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朱以海本有文名,因其長史張耀芳的緣故,與張岱這樣的大才子相交深厚也是題中之義。然而要是真以爲他與張岱進京玩耍,那皇太子也不用在朝堂上打滾了。
“魯藩幾次聞詔不至,其罪非小,找張天孫一同入京,無非是借張氏餘澤,找人幫着開脫罷了。”朱慈烺一語道破。
朱以海驚嚇得跪在地上,涕淚迸出,啞聲道:“殿下,臣實在是在浙江水土不服,久病榻上,是以未能奉召啊!求殿下明鑑。”
張岱也是惶恐不安,不知道爲何皇太子知道他能爲魯王轉圜。這事雖然說出去很有面子,但被高位者所知,總是忌諱。
“蝶庵先生入京,無非是找家中故人。然而官場上人走茶涼,令叔雖有蔡澤之才,看似周遊權宦之門,終究還是少了點根基。”朱慈烺轉向張岱道。
張岱欠身稱了“受教”,心中已如擂鼓,暗道:這皇太子,竟然知道我是要去找三叔的門徑,果真是如傳聞所言非聖則妖!
“你爲何不直接來求我呢,我非但不收你銀子,總比那些文官靠得住,好歹也是自家人啊。”朱慈烺本想與朱以海稱一回家禮,只是朱以海乃是崇禎帝的叔父輩,而且是太祖高皇帝庶出一脈,沒必要自降身份。
“殿下!”朱以海當即跪伏在朱慈烺身前,哭道:“千言萬語,盡在此中也!”
朱慈烺微笑道:“起來吧。今日你帶蝶庵先生來,正好有事與你們商量。”
朱以海見自己有用,這才顫顫巍巍站起身,挨着張岱坐了。張岱也是正襟危坐,汗不敢出。
“是這,江南書價幾何?”朱慈烺問道。
張岱對此再是熟悉不過,連忙應道:“書價依書類不同而有差異。尋常來說,傳奇小說要貴一些,諸如《封神演義》要賣到五兩一部;四書經論要便宜許多。大約在數分到一兩銀子之間;又有前人古籍,也都是一兩、二兩居多;唐善本可以賣到數十金,宋元刻本也能賣十數金。若是碰上孤本或是罕見的善本,則千金難求,全看買賣雙方的意思了。”
朱慈烺點頭道:“那尋常士子,在購書上可能寬裕?”
朱慈烺問完發現張岱有些異色,立刻明白自己問得偏門了。張岱這樣的純種富家子弟。與尋常士子哪裡會有交際?至於寬裕……一擲千金的人,知道什麼叫寬裕和拮据麼?
“我恐怕並非每個讀書人都能買得起書。”朱慈烺自己道:“國家要將米價控制在二兩一石,這我都已經嫌高了。一部《封神演義》就要五兩,尋常小康之家哪裡買得起?”
“殿下,閒書未必人人要買。經文、時文,這些都還算便宜的。”張岱道:“浙江許多不錯的時文集子。只值三、五分。”
“我倒覺得那些書沒甚意思。”朱慈烺道:“四書五經多少字?一個人只看那麼點東西,就算吃得再透,不能觸類旁通,終究成就有限。據說令尊大人幼年只讀古文,而立之後纔讀的時文,舉了鄉貢。只以令尊老先生來看,君以爲讀書是該廣博些。還是精專些?”
張耀芳年幼時身體不好,所以張汝霖不叫他讀書上進,親自輔導古人學問。這種不在科舉出題範圍內的經書,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藝文類聚》,都歸入古文之中。事實證明,張耀芳雖然在科舉道路上舉步維艱,四十過了才中副榜,但性格脾氣和學識廣博在張氏一族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而且北宋時米價約爲書價的三倍。而如今國朝米價與書價約莫相當,這豈不是說國朝文教不如宋人麼?”朱慈烺笑道。
“然則國朝書肆刊印之書目遠勝宋時。”張岱不免要爲國朝說話。
朱慈烺擡了擡手:“我想世間並非只有士子需要讀書。讀書使人明世理,也未必就只在聖人經論之中。但能勸人向善、懂禮的書,都該讓人讀一讀。商賈、農夫,但有書讀總是好的。”
張岱陪笑道:“程頤著《易傳》中,釋‘未濟,男之窮也’。以‘三陽皆失其位’鞭策入裡,正是用了一個篾桶匠的原話。每每念及此處,着實令人不能釋懷。”
程頤受教於桶匠的逸聞流傳甚廣,故而有了“篾首醬翁”這一成語。是說蓬篙之人亦不能輕視。
換個角度而言,人能不以當官上進爲首務,寧居賤業而醉心學術,正是天下太平,文教昌明的表現。若是百姓亟亟於谷,只以讀書爲敲門磚,一朝飯碗在手再不肯開卷修身,那也是文明黯淡的末世。
“之前國變乃是勢窮之際,如今國家既定,並不該就此懈怠,更要三反其身,以免再入窘迫之境。”朱慈烺道:“我以爲,文教當爲第一。想來先生在江南也聽說了女丁科之事。”
“草民倒是覺得女丁科云云甚是滑稽!”張岱突然振奮起來:“綱常人倫何嘗有男尊女卑之謬論?古人爲何以妻名婦?乃是妻者齊也!殿下能開女子之科,使女子一併有用於國家,此直透‘有教無類’之旨!既能彰顯才能於科場,出來任官報國又有何不可?”
