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再搶施琅

多爾袞匆匆回到府邸,多鐸、阿濟格和霍五等人早已經在正廳等候多時。

一進門,多爾袞什麼話也沒說,便從腰間摸出一個金裸子丟給霍五,“這是本王給你的賞!”

多鐸和阿濟格則驚喜萬分,“怎麼,那何洛會答應投靠於咱們了?”

多爾袞嘴角顯出笑意,“應該差不離了。要說這何洛會可真是個人才,所獻三策,每一條都直插咱們的軟肋,這樣的人才要是不能爲我所用,還是儘早殺了乾淨。可笑那豪格,守着這麼一個俊傑卻不知道人盡其才,只是白白的便宜了我等啊!”

多鐸驚奇的回頭看看身後不遠處一臉謙恭的霍五,“你這奴才,雖斷了一條臂膀,可這腦子卻是分外靈光,要不說南人狡詐呢,果然所言非虛啊!”

霍五的臉上滿是笑容和自得之色,言辭卻是謙卑之極。“都是主子的洪福齊天,奴才不過是因勢利導,才促成了這樁美事,萬萬不敢居功!“

多爾袞讚許的點點頭,“先是命人和何洛會私下接觸,讓豪格得知產生嫌隙,接着讓本王趁虛而入,安排的確是天衣無縫。之前怪不得你向本王要了那麼多的何洛會和豪格的秘聞,卻原來是揣度人心啊!這件差使辦得不錯,先到鑲白旗任一個都統,你畢竟是南人,在旗中做事有些不便。等日後本王在漢軍旗幫你補一個缺,到時再委任具體的官職和職司。”

“奴才謝主子的賞!”霍五適時的磕頭謝恩。眼中卻閃過一絲冷厲的光芒。納古看在眼中,卻是情不自禁的身子一顫,連忙低下頭去,只裝作什麼也沒看到。

聊了一會關於何洛會的事情,多爾袞卻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眼見着大戰在即,皇太極又以兵事相托,多爾袞自然是日理萬機,忙的腳不沾地。

大軍眼看着就要開拔到錦州一線,如今糧草依然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寧完我負責聯絡新近剛剛成爲滿清屬國的朝鮮,命他們提供大軍所需糧食。並抽調精銳助戰。但朝鮮方面卻總是一再推脫,這麼多天過去,仍是未見有任何的動作,這不由得讓多爾袞有些惱怒。

崇禎九年。皇太極自立爲皇帝。建立大清國。命朝鮮覲見。但朝鮮方面確實態度強硬,天啓七年的“丁卯之亂”積攢下來的仇恨瞬間爆發出來,朝鮮表態世代侍奉於大明。絕不肯成爲滿清的屬國,也由此揭開了滿清攻伐朝鮮之戰的序幕。

崇禎十年,十萬清軍蜂擁涌入朝鮮,僅僅十二天便攻克了朝鮮都城,朝鮮國王李倧退守南漢城,明廷卻始終未派出兵馬支援,最後,李倧只得出城向皇太極請降,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大明年號,繳納大明所賜誥命敕印奉滿清正朔,每年歲貢,並奉二子爲質。此後朝鮮正式成爲滿清的屬國。史稱“丙子之亂”。

但朝鮮朝野卻始終涌動着濃厚的反清情緒。滿清爲滿足攻伐所需,常常向朝鮮索取糧草、軍資,朝鮮國內民不聊生,百姓負擔加重,自然是哀鴻遍野。也因此,從朝鮮王室、士大夫階層乃至庶民都對大明懷有極深的感情,暗中不斷的通過各種渠道與大明聯絡,並向大明提供糧秣軍資,希望有朝一日大明王師能馳援朝鮮,救民於水火。

這一次便是如此,朝鮮方面雖然答應了滿清的要求,但卻遲遲沒有動作,多爾袞也爲此很是憤怒。

“今日我已經入宮覲見,皇帝也知道了此事,已經責成英俄爾岱率五千精騎先期進駐義州,命朝鮮領議政、都承旨等大臣前往受審。另外還派遣了查布海爲‘查勘敕使’,前往朝鮮,責問朝鮮王室,今後便常駐朝鮮,以爲監督。英俄爾岱是議政大臣,更是咱們正白旗的固山額真,查布海也是咱們的人,這一次務必要令朝鮮全力配合。”

多爾袞又仔細思索了片刻,“朝鮮身處我大清之側,與明廷更是藕斷絲連。我已經向皇帝諫言,最好在朝鮮留駐一支兵馬,能控制住朝鮮大局,查布海此行也是我的建議。再者說,朝鮮與大明山東隔海相望,如今聽說是商賈往來不絕。咱們的勁敵朱平安便在那裡屯駐,遲早是心腹之患,咱們大清欠缺水師,想要渡海討伐山東是千難萬難,但卻要一定牢牢的守住朝鮮,一旦被朱平安趁虛而入,我大清便會腹背受敵,到時可就不堪設想了!”

