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老當益壯

bookmark

相對而言,“秦嶺”號與“霧島”號的決鬥最爲慘烈。

兩艘戰艦都是上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開工建造的,“霧島”號的開工時間比“秦嶺”號早了大概十個月,服役時間則晚了整整一年。因此,兩艘戰艦在兩支海軍中都算得上是“爺爺輩”的老式戰艦。

最初的時候,“霧島”號是按照戰列巡洋艦設計的。上次大戰結束後,戰列巡洋艦逐漸淡出海戰舞臺,日本海軍“以節約爲本”,對包括“霧島”號在內的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進行了全面改進,包括延長艦體,更換動力設備,採用高大的塔式艦橋等等,使其升格爲快速戰列艦。

實際上,“霧島”號的武備並沒有得到加強,防護水平也沒有得到提高,除了勉強能夠維持的三十節高航速之外,其他各項性能指標都達不到快速戰列艦的標準。至少,大明帝國的“皇帝”級,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配備的是四百毫米(十六英寸)口徑的主炮,防護性能遠勝過以往的戰列艦。

正是如此,包括大明帝國在內,很多國家仍然將“霧島”號列爲戰列巡洋艦。

“秦嶺”號則是從一開始就作爲戰列艦設計的,而且算得上是帝國海軍第一艘從設計開始就達到了“超無畏艦”水平的戰列艦(“崑崙山”級雖然裝備了三百五十毫米口徑的主炮,但是其最初設計來自於“五嶽”級,而“五嶽”級的基礎設計只能算得上是“無畏艦”,而不是“超無畏艦”)。

與“霧島”號一樣,上次大戰結束之後,帝國海軍對“秦嶺”號進行了兩次改進。

第一次改進的效果並不顯著。主要就是更換了一些輔助設備,並沒有做傷筋動骨的“大手術”。第二次改進的規模要大得多,更換了動力設備、主炮、副炮等。因爲受到《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地限制,並沒有在這次改進中全面加強防護。

直到在“薩蘭加尼海戰”中受傷,返廠大修時,江南造船廠才趁此機會加強了“秦嶺”號關鍵部位的裝甲防護。使其排水量激增近三千噸,並且使速度降到了二十節。另外就是增加了新的火控雷達,彈道計算機等剛剛誕生的新式裝備。

火力上。兩艘戰艦不相上下,只是“秦嶺”號的火力控制設備更加先進。

防護上,“秦嶺”號的優勢很明顯,只是沒有絕對地防護保證。即便在一萬二千米的交戰距離上,十四英寸穿甲彈仍然能夠打穿“秦嶺”號大部分部位的裝甲。反過來,“秦嶺”號地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彈幾乎能夠在全射程上對付“霧島”號。速度上。“霧島”號佔有絕對優勢。只是在狹窄的海灣內。速度優勢很難發揮出來。

顯然,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

如果說“霧島”號是一頭靈活的豹子,“秦嶺”號就是一頭強壯的犀牛。

十點十五分,在“果敢”號開火後三分鐘,被“霧島”號壓着打了三輪後,“秦嶺”號的八門巨炮發出地怒吼吹響了決鬥地號角。

與“渤海”號不同。似乎對本艦的速度沒有信心,“秦嶺”號的艦長並沒有讓戰艦變更航向,而是一直跟隨前方的“東海”號前進。同時,八門主炮以平均一分鐘一輪的齊射速度向“霧島”號傾瀉着炮彈。

顯然,“秦嶺”號太老了,根本跑不過“霧島”號。

同時,“秦嶺”號也擺出了拼命的架勢。在雙方火力相當地情況下,除非“霧島”號也有拼命的念頭,不然就別想靠近“秦嶺”號。

實際上。“霧島”號也確實沒有逼近“秦嶺”號。

大概是“霧島”號的艦長友成佐市郎大佐對本艦的防護性能沒有把握。所以不敢貿然縮短交戰距離。

如此一來,雙方的交戰距離一直保持在一萬米左右。

在這個距離上。雙方的主炮都對對手有足夠的威脅,而裝甲防護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另外,雙方領隊的旗艦都將速度控制在了十五節左右,因此速度性能也成了次要因素。當然,在戰術規避中,速度的意義還是非常明顯地。

戰鬥打到十點二十一分,“秦嶺”號捱了兩枚十四英寸穿甲彈,以及十多枚六英寸炮彈。“霧島”號也被一枚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彈,以及數枚一百五十毫米炮彈擊中。只是,兩艘戰艦並沒有受到嚴重創傷,戰鬥力也沒有降低多少。

