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

第294章 相川金礦

“真尷尬啊……”

下東洋艦隊坐船上,足利滿詮與京極高光感受着那比跪着還難受的坐姿,臉色不由得漲紅起來。

好在鄭和他們倒是沒有嘲笑他們,而是認真與他們討論起了雙方的條件。

“國主的國書我已經看過了,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問題,至於商稅之事也可以詳談。”

鄭和開口就提到了商稅,這讓足利滿詮與京極高光的心懸了起來。

好在鄭和沒讓他們久等,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國市舶商稅以十稅一爲主,此商稅在市舶貿易結算時扣除,貴國可在每月月末登島收稅,稅額就按照國主所說的雙方各半均分。”

鄭和開誠佈公的模樣,贏得了足利滿詮與京極高光的好感,他們也沒想到擁有如此武力的大明居然這麼好說話,因此也不再像剛纔一樣那麼害怕了。

“勘合符之事,在下請問天使,可否交給國主發放?”

足利滿詮壯着膽子開口,聽到翻譯的鄭和卻輕笑:“這是自然,我天朝從不插手他國政務,與日本又無領土糾紛,自然要互通有無,友好往來。”

黃維將鄭和的話翻譯,足利滿詮聽後也不由放下心來,開始針對《貿易文冊》上的貿易價格開始談判。

當然,說是談判,實際上就是軟弱的商量。

不過由於來時朱高煦就許鄭和可以便宜行事,因此對於《貿易文冊》上的貿易價格,鄭和也酌情的削減,畢竟就連他自己看來,禮部給出的部分市舶商品價格都有些太恐怖了。

經過討論,一些不合理的瓷器價格削減了八成左右,其它商品則是酌情削減了一成。

饒是如此,下東洋艦隊上的商品依舊能賣出一百七十二萬貫。

對於這批商品,足利滿詮與京極高光都做不了主,只能讓鄭和他們在隱歧島和佐渡島建設市舶市場,自己返回本州後與足利義滿商議。

只是說到這裡,足利滿詮也硬着頭皮說道:

“市舶貿易的事情可以敲定,但下國依舊擔心一件事。”

“但說無妨。”鄭和不假思索的開口,足利滿詮聞言也婉轉說起了大明駐軍太多的事情。

“國主希望能正使能將隱歧、佐渡的駐軍減少到三千人左右。”

見足利滿詮這麼說,鄭和也爽朗道:

“這不是問題,我們本來就是爲了貿易而來,駐軍不過是爲了保護商品。”

“既然貴國有擔憂,那我們便削減至三千人便是。”

“多謝正使……”得到答案,足利滿詮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

“這是朝廷賜予國主的金印與賜服,請收下轉交給國主。”

鄭和擡手示意,一旁數名兵卒託着木盤出現。

在那幾個木盤上,分別放着朱棣賜予日本國王的金印、郡王常服、郡王冕服,郡王皮弁服等賜服。

那精美的刺繡與華貴的綢緞成功吸引了他們的目光,而一旁那枚御賜的“日本國王之印”,印文是明朝官印使用的九疊篆,通體爲金制,側邊還刻着“日本國王臣源”墨跡字樣。

“下臣代替國主,接受上明上皇的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足利滿詮二人以大明的禮儀進行五拜三叩,隨後小心翼翼的接過了這幾份衣冠和代表日本國王的金印。

“持此金印,國主可調動市舶司一千兵馬,但需要負責他們的吃食,並且戰死者每人撫卹五十貫。”

鄭和一開口,足利滿詮便激動作揖,再三感謝。

直到所有事情都談攏後,二人在鄭和的護送下成功帶着護衛下船,乘坐沙船返回了隱歧島。

之後,鄭和還派馬船將島上的兩千四百幕府兵馬送至出雲。

船上,足利滿詮等人見到了手持火繩槍的明軍,還見到了火炮。 wωw◆ TTκan◆ CΟ

對於前者他們不瞭解,但對於後者的火炮,經歷蒙日戰事足利滿詮等人自然瞭解,不過他們對火炮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所以也沒有多問。

他們的保守讓日本成功錯過了一次火器躍進,直到下船他們都沒有弄清楚火繩槍和火炮的威力。

返回出雲後,足利滿詮帶着騎兵返回了京都,將外交結果轉告了足利義滿。

對此,足利義滿十分滿意,同時對下東洋艦隊的力量感到驚訝。

不只是他,就連京都之中三管四職的衆多貴族與家臣都感到了驚訝。

如果不是這次出使的人是足利滿詮和京極高光,那他們或許會以爲這是胡謅。

正因爲這次出使由二人負責,所以貴族與家臣們纔不得不相信,不過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派出了自己所信賴的人,讓他們去偵查隱歧的明軍規模。

