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必死決心

bookmark

似乎早就料到此行的結局,艦隊出港前,近藤信竹留下了“家書”。

他沒有讓部下知道,因爲對此時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士來說,必勝的信心是士氣的關鍵基礎,甚至是支撐士氣的唯一源泉。

即便是桀驁不馴的近藤信竹都知道,日本海軍絕不是大明帝國海軍的對手。

四場大規模海戰,除了偷襲北洋艦隊的“對馬海戰”之外,聯合艦隊都敗下陣來。即便在“薩蘭加尼海戰”中,聯合艦隊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在戰略上輸得精光,緊接着的“巴西蘭海戰”更是賠掉了聯合艦隊的家底。

與強大的大明帝國海軍不同,日本海軍打不起“消耗戰”。

這一點,從戰爭爆發後雙方兵力對比上就能看出。

西太平洋戰場上,大明帝國海軍前後一共損失了七艘主力艦,另外還有五艘主力艦受創,並且正在修復,可此時仍然擁有九艘主力艦,其中四艘還是最新式的快速戰列艦,另外還有一艘條約型戰列艦,一艘得到了全面現代化改進的戰列巡洋艦,另外三艘戰列艦也都接受了全面的現代化改進。

日本海軍也損失了七艘戰列艦,現在只剩下了三艘戰列艦,即便是剛剛修復的“霧島”號也沒有接受現代化改進,仍然是打着快速戰列艦旗號的戰列巡洋艦。另外二艘主力艦更只進行了維修,沒有進行改進。

按數量計算。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主力艦地數量是大明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百分之六十;現在,日本海軍地主力艦數量則只有大明帝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百分之三十三;即便只考慮西太平洋戰區,聯合艦隊的主力艦也只有第一艦隊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戰爭打到現在,日本海軍的相對實力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不少。

如果考慮戰艦的戰鬥力。日本海軍的相對實力降低得更多。

早在開戰之前,近藤信竹就預料到了這一結果,所以當初他與小澤治三郎一樣,堅決反對與大明帝國開戰。當然,並不是說近藤信竹是“和平愛好者”。在近藤信竹看來,只有兩艘“大和”級戰列艦服役之後,日本海軍纔有資格挑戰大明帝國海軍。

近藤信竹與高野五十六最大地分歧就在這裡。

當時。近藤信竹只看到了兩艘“大和”級戰列艦服役後對日本海軍帶來的變化,卻沒有看到大明帝國的快速戰列艦服役後帶來的變化。相反,高野五十六看得更清楚,也想得更透徹。

以當時的情況,兩艘“大和”級最快也只能在七十三年(41年)年底服役,到這個時候,大明帝國海軍建造的第一批四艘快速戰列艦都已服役。說不定還將擁有第二批四到八艘快速戰列艦。

也就是說,如果戰爭的爆發時間拖到41年年底,日本海軍不但沒有任何優勢。反而將處於絕對劣勢。別地不說,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絕不是四艘快速戰列艦的對手,更不是八到十二艘快速戰列艦的對手!

另外,隨着大明帝國對日本戰略打壓的力度越來越大,“大和”號與“武藏”號服役的時間很有可能推遲半年到一年,到最終,日本很有可能還沒有建成這兩艘史無前例的戰列艦,就得向大明帝國乞求和平了。

在此情況下,高野五十六寄希望於偷襲打垮大明帝國海軍。奪取西太平洋制海權。爲日本贏得戰略空間,並且保障原料供應。從而順利完成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然後拖美國下水,與美國一同打敗大明帝國,也算得上是“正確”地戰略決策吧。當然,問題就出在,偷襲不可能總是得手。

對近藤信竹來說,戰爭爆發後,他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了。

作爲海軍軍人,爲天皇,爲“大日本帝國”盡忠是他的職責,也是他數十年軍人生涯中受到地最高教育。

如同每一個爲海軍奉獻了畢生心血的將領一樣,需要獻出自己的一切時,近藤信竹沒有猶豫,他只是不知道,犧牲有沒有價值,有多大的價值,以及他的犧牲能否成就“大日本帝國”的美好未來。

他不知道,隨同他一起南下的二十二艘戰艦上的近萬名日本海軍官兵也不知道。

相對而言,那些什麼也不知道,仍然認爲“大日本帝國”,認爲聯合艦隊強大無比的海軍官兵要幸福得多,至少他們是懷着滿腔熱血,抱着必勝地信念踏上了征程,近藤信竹不但早早地預料到了最終的結果,還不得不掩飾內心地失落,不得不忍受面對死亡、奔向死亡時產生的惶恐。

