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草草收兵

bookmark

堅持的結果不是獲得勝利,就是承受更慘痛的失敗。

九點二十五分不到,在艦體嚴重進水,轉向已經非常不靈活的情況下,“熹宗”號只勉強避開了迎面射來的二條魚雷,隨即就被三條魚雷連續命中。

即便是沒有受損的戰列艦被三條重型魚雷擊中,結果也會極爲悲慘。

另外,美軍使用的不再是以往那中口徑五百三十三毫米(二十一英寸)的重型魚雷,而是口徑六百三十五毫米(二十五英寸),採用了日本氧氣魚雷的技術,雷頭裝藥量達到了六百七十五公斤(一千五百磅),航行速度超過了六十節,射程至少十二公里的大型魚雷。這種魚雷,一條就能重創一艘戰列艦!

另外,別說“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就算是“省”級戰列艦,其艦體水下部位也最多隻能承受住五百公斤炸藥的攻擊。可以說,當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戰列艦的防魚雷結構能夠承受美軍新式大型魚雷的攻擊。

不幸中的萬幸是,三條魚雷中,竟然有二條擊中了“熹宗”號艦體的左側。

當時,魚雷是從“熹宗”號的右後方射來的,在全速轉向的時候,因爲轉向機構受到了損傷,所以艦長無法把握好轉向角度,結果一下就轉過了頭,導致艦體左側暴露在了魚雷面前。因此,在第一條魚雷擊中了艦體尾部之後,另外二條魚雷全都擊中了艦體尾部的左側,而不是右側。

因爲“熹宗”號的右側艦體遭到的損傷極爲嚴重,如果魚雷擊中了右側,這艘戰艦肯定會因爲右側艦體迅速進水,從而無法保持橫向平衡,最終向右翻覆。相反,魚雷擊中了左側,反而幫了這艘戰艦。

中雷之後,艦長立即命令將原先打開了通海閥門的左側艙室內的海水抽出來。利用受損部位的進水來控制戰艦的橫向平衡。當然,此時“熹宗”號上配備的獨立發電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獨立發電機,這艘戰艦上地抽水機不可能立即以最大功率開始工作,也就無法及時抽出左側艙室內的海水。

只是,在被魚雷擊中之後,“熹宗”號已經無力繼續戰鬥下去了。

從九點半開始,該艦上最後兩門主炮都停止了射擊。爲了向抽水機提供更多的電力。艦長不得不把原本提供給艦炮的電力全部轉移給了抽水機。相對而言,保住戰艦。要比多向敵人打幾枚炮彈更加重要。

也就在“熹宗”號中雷後不到三分鐘。“俄亥俄”號也被魚雷擊中了。

這次。命中“俄亥俄”號地魚雷多達五條!

雖然帝國海軍驅逐艦裝備地仍然是五百五十毫米魚雷。而不是已經提供給破交艦使用地六百五十毫米魚雷(主要是驅逐艦上地魚雷儲備艙空間有限。如果要使用六百五十毫米魚雷。就要對艦體結構做調整。非常麻煩)。但是在連續被五條魚雷命中之後。原本已經遭到重創。露天甲板幾乎快要被海水淹沒地“俄亥俄”號也走到了盡頭。

實際上。導致“俄亥俄”號沉沒地最直接原因就是艦體被海水淹沒。

在吃水量加大地情況下。魚雷地命中點向上移了好幾米。在擊中“俄亥俄”號地五條魚雷中。至少有二條魚雷打在了穿甲彈留下地創傷處。結果“俄亥俄”號厚實地主裝甲帶根本沒有起到多大地作用。

另外。五條魚雷都打在了“俄亥俄”號艦體地右側。

雖然該艦之前受到的創傷主要集中在了艦體的左側。但是爲了保持艦體平衡,艦長已經讓艦體右側近一半的艙室注水。隨着更多的沒有注水的艙室被海水淹沒。該艦面臨地不是左傾地危險,而是右傾的危險。更要命地是。該艦沒有配備獨立發電機,隨着海水涌入鍋爐艙與輪機艙,動力系統無法爲抽水機提供足夠的電力,也就無法將那些沒有受到損傷,但是在之前已經注水地艙室內的海水抽出來,也就無法減輕艦體右側地進水量。

最終,“俄亥俄”號的艦長在拯救無望的情況下下達了棄艦的命令。

到此時,交戰雙方的損失旗鼓相當,且戰局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太宗”號還有七門主炮可以作戰,而“內布拉斯加”號只剩下了四門主炮。即便“新罕布什爾”號沒有撤退,還有三門主炮,可是其主炮已經無法精確瞄準目標。因此,即便在一打二的情況下,“太宗”號也沒有落於下風。