朱慈烺沒想到張岱竟然是自己政策的擁護者,當下也不知真假。不過以張岱那種離經叛道的思想而言,也未必不可能。
“殿下,只是女丁科門檻過低,日後怕有冗員冗官之慮。”
“這事不用操心。”朱慈烺笑道:“拿了文憑只是敲門磚,要想爲官還是得優中選優。日後拿了文憑者越多,可供選材的人自然也就更多。”
張岱頗有些失望:“那豈非又回到了科舉選官的舊路?”
朱慈烺微微搖頭,國家掄才大典不是說廢就能廢的。清末以爲興新學,廢科舉是一種進步,但實際上民國時代的官員要麼是清朝遺老,要麼是起點較高,很輕易地進入國內外的大學深造。最後選出來的人,說好聽些是學貫中西,說白了其實還是傳統教育出來的一類。
到了紅朝變法之後,公務員考試逐年升溫,千中取一遂成常態,這不是科舉的借屍還魂麼?
目前朱慈烺能做的只能是微調。科舉仍舊要辦,只是選出的進士不能直接任官,必須進行政學院學習,名爲“習政”。然後分派六部,按照傳統“觀政”制度進行實習,最後考評優秀者才能得官。而之前行政學院肄業就能分派各縣爲官爲吏的情況,也會因爲人數增加,實缺減少而有所改變。
“選官之事可以慢議。先生若思有所得,大可寫成文章,投稿於《皇明通報》。”朱慈烺笑道,再次將話題拉回自己的軌道:“找先生的緣故,是想請先生主持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
“彙集天下之書,供天下百姓借閱。”
張岱吸了口氣,渾身寒毛炸了開來,只覺得眼前這年不及弱冠的皇太子,登時淵渟嶽峙,令人仰止。
古來修書的帝王、太子不少。古有昭明太子的《文選》,國朝有成祖皇帝的《永樂大典》。然而立志興辦一處巨大的圖書館舍,供天下人匯聚其中,各取借閱,這是何等高潔的志向,又是何等龐大的胸襟!
“江南有好藏書之家,多自建書樓,便是親朋欲往一觀,也頗多詰難。殿下若是真能成就此文教盛事,岱願以餘生,盡付其間!”張岱斂容拜道。
朱慈烺道:“我先說說這圖書館規制吧。”
在明代是無法套用後世的圖書館管理制度的,故而這也讓朱慈烺着實花了些心思。首先是押金不能盡收,很多人不能進學是因爲窮困,若是這上面再收押金,難免成了一道門檻。所以要杜絕借書不還,則只有另開宣泄口。
“由公家提供紙筆,許其抄書。凡抄兩份者,可留存一份,另一份歸於抄書人。”朱慈烺道:“抄書館另設食堂,可供應抄書者簡單飯食。”
張岱連連點頭,這顯然是爲寒家士子提供的福利。而且等於請了免費的抄書工,圖書館可以省下抄錄、刻板的費用,也能保證庫存的增加。
其次是圖書館的消防安全。在這個全靠明火照明的時代,許多令人歎爲觀止的私家藏書樓都毀於火災,讓人扼腕。即便是後世有着各種防火材料的圖書館,也要極其注意消防,何況現在基本採用木質傢俱,一旦着火,數代心血毀於一旦。
對於這點,張岱倒是頗有心得。張氏三代藏書,積累下來有十萬餘卷。如果沒有良好的防火習慣,早就化作灰燼了。
“不過圖書館收書,以今時書爲主。本身不存古籍善本。”朱慈烺道:“日後收來的古籍善本,與皇室大內的善本書一道藏於皇家圖書館。”朱慈烺望向魯王:“貴藩藏書之巨,爲宗室之首,爲我掌理皇家圖書館如何?”
這也正是朱慈烺赦免魯王的原因。雖然可以直接將魯藩的藏書奪過來,但這樣做難免太過難看。若是讓朱以海出任皇家圖書館館長,一方面能利用他愛書的熱情,一方面也不怕他不將自己的藏書充實進來。
若是隻守着個空空如也的空房子,那多尷尬?
若是以皇家之貴,書庫中竟然沒有幾本鎮館之寶,還不如富戶家裡的私藏,那簡直連顏面都丟盡了!
PS:求推薦票~~!求月票!@.@最後兩天了,千萬不能被摔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