他們一邊討論着下東洋艦隊的這批貿易,一邊開始爲二十枚勘合符做出爭搶。

面對貴族與家臣們的爭搶,足利義滿沒有着急討論資格,而是等待各地守護與三管領、四職們的態度。

很快,他們派往隱歧偵查的家臣返回,所帶來的消息讓關西和京畿陷入震驚。

明軍的情報,確實與足利滿詮他們帶回的情報一樣。

有着這樣的實力作爲支持,守護們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與足利幕府的外交政策。

足利義滿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儘管他依舊能威壓各地守護,但他也知道足利幕府對整個日本的控制力十分薄弱。

可是眼下,憑藉大明皇帝的冊封,足利幕府成爲了對明外交中大明唯一承認的官方勢力,足利義滿本人也成爲大明所承認的日本國王。

所以當足利義滿再次召集貴族與家臣的時候,出現在金閣的他已經穿上了大明賜予的郡王常服。

翼善冠遮蓋了他出家後的光頭,赤色的盤領窄袖袍前後及兩肩各金織蟠龍。

這副裝扮加上玉帶皮靴,如果不是他沒有留有鬍鬚,那還真有幾分上國威嚴。

當然,更爲重要的還是那方印有“日本國王之印”的金印。

憑藉這份金印,足利義滿可以調動市舶司的一千明軍,這纔是他最爲珍重的東西。

他已經從足利滿詮那裡瞭解了明軍的實力,一千明軍如果用得好,完全可以擊敗上萬足輕。

這份權利代表了大明已經站臺,足利家在海內外的地位也將得到空前提高。

看着他的這副模樣,斯波、細川、畠山三氏的管領面面相覷。

誰都知道,足利義滿得到了大明的支持,而金印可以調動一千明軍的消息也早就傳開了。

有了大明的站臺,加上手握二十枚勘合符,足利義滿的野心也在滋長。

不過作爲他的兒子,足利義持卻顯得十分不滿,甚至認爲自家父親稱臣的這一手很是丟人。

“二十枚勘合符,我已經定下了去向,這是名單,你們看看吧!”

“是!”

穿着大明賜予的郡王常服,足利義滿只覺得腰桿都硬了幾分。

雖說他是幕府的太政大臣,並且強迫天皇認自己的妻子爲準母,但實際上足利家在日本的名聲並不好。

足利義滿很清楚,眼下的平靜並不是真正的平靜,一旦自己死去,足利家的輝煌也會隨着他的去世而逐漸走向沒落。

更別提南朝的支持者一直蠢蠢欲動,只是礙於自己纔不敢發作。

等自己死後,那羣傢伙就會冒出來,而大明就是自己爲足利幕府尋的外援。

爲了幕府長期的發展,稱臣這種折損尊嚴的事情根本不算什麼。

足利義滿掃視衆人,衆人也接過名單一個個的向後看去。

這份名單,基本就是足利義滿拉攏和疏遠地方守護的名單,凡是獲得勘合符的家族,無一不是親近幕府的家族。

只要不親近幕府,那即便對方擁有再多的兵力,治下有再多的人口,足利義滿也沒有賜予他們勘合符。

他很強勢,但敢於明面上反對他的人卻很少。

兩年前應永之亂還歷歷在目,六國守護的大內氏都被足利幕府擊敗,鎌倉公方的足利滿兼如果不是被上杉憲定勸阻,恐怕也難逃失敗。

介於這場戰事,貴族與家臣們並沒有反對,畢竟足利義滿賜予了他們勘合符,他們的利益並沒有遭受損失。

相比較這些,他們更在意大明的貨物。

眼看沒有人站出來反對,足利義滿的臉上也漸漸露出笑容。

足利幕府與大明的市舶貿易敲定,很快擁有勘合符的各國守護開始前往隱歧進行市舶貿易。

同時,鄭和也派人接管了佐渡島,並對內稱爲金銀島。

時間一點點流逝,直到六月中旬,金銀島上迎來了數十艘戰船與數千名明軍。

數千兵卒將船上產自應天府的水泥卸下,用石塊與沙土圍海排水,將原本簡陋的碼頭不斷擴建。

依靠金銀島上最大的加龍湖,耗費幾天時間的明軍修建了一個簡陋的營盤,未來的市舶集鎮。

“找了幾天,就是沒有找到黃金白銀。”

