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視疾(二)

趙桓握着張叔夜的手,聞言道:“師傅,有話就說吧!”

“陛下,臣自料不起,餘無所憾,只有幾事放心不下!第一,西夏事畢,邊帥兼任的大總管一職,需要馬上收回,只令其擔任軍團都指揮使即可!”張叔夜的臉上陡然多了些神采,說話也是越發順暢,說到最後,竟和沒事人一般。

大總管一職,已經與軍團都指揮使重疊,撤銷理所應當。

趙桓沉聲道:“準!”

“軍團都指揮使,當得久了,也可以動一動!需要的時候,軍團都指揮使對調,可保國家安康!”張叔夜神色鄭重,顯然經過深思熟慮,而且想得很深呢!

“行,朕記下了!”

“曲端其人,外寬內忌,眼下雖與吳階相安無事,久恐生事,請陛下留意!”

曲端嗎?不像啊!這話又從何說起?

趙桓重重點頭,算是記下了。

“臣本不該說同僚的閒話,今天見着陛下,不知是否還有機會一睹聖顏,臣冒死一言!”張叔夜道,“李綱忠貞練達,可託大事,陛下當信之無疑!張邦昌圓滑怕事,非社稷之臣。秦檜,太過聰明,有時聰明得過了頭!趙鼎,可比大唐魏徵,匡扶陛下得失者必是此人!”

聽着這話,好像回到了十五年前,師傅諄諄教導,學生虛心接受。已經很久沒有人這麼說話了,自從當了皇帝,難得聽到幾句真話,象這樣掏心窩子的話,更是比寶貝還要希罕呀!

黑暗在慢慢遁去,屋裡的蠟燭越發明亮了!

眼見時辰不早,趙桓道:“朕先回宮去,過幾日再來看你如何?”

張叔夜終於還是鬆開了官家的手,官家已經行到門口,忽然道:“臣餓了,官家留下,用點東西再回宮去吧!”

“好!”

能吃東西,豈不是要大好了嗎?

府裡的人忙碌起來,兩刻鐘的光景,已經準備好了一桌子菜,就在屋子裡設桌立座,趙桓、張叔夜、朱孝莊、王德坐了,張伯奮帶着兄弟侍立執壺,殷勤勸酒。

張叔夜起身勸酒:“賀陛下統軍川大捷,祝陛下千秋萬歲!”

聲音洪亮,滿面紅光,渾如沒事人一般。

看到他這個樣子,趙桓滿心歡喜,道:“今日沒有君臣,只有師生。張師傅讓幾位兄弟入席同飲,如何?”

“既然陛下都說了,你們就坐下吧!”

張家六衙內,獨缺仲熊一人。

連飲九杯,趙桓微醉,張叔夜親自送出來,啓駕回宮。

行幾十步,趙桓道:“執政大好了,孝莊爲何不樂!”

孝莊沉吟片刻,道:“只怕是迴光返照!”

什麼?迴光返照?

趙桓怒道:“胡言亂語,哪有這樣的事情!”

孝莊住口不言,王德沉重地點頭,難道,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趙桓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朝裴誼吩咐道:“你去給御醫傳旨:自今日起,張執政多活一天,朕升他一階的官!去吧,不要讓張家人知曉!”

“是!”裴誼飛馬而去!

張叔夜若真的去了,誰可代之?

悶頭前行,大家都不說話,只聽見馬蹄碰撞青石板的“噠噠”聲。忽然,一陣歡快的笑聲飄過來,循聲望去,兩匹健馬迎面飛來,馬上卻是兩名俏佳人!

夜色中,看不真切,只覺得很美很美的一位小娘子,後面的女使也煞是可觀!

距離前方導引的班直約五丈遠的光景,兩馬向旁邊一閃,拐入另一條街道,飛馳而去。

空氣中飄來若有若無的香氣,香氣很淡,偏偏又是存在的,只是停頓了那麼一瞬,香氣消融,沒入漆黑的夜色之中。

“佳人芳蹤渺,唯有暗香來!”

孝莊搖頭吟道。

趙桓不由問道:“你竟認得?”

孝莊反問:“君竟不識?”

“何家小娘子!”

“張府和香!”

原來竟是她!

真的就是她嗎?

難怪這麼香呢!

