軍,殺頭,皇帝的過錯要底下的人來承擔,做皇帝的不能隨心所欲,要萬分的自律,要維護國體,不喜歡的人也就罷了,倘或喜歡誰,不是御前的人,隨意的親近也是絕對不能夠的。那天召錦書進茶的事太皇太后已經知道了,尋不着錦書的錯處,又不好責怪皇帝,自然要拿個人作筏子以示懲戒,警告皇帝什麼是做不得的。皇帝是聰明人,一點就透,面上不動聲色,心下早就有了計較。

太皇太后估摸着自己的用意皇帝領會了,也不在這點上糾纏了,轉而叫人呈了螃蟹餡小餃兒上來給皇帝,又問,“亭哥兒什麼時候回京,走了大半年了,可有消息?”

皇帝手裡的銀匙在碗裡慢慢攪動,停了停,想起了那個整天樂呵呵的弟弟,長亭那人是個招人喜歡的,天大的事於他來說也就是芝麻綠豆,有時候沒心沒肺,和他談吃,他能和你說上三五個時辰,是天生的有福之人,這趟出京,除了每月一本摺子,還會給他寫私信,滿紙的所見所聞,沒什麼忌諱,荒唐又新奇,這個閒散王爺,他是當得真是有滋有味。皇帝不自覺的勾起了嘴角,“他是撒出去的海東青,在外頭歡實得很。雲南的政務辦得差不多了,前兩天上摺子,說是已經動身回京了,路上要走兩個月,三月頭上差不多就到了。”

太皇太后點頭,“那就好,也虧他,把他母親帶着一塊兒走,這一路折騰,沒的把他母親的骨頭顛散了。”

皇帝道,“老祖宗放心吧,皇考定妃身體很好,她命人造了輛車,足有半個三希堂大小,上頭一應俱全,絕累不着的。”

太皇太后掩嘴笑道,“這娘倆真是一對兒活寶!論造化,誰也比不上你定皇考,年輕時度量大看得開,也不爭陽鬥勝,安安靜靜的過自己的日子,等兒子大了享兒子的福,養在莊王府安度晚年,沒什麼煩心的事,兒子出任欽差,還帶着一道走,多好!”

皇帝接了話頭子,忙道,“今年交夏往熱河去,孫兒陪着皇祖母和母后好好的游上一遊吧!開國頭幾年東征西戰的,如今天下大定,也該在老祖宗和母后跟前儘儘孝心了。”

太皇太后極高興,對塔嬤嬤道,“瞧瞧咱們萬歲爺,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不枉我疼他一場!”

塔嬤嬤應承道,“萬歲爺自然是頂孝順的,肩上擔着江山,還日日來給老佛爺問安,陪着老佛爺說話,您的福氣可比容太妃厚!”

邊上立着的李玉貴見氣氛緩和下來,祖孫兩個又其樂融融,這才呼出一口濁氣,悄悄擡手抹了把汗,蹦噠了半天的心總算按回了腔子裡。

太皇太后想了想道,“太子到了立妃的年紀,皇帝在朝上搬個詔吧,太子妃就在六品以上臣工的家眷裡挑,不求國色天香,只要容貌端正,德才兼備就成。”皇帝應個是,“一切就按老祖宗說的辦。”又坐了些時候,日頭漸漸移過四椀菱花槅扇門,慈寧宮不像乾清宮,老祖宗喜歡通透熱鬧的擺設,窗上不糊綃紗,只裝西域進貢的大塊玻璃,那日影轉過雙交的門屜,玻璃聚集的熱量更多,照在身上久了便熱哄哄的,皇帝微有不適的動了動,偏過頭,眉心不由輕蹙起來。

太皇太后是個識趣的老太太,見皇帝坐不住了,便道,“說了這一早晨,我也乏了,皇帝歇着去吧!”

皇帝轉臉看更漏,起身一躬,“不知不覺竟到了這時候,皇祖母歇息吧,孫兒告退了。”

太皇太后嗯了聲,對塔嬤嬤道,“替我送送萬歲爺。”

塔嬤嬤恭恭敬敬道了個“嗻”,皇帝垂手退後,甫出了西偏殿的門,候在月臺下的御前侍從們迎上來,簇擁着皇帝往宮門外去,皇帝對塔嬤嬤道,“嬤嬤回去吧,請嬤嬤代朕好生照顧太皇太后。”

“萬歲爺只管放心,這是奴才的本份!”塔嬤嬤笑着一肅,“恭送萬歲爺!”皇帝頷首上了肩輿,塔嬤嬤站在檐下目送,一溜太監前呼後擁着明黃的步輦,慢慢向廣場以東的永康左門迤邐而去了。

李玉貴在右側扶輦,皇帝一手支着額頭,青絨緞子的常服冠頂上結着密實的紅纓,只看見鴿血紅的頂珠熠熠生輝。

肩輿直往東行,纔要接近永康左門,皇帝突然吩咐停下,李玉貴不明所以,打了千兒問,“萬歲爺怎麼了?”

皇帝直起頭,眉心似有陰霾,擡輿的太監忙落了肩,垂手在一旁聽命,皇帝微彎了腰下輦,李玉貴惶恐道,“奴才斗膽,請萬歲爺一個示下,奴才好作準備,萬歲爺這是要往哪裡去?”

