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

“臧洪事蹟,諸位可知?”張繡忽然冒出來這樣一句話。

圍坐在火爐旁的所有文武忽然個個臉色肅然起來。

臧洪,一個爲世人所欽佩的名字。

最初的臧洪,是原廣陵太守張超的部下。臧洪第一次露臉就是因爲他說服了張邈張超兩兄弟興義軍討伐董卓!

在時間上,臧洪是酸棗會盟即所謂討董會盟十八路諸侯會盟的最早發起人,甚至比曹操舉旗還早。

之後臧洪主持了酸棗會盟的設壇盟誓,聲名聞達於諸侯。加上此人能力頗強,爲豫州兗州等地的刺史郡守所敬重。

記得身爲兗州陳留太守張邈問過親弟弟張超:聽說你在廣陵什麼事不管,行政教化賞罰什麼的都交給你的手下臧洪管理,這個臧洪是怎樣一個人?

張超的回答是很直接坦白的:臧洪此人海內奇士,才幹智略都比我強出不止一籌!

張超對臧洪的評價可不帶一點吹的。事實上關東討董聯軍解散之後,臧洪因爲受張超派遣,去幽州聯結劉虞。只是因爲河北袁紹和公孫瓚大戰,道路不同。臧洪不得已接受了與張超張邈交好的袁紹的領導,爲袁紹治理青州。

黃巾之亂之後,雖然以張角張樑張寶爲代表的黃巾軍主力與領袖都湮沒歷史,但是很多地區的黃巾軍仍然堅持鬥爭,其中以青州最爲甚!

歷史上有關青州黃巾的事蹟實在太多,比如管亥包圍北海,太史慈借劉關張解北海孔融之圍;曹操大破青州黃巾軍、收編精壯號爲青州兵;公孫瓚大敗青州黃巾,兵勢大漲,在河北強壓袁紹一頭!

而臧洪,就是治理已經被黃巾軍糟踐地真正遍地狼煙千瘡百孔的青州。經過臧洪的治理,青州出現了新氣象新樣貌,於是“羣盜奔走”!

然而就在青州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刻,袁紹卻是將不是嫡系的臧洪調離了青州,讓臧洪擔任兗州東郡太守之職。

要知道,臧洪之前擔任的可是青州刺史的職務,管理的是整個青州。但是袁紹卻是在臧洪爲他立下安定青州的大功勞之時,將臧洪貶爲一郡太守!

而且居然是東郡太守,要知道東郡乃是在兗州地界,兗州處於曹操的勢力範圍,只是因爲張邈聯合呂布反叛,曹操丟失了絕大部分兗州。袁紹當時也沒客氣,逼迫兗州一小部分在黃河北面郡縣向他投降。而東郡有一部分轄縣在河北,袁紹直接就地成立東郡新的郡治,然後讓臧洪當這個其實只管兩三個縣的郡的太守。其中反差之大,世人皆爲大駭!

這其實也和袁紹前期的外交策略有關,當時在中原袁紹最熟悉和關係最緊密的就是曹操,自我感覺能力比曹操強的袁紹自然願意拉這個哥們發小一把,畢竟有過“那些年我們一起浪蕩過的洛陽”的歲月不是?所以關東聯軍解散之後袁曹之間的聯繫在一段時期內是相當緊密的。

尤其是在曹操因爲追擊董卓戰敗,勢力衰微之時,袁紹更是堅信曹操能力有限,於是不拿曹操當潛在對手的袁紹在曹操最衰微的時候還在支持曹操。

結果曹操對青州黃巾軍一戰成名,此時的袁紹雖然意識到曹操對自己的大計有所威脅,但是當事仍是把曹操當成一個暴發戶。最後只派了一個將領帶着三營兵馬去試探曹操。

這裡必須提到上幾章纔出現過的朱靈路昭。路昭是曹軍典型的因爲曹操招兵買馬而從軍的外姓派將領,而朱靈卻不是外姓普通派將領出身,也非青州軍或者曹氏夏侯氏親貴派出身,而是原本袁紹的部將!