另外,“熹宗”號還沒有沉沒的危險,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沉沒。“太祖”號已經撤出了戰鬥,沒有意外,也不會沉沒。第51艦隊則有二艘戰列艦遭到了重創,肯定會很快戰沉。顯然,局勢對第11艦隊有利。

只是,好景不長。

九點半不到,“太祖”號尾部發生的爆炸嚇得白佑彬一下就跳了起來。

爆炸點明顯在海面下,而且威力極爲巨大,不像是穿甲彈產生的。另外,當時美軍戰列艦沒有向“太祖”號開火,也不可能有重型穿甲彈擊中“太祖”號。爆炸點距離最近的彈藥庫都有幾十米遠,也不可能是彈藥庫爆炸,另外彈藥庫爆炸產生的水柱要高得多。因此,只能是魚雷擊中“太祖”號後發生的爆炸。

對於已經遭到重創,艦體進水超過了五千噸,損失了一半動力的“太祖”號來說,這條重型魚雷帶來的損傷是難以承受的。

據後來調查,擊中“太祖”號的魚雷肯定是從攻擊“熹宗”號的美軍驅逐艦上射出來的。當時“太祖”號距離“熹宗”號大概五海里,且正好在美軍魚雷的航道上。由此可以推斷,美軍魚雷的最大射程肯定不止十二公里,肯定接近二十公里,甚至超過了二十公里,不然不可能擊中“太祖”號。

艦尾中雷之後,“太祖”號立即喪失了所有的推進系統。

緊接着,艦體出現了明顯的尾傾。在艦尾嚴重進水的情況下,艦長要想使戰艦保持平衡。就得向艦首的艙室注水。問題是,此時戰艦地露天甲板就要被海水淹沒了,如果再向艦首艙室注水,戰艦必然沉沒。相反,如果不向艦首的艙室注水,戰艦就將因爲嚴重尾傾而沉沒。

十五分鐘之後,三枚紅色信號彈從“太祖”號上升了起來。

這是戰艦的通信設備受損,且無法通過旗語或者燈光發出信號的情況下。發出本艦已經放棄救援努力,艦長已經下達棄艦命令的唯一辦法。

如同每一艘戰列艦的艦長一樣。“太祖”號的第六任艦長俞朋飛上校在下達了棄艦命令之後,就將自己反鎖在了司令艦橋內,準備隨同戰艦一同殉國。只不過,數名軍官用消防救生的斧頭砸開了司令艦橋左側地窗戶。強行將俞朋飛拖上了救生艇。按照帝國海軍的新軍規,艦長地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還屬於整個海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任何一名艦長都不得放棄求生的努力,戰艦上的軍官務必確保艦長地生命安全。

反正俞朋飛沒有能夠隨同“太祖”號一同戰沉。

最終,他在前來接應的驅逐艦上目睹了“太祖”號沉入大海。

“太祖”號戰沉,一下就打掉了白佑彬的信心。

“安宗”號肯定會沉沒。沒有任何人能夠拯救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的戰列艦。“熹宗”號也危在旦夕。即便官兵們沒有放棄,可是誰也無法保證這艘戰艦能夠返回阿普拉港。甚至難以回到威克島的錨泊地。

剩下的,僅僅只有旗艦“太宗”號了。

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恐怕連“太宗”號也會戰沉。到時候,第11艦隊的四艘主力艦將全軍覆沒。結果將難以設想。

也就在這個時候,“太宗”號再次被“內布拉斯加”號擊中。

九點五十五分,白佑彬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實際上,就在他下令撤退前大概二分鐘,斯普魯恩斯也下達了撤退地命令。

對斯普魯恩斯來說,這場戰鬥地結果也是無法承受的。“俄勒岡”號肯定會沉沒,“俄亥俄”號已經嚴重右傾,恐怕也會沉沒。如果“新罕布什爾”號與“內布拉斯加”號出現不測,就算他能夠幹掉第11艦隊地四艘戰列艦,也得不償失。

在基本上失去了戰鬥力的情況下,撤退是唯一地明智選擇。

結果,雙方在九點五十五分打出了最後一輪齊射之後,都轉向離開了戰場。當然,離開的只是主力艦,雙方地輔助戰艦沒有急着撤退,而是留了下來,負責打撈落水人員,搶救受損戰艦。

因爲交戰海域的面積並不大,在撤退的時候,“太宗”號與“內布拉斯加”號的距離近有二萬米。所以在主力艦撤退之後,雙方的輔助戰艦,特別是輕巡洋艦又打了起來。反而是雙方的驅逐艦沒有參加戰鬥,畢竟需要戰艦去打撈落水官兵。

