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篇_第六十四章 方士

反正此時有了足夠的閒暇,織成饒有興趣地觀察着那羣綵衣方士。

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多,彷彿無數條小溪潺澉而來,在北城的門口廣場上,匯成一片彩色的湖泊,而這湖泊的“中心島”,便是那飄搖着法幡和煙氣的神壇,綵衣方士們手舞足蹈,嗡嗡的歌聲綿延不絕:“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似歌如詠,絲絲入耳。彷彿來自遠古神靈的一聲嘆息,又彷彿是俯瞰衆生時的一段憂慮。

織成不由得怔在了那裡。

自進入織室以來,無論是動是靜,其實心中從無一刻安寧過。且不論如何艱難地掙扎求生,便是那“流風迴雪錦”也時時壓在心頭。偶爾午夜夢迴時,總會想到柯以軒,還有自己熟悉的那個環境,恍惚間不是在各發佈會上應酬穿梭,便是在自己工作室中揮汗如雨地裁剪繪圖。

唯一可以寧靜的,是練功的時候。

在萬籟俱寂的深夜,按着孫婆子傳授的導引法門,任由真氣流轉全身。

可是身體安靜了,心還是沒有,最多隻是被包裹在一個安靜的殼中。

她知道自己是在焦慮,但這種焦慮,是不能向人說的,也沒有人可以幫助。但以她素來想得開的性子,總能很快將其捺在一邊。

只到此時,聽到那些方士們似歌如詠的誦經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織成的心絃,彷彿被輕輕撥動了一下。那弦上發出寂然而清幽的迴響,雖是身處在這摘星樓中盛滿雜物的陋室,整個人卻沉入難得的靜謐之中。

不知不覺中,那道熱流自眼角耳底,向四面蜿蜒而去,化作千萬縷。織成闔上雙目,不知不覺的,竟在窗口定住了身形。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似乎每一句、每一字之中,都隱藏着異妙的節奏。無論是氣息、心跳還是脈博,不覺都暗合了這節奏,一下、一下、又一下,無聲地響起在無邊的虛空中。

一種從來未有過的舒泰之意,隨那千萬縷熱線散入體內。

織成並不知道,這些綵衣方士們吟唱的,是道家寶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的句子;她更不知道,他們吟唱時的節奏和音調,是來自於一種古老的相傳。或許連吟唱的方士們都不知道,在這他們橫流倒背、爛熟於心的經文中,會藏有無聲的力量,恰好與織成所修煉的那一脈功夫,有着默契的相合。

其相合之處,就在於一個“靜”字。

守靜,使心意安存在體內,使其寂然不動。默坐澄心,虛極靜篤,正是道家中關於“靜”的精髓所在。

孫婆子本性拙樸,恰好合了這個“靜”的真諦,所以短短數年便有了成就。但也正因爲她的拙樸,從另一方面來說,也阻礙了她對織成的授業。她雖然能夠自悟,卻無法將悟出的法門教給織成,只能傳授法訣。而內功一道,決不是隻靠法訣便能有所大成的,主要還在於各人的悟性。

織成因爲天性刻苦,一直勤練不輟,所以能在這短暫的時間中,變得耳聰目明,但是天一神功的妙處,又豈只在於耳目的精進?

如果真的將這門蘊含道家功訣的神功,練到了一定境界,心越煉越靜,神越煉越清,不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的功能會得到提升,甚至是人的精神亦能與天地相接,由忘我的境界,進入無我的境界,如是再深一步,進入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最高境界,那便是世所罕見的大宗師,其體能超越人類極限,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所向披靡,當會被尊爲神明一樣看待了。

織成能在乙大娘暴起的瞬間,感應到了她帶來的危險,便是因爲當時情景下,她懾於曹操之威嚴,心神收斂,於某一瞬間,達到了“靜”的澄澈境界,所以她那一躍而起的輕捷,纔會遠勝平常反應。

但乙大娘袖中揮出的罡風,讓她既慌又懼,瞬間結成的“靜”的境界,便馬上破碎,使得她當時真氣消散,整個人便墜落下來。

不過,織成始終只是本着一種強身健體、保護自己的心態,認真地修煉這門功夫,做夢都想不到世上竟還存有這種境界。

現代社會的文明,雖然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但無論是環境惡化還是物慾橫流,都使得五色迷眼,誘惑太多太雜,人很難靜下來,去俯視自己的內心,也忽略了心中所蘊藏的巨大力量。

但是在那遙遠的漢末三國,即使倍受戰亂,人心還是簡樸的,天地間的靈氣也很充沛。作爲穿越時空而來的董織成,無論是心境還是體能,都發生了微妙不可測的變化。只是對於這命運的安排,所有局中人都懵懂不知罷了。

冥冥之中,也不知過了多久,似乎整顆心都沉浸在靜寂的虛空中,然而這種靜,並非是一片死寂,周身血氣自然而然,暢通遊竄,似乎又蘊含着活潑的生機。

織成驀地睜開眼來!