隨着“伊勢”號轉向脫離編隊,“霧島”號擴大了戰術機動地範圍。

此時,“霧島”號的速度優勢發揮了作用。相反,“秦嶺”號並沒有加速,也沒有擴大戰術機動範圍,因爲加速後就將衝到“渤海”號與“伊勢”號之間,不但擋住了“渤海”號地射界,還將遭到“伊勢”號的炮擊。

一時之間,“秦嶺”號的處境相當艱難。

到十點四十五分,在不到二十五分鐘的戰鬥中,“秦嶺”號捱了至少六枚十四英寸穿甲彈,後艦橋被毀,主桅杆上的電眼丙型雷達被毀,主光學測距儀被毀,左舷距離艦首大概七十米處的水線部位被打出了一個大窟窿,相鄰三個水兵艙進水。

幸虧“秦嶺”號一直以防護能力強而著稱,後桅杆上的鷹眼火控雷達還能正常工作。

在這二十五分鐘內,“霧島”號只捱了兩枚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彈。

相對而言,“霧島”號的傷勢比“秦嶺”號還要重。這兩枚穿甲彈,一枚打壞了主光學測距儀,另外一枚打斷了後桅杆。也就是說,“霧島”號上最重要的兩隻“眼睛”都被打瞎了。雖然主炮沒有受到損壞,但是在沒有主光學測距儀與瞭望員的情況下。“霧島”號的炮擊準確率開始直線下降。

可以說,“霧島”號高大的塔式艦橋給自身惹來了麻煩。

艦橋本來就是敵人轟擊地重點目標,而那麼明顯的塔式艦橋,在任何一名炮手的眼裡都是“炙手可熱”的傢伙,而且在火控雷達的照射下,艦橋反射的信號也更加強烈。更容易被主炮瞄準。

另外也多多少少有點運氣成分,畢竟一炮轟斷桅杆地事情並不常見。

十點五十三分,在打到第三十四輪齊射的時候。“秦嶺”號的炮手終於找到了“手感”。

這輪齊射地八枚穿甲彈打中了二枚,一枚命中了“霧島”號司令艦橋,另外一枚命中了艦尾兩座炮塔之間的主裝甲帶。

因爲“霧島”號不是旗艦,所以司令艦橋沒有使用。只是,炮彈爆炸產生的彈片將上方羅經艦橋與副炮指揮所裡的官兵殺死了幾十個。打中主裝甲帶的穿甲彈在進入艦體之後就發生了爆炸,導致“哎”炮塔與“嗚”炮塔暫時失去了作戰能力。

僅僅一分鐘後。運氣回到了“霧島”號的手上。

其“啊”炮塔打出地一枚穿甲彈準確地命中了“秦嶺”號左舷距離艦尾大概五十五米。也就是丁炮塔左側的水線附近。穿甲彈不但進入了艦體,而且爆炸後在艦體水線附近撕開了一個直徑約莫六米的窟窿,導致附近數座艙室進水。

很快,“秦嶺”號的左傾角度超過了五度。

無奈之下,艦長只能命令向右舷的幾個次要艙室注水,以恢復戰艦的平衡。當然。“秦嶺”號並沒有停止炮擊,仍然在以每分鐘一輪地速度向“霧島”號開火。

到十一點的時候,“秦嶺”號已經下沉了大概兩米,首甲板距離海面不到半米了!

五分鐘之後,在交戰距離縮短到不足八千米的時候,“秦嶺”號再次收穫戰果。

八枚穿甲彈,竟然打中了三枚,而且有兩枚在“霧島”號的水線附近,另外一枚再次命中了“霧島”號高大的艦橋。而且命中點就在航海艦橋的右側。

包括友成佐市郎在內的數十名官兵全被炸死。

命中水線附近的兩枚穿甲彈對“霧島”號構成了致命傷害。不但打掉了兩臺主機,還導致相鄰的數個大型艙室進水。

隨着“霧島”號地速度降低。機動性減弱(實爲失去指揮後,沒有進行機動規避),加上交戰距離近一步縮短,“秦嶺”號地炮擊越來越猛烈,也越來越準確。似乎所有炮組的槍炮軍官都想到了要將“霧島”號擊沉,而不僅僅只是將敵人打殘,所有主炮都瞄準了“霧島”號水線附近地主裝甲帶!

