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護軍

靖康元年,王督師河北,深入敵境,斬首千餘級,耀武易州城,振旅而還。金國守將龜縮不出,戰果雖小,卻能收人心也!

回師途中,邂逅劉光世叛軍,一身面對萬千利箭,卒致驪瓊授首,光世殞命,非大忠之人,誰能爲之?

世祖高皇帝論中興七王,延安郡王獨獲一“忠”字,不亦宜乎?

——《延安郡王韓世忠傳略》劉光世血洗護軍,韓世忠就在距離他駐地百里外的羊馬口鋪,韓世忠雙目充血,緊咬剛牙,左邊臉上的一道刀口,那是血戰汴梁城留下的記號,愈發顯得猙獰恐怖。

這裡發生了慘案,每一個熱血男兒都承受不來的血案。

河北西路的邊境,西邊三百餘里與金國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對壘,東邊三百餘里需要面對的是新任右副元帥完顏宗輔。這個完顏宗輔倒是沒有他死去的二哥完顏宗望那麼大的名氣,卻也不是無能之輩。完顏宗輔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五子,其人足智多謀,又與金國當今皇帝關係親密,宗望一死,居然超越大名鼎鼎的完顏宗弼,出領宗望原來統屬的軍隊。

近來,西部邊境平安無事,倒是東邊頗不太平。

韓世忠正在保州境內的保塞視察軍務,忽然接到急報,女真人越境血洗羊馬口鋪,韓世忠立即帶領本部中軍三千騎兵,星夜趕往羊馬口鋪。現場太慘了,幾乎就是修羅地獄。

斷臂殘垣,蒼天泣血!

烏黑的長槍,貫穿了父親的胸膛,又刺進孩子的身體,驚心的血跡,在槍桿上凝成長長的血錐;一隊青年夫妻,抱在一起,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她們分離;少女雪白的身體,掛在樹梢上,胸口插着一截斷劍,大腿上盡是血漬;白髮蒼蒼的老人,手裡的柺棍僵在半空,永遠不能落下,再不能砸碎敵人的頭顱;母親死命地咬住金狗骯髒的手,嘴裡殘留着半截手指,眼睛裡的怒火依然酷烈。

鋤頭、鐮刀、棍棒、石頭、柺杖、錐子,甚至還有一把彈弓,這就是他們用來保護家園的武器;他們明知不敵,還是要去戰鬥!

整整二百一十三條生命,在淒厲的北風中消融。如果他們不反抗,或者可以活下去的。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戰鬥,選擇了死亡。

烏鴉在叫,雪花在飄!

“啊,啊!”韓世忠一刀將大樹劈爲兩半,“當”地將大刀**堅硬的泥土裡,厲聲喝道:“看到了嗎,你們都看清楚了沒有?”

三千名勇士,佇立在寒冷的北風中,任憑飛石、冷雪的吹打,巋然不動!

“殺光金狗,血債血償!”

“殺光金狗,血債血償!”

“上馬!”韓世忠登上戰馬,單手擎刀,刺向空濛的北方,叫道,“追!”

三千勇士緊緊跟隨在主帥身後,向前追擊。

雪停了,地上的馬蹄印清晰可見,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敵人不超過一千人,全部都是騎兵。

作爲獨擋一面的封疆大吏,作爲一名傑出的軍事統帥,韓世忠早就想打一仗了。他年紀輕,資歷淺,一旦躍居衆人之上,真正服氣的沒有幾個;而且,自從護軍進入部隊以來,下面反應上來的問題很多,有愈演愈烈之勢。他需要一場勝利來奠定自己在這隻軍隊中無上的地位,武將的威望是靠戰功建立起來的,也只有戰功才能建立真正的威望。

追擊一千金國騎兵,圍而殲之,勝利唾手可得。

雖然是一場小勝,總是很好的開始吧!

官家連番下旨,要他顧全大局。官家需要時間,他豈能不知?不過,一味忍讓,敵人越發猖狂,也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韓世忠決心打一仗,打一場可以控制的戰爭!