輔助戰艦的炮戰持續十一點過,才緩緩結束。

此時,莫懷成已經率領“關島”號破交艦隊趕了過來,負責爲受損的二艘戰列艦護航。同樣的,尼米茲也緊急電令金凱德派遣一部分戰艦去掩護撤退的第51艦隊。

十一點半,白佑彬收到了戰區司令部的電報。

增援中途島的行動被取消了,運輸船隊在“海獅”號破交艦隊的掩護下調頭轉向,返回了阿普拉港。

顯然,江洪波擔心運輸船隊在沒有第11艦隊掩護的情況下遭到美軍第52艦隊的襲擊,而“海獅”號破交艦隊僅有四艘大型巡洋艦,絕不是第52艦隊的對手,因此只能放棄增援中途島的行動。

到此,“第三次中途島海戰”結束。

對交戰雙方來說,這場海戰的結局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第14章 羣策羣力第4章 元帥到訪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3章 全身而退第11章 創造思維第37章 提前謝幕第13章 混亂之戰第28章 驅逐殺手第4章 罵纔是愛第45章 變化因素第28章 義無返顧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9章 不爲所動第41章 指東打西第39章 偵察前哨第47章 背水之戰第47章 主動做餌第7章 重新適應第27章 臨時變陣第41章 決戰在即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7章 繼續前進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7章 疏忽大意第41章 鑄造榮譽第5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主力破交第9章 遭遇之戰第26章 意料之中第46章 窒息炮擊第46章 獨木難支第12章 第二戰場第12章 自私代價第56章 嚴重錯誤第11章 老將交鋒第21章 交錯編隊第14章 羣策羣力第21章 意外連連第31章 意外驚喜第20章 只欠敵人第8章 重返艦隊第8章 海軍癌症第20章 盲目追擊第14章 調整狀態第1章 繼續努力第40章 獵與被獵第33章 絕望之旅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3章 不留後路第49章 狐狸轉身第22章 攔截行動第20章 偶然相遇第26章 以戰促和第21章 海上混戰第35章 命運之手第52章 喜憂參半第17章 報仇雪恨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1章 炮火兇猛第42章 海上賽跑第48章 前仆後繼第10章 守株待兔第21章 海軍結症第3章 少有所爲第3章 重大項目第13章 戰爭決策第16章 乘勝追擊第4章 小拿破倫第11章 創造思維第21章 絕殺敵酋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3章 草草收兵第7章 戰艦動員第31章 攻佔虎穴第23章 無理要挾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6章 靜觀其變第4章 歸隊報道第11章 兵不刃血第19章 主力登場第48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評估報告第6章 主動挑釁第6章 談婚論嫁第33章 絕望之旅第34章 將計就計第12章 毀滅序幕第61章 全面圍攻第10章 守株待兔第2章 四重密碼第23章 門戶之見第66章 善後工作第30章 落荒而逃第51章 鬥勇鬥狠第18章 突然襲擊第48章 困難重重第59章 漁翁得利第6章 遙感戰鬥第58章 優柔寡斷
第14章 羣策羣力第4章 元帥到訪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3章 全身而退第11章 創造思維第37章 提前謝幕第13章 混亂之戰第28章 驅逐殺手第4章 罵纔是愛第45章 變化因素第28章 義無返顧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9章 不爲所動第41章 指東打西第39章 偵察前哨第47章 背水之戰第47章 主動做餌第7章 重新適應第27章 臨時變陣第41章 決戰在即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7章 繼續前進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7章 疏忽大意第41章 鑄造榮譽第5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主力破交第9章 遭遇之戰第26章 意料之中第46章 窒息炮擊第46章 獨木難支第12章 第二戰場第12章 自私代價第56章 嚴重錯誤第11章 老將交鋒第21章 交錯編隊第14章 羣策羣力第21章 意外連連第31章 意外驚喜第20章 只欠敵人第8章 重返艦隊第8章 海軍癌症第20章 盲目追擊第14章 調整狀態第1章 繼續努力第40章 獵與被獵第33章 絕望之旅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3章 不留後路第49章 狐狸轉身第22章 攔截行動第20章 偶然相遇第26章 以戰促和第21章 海上混戰第35章 命運之手第52章 喜憂參半第17章 報仇雪恨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1章 炮火兇猛第42章 海上賽跑第48章 前仆後繼第10章 守株待兔第21章 海軍結症第3章 少有所爲第3章 重大項目第13章 戰爭決策第16章 乘勝追擊第4章 小拿破倫第11章 創造思維第21章 絕殺敵酋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3章 草草收兵第7章 戰艦動員第31章 攻佔虎穴第23章 無理要挾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6章 靜觀其變第4章 歸隊報道第11章 兵不刃血第19章 主力登場第48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評估報告第6章 主動挑釁第6章 談婚論嫁第33章 絕望之旅第34章 將計就計第12章 毀滅序幕第61章 全面圍攻第10章 守株待兔第2章 四重密碼第23章 門戶之見第66章 善後工作第30章 落荒而逃第51章 鬥勇鬥狠第18章 突然襲擊第48章 困難重重第59章 漁翁得利第6章 遙感戰鬥第58章 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