三週歲的小蘭若,渾身地跑來,看到父皇,眉眼都在笑!一頭扎進父皇的懷裡,“咯咯”地笑着,硬硬的鬍子紮下來,邊笑邊躲,就如風中亂顫的花兒!

“別,別,父皇好壞啊!”蘭若哀求着。

趙桓道:“父皇壞,還有好人嗎?”

“怎麼沒有好人?大哥,二哥,大姐,三弟,都是好人,蘭若也是好人呢!”蘭若扳着指頭,說着心中好人的名字!

“呀!”蘭若忽地掩住嘴巴,似乎忘了很重要的事情!

“怎麼啦?”

“還有母后,母后是好人,天下最好的人呢!”蘭若想到母后,很是爲自己的疏漏傷心!

“當然嘍,母后是好人,天下最好的人呢!”趙桓輕輕颳着懸膽一般的俏鼻兒,“蘭若,告訴父皇。你的睫毛長得這麼長,若是長得把小嘴都蓋住,吃不了飯,說不了話,那可如何是好呢?”

“啊?”蘭若想到問題的可怕,急道,“父皇,您說怎麼辦?蘭若不要,父皇快救救蘭若好不好?”

“嗯,”偉大的父皇想啊想,“到了那時,可以讓母后拿剪刀把蘭若的睫毛剪掉,好不好!”

“哇!”蘭若拍手道,“父皇好偉大,父皇好偉大!父皇也是好人,比母后差一點的好人呢!”

終於變成了好人,偉大的好人,不過是母后差那麼一點的好人,是該高興還是沮喪?

這時,裴誼過來提醒,親王們都到了。

趙桓兄弟三十三人,早逝、歲數尚小的不論,建府封王的兄弟共計十六人:三弟鄆王趙楷,今年三十歲,最長;平王趙梴最幼,今年正好十八!康王趙構、景王趙杞不在京城,與會的正好十四人。

兄弟十五人,就在草地上坐了,趙桓隨便說道:“今天召集諸位兄弟來,就是想商量一下宗室變革的問題,爲兄的也想聽聽你們的想法。什麼話都可以說,言者無罪,常言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朕的意思,隨才任用,能做點什麼就做什麼,只有一條宗旨,莫要耽誤了大好時光啊!”

今日看到這些人,似乎比往日要親些。經歷過戰場的殺戮,忽然明白了許多道理:說到底,還是兄弟親,能包容,儘量包容!這些兄弟中間,還是有一些能用的人;康王、景王、和王就很稱職。找他們來,也是想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是,臣遵旨!”衆人齊聲道。

趙桓又是一笑,道:“誰先說說?”

平王趙梴搶着說道:“陛下,臣弟要做一個象六哥那樣的英雄,臣弟要上陣殺敵,請陛下俯允!”

“好,好!”趙桓道,“二十三弟英武逼人,若是上陣廝殺,定能與那完顏宗弼鬥上三百回合!”

聽到皇帝哥哥的讚頌,小夥子興奮得滿臉通紅,腰桿挺得甭直。

“我也要去,二十三弟去得,臣弟也去得!”信王趙榛起身肅立,慨然道。

好嗎,想參軍的竟有六人之多。

大宋重文輕武,能有這麼多的人熱衷於武事,完全是這幾年傾心引導的結果,親王如此,相信民間的尚武精神也是不會錯的,單單這一點就令人欣慰啊!

剩下的人,大多願意出任文官,只有鄆王趙楷哂笑道:“臣弟身體不好,想過一段再說呢!”

“既然如此,就好生將養吧!”趙桓道。

面前的趙楷,陰沉寡言,不知在想些什麼。如果只是身體不好,那就太好了,難道就沒有別的事情?李綱遇刺,誰是幕後黑手?如果,真有自己的兄弟攙和進來,想包容也不行。都是至親兄弟,難道要把刀砍向他們?

唉,不想了,等等再說吧!

趙桓道:“想從軍的,要進入龍衛護軍學校學習,出來就爲國家護軍好了!”

大宋龍衛護軍學校,剛成立不久,是從捧日軍官學校分離出來的,目的就是要彰顯護軍的特殊身份。

趙梴急道:“陛下,臣想進捧日軍官學校!”

趙桓搖頭道:“不行,這是制度!進入軍隊,只能做護軍!”