正是如此,驅逐艦用魚雷擊沉了那艘輕巡洋艦之後,近藤信竹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偷襲很成功,也非常順利。利用相模灣西部島嶼的掩護,兩艘驅逐艦在一萬二千米的距離上齊射了十條魚雷,那艘擔任警戒任務的輕巡洋艦在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被三條重型魚雷連續命中,不到三分鐘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隨即,第二艦隊就衝出了相模灣,一路向南而去。

按照計劃,在成功突破了敵人的警戒線之後,第二艦隊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大島海域,擊潰敵炮火支援艦隊,轟擊敵登陸場,協助大島守軍殲滅上岸的敵陸戰隊。相反,如果沒能順利突破敵封鎖線,第二艦隊將原路返回。

此時此刻,近藤信竹更希望出現第二種結果。

他知道,此次南下是自尋死路。

即便沒有大島守軍的報告,近藤信竹也猜到,此時在大島附近海域活動的肯定有一艘主力艦,而且十有八九是剛剛完成了全面現代化改進的“果敢”號戰列巡洋艦。另外,炮火支援艦隊中肯定有數艘巡洋艦,以及十多艘驅逐艦。

名義上,近藤信竹手裡有六艘“次級主力艦”,問題是,沒有一艘是真正的主力艦。

兩艘“利根”級重巡洋艦還稍微好一點,如果能夠將交戰距離縮短到八千米以內,其發射的九一式穿甲彈對“果敢”號能夠構成巨大的威脅。四艘“最上”級重巡洋艦根本就不是“果敢”號的對手,而且其薄弱的裝甲連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彈都抵擋不了。另外十六艘驅逐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果敢”號與巡洋艦上的副炮,驅逐艦上的主炮都能將其打成篩子。

問題是,有機會將交戰距離縮短到八千米以內嗎?

大島位於伊豆諸島的最北面,距離最近的利島也有十多公里。也就是說,第二艦隊不可能借助島嶼的掩護悄悄逼近大島登陸場,也就難以悄悄逼近在登陸場附近活動的炮火支援艦隊。

之前幾次海戰已經證明,只要大明帝國的主力艦用雷達鎖定了目標,其炮擊準確率將直線上升。在“薩蘭加尼海戰”中,“扶桑”號與“山城”號戰列艦都是被一萬五千米外打來的穿甲彈擊沉的!

在這個距離上,“利根”級重巡洋艦的炮擊命中率低得出奇。另外,九一式穿甲彈在這個距離上別說對付戰列巡洋艦,就連以防護能力著稱的大明帝國海軍的輕巡洋艦都不一定能夠對付得了!

這仗,還有打下去的價值嗎?

絕望歸絕望,在職責的驅使下,近藤信竹只能率領第二艦隊繼續南下。

當然,他不會直接上去送死。即便沒有多少勝算,也不能放棄努力。再說了,運氣在海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誰能保證這次運氣不會偏向聯合艦隊呢?因此,近藤信竹決定放手一搏。

離開相模灣之後,他就命令艦隊轉向到正南。

這不是朝大島而去,而是朝着利島的方向駛去。顯然,近藤信竹準備利用利島的掩護,悄悄的繞到登陸場的南面,然後再突然殺出來,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果能夠抓住機會,讓驅逐艦在最大距離上發射魚雷,說不定還真能創造奇蹟。

至少,近藤信竹很清楚第二艦隊的強項在哪。或者說,日本海軍的強項在

重型氧氣魚雷的射程與威力不是吹出來的,如果魚雷真能命中敵人的戰艦,哪怕是主力艦,也足夠使其喪失戰鬥力。

按照近藤信竹的判斷,只要能夠首先打殘敵人的主力艦,他有很大的把握獲勝。

也就是說,關鍵就在於魚雷突襲能不能得手!

似乎,慄田健男等第二艦隊的官兵也將希望寄託在了魚雷突襲上,因此當近藤信竹下令向南航行時,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白了,第二艦隊的官兵都是近藤信竹的忠誠部下,反正他們的任務是去襲擊登陸場,至於怎麼襲擊,那就不是高野五十六能夠決定的了。

問題是,近藤信竹與慄田健男等人都忽略了一個點,即“果敢”號的探測能力。

電眼丙型雷達的性能比電眼乙型雷達提高了不少,而且“果敢”號是帝國海軍第一艘接受了全面現代化改進的主力艦。要想偷襲“果敢”號,有那麼容易嗎?