她感受到一種熟悉的氣機,閃現在原本是寧靜的心間!彷彿是一根木槳,強行劃入了平靜的水面,激盪起層層漣漪!在乙大娘於凝暉殿中,暴起撲向曹操時,她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而此時,又會是誰?

她旋風般地轉過身去,就在那一瞬間,只聽的楞一聲,似乎是有什麼物事撞在了背後窗格上!

砰!窗扇驀開,清新水氣夾雜腥風,撲面而來!

織成不假思索,整個人已飛掠後退,便是這樣電光石火般的閃避,絳衣的裙裾上,已留下了五道暗色抓痕!

但她能閃避得如此快疾,似乎也出自於那人的意料之外,只聽撲通一聲,卻是窗外翻進來的那人,已如石頭般,沉重地倒在地上。

織成咬住了嘴脣,才堵住差點脫口而出的一聲驚呼。

她並不是見血便會恐懼的尋常女子,也經歷過幾番血與火的洗禮,但此時那人的慘怖之狀,還是令她悚然大驚:

那人是個年青男子,身着短衣,渾身血水淋漓,鬢髮散亂,看不清面目。他左臂已經齊肩而斷,另有一道極深的刀痕,從左邊臉頰一直斜劈至胸腹!一路血肉翻開,臉頰和胸口還露出了森森的白骨,鮮血仍在不斷淌流,只將他全身衣裳都染成了怵目驚心的血紅色,在地上臥了這片刻,周圍已積成了一汪血泊!

“你是什麼人?不老實說的話,我馬上叫人了!”

織成再退後一步,惕然低喝道。

“快……稟丞……丞相……”那人伸出那隻唯一完好的手,掙扎着向織成伸出來,以一種求救的姿勢:“嚴才……嚴……”

那隻手僵在了半空,砰地一聲,跌落在地。

織成心頭怦怦亂跳,她大着膽子走上前去,低聲道:“喂!你說清楚啊,嚴纔是誰?”

那人只是僵臥不動,織成俯首往他鼻息一摸:那裡已是一片死寂,這年青男子,居然就這樣死了!

她疾步走向那年青男子進來的窗口,只見一隻鐵鉤正掛在窗格之上,猶自輕輕晃動。

那鉤頭有三根彎勾,長如人指,曲成爪狀,鉤尾卻是一束細如髮縷的銀絲,織成用力繃了繃,發現那銀絲極韌,竟沒有絲毫斷裂的跡象。想必這年青男子,便是藉着這鐵鉤,從玄武池中攀援而上,帶到了摘星樓的這間側室之中!

摘星樓與凝暉殿同向,都建於高臺之上。高臺正面對着北城,另一面卻下臨着波光粼粼的玄武池。

從摘星樓俯瞰玄武池,只遠遠看見一片鏡子般的池水,但水面離高臺尚有數十丈,離摘星樓就更要遠一些。當初引漳水繞北城,又聚水挖成玄武池,也是爲了讓銅雀臺擁有護城河般的防衛。

誰也想不到,竟是從這後面窗扇,撲進一個人來。

那年青男子受了這樣重的傷,還堅持要稟告曹操的事宜,一定非同小可。他爲何不從北城正門進來,卻要走這樣一條道路?嚴才又是誰?織成在自己腦袋中有限的歷史資料裡搜了一遍,發現包括自己看過的影視劇在內,似乎都沒有嚴才這個名字。

那麼他必定不是曹操身邊的那些名士之一了,甚至還不算一方豪雄。這樣一個人,有什麼值得那年青男子臨終特別強調的?

到底該怎麼辦?

若這年青男子是個歹人,自己冒然出去叫進人來,萬一被當成共犯,又當如何是好?