看着幾人失望的樣子,再道:“護軍也可以上陣殺敵,也可以揚名天下,也可以青史留名。不管是從軍,還是理政,都是時刻記得你們的身份。要想得到別人的敬重,靠身份只能一時,靠自己的真本事才能一世!只有你們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尊重;只有你們關心別人,才能贏得關心;只有你們忠誠爲國,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顧!”

說完,有意無意地掃一眼趙楷。

“是!”齊聲應諾!

大宋宗室,越來越龐大,每月的開支成爲國家巨大的負擔。英宗朝治平年間,宗室每月開支七萬貫,京城官員開支四萬貫。這還不包括生日、喪禮、婚禮、季節性賞賜等特殊開銷。英宗皇帝下旨,五服之外的宗室,不再封官,給俸,但是允許他們入仕爲官。時至今日,五服之內的宗室,已經是個很大的數字,宗室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第一步,就從自己的兄弟開始,讓他們試着做官,掌握一些真正的本領,然後纔是第二步第三步!

宗室乃國之根本,亂不得,所以,還不能急,必須慢慢來!

臨了,華福帝姬,十二歲的趙賽月突然闖進來,跪倒奏道:“陛下,臣妾想讀書,象哥哥們一樣讀書!”

趙桓扶起十九妹,卻不知如何回答呢!

第八章 對壘(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一章 厚積(二)第四章 親征(一)第九章 生根第二章 春雨(八)第一章 中宮(一)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二章 春雨(六)第九章 日出(一)外篇 陽關曲(四)第二章 南郊(一)第六章 屠龍(一)第九章 天使(一)第七章 戰火(三)第二章 南郊(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三章 巨匠(二)第一章 夜花(二)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六章 秦淮(二)第七章 血光(六)第五章 火藥(二)第八章 宋州(六)第十三章 手足道可道,非長道第六章 會戰(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六章 交趾(四)第八章 對壘(二)第三章 遠航(四)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春雨(八)第三章 入局扯脖子喊啊第六章 曙光(五)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二章 定計第五章 火藥(一)第二章 天威(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十四章 作樂第四章 升龍(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四章 折衝(一)又是一年啊第八章 遇刺(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八章 對壘(三)第四章 親征(一)第二章 奇襲(二)第三章 涼州(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三章 捧日(二)第十章 驚心(二)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一章 心路(四)第一章 蕭牆(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八章 無主(二)第六章 求賢第三章 涼州(三)第二章 春雨(五)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九章 綢繆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六章 武尊第三章 捧日(一)第六章 破陣(一)第八章 宋州(三)第二章 春雨(五)第五章 火藥(二)第七章 血光(六)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五章 天下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二章 春雨(二)第六章 曙光(三)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涼州(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九章 聖使第九章 綢繆第六章 破陣(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二章 天威(一)第九章 驕傲(五)
第八章 對壘(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一章 厚積(二)第四章 親征(一)第九章 生根第二章 春雨(八)第一章 中宮(一)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二章 春雨(六)第九章 日出(一)外篇 陽關曲(四)第二章 南郊(一)第六章 屠龍(一)第九章 天使(一)第七章 戰火(三)第二章 南郊(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三章 巨匠(二)第一章 夜花(二)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六章 秦淮(二)第七章 血光(六)第五章 火藥(二)第八章 宋州(六)第十三章 手足道可道,非長道第六章 會戰(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六章 交趾(四)第八章 對壘(二)第三章 遠航(四)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春雨(八)第三章 入局扯脖子喊啊第六章 曙光(五)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二章 定計第五章 火藥(一)第二章 天威(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十四章 作樂第四章 升龍(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四章 折衝(一)又是一年啊第八章 遇刺(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八章 對壘(三)第四章 親征(一)第二章 奇襲(二)第三章 涼州(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三章 捧日(二)第十章 驚心(二)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一章 心路(四)第一章 蕭牆(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八章 無主(二)第六章 求賢第三章 涼州(三)第二章 春雨(五)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九章 綢繆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六章 武尊第三章 捧日(一)第六章 破陣(一)第八章 宋州(三)第二章 春雨(五)第五章 火藥(二)第七章 血光(六)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五章 天下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二章 春雨(二)第六章 曙光(三)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涼州(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九章 聖使第九章 綢繆第六章 破陣(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二章 天威(一)第九章 驕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