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

“三爺不信麼?嘿,陸某可以跟三爺打個賭,就在這幾日,內廷必有恩旨,三爺晉封郡王之餘,還能管上一部,依陸某看來,十有八九當是戶部無疑!”

儘管弘曦只是笑而不言,可那模樣兒明擺着就是不相信陸純彥的判斷,對此,陸純彥絲毫不以爲意,自信地笑了笑,緊接着又說出了句聳人聽聞之判斷,當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這如何可能?”

陸純彥此語一出,原本並不甚在意的弘曦當即便瞪圓了眼,滿臉驚詫狀地便追問了一句道。

“呵,王爺不信麼,那便拭目以待好了,軍政變革的詔書今日必下,至於大封諸阿哥的詔書麼,至遲不會超過十日。”

這一見弘曦失驚若此,陸純彥當即便笑了起來,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自信滿滿地便下了個判斷。

“唔……,若如此,那依先生看來,某當如何行了去方好?”

眼瞅着陸純彥不像是在說笑的樣子,弘曦儘管依舊不曾全信,可心裡頭多多少少還是期盼着這麼個斷言能實現,關心的焦點也就轉移到了如何應付差事本身上,自覺不自覺地便出言問策了起來。

“元末大亂之際,前明太祖曾問策於劉伯溫,是時,其人答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三策雖簡,其妙用無窮也,只消將第三策改爲緩出頭即可,三爺順此行了去,自無不成事之理。”

對於弘曦虛心求教的態度,陸純彥顯然頗爲的滿意,並未賣甚關子,笑呵呵地便給出了答案。

“先生高見,學生受教了,只是此番即便分封,未必便只有學生一人罷?若是不順着皇阿瑪之意行事,卻恐其遷怒,卻又當何如之?”

弘曦素喜舞文弄墨地附庸風雅,這一條顯然與誠德帝相類似,然則在格局上麼,卻明顯比誠德帝要高上一籌,看問題的角度也明顯全面了許多,考慮的不單是自身的應對之道,也惦記着諸方之可能反應。

“三爺能做此想便對了,若是某料得不差的話,此番分封,三爺定是去戶部無疑,要的便是讓您無形中牽扯住四爺,至於二阿哥麼,也就一個去向,那便是工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用四爺的力量去牽制仁親王,而去刑部的無疑會是四阿哥,用意麼,自然是牽制三爺您了,如此之部署可謂是環環相扣,若真能各得其所,今上也就可穩穩地鉗制住仁親王勢力之膨脹,甚或將軍政變革一事攪黃了去也不是不可能之事,只可惜算計雖好,卻斷難瞞得過仁親王之法眼,詔書一出,必有一場大爭,三爺只管坐看風雲跌宕便好,萬不可引得仁親王怒火燒來,切記,切記!”

陸純彥既是有心要降服弘曦,自不會在分析朝局上對其有甚隱瞞可言,一番分析自也就說得個詳盡無比。

“嗯?這又是爲何?”

一聽陸純彥建議自個兒隔岸觀火,弘曦不由地便是一愣,沒旁的,在他看來,弘晴乃是其奪嫡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儘管其已跟誠德帝鬧翻,可畢竟手中不單權重,更有重兵在握,正常情況下,實在是難以撼動,要想上位,自是須得抓住每一個機會去打擊弘晴,而今,乃是誠德帝對弘晴忌恨最深之際,此時不出手打壓又更待何時。

“呵,就算三爺您全力出手,而今這等局勢下,能奈何得了仁親王麼?”

陸純彥並未直接回答弘曦的問題,而是戲謔地一笑,不緊不慢地反問了一句道。

“難。”

弘曦雖忌恨弘晴,可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回答起陸純彥的話來,倒是沒甚遲疑,直截了當地便吐出了個字來。

“那不就對了?二阿哥其人蠢笨,原就非儲君之料,此一條,不單文武百官都清楚,陛下心中亦是有數的,就更別說精明過人之仁親王了,倒是三爺您若是整合好八爺所留之力量後,當是仁親王之大敵也,若是早早讓仁親王出手打壓,三爺您自忖能支撐得住麼?顯然不能,既如此,在而今之局面下,賣仁親王一個好,又有甚不可之說,至於陛下那頭麼,實無須顧慮太多,他就算再不滿,也斷不敢拿三爺您來作法,反倒會格外籠絡於您,此一舉數得之好事,何樂而不爲哉?”

陸純彥拊掌一笑,細細地將箇中關竅一一道了出來,直聽得弘曦兩眼精光狂閃不已,顯然心已是大動了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學生能得先生相助,實三生之幸也,請先生受學生一拜。”

到了這會兒,弘曦是真真正正被陸純彥的睿智所打動了,儘管對陸純彥前來輔佐自個兒的用心尚有些疑慮,可已是真心希望能將陸純彥收爲己用的,一拜之下,還真就有着幾分的真情意在。

“三爺不必如此,陸某自當竭力爲三爺謀劃,斷不敢辭也!”

弘曦這麼一拜,陸純彥自不敢再端坐着不動,趕忙起身一扶,滿臉誠懇狀地便表了忠心。

“好,能得先生此諾,學生幸甚,自當永世銘記在心,永不負先生之厚愛!”