對,沒錯,當時袁紹派去試探曹操深淺的就是朱靈。適逢曹操決意派兵征討徐州陶謙,袁紹便派出朱靈,率領着着三營軍馬,打着協助曹操征討陶謙的名號光明正大跟着曹操大軍。

東漢軍制五千人一營,朱靈帶去的人馬足有一萬五千,但是袁紹肯定是不會真的在一個小小的試探上面下什麼本錢。這一萬五千,全部都是袁紹徵略各地的降兵弱軍。

當然,有一句話叫做強將手下無弱兵,現在這句話可以反着說:弱兵頭上無強將。

朱靈確實不是什麼有能力的大將,但是他有眼力,看得出來曹操比袁紹那個大愚若智的要強出很多,於是在曹軍因爲兗州叛亂而回師的時候決定借這個機會,轉向投誠曹操。

俗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加上這時袁紹終於因爲呂布逃出他的手下而投奔張邈張超,決意和張邈張超徹底反目!

於是一紙命令送到朱靈跟前,袁紹要求朱靈爲曹操所指揮,反攻呂布。

這下朱靈可是可以名正言順的跳槽了。

不說朱靈的機緣巧合,卻再說臧洪的遭遇。

曹操平定呂布沒用一年時間,最後呂布打不過曹操逃到徐州去了,家在陳留根基也在陳留的張邈張超兄弟卻是因爲家族家大業大沒能跑的了。張氏也算一州豪族,這輩人出了兩個大郡太守,還都是以豪義著稱的,忠誠擁護者也不少,於是張邈讓弟弟張超帶着所有家族以及忠於張氏的軍隊堅守雍丘,而自己帶着幾個親信去找和曹操素來不對付也和袁紹不對眼的袁術去搬救兵。

結果張超被曹操包圍在雍丘,張邈卻是臨死沒有想到自己幾天後便在半路被自己的親信所殺,頭顱被獻給了曹操。

張邈頭顱被在雍丘示衆之後,張超的部卒大受打擊,失去了外援勢必敗亡,但是東平張氏十餘代的恩惠以及張邈張超兄弟的豪義卻是讓大部分軍隊仍然敢於效死命。

這也是爲何當初張邈敢於造反的底氣所在。

當時張超的部下都說沒人會來救他們了,徐州的劉備才從陶謙手上接手徐州,袁術一路聯繫已斷,袁紹更是明顯和曹操穿一條褲子的,至於其他小諸侯更是不用考慮他們敢於和大敗了呂布的曹操作對。所以不論遠近,張超的部衆卻是都知道此戰必死的。

但是張超卻堅定地說他原來的部下臧洪一定來救援,對部卒這樣表示:臧子源如果不是忠義之士的話,那麼天下就沒有忠義之士了。

一個月後,臧洪沒有來。

張超的部衆於是問張超:臧洪現在是袁紹的部下,而袁紹一直因爲主公你而對臧洪心存猜疑不敢重用。現在袁紹和曹操交好,臧洪肯定不會放棄自己的前途而來就救我們的。

張超仍是堅信不疑地爲臧洪開脫道:臧洪是個真正的義士,絕不會背棄自己的原則。他之所以沒有來救援,應該是因爲被袁紹牽制吧!

一直到雍丘城破、張超以及家族被統統處死的那一刻,臧洪仍然沒有來。

但是張超直到最後一刻仍然堅信臧洪的品行。

張超的部衆也很有骨氣,陪着張超一直在沒有希望的狀態下懷有死志堅守了三個多月,因爲缺糧才被攻破城。

卻說臧洪,卻是一直沒有渡過黃河來救援張超。然而確實像張超所預料的那樣,臧洪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在得知張超被包圍後,臧洪立即動員他的僅有數千人馬的軍隊要去救援張超。同時向袁紹陳說利害,言明曹操一旦徹底重得兗州,勢必是個禍害。結果袁紹仍然堅持着他的看法不變,拿呂布一夕叛變便據有整個兗州的事情給曹操安了一個暴發戶的評價,認爲曹操名望不足,威望地位更是沒辦法和自己相比,這樣導致的結果便是他最多掌控一州半州地盤,再多他就消化吸收不了。而中原就那幾個州,讓曹操控制一州半地,有利於中原分裂,利於他老袁家的終極大計!