她腦中念頭紛紛轉過,手上卻取下那鉤,往懷裡一揣,又迅速地從周圍扯過一些氈毯之物,將那人屍身及地上血泊統統蓋住,且在上面堆了些輕巧的雜物,掩飾得彷彿沒有異狀一般。心中默唸:“逝者爲大,我今不是不尊重你的遺體,實在是事急從權,請你不要見怪。”

一邊疾步走到門口,伸手“吱呀”一聲,已推開了室門。

室外除了階下站立的北軍護衛之外,沒有旁人。偶爾走過一個內侍,也是神色匆匆。樓上不斷有說笑聲隱約傳來,夾雜着絲竹之樂,似乎衆貴人正過得十分愉快,一時之間恐怕曹操還不會來召見她這麼個小小的院丞。

北城門口,那些綵衣方士們跳得還是很嗨,此時還配上了銅鐘石磬之類的法器,鐘磬長鳴,聲音悠揚,比先前氣氛更是肅重熱鬧了許多。

忽然方士們又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遠遠但見彩色人潮中,有兩輛極大的輜車,合載一尊巨大的神像,搖搖擺擺而來。那神像高可數丈,披錦着緞,玉冕垂珠,端的是華麗無比。不過織成在這方面知識有限,也不知道這迎來的究竟是道教衆神中的哪一尊。

因了這輜車實在大而重,加上彩衣方士們陣容強大,擠得城門口滿滿當當,鋪排不開。只見一個綵衣方士走到一個將官模樣的人面前,不知說了些什麼,那將官便奔到北城門口,揮臂呼喊了幾句,原先在北城門口森然林立的北軍護衛們,也不得不退下一部分,大約只留了三分之一的人數守衛城門。原先那亮光閃閃的玄甲,幾乎都被淹沒在彩色的洪流之中。

織成皺了皺眉頭,她瞧着那彩色的洪流,不知怎的,總覺得有些異樣。

一陣風起,吹得神壇上的法幡獵獵飄動,鐘磬的鳴聲連同香燭之氣,嫋嫋升向空中,那些綵衣方士們的衣衫也隨之飄起,北城廣場的空地上,便如掀起了一層層彩色的衣浪。

不對!

織成只覺腦中嗡的一聲,幾乎要站立不穩,立刻伸手出去,扶住了廊下的漆柱。

她終於明白自己心中的異樣之感,是來自何處了!是那些衣裳!是那些方士們身着的彩色神服!

尚巫一道的方士們,在這種祭禮天地衆神的儀式中,他們往往代表的就是人間界的萬物衆生。因此,他們所着的冠服多有着濃郁的楚風,並通過其質地和材料的選擇,以及款式的製作上,來喻指不同的重要意義。

比如冠上鑲嵌閃閃發光的寶石碎玉,是喻指的日月星辰;右衽交領的上衣,以較爲堅挺的赭色絲綺來製作,喻指着峻峭高大的山川;下裳卻用了多層而輕薄的羅,輕薄是爲了體現河水的悠遠流暢,多層則是因爲羅的質地太薄,要防止走光。

因爲在漢之前,在這種寬袍大袖的衣裳下,是根本不會穿褲子的。即使是在西漢,士儒婦女們仍是穿着無襠的管褲,也就是在腿上系兩條褲管,稱爲“袴”。

只到了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成爲皇后,霍光爲了阻撓其他宮女與皇帝親近,就買通醫官以愛護漢昭帝身體爲名,命宮中婦女都穿有襠並在前後用帶繫住的“窮褲”,窮褲也稱“緄襠褲”,以後有襠的褲子才流行開來。

到了後來,漢代男子穿上所謂的“窮褲”,其褲襠極淺,穿在身上會露出臍子,但沒有褲腰,褲管很肥大。即使在外面套上衣袍,也不影響其飄逸的美感。

至於騎馬打仗的將士們,爲了行動的方便,他們所穿的褲子又不一樣,是一種全襠的長褲,名爲大袴。

這種大袴多以質地厚實的葛布爲材料,樣式簡潔,方便耐磨,所謂飄逸的美感當然就喪失了許多。方纔風吹起那些綵衣方士的衣袍時,織成赫然發現,衣裾下露出的,正是葛布大袴!

正因爲他們在輕薄飄逸的羅下,穿上了這種葛布大袴,那下裳本應該有的如流水般的意韻就失去了,這種不和諧的服裝風格,誘發了身爲服裝設計師對於服裝感覺的本能,所以之前才引起她的注意!所以她總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然而,在這樣隆重的場合,操辦經驗已經相當豐富的內廷宦官們絕不至於這樣疏忽,竟連神服的款式也會弄錯!更不會冒着觸怒貴人的危險,任由方士們穿上根本不合適的衣服!

那麼,身爲代衆生祭禮諸天神靈的方士們,爲什麼會擅自穿上便於行軍打仗的葛布大袴?

他們想幹什麼?