皇帝出了華蓋,太陽照在身上,日光並不算強烈,卻仍令他覺得刺眼,擡起手臂擋了一下,怔忡着透過指縫的間隙往天上看,雲層連綿,雖不多,卻厚實,從間隔的地方望過去,天藍得像海子裡的水,又清透又明亮。

李玉貴更加摸不着頭腦了,皇帝平素不怵太陽,他是馬背上的天子,騎射堪稱無雙,秋圍時打馬揚鞭一奔幾十裡,什麼事都沒有,夏秋冬都是好好的,唯獨不能見春天的太陽,要是曬着了會出痱子皮疹的也就算了,偏偏什麼事都沒有,想來想去八成是心病,既然不願意春天裡走動,那今天這是怎麼了?李玉貴歪着頭揣度了一番,皇帝剛纔看見是苓子在太皇太后跟前伺候,視線似乎停頓了一下……他一拍腦門子,原來如此!萬歲爺知道昨天晌午前錦書罰跪的事,今天是藉着匾額的由頭來慈寧宮的,結果當值的不是錦書,那萬歲爺會怎麼想?

皇帝淡淡道,“朕想上慈寧宮花園走走,不必人跟着了。”

李玉貴謹慎道,“萬歲爺恕罪,還是叫順子陪着萬歲爺吧,園子大,萬一要什麼,有個人在跟前,好馬上打發了去辦。”

皇帝想了想便應了,揹着手緩步往長信門去,李玉貴急招了小太監就近去取傘來,又湊到順子耳邊悄聲叮囑了幾句,順子連連點頭,接了傘,小跑着趕上皇帝,一同朝園子裡去了。

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31章 風雨無晴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一百章 紅箋無色第四十三章 戎葵凝笑第125章 黃蘆苦竹第139章 寒禽衰草第九章 玉真初見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121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二章 蓬萊舊事第172章 風疏雨驟第171章 脈脈花疏第129章 幾番凝佇第九十一章 尊前青眼第六十三章 風燈零亂第101章 錦書難據第147章 斷腸疑破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八章 天涯爲客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118章 掩泣空向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129章 幾番凝佇第163章 傷離意緒第129章 幾番凝佇第147章 斷腸疑破第四十章 洗妝真態第144章 山巒重疊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八章 天涯爲客第148章 愁入西風第八十四章 不與人期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七十六章 花困蓬瀛第四十二章 春恨八九第六章 高樓危闌第156章 莫思身外第126章 雲隨雁字第五十七章 穿林打葉第九十六章 清歌斷腸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三十九章 雲都隨車第179章 有淚如傾第148章 愁入西風第184章 漢旗翻雪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158章 怎得伊來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八十九章 不減春恨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37章 手種紅藥第六十三章 風燈零亂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五十五章 怨懷無託第七十七章 耿耿漏咽第159章 紅萼宜簪第180章 佳音噩耗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六十章 拂水漂棉第十章 漫嗟榮辱第102章 夢魂俱遠第八十五章 無聊爲伊第三十八章 把言閒語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七十五章 長近尊前第二十九章 著人滋味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三十六章 滿院東風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158章 怎得伊來第七十六章 花困蓬瀛第128章 多情猶有第一百章 紅箋無色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78章 造物乘除第136章 東風主張第五十三章 風老鶯雛第三十九章 雲都隨車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128章 多情猶有第四十四章 鏡花難折第八十七章 邊聲四起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132章 浮生長恨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145章
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31章 風雨無晴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一百章 紅箋無色第四十三章 戎葵凝笑第125章 黃蘆苦竹第139章 寒禽衰草第九章 玉真初見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121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二章 蓬萊舊事第172章 風疏雨驟第171章 脈脈花疏第129章 幾番凝佇第九十一章 尊前青眼第六十三章 風燈零亂第101章 錦書難據第147章 斷腸疑破第170章 幽夢初回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八章 天涯爲客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118章 掩泣空向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129章 幾番凝佇第163章 傷離意緒第129章 幾番凝佇第147章 斷腸疑破第四十章 洗妝真態第144章 山巒重疊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八章 天涯爲客第148章 愁入西風第八十四章 不與人期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七十六章 花困蓬瀛第四十二章 春恨八九第六章 高樓危闌第156章 莫思身外第126章 雲隨雁字第五十七章 穿林打葉第九十六章 清歌斷腸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三十九章 雲都隨車第179章 有淚如傾第148章 愁入西風第184章 漢旗翻雪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158章 怎得伊來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八十九章 不減春恨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37章 手種紅藥第六十三章 風燈零亂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五十五章 怨懷無託第七十七章 耿耿漏咽第159章 紅萼宜簪第180章 佳音噩耗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六十章 拂水漂棉第十章 漫嗟榮辱第102章 夢魂俱遠第八十五章 無聊爲伊第三十八章 把言閒語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七十五章 長近尊前第二十九章 著人滋味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三十六章 滿院東風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158章 怎得伊來第七十六章 花困蓬瀛第128章 多情猶有第一百章 紅箋無色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78章 造物乘除第136章 東風主張第五十三章 風老鶯雛第三十九章 雲都隨車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128章 多情猶有第四十四章 鏡花難折第八十七章 邊聲四起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132章 浮生長恨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1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