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洪武暮色

第5章 洪武暮色

“搞得我壓力還挺大……”

大教場上,頂着朱元璋的目光,朱高煦緊張的深吸了兩口氣。

同時,他也掃視着四周的武官子弟,一邊看一邊在心底搖頭。

據他所瞭解,眼下洪武朝的在京武官是兩千七百多人,在外的武官數量是一萬三千七百多人。

由於洪武朝實行軍戶制,加上世襲武官制度,因此基本武官都是父子世襲。

哪怕是軍戶立功升官,但原有的職位卻還是原來的父子世襲,立功的軍戶只能被調走前往其它地方任職。

也就是說,大明的武官數量是一萬六千四百多人,而世襲的武官子弟也是相應的數量。

不過,相比從元末至正年間殺出來的老武官們,眼下二三代的質量確實堪憂。

一千人裡,弓馬騎射長短兵樣樣熟練的恐怕連五十個人都湊不出來,更別談行軍佈陣了。

“要是日後軍隊都由這羣傢伙指揮,那……”

朱高煦嘴角抽了抽,對於十幾年後的明軍基層指揮能力已經不抱期待。

就眼下這一千武官子弟的表現,朱高煦也算明白爲什麼衛所制到永樂後期基本只能防守了。

將領不行,兵卒再能打也沒用。

“朱高煦!”

“到!”

大教場上,考校官對朱高煦喊了一聲,朱高煦也下意識迴應,並走到了前排。

由於身披重甲十分消耗體力,因此豹韜衛的兵卒一直在更換休息。

朱高煦運氣不好,剛好換到了一個滿體力的兵卒上場。

不過對於他來說,兵卒體力滿還是不滿都無所謂。

他拿起一根丈三長棍,雙腳略微分開,身子儘量側着,以棍頭對準兵卒。

在他對面,豹韜衛的兵卒也是如此應對。

這一幕吸引着校臺上文武官員的注視,其中不少武官也開口下了定論。

“那兵卒身長不過五尺三四寸,雖本領紮實,但殿下身高臂長,加之前番能開百三十斤虎力強弓,恐怕兵卒不是對手。”

“也不對,還是得看看二殿下棍棒本領練得如何,棍棒不比長弓。”

幾名武官討論着,而大教場上的朱高煦也沒有藏着掖着,直接乾脆的持槍上前,向着兵卒胸前刺去。

兵卒棍頭一偏,試圖將朱高煦棍頭錯開,卻不想朱高煦力氣極大,這一下沒能錯開便失了先機。

這樣的情況,朱高煦都差點以爲自己贏了,但經驗老道的豹韜衛兵卒在棍頭錯開不及的瞬間就棍尾跟上,扭腰用棍尾將朱高煦棍頭磕開,順勢後退一步。

“高煦這孩子棍棒練的算是比較不錯的,但比起練了十幾年長槍棍棒的兵卒來說,還是差了幾分技巧。”

善使棍棒的朱元璋開口評價,而左右之人也從他對朱高煦的稱呼中聽出了幾分親近之意。

顯然,朱高煦今天的表現,確實在一步步改變他在朱元璋心底的印象。

朱允炆沒有表現出什麼不高興,反而上前作揖道:

“高煦畢竟年紀小,加上入軍營不過三個來月,技巧不行也是正常的,日後多加訓練,定能如軍中老卒般熟練。”

“嗯……”朱元璋見朱允炆幫朱高煦說話,心裡也有些滿意,臉上不免掛起了幾分笑意。

朱允炆見狀,也當即後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目光注視着校場上的朱高煦和豹韜衛老卒。

也就在他目光所及的時候,朱高煦步步緊逼,雙手持棍,以力劈華山的招式向老卒打去。

老卒本能舉起長棍擋住,似乎想要順勢傾斜長棍,並撒開一隻手,讓朱高煦長棍滑落卸力,而後用己方棍尾橫掃朱高煦。

這一套連招,是他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練出來的,百試不爽。

只是他的算盤打落了,因爲當朱高煦手中長棍砸到他手中棍子上的一瞬間,他便迷糊了剎那。

等他回過神來,卻見自己已經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虎口脹痛。

“承讓……”

他擡頭看去,只見朱高煦持棍抱拳謙讓,而他這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剛纔顯然被一棍打翻在地了。 以他的視角,或許有些迷糊,但在外人看來,剛纔的老卒都來不及卸力就被朱高煦一棍打趴,手中棍子都脫手飛出。

如果不是最後朱高煦收棍,恐怕眼下老卒肩膀已經捱了一棍了。

“這小子,下手沒個輕重。”

朱元璋嘴上說着朱高煦的不是,但臉上的笑意卻是怎麼都收不住。

瞧他這模樣,徐輝祖及四衛指揮使都鬆了一口氣。

皇帝高興,那即便今日武官子弟表現不佳,五軍都督府也應該不會受罰太重。

果然,也如他們預料一般,半響過後考校結束,文冊送到朱元璋面前被他翻閱後,他並沒有暴跳如雷,而是微微頜首。

過了片刻,等臺下的武官子弟重新站回隊伍,朱元璋才緩緩開口道:

“一千武官子弟,弓馬騎射,長槍短兵皆合格的居然只有三十二人,剩餘九百多人居然都不合格。”

“臣等慚愧……”見皇帝這麼說,徐輝祖等人紛紛單膝下跪作揖,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面對徐輝祖等人的告罪,朱元璋沒有立刻迴應,而是具體翻閱過後才告諭徐輝祖及五軍都督府的武官:

“早些年吾便常令武官子弟演習武藝,今天下久安,年少者惟安享父兄俸祿,縱酒嗜音樂歌舞爲遊戲。”

“一旦襲職,這羣子弟下不能騎馬射箭,上不能節制兵卒,安能爲國效力?”

