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著人滋味

順子奉旨往西三所的榻榻裡詢問錦書的病勢,回來時是由李玉貴陪着進園子的。

皇帝還在遊廊下,不知哪裡來的好興致,一手插着腰,一手託着鳥籠子,往池子前一站,嘴裡吹着哨子逗逗鳥,瞧着就像關外在祈份的大爺,早晨起來遛鳥,大馬金刀立在鬧市口的架勢。

李玉貴很久沒見過皇帝這麼鬆快了,往籠子裡一看,那鳥不是鸚鵡,不是畫眉,也不是藍靛頦,是隻鴿子。渾身的白色,只有脖子上套了一圈紫色的環,環到了胸前擴大,像個兜肚,兜肚上有亮光,紫紅色的,短紅嘴,砂眼,走路帶扭,非常的討人喜歡。

順子直撓頭皮,真沒見過鴿子養在鳥籠子裡的,皇帝拿眼瞄他,知道他不明白,就慢慢的說,“這鴿子叫紫環,前胸帶閃,瞧這翅膀上的翎,左七右八,那是極品,全北京找不出第二隻來。水聲打得沒話說,平時要喝燕窩泡的水,吃精糧,很難伺候。”

李玉貴御前當了六年差,只知道皇帝勤政,很少玩這些玩意兒,沒想到還會給鴿子相面,當即忙恭維道,“萬歲爺真有學問,天下就沒有咱們主子不知道的事兒。”

皇帝乜他一眼,就煩他拍馬屁,轉手把籠子遞給了旁邊的園子總管,小太監託着銀盆來給他淨手,他略洗了洗,拿帕子掖了水漬,垂着眼皮問順子,“差當得怎麼樣了?”

順子打了千道,“回萬歲爺的話,錦姑娘大安了,熱都退了。”

李玉貴躬着身回稟,“錦書這會子在西暖閣候駕呢,說萬歲爺打發人去瞧她萬不敢當,要給萬歲爺磕頭謝恩。”

皇帝手上動作一頓,轉眼打量李玉貴,心道什麼磕頭謝恩,一定又是這狗奴才的主意!這羣人平常閒着就琢磨主子的心思,嘴上不敢妄揣聖意,腦子轉得比陀螺還快,雖然可惡,有時卻也撞到人心坎上來。皇帝喜怒向來不形於色,只板着臉對李玉貴道,“朕看你後脖子離了縫了,早晚是個上菜市口的料。”

李玉貴並無怯意,怕的是嘴上不說,一個眼色下去就要了人小命,既然狠話說出了口,反倒不必擔心真要挨刀了,便覥臉道,“奴才不怕死,只要伺候好了萬歲爺,就是叫奴才腦袋搬家也是奴才的榮耀。”

皇帝不搭理他,手上的帕子一扔,邊走邊道,“從哪條道上走的?”

李玉貴這麼多年的差當下來,練得比黃皮子還精,就好露個臉,賣弄聰明,皇帝一問,他知道這趟的差使是辦下來了,連忙哈着腰回話,“錦姑娘大病初癒招不得風,奴才使了人拿‘二人擡’擡到西暖閣去的,是從壽安門前過的。”

皇帝不說話,腳下步子稍稍加快了一些,但並不急躁,仍是從從容容的。行至長信門上了肩輿,敬事房太監唱個“起駕”,擡輦的太監穩穩調個頭,一路浩浩蕩蕩往乾清門而去。

日頭斜照過窗屜上的竹簾,斑斑駁駁的光影打在鏡子似的地面上,風吹動了簾子,那亮點也隨着悠悠的輕顫,忽遠忽近,忽明忽暗。

西暖閣裡一室靜謐,錦書在垂花門邊端站着,視線落在花梨佛手架捧着的戧金宣窯魚缸上,缸裡養了兩條大正三色小錦鯉,缸的正中央放了塊精雕的石頭,石頭雕成了一條瘦長的漁船,船頭上坐着一個垂釣的老翁,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和缸底悠哉的這兩尾錦鯉相映成趣。

她才退熱不久,身上還有些虛,時候站久了腦子都木然了。渾渾噩噩間思量起李總管的話來,皇帝打發人來問是天大的福氣,叫她不要和福氣過不去,一定要到乾清宮來當面給萬歲爺磕頭謝恩,方是做奴才的懂事。她被他一套接一套的說得頭昏腦脹,心想時運不濟,逃也逃不掉,只有抱着胳膊忍一忍,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吧!於是梳頭淨臉,上趕着到了這裡,可皇帝卻又不在。到現在想一想,她病不病和皇帝有什麼關係?他幹什麼要差人來問?真真百思不得其解。

這屋裡都是御用的東西,半分動不得,不能靠,更不能坐。春日裡總犯春困,來前又吃了蘇拉送的藥,這會子背上正發汗,錦書抽了帕子掖額頭和鬢角,心裡愁着皇帝要是現在回來,她這副狼狽樣子豈不御前失儀?正忐忑時,遙遙有擊掌聲傳來,她心裡一突,忙隨着當值的太監宮女們往正殿接駕。