敵人沒有直接回去,而是折到了廣信軍一邊。他們又屠了一個村子,好像還抓了些俘虜。

韓世忠躍馬揚鞭,緊追不捨。追到邊境,還是遲了一步,敵人在邊境線對面趾高氣揚地叫着,幾百名大宋壯年男女,夾雜在金人的隊伍中,聲聲呼喚,聽着是那麼刺耳。

越境追殺,可不是小事啊!戰爭的規模有可能擴大,到那時,便不是他韓世忠所能控制的了!

三千大宋騎兵,張弓搭箭,只待那一聲期待已久的命令!

一名女真騎兵,在邊境線上來回兜圈,馬鞭發出清脆的響聲,一邊跑一邊叫着:“有膽子的南人過來,沒膽子的滾回去!”

另一人指着宋軍罵道:“南人,南人,不是男人;南國,南國,沒有男人!”

“南人,南人,不是男人;南國,南國,沒有男人!”

千餘名女真人放肆地叫喊着。

被俘的宋人,喊聲越來越低;憤怒的宋軍,無奈地低下高昂的頭顱!一名年紀很輕的小傢伙,急得哭起來!任憑淚水長流,擦也不擦,只是哭着!

河北西路中軍都統制成閔叫道:“大帥,是可忍孰不可忍!下令吧!”

“大帥,下令吧!”軍士們齊聲高呼!

“南人,南人,不是男人;南國,南國,沒有男人!”

韓世忠看着面前的跳樑小醜,慢慢舉起手中的大刀,忽聽上護軍徐徽言輕聲說道:“不戰而撤,如何向士兵們交代?事後,我來上表請官家處分!大帥,下令吧!”

韓世忠心領神會,揮起大刀,直刺蒼穹:“殺!”

箭雨如蝗,飛過邊境,**敵人的胸膛!

起初撒歡跑馬的傢伙,連人帶馬,中幾十箭,一頭栽進雪堆裡,再也跑不動了;而那名文采不凡的女真人,全身被射成了刺蝟,單單嘴裡就裝下了百餘箭,可真是一個大嘴的傢伙。

一輪箭矢過後,韓世忠匹馬當先,越過邊境,殺進敵陣!大刀暴起一片又一片電光,電光之後,便是一蓬蓬鮮血。

“殺光金狗,血債血償!”

“殺光金狗,血債血償!”

“殺啊!”

“殺啊!”

韓世忠左馳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大刀之下,超度無數骯髒的靈魂;而銀錘大將成閔,雙鞭將徐徽言,殺得性起,宛如兩頭猛虎,在羊羣中肆虐!

成閔雙錘各有三十餘斤,舞動起來,風聲大作,女真人碰着死,捱到亡,一片鬼哭狼嚎之聲。成閔左手錘將敵人兵器震飛,右手錘一記“流星趕月”,“噗哧”一聲將金狗的難道砸得稀巴爛,嘴裡還罵道:“***的金狗,老子長得俊,難道就不是男人了?”

“哇呀呀,哪個公的敢與我一戰!”成閔張狂地叫囂着。

韓世忠會心一笑,就他那份尊容,還俊呢,只怕比名滿關中的吳璘吳兩帥還要醜上三分。

那邊的上護軍徐徽言,手中鐵鞭招數驚奇,力氣也不虧,殺掉的人一點都不比成閔少,而且這傢伙更是殘暴:每殺一人,都要用鐵鞭沾點血來嘗上一嘗,而今真是有了一個血盆大口。大嘴張着,舌頭上都是鮮血,露出白森森的牙齒,不停地吼着:“你奶奶的,什麼鬼味道?淨是牛羊的騷味,不爽,不爽啊!咦呀,有沒有吃豬肉長大的?”

嗨,就是有吃豬肉長大的,就你這副德行,誰敢上前啊?難道,難道這不是他第一次喝血?

宋軍以多打少,更兼人人憋着一股子氣,正要發泄;女真人措手不及,人單勢孤,很快就落在下風。有幾個機靈一點的金兵,偷着溜了,戰場上就是這樣,有一個逃跑的,就會有第二個,不久,金兵落荒而逃!