“吾這次之所以詔令考校武官子弟本領,原因便是近來揚州衛指揮單壽一事。”

朱元璋說出了詔令武官子弟的原因,而原因一出,五軍都督府武官的頭顱便低的更深了。

今年揚州衛的武官子弟單壽襲父職任指揮使,並率兵前往泰州捕寇。

這種捕寇的任務對於明初大部分都着甲的明軍士兵來說十分輕鬆,甚至可以說是福利。

然而,這件事情的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

單壽與揚州衛兵卒在抓捕的路上與賊寇突然相遇,戰事發生的瞬間,揚州衛兵卒嚴陣以待,併力迎戰賊寇。

結果這時身爲指揮使的單壽居然因爲害怕而逃跑,並且還叫着兵卒保護他一起撤退揮,最終導致兵敗。

着甲的百餘名衛所戰兵,居然打不過幾百無甲賊寇……

這件事情發生後,很快就引起了朱元璋的關注,因此纔有了這次詔令武官子弟入京考校的事情。

“單壽之事,都是由於平日素不練習武藝韜略之故。”

“朕今日下旨,自今以後,武官子弟閒暇時必須練習弓馬騎射。”

“想要承襲的武官子弟,都要入京在這大教場由五軍都督府武官閱試其騎射方許。”

“否則,即便授職,也只能給半俸。”

“若考校失敗,着其回家練習本領,三年後方可複試。”

“若三年後還不能騎射,那便貶謫爲軍。”

朱元璋對着五軍都督府的武官宣佈了新的政策,而武官們也只能躬身作揖,高聲唱禮:“萬歲”

一旁的司禮監太監將朱元璋御前所說言語記載,準備等回宮後稍加潤色便將政令派發。

“行了,今日就到這裡吧,武藝合格的武官子弟就派回駐地,不合格的放任他們回家或留在大教場研習武藝皆可。”

朱元璋站了起來,四周羣臣紛紛躬下身子,而他也將目光放到了朱高煦那一隊。

他沒有說什麼,只是看了一眼便轉身離去。

眼見他離開,朱允炆快步跟上。

臺上的百官及河州衛、豹韜衛兵卒見狀,也拱衛其離開了大教場。

這一幕對於武官子弟們來說很是慶幸,對於大教場兵卒來說也十分正常,但對於朱高煦來說卻不好了。

他整個人看着離去的鑾駕,看得瞪大了眼睛。

“搞什麼?我呢?我成績那麼好,怎麼什麼安排都沒有?”

(本章完)

第479章 傳統手藝第395章 厚德嘉貞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73章 平倭論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5章 武英殿中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第102章 西南欲亂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390章 皆爲利攘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448章 遷都北京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82章 拓土之論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第28章 潛龍在淵第71章 燕府勢大第15章 武英殿中第126章 百里無鳴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90章 燕府三寶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11章 喜上加喜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36章 以利誘之第51章 孜孜不倦第59章 東窗事發第337章 離經叛道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389章 日本國變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435章 四方雲動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63章 書房論兵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88章 晉府難安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第76章 造船平倭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第431章 硬頂上第45章 爲朱氏孫第42章 旁敲側擊第108章 諸王態度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第445章 解縉案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112章 威震西南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363章 誘敵深入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第23章 爺孫較勁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第76章 造船平倭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82章 拓土之論第132章 得隴望蜀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49章 傲雪欺霜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121章 除夕守歲第67章 大本堂內第39章 敲山震虎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347章 鄭和回國第77章 北地難安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28章 潛龍在淵第505章 直掛長帆第483章 恩賞難爲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52章 街頭鬥嘴第52章 街頭鬥嘴第118章 未雨綢繆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184.第184章 火繩槍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
第479章 傳統手藝第395章 厚德嘉貞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73章 平倭論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5章 武英殿中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第102章 西南欲亂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390章 皆爲利攘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448章 遷都北京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82章 拓土之論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第28章 潛龍在淵第71章 燕府勢大第15章 武英殿中第126章 百里無鳴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90章 燕府三寶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11章 喜上加喜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36章 以利誘之第51章 孜孜不倦第59章 東窗事發第337章 離經叛道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389章 日本國變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435章 四方雲動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63章 書房論兵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88章 晉府難安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第76章 造船平倭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第431章 硬頂上第45章 爲朱氏孫第42章 旁敲側擊第108章 諸王態度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第445章 解縉案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112章 威震西南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363章 誘敵深入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第23章 爺孫較勁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第76章 造船平倭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82章 拓土之論第132章 得隴望蜀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49章 傲雪欺霜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121章 除夕守歲第67章 大本堂內第39章 敲山震虎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347章 鄭和回國第77章 北地難安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28章 潛龍在淵第505章 直掛長帆第483章 恩賞難爲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52章 街頭鬥嘴第52章 街頭鬥嘴第118章 未雨綢繆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184.第184章 火繩槍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