“估計藏得太深了,總之先把市舶市場給修建起來,還好這裡的樹木足夠多,不缺木頭用。”

帳篷內,崔均對楊展發着牢騷,楊展聞言則是安撫了他,繼續修建集鎮與碼頭,同時派出隨軍山工去尋找金銀礦。

雖然他們還沒有找到朱高煦所說的金銀礦,但他們並沒有懷疑朱高煦的話,畢竟朱高煦看山點礦的本事已經出名多年了,從未估錯。

看着鯨海(日本海)地圖,楊展將目光放到了後世的海參崴。

“按照時間,鄭峻他們應該分出馬船,沿着朝鮮東部向鯨海衛搜尋去了吧。”

崔均看到楊展的目光,不由得詢問,楊展聞言也頷首:“殿下說這裡是鯨海爲數不多的不凍港,日後一旦吉林通往此處的驛道修通,那我們就可以從這裡獲取吉林的物資。” “殿下的安排,總感覺這日本國主日後會與我們開戰。”崔均敏銳察覺到朱高煦試圖讓未來的東洋艦隊能獨當一面。

大明在鯨海只有兩個敵人,而需要在鯨海衛設置衛所來應對的,只有眼下畢恭畢敬的日本。

“差不多,但我們現在不用管那麼多,只要按照殿下的吩咐照辦便是。”

楊展打斷了崔均的暢想,並將話題引向了海軍的建設。

“海軍編制是東海衛、東洋衛、鯨海衛、南洋衛、南海衛、西海衛、西洋衛等七衛,主要專制東洋、南洋、西洋。”

“我與殿下討論過,東洋、東海、鯨海三衛爲東洋艦隊,日後編制爲一萬五千人,寶船五十艘,福船六十艘,馬船一百艘。”

“南洋、南海二衛爲南洋艦隊,日後編制一萬人,寶船三十艘,福船五十艘,馬船六十艘。”

“西洋、西海二衛爲西洋艦隊,日後編制一萬人,艦隊編制與南洋艦隊一樣。”

“就這樣的安排來看,殿下最在意東洋安全,南洋和西洋排在之後。”

楊展鋪開了一份更大的地圖,幾乎與朱高煦的《天下四夷賓服總圖》相當。

“雖說殿下根據古籍繪畫出了這份地圖,但我們對各地的水文並不熟悉。”

“你稍許派人飛鴿傳書迴應天一份,讓平江侯(陳瑄)先派兩支小船隊前往南海一帶勘察水文,爲日後艦隊下西洋做準備。”

楊展說罷,崔均卻詫異道:“下東洋還沒結束,現在就準備下西洋的事宜了?”

“你覺得這次下東洋成功嗎?”楊展聞言擡頭反問崔均,崔均也一點就通。

這次下東洋的目的已經達成,並且艦隊所攜帶的貨物已經在隱歧開始貿易。

按照他們出發金銀島前,隱歧市舶的貿易速度來看,貨物估計很快就會清空。

這次下東洋,不僅收穫了隱歧、金銀諸島,還通過貿易賺取了上百萬貫的利潤。

如果這樣的結果都不算成功,那還有什麼可以算作成功?

“這次下東洋已經成功,廟堂上的那羣人挑不出刺,就只能低着頭做事。”

“我估計等我們返回江南不久,殿下就會開始籌備下西洋。”

楊展說着這事的時候,帳外也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他與崔均向外看去,卻見一名千戶官激動的帶着十餘名兵卒跑來。

“國公,找到了!”

瞧着那千戶官的激動模樣,楊展和崔均下意識就有了預感。

可是預感是預感,當消息真實傳達出來的時候,他們二人還是忍不住激動了片刻。

“這是從河中淘到的金沙,劉山工已經順着河流往山裡去了,據他所說,這座金礦的數量不會少。”

“此外,我們在西南邊金沙不遠處發現了露天的礦石,非常容易開採!”

千戶急忙從懷裡掏出了一塊石頭,那石頭比一般的石頭沉重,紋路中摻雜不少銀色的條紋。

“好好好!”楊展接過那銀礦石,愛不釋手的拿着它,激動道:“用貿易的船隊給殿下傳去消息,以防隔牆有耳!”