做奴才的是不能在主子面前擡眼的,更不能和主子對視,錦書深深的肅下去,只看見一雙繡滿金龍的麂皮靴子打面前經過,未作停留,直接朝西暖閣裡去了。她纔要舒口氣,後面又來一雙粉底皁靴,靴子稍一頓,立時感覺袖子上被扯了一下。錦書擡頭看,李玉貴對着她使個眼色,手指在身側偷偷勾了勾,是讓她近前問安呢!她雖不明白他的用意,卻也不得不照他說的做。

其實她總覺得皇帝應該是不待見她的,前朝帝姬還活在宮裡,簡直就是多餘,李玉貴是出於什麼考慮把她往皇帝跟前湊不得而知,非要想透徹了,無非就是皇帝還指望從她這裡得到永晝的消息吧!

她的脣角微挑了挑,皇帝再英明,這回是打錯了算盤,莫說她不知道老十六的下落,就是知道了也寧死不會說,要是逼得急了,大不了魚死網破。這麼多年下來悟出了一句話,事到臨頭須放膽!眼下活着一天就是賺的,自己再謹小慎微,也抵不過宮裡這麼多主子挖空心思的成天找茬,哪天主子們的好耐性用盡了,那也是她陽壽到頭了,死都不怕的人,還有什麼能嚇倒她的!

皇帝在描金軟炕墊上坐着,李玉貴正小心翼翼的請下他頭上的暖帽,躬着背,萬分虔誠地把帽子供在一隻粉彩帽桶上,然後回身,對着皇帝道,“萬歲爺,慈寧宮敬菸的錦書來叩謝萬歲爺了。”

皇帝的目光落在門口進來的人身上,依舊是清冷寡淡的。她直直在磚面上跪了下來,伏下身,嘴裡說,“萬歲爺派人來瞧奴才,是奴才前世修來的福份,奴才無以爲報,只有在聖駕前磕個頭,多謝萬歲爺垂詢。”真是再平常不過的官面上的話,皇帝聽着,不置可否。李玉貴是最會看形勢的,瞧着時機差不多了就悄聲退了出去,手一比劃,還帶走了站殿的兩個小太監。

宮女怕皇帝招了風,早在聖駕折返之前就把窗屜子合上了,落了窗閂,連風吹動竹簾的響動都沒有了,西暖閣四下裡寂靜無聲。

皇帝嗓音低沉,只道,“起來說話。”

錦書應個嗻,起身垂手站在一邊聽吩咐,原以爲皇帝會草草問上幾句,或者直接把她打發出去,她身上疲乏,就盼他說“你跪安吧!”,誰知等了好一會兒全然沒有動靜,不由微微擡眼看過去。

皇帝恰巧站起來往御桌前去,錦書退了半步,也沒聽見皇帝叫她出去,只得跟着轉個身在一旁佇立。

那御桌上鋪着明黃的幃,四個角上皆有垂地的宮絛,桌上一應的文房用具,及厚厚兩沓待批的摺子。皇帝坐到桌前,揭了紫檀的雕花匣子,取出一支烏木紫毫小楷,那筆是御用的上品,筆身上篆着三三兩兩的掐金絲流雲紋,在灰白的日影映照下耀然生彩。

錦書正有些茫然失措時,皇帝擡手抿了抿筆尖,“朕要批摺子了。”

錦書回過神來,忙欠了欠身道,“奴才這就叫順子進來伺候。”說着鬆了口氣,便要退出去尋人。

皇帝擡頭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朕準你退下了嗎?”

錦書心頭一緊,怔忡之間也忘了規矩,竟和皇帝對視起來。

她站得離他不甚遠,面龐瑩瑩如玉般,因着驚愕,眼睛睜得大大的,愈發顯出眸子漆黑明亮。皇帝嘴角的笑不禁加深了些,只一瞬,她立刻低下頭,扇子似的睫往下一蓋,徹徹底底將他排除在了她的世界之外。皇帝從沒這麼不受人待見過,笑容一時僵在臉上,尷尬間頗有些惱怒,正待要發作,卻見她上前兩步,取了墨盒裡的漱金硃砂墨塊,打開楠木硯盒蓋,用銀柄水呈量了水在伏虎硯上,腕子一轉便細細的研起來。

那方硯是新近上貢的端硯,雖然開了鋒,倒還是頭回用。錦書六歲開蒙,父親時時口手相傳,因此對文房賞玩很有心得,看這硯材質細膩綿厚,心下讚歎了句不可多得,磨墨時越加愛惜,攜了袖子緩緩的研,一圈一圈,先研外圍,然後由外及內。新墨新硯,略一轉就發出沙沙的細碎之聲,硃砂色漸漸濃郁,豔麗得讓人不敢逼視,她微擰着的眉頭舒展開來,似乎什麼不快都隨着墨塊的轉動消失殆盡了,滿世界只剩自己和這方伏虎端硯。

皇帝手裡拿着摺子,視線越過黃綾封,落在那隻研磨的手上--

皓腕纖纖,皮肉下青色的筋絡都看得清清楚楚。衣裳上不知薰了什麼香,淡淡的,若有若無,隱約間直鑽進人鼻子裡來,還有那眉眼間朦朧含着的三分笑意,真是和敦敬皇貴妃一般無二。