更新又來了,有票的多多支持!

第46章 進退兩難第48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一炮斬首第33章 好友重聚第25章 最後起航第13章 瘋狂構想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3章 火中取栗第7章 秘密任務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5章 一發全身第13章 焦急等待第55章 暴力衝突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7章 禍福相依第29章 果敢遇襲第6章 全面動員第47章 一波三折第42章 小國大志第19章 料敵如神第23章 無聲追殺第52章 等待機會第4章 後生待遇第10章 重新編排第63章 運氣無敵第6章 帝國首輔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章 瘋狂擴充第11章 盡職盡忠第20章 關鍵技術第3章 致命絕殺第26章 意料之中第33章 主力決戰第13章 敗將言勇第30章 運氣因素第5章 精兵雲集第13章 不留後路第35章 重點技術第7章 直搗龍潭第5章 動態發展第7章 戰艦動員第3章 孤島之行第39章 巨蟒吞象第22章 載譽而歸第37章 戰雲密佈第35章 忙中出錯第32章 全速攔截第20章 不是運氣第39章 搶先出手第7章 秘密任務第38章 黃雀在後第17章 狼入羊羣第23章 惡意中傷第32章 全速攔截第2章 四重密碼第4章 開赴那霸第38章 全速出擊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5章 整軍再戰第9章 破交戰果第47章 背水之戰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0章 炮擊樂章第19章 風火元帥第24章 見好就收第30章 落荒而逃第19章 重新佈局第7章 將計就計第48章 速度紀錄第18章 鳴金收兵第36章 指揮角力第19章 實戰練兵第49章 廢物利用第13章 逼敵決戰第13章 艦隊家底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3章 無理要挾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5章 誘敵出戰第26章 當局者迷第66章 夾尾而逃第11章 兵不刃血第23章 有始有終第20章 垂死掙扎第23章 悄然返航第7章 走馬上任第19章 奔赴戰場第8章 重點戰場第48章 困難重重第35章 最後豪賭第55章 暴力衝突第62章 承前啓後第13章 混亂之戰第8章 牽制行動第8章 上帝之手第17章 家世背景第1章 借題發揮第30章 快速專家第25章 旁觀者清
第46章 進退兩難第48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一炮斬首第33章 好友重聚第25章 最後起航第13章 瘋狂構想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3章 火中取栗第7章 秘密任務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5章 一發全身第13章 焦急等待第55章 暴力衝突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7章 禍福相依第29章 果敢遇襲第6章 全面動員第47章 一波三折第42章 小國大志第19章 料敵如神第23章 無聲追殺第52章 等待機會第4章 後生待遇第10章 重新編排第63章 運氣無敵第6章 帝國首輔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章 瘋狂擴充第11章 盡職盡忠第20章 關鍵技術第3章 致命絕殺第26章 意料之中第33章 主力決戰第13章 敗將言勇第30章 運氣因素第5章 精兵雲集第13章 不留後路第35章 重點技術第7章 直搗龍潭第5章 動態發展第7章 戰艦動員第3章 孤島之行第39章 巨蟒吞象第22章 載譽而歸第37章 戰雲密佈第35章 忙中出錯第32章 全速攔截第20章 不是運氣第39章 搶先出手第7章 秘密任務第38章 黃雀在後第17章 狼入羊羣第23章 惡意中傷第32章 全速攔截第2章 四重密碼第4章 開赴那霸第38章 全速出擊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5章 整軍再戰第9章 破交戰果第47章 背水之戰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0章 炮擊樂章第19章 風火元帥第24章 見好就收第30章 落荒而逃第19章 重新佈局第7章 將計就計第48章 速度紀錄第18章 鳴金收兵第36章 指揮角力第19章 實戰練兵第49章 廢物利用第13章 逼敵決戰第13章 艦隊家底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3章 無理要挾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5章 誘敵出戰第26章 當局者迷第66章 夾尾而逃第11章 兵不刃血第23章 有始有終第20章 垂死掙扎第23章 悄然返航第7章 走馬上任第19章 奔赴戰場第8章 重點戰場第48章 困難重重第35章 最後豪賭第55章 暴力衝突第62章 承前啓後第13章 混亂之戰第8章 牽制行動第8章 上帝之手第17章 家世背景第1章 借題發揮第30章 快速專家第25章 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