於是袁紹根本不同意臧洪的出兵請求,而且在過河船隻以及糧草軍需方面對臧洪大加限制。卻也不明面挑明不給救援,只說自己正在研究,正在籌備兵馬糧草,給臧洪一絲希望,然後達到他拖延臧洪的目的。

萬般無奈的臧洪就這樣一連拖了三個月,三個月後傳來張超城破身死的消息,臧洪也終於看清了袁紹所謂“寬宏”“大量”的僞善,也清楚認識到了袁紹內心真正的想法,於是宣佈斷絕與袁紹的關係!

這種情況下袁紹也不再對臧洪掩飾自己寬仁大量背後的氣量狹小了,直接親自領兵包圍了臧洪的郡治東武陽城。

袁紹命令主薄陳琳用書信勸降臧洪,臧洪也用一篇不亞於陳琳文采的千言文回覆了袁紹表明了決心。

拿耐心當優點的袁紹用數萬人馬包圍一個縣城包圍了一年,企圖達到兵書上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無奈臧洪文才武略樣樣不差,武能打退袁紹的攻城偷襲,還教化得使得城內軍民分辨清了何爲真正的忠義仁孝。

糧盡之後臧洪認爲死期不遠,把部下叫來對他們說:“袁紹的野心很大,對漢室江山圖謀不軌,我爲大義而死,死有所值,你們沒必要跟着我一起死,你們在城池未破之前,帶着家小逃出去吧。”

城中的部將百姓卻都淚流滿面的說:“要死一起死!”

一開始還有老鼠和武器上的皮革可以吃,後來什麼都被吃光了,到最後只剩下了三升米,臧洪讓人煮成稀粥讓大家喝。最後又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將士充飢。將士們都失聲痛哭,都沒法擡頭看臧洪。這時城中男女七八千人互相枕着大腿死在一起,但一個叛逃的也沒有。

最後東武陽城還是被袁紹攻破,袁紹用了很多布幔來佈置現場,大會諸將來召見臧洪,袁紹問他:“臧洪,你爲何要如此背叛於我?現在服了沒有?”

臧洪當時餓得都站不起來了,坐在地上瞪着眼睛對袁紹說:“你們袁家事漢已四世五公,可謂國恩浩蕩。現在王室衰弱,你們沒有輔翼之意,反而充滿自己的野心,只可惜我臧洪力量不夠,不能親手殺了你們爲天下報仇,哪來的服不服?”

袁紹惱羞成怒,下令把臧洪殺了。

……

臧洪有個同縣的老鄉叫陳容,在臧洪手下擔任東郡郡丞,東武陽未被攻下前,臧洪派陳容出城。臧洪在法場時袁紹命陳容在一旁看,看袁紹要殺臧洪,他上來求情,袁紹不答應,讓人把他拉出去,陳容大喊:“今日寧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生。”

袁紹於是下令把陳容也殺了。袁紹身邊不少人對臧洪、陳容之死表示惋惜,認爲是“一日殺二烈士”。

臧洪在城破之前還派遣兩個司馬出城向呂布求援,等到他們回來時東武陽已經陷落,皆赴敵而死。

以上最後十段出自三國志——魏志——臧**。

以上就是當世第一義士臧洪和天下第一世家和諸侯袁紹之間的恩怨事蹟。

這件事情是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底到次年初的事件,也就是張繡剛來三國的那會兒發生的。到現在也只是過去整整一年,而已之所以並不爲世人所普知,乃是因爲“勝者王敗者寇”的道理,此事被袁紹曹操很有默契地都緘口不做言傳,反正兩場圍城之戰都沒啥倖存活人。

但是作爲這些事件都有參與的呂布系人馬,張遼高順曹性等人卻是知道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尤其是大部分其實都出身張邈張超部下的呂布八健將,更是關心此事。

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一百九十章 彭城相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五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三百零八章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戰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一百九十章 彭城相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五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三百零八章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戰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八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