弘曦顯然也是個演技派高手,演起君臣際遇那一套,當真爽利得很,場面話說得個順溜無比,言語一畢,主賓二人齊齊放聲大笑了起來,只是各自心中到底作何想法,那就只有上天才曉得了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三日前,仁親王弘晴有本奏曰:我大清步軍新編已衆,原有之管理體系已不堪爲用,奏請革新軍政,朕思及再三,深以爲然,着兵部尚書遜柱率兵部諸般官吏協同仁親王弘晴一併行革新事宜,不得有誤,欽此!”

陸純彥所料果然不差,誠德帝的詔書下得很快,天尚未黑,李德全便已領着數名小太監趕到了豐臺大營,將誠德帝的詔書當着衆將士的面宣了出來。

“臣等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誠德帝的詔書並不長,寥寥幾句話而已,內容麼,也不過就是公式化的官樣文章罷了,聽起來實無甚出奇之處,可內涵卻並不簡單,此無他,這麼份詔書一出,也就意味着誠德帝父子間的扳手腕已有了結果,很顯然,笑到了最後的不是誠德帝,而是仁親王弘晴,對此,諸將們自是都慶幸得很,謝恩之聲裡自也就滿是興奮之情,然則弘晴本人卻並無甚喜悅之表示,反倒是不經意地微皺了下眉頭。

“恭喜王爺了。”

衆人謝恩方纔一畢,李德全已是緊趕着從香案後頭行了出來,疾步行到了弘晴的身前,卑謙地笑着,將已然卷好的聖旨往弘晴面前遞了去,那等迫不及待的樣子,擺明了是怕弘晴會不肯接旨。

“有勞李公公了,且請先到內裡稍事歇息可好?”

誠德帝的這份旨意顯然是有貓膩的,諸將們難得有能聽得出來的,可卻難瞞得過弘晴的法眼,箇中之關鍵便落在兵部協同這麼個條款上,道理很簡單,此番軍事變革中,兵部本身就是要被裁撤的部門,內裡大半官員都要遭淘汰,真兒個能留用的不過是少數而已,如此一來,兵部上上下下要說沒有怨氣,又怎生可能,指望兵部那些兵痞們配合行事,就跟指望母豬會上樹一般可笑,毫無疑問,誠德帝給兵部尚書遜柱一個副欽差的身份斷然沒安啥好心,以弘晴那妖孽一般的智商,又豈會看不出箇中蹊蹺之所在,只不過是懶得計較罷了,自也不會跟李德全一般見識,一派風輕雲淡狀地便接過了聖旨,而後又很是客氣地邀請了其一句道。

“王爺客氣了,陛下還在宮中等着,老奴實不敢耽擱了去,就先告辭了,王爺您請留步。”

在李德全看來,有弘晴在的地兒,就是一是非窩兒,他實在是不想捲入其中,緊趕着丟下句場面話,便即領着一衆手下急匆匆地走了人。

“王爺心思很重麼。”

李德全去後,弘晴也沒在衙門外久留,安撫了諸將們幾句之後,便即回了書房,方纔剛從屏風後頭轉將出來,聽得腳步聲響的陳老夫子已是擡起了頭來,這一見弘晴面色雖淡然,可眉宇間卻明顯有着陰霾在浮動,長長的壽眉立馬便是一揚。

“嗯,不出徒兒之所料,皇阿瑪終歸是不甘心大權旁落,這就又要出幺蛾子了。”

弘晴並未急着作答,而是緩步行到了陳老夫子的對面,盤腿坐在了蒲團上,而後方纔長出了口大氣,語帶不屑地應答了一句道。

“此必然事耳,王爺又何必掛在心上,穩步行了去,自不虞有差。”

儘管弘晴並未明言誠德帝究竟在耍啥把戲,可陳老夫子顯然早就猜透了誠德帝那頭的可能之反應,卻也用不着去細問根底,而是笑着安撫了弘晴幾句。

“嗯,樹欲靜而風不止,世事終究不過如此罷,且走一步看一步也就是了。”

弘晴心中其實並未徹底放棄武力解決之方案,可也知曉此事陳老夫子斷然不會同意,也就懶得多言,僅僅只是悶悶地吭了一聲,便即就此沉默了下來……

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656章 黃雀與獵人(一)第983章 一邊倒的朝議(一)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284章 收網(一)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352章 隔空鬥法(四)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27章 解決之道(四)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772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三)第61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653章 老十二的野望(一)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497章 得勝歸第47章 做大做強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330章 蓄勢待發(二)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732章 天要黑了(一)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五密議(二)第227章 大鬧刑場(四)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330章 蓄勢待發(二)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924章 五道溝會戰(六)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1004章 勞動力危機(一)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499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一)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526章 金融風暴(二)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83章 順水推舟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
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656章 黃雀與獵人(一)第983章 一邊倒的朝議(一)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284章 收網(一)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352章 隔空鬥法(四)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27章 解決之道(四)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772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三)第61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653章 老十二的野望(一)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497章 得勝歸第47章 做大做強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330章 蓄勢待發(二)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732章 天要黑了(一)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五密議(二)第227章 大鬧刑場(四)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330章 蓄勢待發(二)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924章 五道溝會戰(六)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1004章 勞動力危機(一)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499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一)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526章 金融風暴(二)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83章 順水推舟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