“霧島”號厚度僅有兩百毫米的主裝甲帶根本承受不住這樣的猛烈轟擊。

到十一點三十五分,半個小時內,至少有十七枚穿甲彈打中了“霧島”號,其中大概有十三枚打在了水線附近,並且在艦體內爆炸。

顯然,“霧島”號已經是在劫難逃了。

當時,“霧島”號有限幾乎所有艙室都進水,右傾角度超過了八度,而且還在加速傾斜。

隨着“渤海”號放棄追擊“伊勢”號,與“秦嶺”號並肩作戰,“霧島”號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翻覆之前,“霧島”號又至少被十多枚三百五十毫米與四百毫米穿甲彈命中。

十一點四十七分,在“長門”號沉沒之前大概十分鐘,嚴重右傾的“霧島”號在扇島東面大概九公里,距離“長門”號不到兩公里處翻覆沉沒。全艦一千四百餘名官兵,僅有三百七十二人生還。)

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1章 海陸並進第24章 戰略佈局第30章 大肆殺戮第50章 傷痕累累第24章 一半一半第24章 海上堡壘第32章 危險機會第35章 優勢劣勢第36章 情勢反轉第6章 出奇制勝第29章 被動反應第12章 難以理解第22章 等君入甕第8章 鉅艦逞威第19章 料敵如神第62章 完勝死敵第37章 疏忽大意第25章 無路可退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1章 老將交鋒第43章 默契無間第7章 戰艦動員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0章 敵軍動態第7章 慘重損失第16章 乘勝追擊第38章 聯手絞殺第3章 不知進取第27章 第一印象第48章 困難重重第13章 神奇戰艦第37章 臨機應斷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7章 英國特色第33章 糧食危機第10章 人生岔口第4章 引蛇出洞第14章 戰爭橫財第4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禍福相依第35章 重點技術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7章 絕對優勢第6章 棄車保帥第5章 精兵雲集第22章 臨危而退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2章 雙雄爭功第4章 後生待遇第32章 絕地反擊第2章 文化割裂第44章 艦隊司令第26章 世事難料第48章 前仆後繼第44章 後悔晚矣第9章 完美計劃第2章 權宜之計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1章 艱難返航第30章 實力爲證第33章 創造機會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8章 最高懲罰第20章 垂死掙扎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0章 戰略影響第59章 迎頭痛擊第21章 大膽決策第19章 及時情報第47章 危機並存第31章 歌頌軍魂第15章 萬變不離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0章 側翼突擊第48章 軍人職責第9章 完美計劃第17章 重拳出擊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0章 死亡威脅第1章 全面進攻第29章 下定決心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8章 石頭落地第24章 進軍美洲第36章 指揮角力第3章 血與烈火第8章 牽制行動第7章 彈如雨下第14章 各打各的第70章 名將獻禮第24章 一半一半第20章 聯名推薦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1章 敵後包抄第10章 人生岔口第8章 破冰之旅第13章 別無選擇第38章 反客爲主
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1章 海陸並進第24章 戰略佈局第30章 大肆殺戮第50章 傷痕累累第24章 一半一半第24章 海上堡壘第32章 危險機會第35章 優勢劣勢第36章 情勢反轉第6章 出奇制勝第29章 被動反應第12章 難以理解第22章 等君入甕第8章 鉅艦逞威第19章 料敵如神第62章 完勝死敵第37章 疏忽大意第25章 無路可退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1章 老將交鋒第43章 默契無間第7章 戰艦動員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0章 敵軍動態第7章 慘重損失第16章 乘勝追擊第38章 聯手絞殺第3章 不知進取第27章 第一印象第48章 困難重重第13章 神奇戰艦第37章 臨機應斷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7章 英國特色第33章 糧食危機第10章 人生岔口第4章 引蛇出洞第14章 戰爭橫財第4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禍福相依第35章 重點技術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7章 絕對優勢第6章 棄車保帥第5章 精兵雲集第22章 臨危而退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2章 雙雄爭功第4章 後生待遇第32章 絕地反擊第2章 文化割裂第44章 艦隊司令第26章 世事難料第48章 前仆後繼第44章 後悔晚矣第9章 完美計劃第2章 權宜之計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1章 艱難返航第30章 實力爲證第33章 創造機會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8章 最高懲罰第20章 垂死掙扎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0章 戰略影響第59章 迎頭痛擊第21章 大膽決策第19章 及時情報第47章 危機並存第31章 歌頌軍魂第15章 萬變不離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0章 側翼突擊第48章 軍人職責第9章 完美計劃第17章 重拳出擊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0章 死亡威脅第1章 全面進攻第29章 下定決心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8章 石頭落地第24章 進軍美洲第36章 指揮角力第3章 血與烈火第8章 牽制行動第7章 彈如雨下第14章 各打各的第70章 名將獻禮第24章 一半一半第20章 聯名推薦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1章 敵後包抄第10章 人生岔口第8章 破冰之旅第13章 別無選擇第38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