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意錦繡篇_第四十八章 銅雀錦繡篇_第三百零三章 妻妾成羣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九章 賠罪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八章 芸臺劉璋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開殺戒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八章 流光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章 就計錦繡篇_第七十五章 恍惚第四百六十一章 甄洛往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春日晴好錦繡篇_第十二章 令君第四百四十八章 溫香殿驚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伏兵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一章 挑釁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民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信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八掌 身手錦繡篇_第二百零七章 隱姓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八章 投奔第四百六十六章 變生脅腋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八章 共死錦繡篇_第一百零一章 椒香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第四百八十章 長住光明錦繡篇_第七十七章 隱憂錦繡篇_第二十六章 收心錦繡篇_第二百章 曇諦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二章 殺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虎騎傳信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四章 葭萌錦繡篇_第六十四章 方士第四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迎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錦繡篇_第九十六章 火淵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雪錦繡篇_第七十五章 恍惚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九章 蔣大投奔第四百六十五章 子建心意錦繡篇_第七十三章 雲霞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四章 光明黑暗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九章 逃離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震荊襄第四百九十五章 送嫁崔氏第四百四十二章 洛陽舊識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章 齊雲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九章 蔣大投奔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五章 蠶市無市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錦繡篇_第四百零一章 初見茫茫錦繡篇_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四百六十五章 子建心意第四百七十四章 幸福之花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第四百六十九章 細雨繾綣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歸之思錦繡篇_第五十九章 相譏錦繡篇_第四十章 獻圖錦繡篇_第二十四章 端倪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三章 潛白水關錦繡篇_第五十三章 乙室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八章 相逢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四章 託付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七十二章 火起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章 嫉妒第四百八十六章 青臺立威第四百四十二章 洛陽舊識錦繡篇_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錦繡篇_第五百零二章 白鳥之殤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窘迫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八章 俠影玄經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后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無好宴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七章 傷別錦繡篇_第二百零五章 洞窟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超被救錦繡篇_第四百零二章 與我何干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章 嫁禍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章 婉拒錦繡篇_第十五章 院丞錦繡篇_第三章 玉印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九章 示威錦繡篇_第六十一章 駭俗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六章 樑姬身份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閣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九章 棄車渡水錦繡篇_第六十二章 斗食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三章 逃姬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九章 示威錦繡篇_第五十六章 越女錦繡篇_第二百零八章 酡顏第四百七十九章 張兒妄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世婦入府錦繡篇_第三十七章 疏忽
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意錦繡篇_第四十八章 銅雀錦繡篇_第三百零三章 妻妾成羣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九章 賠罪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八章 芸臺劉璋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開殺戒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八章 流光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章 就計錦繡篇_第七十五章 恍惚第四百六十一章 甄洛往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春日晴好錦繡篇_第十二章 令君第四百四十八章 溫香殿驚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伏兵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一章 挑釁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民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信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八掌 身手錦繡篇_第二百零七章 隱姓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八章 投奔第四百六十六章 變生脅腋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八章 共死錦繡篇_第一百零一章 椒香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第四百八十章 長住光明錦繡篇_第七十七章 隱憂錦繡篇_第二十六章 收心錦繡篇_第二百章 曇諦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二章 殺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虎騎傳信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四章 葭萌錦繡篇_第六十四章 方士第四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迎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錦繡篇_第九十六章 火淵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雪錦繡篇_第七十五章 恍惚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九章 蔣大投奔第四百六十五章 子建心意錦繡篇_第七十三章 雲霞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四章 光明黑暗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九章 逃離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震荊襄第四百九十五章 送嫁崔氏第四百四十二章 洛陽舊識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章 齊雲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九章 蔣大投奔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五章 蠶市無市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錦繡篇_第四百零一章 初見茫茫錦繡篇_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四百六十五章 子建心意第四百七十四章 幸福之花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第四百六十九章 細雨繾綣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歸之思錦繡篇_第五十九章 相譏錦繡篇_第四十章 獻圖錦繡篇_第二十四章 端倪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三章 潛白水關錦繡篇_第五十三章 乙室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八章 相逢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四章 託付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七十二章 火起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章 嫉妒第四百八十六章 青臺立威第四百四十二章 洛陽舊識錦繡篇_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錦繡篇_第五百零二章 白鳥之殤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窘迫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八章 俠影玄經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后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無好宴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七章 傷別錦繡篇_第二百零五章 洞窟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超被救錦繡篇_第四百零二章 與我何干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章 嫁禍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章 婉拒錦繡篇_第十五章 院丞錦繡篇_第三章 玉印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九章 示威錦繡篇_第六十一章 駭俗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六章 樑姬身份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閣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九章 棄車渡水錦繡篇_第六十二章 斗食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三章 逃姬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九章 示威錦繡篇_第五十六章 越女錦繡篇_第二百零八章 酡顏第四百七十九章 張兒妄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世婦入府錦繡篇_第三十七章 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