“大帥,追不追?”衆將士異口同聲地問道。

韓世忠睥睨四方,喝出一個字來:“追!”

正午十分,韓世忠率軍深入敵境九十餘里,一直追到易州城外。逃跑的金兵一小半逃進城裡,剩下的人都成了宋軍的刀下鬼。

韓世忠指着城頭的守將,不急不徐地說道:“本官大宋河北西路大總管韓世忠是也,金兵千餘人入我境內,殺我百姓,本帥追擊至此!告訴你家右副元帥完顏宗輔,要戰,本帥隨時奉陪!”

宋軍用長槍挑着金兵的狗屁帽子,歡呼着:“大帥威武!”

韓世忠臉帶微笑,率軍振旅而還。

接近邊境的時候,只見大宋境內涌來一隻軍隊,分數路前進,奔跑甚急。遠遠地看旗幟,應該是廣信軍劉光世的隊伍。沒有軍令,他劉光世敢擅自調動隊伍,好大的膽子啊!這時節,邊境上並不敵兵,既然不是來與敵人的交戰的,廣信軍傾巢而出,又是爲了什麼?

韓世忠麾軍攔在邊境之上,擎刀喝問:“停下,都給我停下!叫你們當官的過來回話!”

當兵的即使不認識韓大帥,那面大旗總該認得,傳令兵打馬回去稟報!

這隻隊伍就是劉光世指揮的廣信軍,劉光世一覺醒來,才知道自己闖下了殺身之禍。大營內的一名護軍乘機逃跑,消息肯定要泄漏出去的,後果不用想也是清楚的:他的腦袋肯定保不住,他的家人的腦袋能不能保住,只在官家的一念之間。劉光世這人有兩個特點:一是嗜酒,嗜酒如命;二是色厲內荏。這些東西他自己也許不甚清楚,而驪瓊卻是一清二白。

驪瓊清楚自己犯的罪有多大,想活下去,只有一個法子,就是投降金國!

這時候的劉光世,早沒了主意,驪瓊說啥是啥。於是,驪瓊矯傳將令:集結隊伍,向邊境進發。令下如山倒,一萬餘名大宋士兵稀裡糊塗,被帶上了一條不歸路。

無巧不成書,正好碰上凱旋而歸的韓世忠。

劉光世一聽韓世忠到了,嚇得臉如死灰,上牙碰下牙,一個勁兒地哆嗦,道:“這可如何是好?”

事到臨頭,驪瓊反而鎮定得多,問道:“大帥帶了多少人來?”

“兩千多,都是騎兵!好像,剛打過仗,身上都是血呢!”

“將軍莫慌,我去去就來!”驪瓊催馬來到陣前。擡眼向對面觀瞧,不是韓世忠還是哪個?

驪瓊眼珠一轉,計上心來:“韓世忠,啊,韓世忠,莫願我驪某人心狠手辣!誰叫你擋住我的活路了呢!”

驪瓊提聲問道:“廣信軍軍指揮使驪瓊,請問對面將軍尊姓大名?”

韓世忠認得驪瓊,聞言不禁詫異,道:“驪瓊,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嘍,連本帥都不認得了嗎?”

這個裝傻充愣:“恕在下眼拙,請問將軍是哪一位?”

那位咬牙切齒:“本帥韓世忠!”

“大膽!”驪瓊猛然喝道,“好大的賊膽,敢冒充韓大帥!弓箭手預備……”

“哇呀呀”,成閔拍馬舞錘衝上來,罵道:“哪個敢動?老子成閔,有認得老子的言語一聲?”

徐徽言也衝上前來,道:“上護軍徐徽言在此,所有護軍出列!”

廣信軍陣中,竟無一人出來應話,陣前寂靜無聲!

“護軍出列!”徐徽言再次下達了命令。

連叫三聲,竟無一人答話!

這時,一名小兵低聲道:“俺瞅着,那人真是韓大帥。大帥來營地巡視,還拍過俺的肩膀,說了三句話呢!”

聲音不大,卻如一聲春雷憑空炸響。

“是呀,大帥身邊的成閔將軍,鼎鼎大名的銀錘大將,我認得,不會有錯!”

