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現代的運動會或者比賽不一樣的是,這個古代的鬥菜大會沒有那麼多的花招子,直接就是各個參賽隊入場後,主裁判在宣佈了比賽的基本規則之後,就大手一揮開始了今年鬥菜大會的第一個比賽項目餐前小菜的對決。
餐前小菜不要看是一個宴席裡最不起眼的菜品了,但是裡面的講究也非常多。一般的餐前小菜都有着開胃的左右,即爲這宴席起到了引導和鋪墊的作用,也可以勾起客戶的食慾,最後還要跟宴席中的熱菜相輔相成。正是因爲有了這麼多的要求,所以看起來好像非常的簡單,但是想要滿足這所有的條件可真心是不容易。
今年參加鬥菜大會的參賽隊大概有五十個左右,這麼多個參賽隊當然是不可能全部都進入最後的決賽的,所以要經過三個比賽的階段。第一個便是這五十個參賽隊進行比賽,然後每個參賽隊送給評委的菜品其實只有一小勺子。
要從那麼多的評委在這一小勺子中就吃出滋味來其實是非常的嚴苛的。而在這場海選的比賽中會刷掉一半的參賽隊。剩下的二十五個參賽隊繼續在明天重複這樣的比賽,不過第二場的比賽是要只剩下十個參賽隊。這十個參賽隊會繼續參加第三場的比賽,在第三場的比賽中最終決出了前三名。
其實光看賽制的話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鬥菜大會最奇葩的地方並不是在賽制上,而是在對於菜品的要求上。
每一個環節的比賽,比賽之前每個參賽隊就要把自己要比賽的兩個菜名給報上去了,而剩下的三個環節的比賽全部都是做這兩個菜。也就是說這兩個菜會重複做三次。
重複做一個菜不見得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但是絕對不見得是好事。第一個,或許在第一次比賽中你能給裁判驚豔的感覺,可是連着三天都吃同樣的菜,就算是天上的蟠桃園也能讓吃出一些毛病來不是嗎?
這也是爲什麼能從鬥菜大會上獲得讚譽的菜品那都是貨真價實的極品美味,也會引起民衆百姓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了。在經過這麼多頂級的食客近乎苛刻的反覆品嚐之後最後選出來的菜品能是不好吃的嗎?
丁小橋看着以柴康爲代表的幾個人都是一副非常淡定的樣子,看起來並沒有這個賽制嚇到。其實當時丁小橋跟他們說的那些話,什麼不要緊張,什麼不要在意結果之類的,真的是丁小橋爲了寬大家的心而說出來的。
不管有沒有讓比賽的六個人寬心,至少丁小橋自己是一點都不放鬆的。她緊緊的盯着柴康他們一會兒,最後覺得自己不能再給自己施加這種壓力了,否則這比賽都沒有比完,她就要累死了。
於是從聚百味參賽隊的身上收過了目光,朝着四下打量去了。很快她就已經發現了自己周圍那些參賽隊的領隊(也就是東家)雖然臉上都好像比較淡然,其實眼睛中也是很緊張的。
見到大家都是這幅樣子,丁小橋也忍不住呼出一口氣,看起來面對這樣的比賽,其實不光是她這種第一次來的人緊張,這些比賽過很多次的人更緊張。也許,那些比賽過更多次的人比她還要緊張也說不一定。畢竟,他們都真正的見識過這所謂的殘酷而嚴苛的比賽程序,而自己不過是聽說而已。
比賽很快就開始了。
雖然只是兩道菜,但是給出的時間卻是足足的兩個時辰。
對於丁小橋來說用四個小時來做兩道菜,還是這樣的清口小菜的話還真是時間大大的寬裕啊。而且丁小橋自己也對於比賽的人擁有十分的信心,所以,心裡面也漸漸的放下來了一下。
丁小橋看着當這比賽開始的哨聲吹響之後,全場的廚師全部都奔向了那位於場地中間巨大的各種食材的擺放之處。不過,跟其他的隊伍不一樣的是,聚百味這邊將孟貞娘留下來了。
只見她非常熟練的將火點燃,然後在幾個竈上燒水、擦鍋做起準備工作起來。其實這樣的安排並不是丁小橋做下的,而是他們參賽的人經過了討論後最後做出來的,首先他們的比賽的竈臺上有他們特別的醬料、辣椒、花椒等各種大賽中無法準備的作料和一些特別的食材,所以,不能離開了人。
倒不是說聚百味他們對於大賽的安保不放心,會被人偷了還是怎麼的,但是,誰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啊,而且現在也沒有什麼記錄儀或者監控,很多東西還是靠着自己人監視比較好。
在一個,她是這次比賽中唯一的一個女廚子,女人的力量當然是不如男人的,外面那麼多的男人搶東西,對於她來說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了,沒搶到倒是算了,萬一被那些男人給傷了手,這下面的白案比賽可怎麼辦?