皇帝恍了會子神,見墨都研好了,便放下摺子提筆來蘸。錦書擱好墨塊躬身退後,原本不識字的宮女伺候文房是不忌諱的,橫豎看不明白,站得近些也沒什麼,可她識趣兒,皇帝知道她能看會寫,她離近了必然忌諱,也不等人吩咐,自行退至紫檀透雕春曉槅子旁,低眉順眼斂神站着。

摺子是熱河都統上奏的,大抵是說今年承德行轅需修繕擴建之事,零零總總算了筆賬,戶部審覈後方把奏章呈上來。前兩年交夏國事頗多,耽擱下來未能成行,今年瞧着年景好,北方雖有戰事,年下也都平息了,想來這一段沒什麼着實要緊的大事,熱河的行宮的確要重新整頓纔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出行總有衆多宮人隨從,若是連駐蹕都從簡,豈不叫天下人看笑話!

皇帝御批寥寥幾筆:知道了,一切預備不可過費,準爾所奏。

一行草書下來,尾勢一頓收了筆,突又想起了什麼,轉眼朝錦書看去,問道,“你師傅幾月裡放出宮?”

第六十七章 何妨徐行第109章 海棠正好第125章 黃蘆苦竹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157章 一餉徜徉第八章 天涯爲客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166章 登覽關情第五十二章 蓬萊舊事第134章 遍滿春色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178章 造物乘除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46章第108章 禾黍高低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165章 小檻歡聚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三十八章 把言閒語第122章 翠尊易泣第140章 嶽鍾冷夢第七十七章 耿耿漏咽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四十八章 清寒攀摘第146章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145章第141章 無言自愁第120章 思君不見第164章 只憑芳草第165章 小檻歡聚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九十五章 南苑吹花第152章 經年離別第152章 經年離別第151章 大廈如傾第150章 繡被春寒第一百章 紅箋無色第七十二章 渚雲暗度第112章 昇平守分第五十九章 隔院芸香第104章 情極生怨第104章 情極生怨第六十八章 怳驚長嗟第三十五章 鄰雞先覺第三十六章 滿院東風第四十四章 鏡花難折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六十七章 何妨徐行第124章 空帶愁歸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151章 大廈如傾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四十八章 清寒攀摘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五十四章 孫仲謀處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52章 經年離別第十三章 梅廳雪在第六十三章 風燈零亂第七十八章 老病寒塘第八十五章 無聊爲伊第八十六章 花開並蒂第二十一章 陡頓憂戚第137章 手種紅藥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131章 風雨無晴第五十六章 此意悠悠第五章 千里煙波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五十章 兩處沉吟第162章 一箭風快第163章 傷離意緒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三十五章 鄰雞先覺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七十三章 千丈晴空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150章 繡被春寒第176章 瓊枝玉樹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143章 脈脈此情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三十六章 滿院東風第五十二章 蓬萊舊事第四十二章 春恨八九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68章 五雲深處第六十九章 孤高烈風
第六十七章 何妨徐行第109章 海棠正好第125章 黃蘆苦竹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157章 一餉徜徉第八章 天涯爲客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166章 登覽關情第五十二章 蓬萊舊事第134章 遍滿春色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178章 造物乘除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46章第108章 禾黍高低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165章 小檻歡聚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三十八章 把言閒語第122章 翠尊易泣第140章 嶽鍾冷夢第七十七章 耿耿漏咽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四十八章 清寒攀摘第146章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145章第141章 無言自愁第120章 思君不見第164章 只憑芳草第165章 小檻歡聚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九十五章 南苑吹花第152章 經年離別第152章 經年離別第151章 大廈如傾第150章 繡被春寒第一百章 紅箋無色第七十二章 渚雲暗度第112章 昇平守分第五十九章 隔院芸香第104章 情極生怨第104章 情極生怨第六十八章 怳驚長嗟第三十五章 鄰雞先覺第三十六章 滿院東風第四十四章 鏡花難折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六十七章 何妨徐行第124章 空帶愁歸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第175章 脂車待發第三十章 壅培未就第151章 大廈如傾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四十八章 清寒攀摘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五十四章 孫仲謀處第四章 猶自相識第152章 經年離別第十三章 梅廳雪在第六十三章 風燈零亂第七十八章 老病寒塘第八十五章 無聊爲伊第八十六章 花開並蒂第二十一章 陡頓憂戚第137章 手種紅藥第167章 飛雲過盡第131章 風雨無晴第五十六章 此意悠悠第五章 千里煙波第二十章 半篙波暖第五十章 兩處沉吟第162章 一箭風快第163章 傷離意緒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三十五章 鄰雞先覺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七十三章 千丈晴空第九十七章 目極傷心第150章 繡被春寒第176章 瓊枝玉樹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143章 脈脈此情第九十四章 清香未減第三十六章 滿院東風第五十二章 蓬萊舊事第四十二章 春恨八九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第168章 五雲深處第六十九章 孤高烈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