“上護軍,好像還是原來的樣子。”

驪瓊的心“蹦蹦”直跳,咬牙壓住虛氣,道:“住口!難道本官還會認錯?來呀,放箭!”

事情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韓世忠知道肯定出事了,而且是天大的事情。廣信軍中的護軍,哪裡去了?劉光世擅自調動隊伍,他不知道這是死罪嗎?驪瓊竟敢不認他這個大總管,有何倚仗?

韓世忠笑道:“弟兄們,本帥韓世忠在此,哪個跟我有仇,儘管射就是!不過,大家要想清楚,向本帥射箭,你們的家人一個都活不成!”

“射!”驪瓊拔出佩劍,喊道。

三千多弓箭手都在猶豫,握箭的手微微顫抖着,是射還是不射?

驪瓊舉劍就要劈向身邊的一名弓箭手,只聽半空中一聲炸響:“住手!驪瓊,你看看我是誰?”

自韓世忠的隊伍中,飛來一將,須臾已到面前。

驪瓊的劍凝在半空,望着面前的人,下意識地嘮叨着:“二,二將軍!”

這位將軍不是別人,乃是劉光世的弟弟,劉光遠!

劉光遠本來隨在父親劉延慶身邊,朝夕服侍,韓世忠認爲這是個人才,向劉延慶要過來,在中軍當差。本次出征,劉光遠殺敵非常勇敢,卻不想在這裡遇到了這樣奇怪的事情。

驪瓊下令,要向大帥射箭?

劉光遠不能不管,飛身來到陣前。

驪瓊身邊的許多人,同時道:“二將軍,真是二將軍啊!”

劉光世麾下,一半是從老家保安軍帶來的老人,一半是原來廣信軍的部屬。從老家出來的這些人,認識劉光遠的不在少數,而且這些人,也是完全聽從驪瓊指揮的骨幹。

“把箭放下,哪個敢射韓大帥!”劉光遠道。

既然二將軍都這樣說,那肯定就是沒錯了。排在兩翼,原屬廣信軍的士兵先把弓箭收起來,中間的人也放下了手裡的弓箭。

韓世忠道:“誤會,誤會了。請驪瓊將軍過來答話!”

驪瓊勒馬想溜,冷不防戰馬一聲長嘶,這時候,馬居然驚了。其實,哪是馬的緣故,都是人爲的。一名看不慣驪瓊的士兵,用槍尖捅了一下馬屁股,馬疼啊,所以叫着向前跑。

一愣神的功夫,驪瓊竄到韓世忠馬前。

韓大帥臉色一沉,問道:“本帥問你,軍中護軍哪裡去了?”

“回大帥的話,”驪瓊支吾着,偷眼尋摸着,左邊是惡剎一般的銀錘大將成閔,右邊是上護軍徐徽言,想跑門都沒有,心中叫苦,今日只怕是在劫難逃了。

驪瓊不說,自然有人替他說。這時候,想討好韓世忠的大有人在,興許一句話說對,就會連升幾級呢!況且,牆倒衆人推,奮不顧身救人的古今罕有,落井下石毀人的比比皆是,早就有人盼着驪瓊倒黴,不大的功夫,真相大白!

“你奶奶的,給你個天作膽,竟做出這等事來!”徐徽言揮鞭就打。

驪瓊身手也是相當了得,滾鞍躲過,趴在地上磕頭,道:“大帥饒命,大帥繞命啊!都是劉將軍讓我做的,不干我的事,不干我的事啊!”

話音還未落,一聲西瓜破碎的空響,驪瓊被上護軍打了個腦漿崩裂,白的紅的流了一地。

“大帥,劉光世跑了!”

韓世忠朝遠處一看,一百餘名士兵護着劉光世,向北狂逃。

這怎麼能讓他跑了?

韓世忠撒馬猛追,不過奔出四五里的樣子,在金國境內,截住劉光世。身邊的一干親兵嚴陣以待。

韓世忠手捧大刀,道:“劉光世叛逆作亂,爾等難道要爲虎作倀不成?”