“是!”千戶官作揖應下,楊展也與崔均道:“走,我們看看去!”

二人沒有耽擱,而是直接騎馬向着西南方向趕去。

金銀島雖然“貧瘠”,但南北長百里,東西寬三十餘里。

此前這裡居住着上野氏和被流放的日本文人和戰敗者,但數量並不多,只有兩千多人,比隱歧諸島的人口還要少。

不同的是,這裡的人口並沒有人接收,因此楊展他們登陸此地後,就將在南邊平原生活的村鎮給控制住了。

上野氏的百姓們倒是很聽話,因爲明軍到來後,立馬就讓他們吃上了曾經不敢想象的稻米。

相比較大明百姓來說,上野氏的百姓只有在過年時候才能吃到高級的如豆腐和魚肉等料理。

平日裡農民的三餐主要是用醬油調水的味噌和用白蘿蔔做的醃菜,主食也以小米、粟和燕麥做成的粥。

即便如此,金銀島上的很多百姓依然在溫飽線上掙扎。

倒是明軍到來後,他們立馬就組織上野氏的平民們播種從大明帶來的蔬菜種子,並開始給上野氏百姓發放稻米。

儘管只是每人每天一斤半的稻米,可這樣的口感的食物還是征服了他們。

不僅如此,港口的馬船每日都會從海中捕獲上萬斤魚。

明軍吃不完的魚,也會集中發放給他們。

一時間,金銀島上的平民對明軍感激涕零,而楊展則是需要他們在島上爲大明開採金銀礦。

佐渡島有金沙,但產量一直不高,所以一直不被幕府所重視。

如果不是朱高煦下令勘探,恐怕這裡的金銀礦得到二百年後才被人發現。

不過現在好了,這裡的金銀礦將成爲大明的禁臠,大明不僅會好好照顧金銀島上的百姓,還會從朝鮮、東北募集人口,通過鯨海登陸金銀島。

“果然是金沙!”

站在河邊,看着從河中淘出金沙的上野平民們,楊展下意識與崔均對視,隨後拉着他走到一旁。

“伱稍許派人去上野的集鎮,將那裡改名爲北海鎮,同時對他們登記造冊,把島上的耕地也登記造冊。”

“島上的人,願意改姓的就改姓爲金,你帶幾個吏目爲他們取名,同時建設學校,並告訴他們半個月後停止發放救濟糧。”

“宣佈之後,再從平民中招募礦工,每日工錢十斤米。”

楊展的想法活絡,他很清楚要拿出足夠多的利益才能讓這羣礦工心甘情願的被大明驅使。

每日十斤米,一個月就是二石,一年就是二十四石。

對於土地不算肥沃的金銀島來說,想要種出二十四石米,最少要二十畝田,然而細數金銀島上的耕地也不過五千多畝。

這點數量的耕地根本沒辦法保障島上人的生存問題,因此島上時不時就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現在給大明當礦工,一個人一天就能賺到足夠全家人吃飽的糧食,試問誰還願意去種地。

這兩千多人如果都當礦工,那一年頂多也就五六萬石米,可他們挖出來的金銀礦經過冶煉,卻能價值數萬乃至十數萬貫。

這還是他保守來想,如果真的按照自家殿下的話,那佐渡島每年出產的金銀礦,價值不下百萬貫。

正因如此,他纔會着急的把消息送往大明。

眼下有這大筆金沙作證,相信鄭和也明白應該如何上奏。

想到這裡,楊展便將目光投向了那被稱爲相川的大山。

翌日,帶着淘出的金沙,一名千戶官率領一艘戰船和兩艘馬船向隱歧進發。

經過五日的奔波,他們最終在六月二十二日抵達隱歧後島。

當他們的船隻進入港口停靠時,隱歧後島的港口已經修建得足以容納五六十艘千料馬船。

那嶄新的混凝土港口上熱鬧非凡,來往許多隊伍,都是前來隱歧做生意的諸國守護治下商賈。

他們帶着勘合符在港口處經過明軍的檢查,隨後駕馭矮小的馬車,帶着一箱箱白銀、銅錢,亦或者是大明所缺的銅、硫磺等貨物進入隱歧。

經過半個多月的時間,隱歧後島原本的低矮房屋基本都被拆了個乾淨,取而代之的是正在營造的新集鎮。

上千明軍穿着鴛鴦戰襖,在工匠們的指揮下幹得熱火朝天。

在集鎮不遠處,一個被木柵欄圍起來的地方成爲了明日市舶的貿易點。

千戶官可以看到許多商人帶着貨物與銀錢在貿易點清點交易,隨後換走一車車的大明商品。

他們的臉上洋溢着笑容,因爲從隱歧買走的商品,他們轉手一賣就能在本州賣出一到兩倍的高價。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纔不在乎什麼稱臣丟失尊嚴的事情,他們只知道他們不用再遠渡重洋去大明進行走私貿易,不僅安全得到了保障,貿易的利潤也沒有減少太多。

“鯨海衛千戶官王佐奉越國公(楊展)軍令求見正使!”