所以,柴康只是簡單的想了一下,就已經做出了現在的決定。這個決定並沒有告知過丁小橋,可是丁小橋現在看看他們的安排也覺得他們做的的這個決定非常的正確。
這一次,聚百味報上去的兩道菜,一道是麻辣雞,一道是醋海帶。其實這兩道菜是經過了他們多次研究之後定下的。
首先先要送上去的是醋海帶。醋有開胃的作用,而海帶有清口的作用,這兩種東西混合到一起看起來極爲的簡單,但是卻真正的達到開胃的清口的作用。
聚百味的出場順序是第十七位,這個位置算不得好,但是也算不得壞。在他們前面一定有了很多出彩的菜色,而且,裁判們基本什麼味道都嚐了,要是這個時候貿然將作爲重點的麻辣雞給端出來的話,不見得就能討到什麼便宜。
倒不如這個時候先將粗海帶送出去,既能讓這些評委們開開胃,將原來吃掉的東西的那些味道給打掃一下,可以空出胃口來平常他們的麻辣雞。而且最重要的還有一點,算是聚百味的一個小心機了。
那就是關於麻辣雞的這道菜。
這道菜在聚百味的菜譜裡面其實不算是清口小菜,算得上是一道主菜,可是,鬥菜大會中因爲一直將主菜定位爲熱菜,所以,不得不將這道很有代表特色的主菜退而求次的當成了清口小菜。
吃過麻辣雞這道菜的人很多,凡是吃過它的人立刻都能想起它的味道,那就是麻、辣、嫩、鮮。這樣的味道在清口小菜中是很少見的,因爲它的味道來得太過盛大,一下子就能其他的味道全部給蓋住了,更何況,這麻辣的味道本來就是濃重刺激的,在以鹹、甜口味爲主導的大慶國,這樣猛烈的味道實在是能讓人影響深刻的。
而在前面有了這麼猛烈味道的小菜之後,後面的參賽隊想要用什麼菜蓋過她們的話,實在是很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人的味蕾,當吃過了猛烈的味道之後,必然對於那些相對淡薄的味道沒有了感覺,這也等於無形中陰了一把後面的參賽隊。
這個年頭並不是丁小橋想出來的,倒反是這六個廚子湊到一起自己研究出來的,不得不說,精通這一行的人陰人起來才更專業,要是丁小橋可能根本就想不到關於這兩道菜排序的還有這麼大的內涵。
跟這邊孟貞娘這些輕描淡寫的準備工作相比,柴康他們五個人的路途就實在是太慘烈了。
當時在選擇助手的時候,莫思歸給的建議是最好選擇兩個體型要稍微嬌小靈活一點的男人,丁小橋還不知道爲什麼,可是現在看才明白這個含義。
現在那麼多的男人都圍在那堆放食材的架子邊上。這邊人高馬大的柴康負責肉盾的工作將周圍的人擠開,而邊上兩個瘦高個子的負責去拿那放得比較高得食材,而個子瘦小靈活的兩個人乾脆就鑽進了人羣裡面去不停的翻東西,只要翻到了就丟出來,柴康立刻就眼明手快的接住。
明明這幾個人都沒有練過,可是看他們現在配合丁小橋都有點目瞪口呆的感覺,這些人分明就不是第一次幹這個了,他們還真是天生絕配啊。
因爲隔得比較遠,丁小橋其實也並沒有看清楚他們到底搶了一些什麼東西。不過大家都是比賽的,也不是過來搶限時大甩賣的,只要是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誰還管其他人在幹什麼,飛快的就笨了回來。
柴康回來的時候提了兩大個的籃子,裡面裝着活生生的雞、海帶這樣的主菜,當然那還有什麼筍子啊、萵筍啊、大蒜、姜、蔥、芫荽之類的配菜。
當這些東西送到了自己的參賽區之後,六個人立刻就有了分工。
打下手的四個人全部都負責殺雞,而柴康和孟貞娘則負責趕快加工海帶。
海帶這個東西其實最不好入味了,想要在短時間內將這醋的味道入進去,那可不是一件什麼簡單的事情,所以,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加工海帶。
這鬥菜大會是國家舉辦的大賽,這裡面準備的食材自然而然是最好的,就好像他們手裡的些海帶,又厚實又新鮮,一看就是剛剛纔從沿海的城市裡面運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