到了最後關頭,又能有幾個肯於陪着送死的?況且,這不是自己死了就行的,必然要株連到家人。一把把兵器,仍在地上,人在一個一個向後退。劉光世茫然四顧,身邊只剩下五六人。

劉光遠淚流滿面,上前說道:“大哥,你昏了頭嗎,怎麼能做出這種事來?”

劉光世喟然長嘆,此時此刻,大錯鑄成,毀之晚矣!

“大帥,念在他一時糊塗的份上,您就饒他一命吧!”劉光遠幾個頭叩下去,額頭盡是鮮血。

韓世忠盯着劉光世,不言不語!

“二弟,不要慫包求人!大丈夫做錯了事情,一死而已!”

生命的最後關頭,劉光世死得還象個男人,如末路英雄一般,拔劍自刎。韓世忠下馬,拍拍劉光遠的肩膀,道:“將軍忠義,天下皆知,韓某佩服。請將軍放心,此事就算過去了,萬沒有株連的道理。唉,這是他孃的怎麼一回事啊!”

雪剛停,又紛紛揚揚地下起來;一個個逝去的亡靈,能否再度開出生命的鮮花?

第二章 春雨(三)第七章 色魔第十一章 回家第五章 縱橫(三)第八章 對壘(二)第二章 善惡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八章 雪紅第四章 儲貳第八章 常日(二)第三章 南洋(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八章 宋州(六)第八章 對壘(三)第七章 血光(七)第三章 捧日(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二章 護花(二)第三章 南洋(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六章 私奔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四章 莫須有第九章 倉惶(二)第二章 善惡第三章 太聰明(三)外篇 高麗公(四)外篇 高麗公(三)第九章 倉惶(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序二 無疆第六章 秦淮(一)第六章 家國(三)第九章 驕傲(五)第七章 光復(四)第三章 涼州(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章 發芽第四章 升龍(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四章 升龍(四)第九章 太歲(三)第七章 光復(三)第二章 視疾(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七章 和談(一)外篇 紫電獸(一)第五章 夢蝶第八章 變革(二)第十章 承極(二)第六章 曙光(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五章 爲雲(一)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三章 手足第八章 宋州(三)第六章 破陣(二)第十章 決斷(一)第八章 對壘(五)外篇 望燕雲(三)第二章 視疾(一)第九章 倉惶(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七章 護軍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七章 和談(一)第八章 盛事第二章 春雨(六)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七章 和談(一)第五章 定州第三章 南洋(一)第三章 入局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四章 大喜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二章 南郊(一)外篇 望燕雲(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二章 春雨(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七章 弄月(一)第九章 太歲(一)第十四章 作樂第八章 對壘(三)
第二章 春雨(三)第七章 色魔第十一章 回家第五章 縱橫(三)第八章 對壘(二)第二章 善惡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八章 雪紅第四章 儲貳第八章 常日(二)第三章 南洋(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八章 宋州(六)第八章 對壘(三)第七章 血光(七)第三章 捧日(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二章 護花(二)第三章 南洋(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六章 私奔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四章 莫須有第九章 倉惶(二)第二章 善惡第三章 太聰明(三)外篇 高麗公(四)外篇 高麗公(三)第九章 倉惶(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序二 無疆第六章 秦淮(一)第六章 家國(三)第九章 驕傲(五)第七章 光復(四)第三章 涼州(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章 發芽第四章 升龍(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四章 升龍(四)第九章 太歲(三)第七章 光復(三)第二章 視疾(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七章 和談(一)外篇 紫電獸(一)第五章 夢蝶第八章 變革(二)第十章 承極(二)第六章 曙光(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五章 爲雲(一)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三章 手足第八章 宋州(三)第六章 破陣(二)第十章 決斷(一)第八章 對壘(五)外篇 望燕雲(三)第二章 視疾(一)第九章 倉惶(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七章 護軍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七章 和談(一)第八章 盛事第二章 春雨(六)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七章 和談(一)第五章 定州第三章 南洋(一)第三章 入局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四章 大喜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二章 南郊(一)外篇 望燕雲(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二章 春雨(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七章 弄月(一)第九章 太歲(一)第十四章 作樂第八章 對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