王佐走到了鄭和的營帳處,並從懷中拿出來鯨海衛千戶官的牙牌和楊展的軍令牌。

經過檢查,他得以進入鄭和的營帳,而此刻的鄭和正在營帳內與楊俅煮茶論道。

見王佐進來,鄭和詢問般的看向他,而王佐也將懷中一個嬰兒拳頭大小的布袋拿出。

“金銀島有了進展,請正使派船隊護送末將返回應天!”

王佐一開口,鄭和與楊俅便連忙起身,帳內的兵卒也從他手中接過那布袋,轉身交給了鄭和。

當着楊俅的面,鄭和打開了那布袋,隨後便見到一把金燦燦的砂金。

“好!”鄭和激動攥緊了那袋子,隨後對王佐吩咐道:“明日卯時出發,我會派一名隨軍宦官與你回去,向陛下啓奏此事。”

說罷,他將布袋小心翼翼的放到了一個木盒之中,再三叮囑道:“這砂金一定要交到殿下與陛下面前,此外我會讓人將日本國主的國書一同送往應天,你要妥善保管。”

“末將領命!”王佐雙手接過木盒,隨後緩緩退出帳內。

待他走後,鄭和還未從激動中走出,倒是楊俅撫了撫短鬚:“這下,廟堂上的那羣人無話可說了。”

“呵呵……”鄭和聞言笑了笑,目光似乎透過營帳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城。

“何止是無話可說,恐怕此事過後,沿海商幫將被一網打盡!”

(本章完)

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89章 孤家寡人第583章 後記宣德(2)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97章 洪熙八年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474章 程匯元案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370章 父子合謀208.第208章 晏駕歸去第72章 小鬼難纏第18章 小子野望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563章 聖人親至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32章 採生折割第476章 大明銀行第343章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16章 閒暇日子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78章 何安瑤苗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86章 施以恩惠第94章 朝夕禍福第22章 《削藩論》第592章 正德後記(3)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71章 燕府勢大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16章 自爆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521章 西方來敵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03章 養倭爲犬第121章 除夕守歲第451章 繁花似錦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第439章 祖傳畫餅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362章 後事之師第418章 明日條約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第81章 孝陵之上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530章 世界局勢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84章 後記宣德(3)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49章 傲雪欺霜第594章 後記隆慶第43章 春和不和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第16章 閒暇日子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56章 陳年往事第387章 中亞老四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90章 燕府三寶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第459章 闔家團圓第31章 謠言害人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537章 蘇州遊行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90章 燕府三寶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83章 擅寡而長第52章 街頭鬥嘴第381章 背有靠山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80章 紫金山下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第589章 後記弘治
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89章 孤家寡人第583章 後記宣德(2)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97章 洪熙八年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474章 程匯元案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370章 父子合謀208.第208章 晏駕歸去第72章 小鬼難纏第18章 小子野望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563章 聖人親至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32章 採生折割第476章 大明銀行第343章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16章 閒暇日子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78章 何安瑤苗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86章 施以恩惠第94章 朝夕禍福第22章 《削藩論》第592章 正德後記(3)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71章 燕府勢大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16章 自爆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521章 西方來敵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03章 養倭爲犬第121章 除夕守歲第451章 繁花似錦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第439章 祖傳畫餅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362章 後事之師第418章 明日條約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第81章 孝陵之上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530章 世界局勢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84章 後記宣德(3)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49章 傲雪欺霜第594章 後記隆慶第43章 春和不和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第16章 閒暇日子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56章 陳年往事第387章 中亞老四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90章 燕府三寶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第459章 闔家團圓第31章 謠言害人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537章 蘇州遊行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90章 燕府三寶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83章 擅寡而長第52章 街頭鬥嘴第381章 背有靠山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80章 紫金山下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第589章 後記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