多鐸和阿濟格兩人連連點頭。

多爾袞看了看霍五和納古,“你們也下去休息吧,本王等還要計議些軍機要事。你們都是從山東逃出來的,以後少不得要你們提供一些資情,到時本王再召你們來!”

霍五和納古這才退了出來。除了王府沒多遠,迎面飛馬趕來一人,正是霍五從山東帶來的兩名心腹之一。看到納古在側,欲言又止。

霍五不動聲色的讓納古離開,納古卻猶猶豫豫,霍五便有些不耐煩,“讓你走便走,我知道你是什麼意思。那東西可是貢品,你也省着點用,再過一些時日東西才能送到關外來,這一段時日老子也沒有存貨。總之是少不了你的便是。”

納古這才放下心來,心滿意足的告退離開。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巷中,心腹這才湊近了霍五,聲音中透露出無比的興奮,“大哥,家中來人了!”

……

十月底的時候,鄭家的船隊抵達登州,鄭鴻逵、鄭襲和陳鼎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鄭森也被朱平安大張旗鼓的請到了都司衙門。

見到鄭森的那一刻,鄭鴻逵等人總算安下心來,這麼長時間未見。鄭森的氣色還算不錯,看來朱平安雖然將其軟禁起來,但卻沒有虧待。

“大公子!”鄭鴻逵等人一揖到地。

鄭森點點頭,身後的一衆被俘的鄭軍水師軍官也都是有些尷尬。縱橫海上這麼多年,今日居然被主家用銀子贖了回來,這對於軍官來說也意味着一種羞辱。

楊德凱大步走進官廳,稟報朱平安,港口上的銀子已經點算交割完畢。朱平安這才哈哈一笑,對鄭森、鄭鴻逵等人說道:“事情已經辦妥,本官在衙門中準備了宴席。爲大公子和鄭四爺等送行。預祝一帆風順,諸位千萬不要推辭啊!”

鄭森冷哼了一聲,自從在海灘上被朱平安的兵馬生擒之後,這麼多的時日便一直被軟禁在都司衙門之內。與外界失去了一切的聯繫。每日裡便是讀書、飲酒。朱平安倒是登門拜訪過幾次,但鄭森卻都拒絕了見面。鄭森內心的驕傲,使得他根本不允許自己面對朱平安。

面對朱平安的邀請。鄭森果斷的一拱手,聲音卻是分外的冰冷。“多謝大人美意,離家數月,家中還有慈母倚門盼歸,森亦是歸心似箭,便就此與大人告別吧!”

鄭森此言一出,鄭鴻逵等人頓時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沒錯,仗是打敗了,但主帥的氣度總還是要有的,今後的海上,登萊水師也將正式控制大明北疆海域,鄭家還有很多事情都要和登州打交道,鄭森此舉未免太不給朱平安面子了。更何況現在還是在登州,萬一朱平安動怒,再將其扣押起來,豈不是太不划算。

鄭鴻逵向前跨出一步,剛打算要向朱平安解釋一二。朱平安卻是笑着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沒有強留的意思,這……!”

話還未說完,官廳的門前便是出現了兩個身影。正是問詢匆匆自登萊水師軍港趕回來的施琅和劉國軒。

鄭森看到他們兩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你們倒是逍遙,在這蓬萊城中如魚得水,依我看,那乾脆就不要回福建了!”說完,拂袖便走。

鄭鴻逵等人頓時臉色一變,但攔又攔不住,只得眼睜睜的看着鄭森大步離開官廳。

鄭襲向朱平安告一聲罪,匆匆追了出去,施琅和劉國軒倒是沒想到鄭森會大發雷霆,一時間愣在了原地。

鄭鴻逵則是連連作揖,連稱抱歉,朱平安絲毫不以爲意,“曰漸公不必在意,大公子在登州呆了這麼些天,心中難免會有怨氣,這是人之常情。以後山東和福建共掌南北海疆,合作的機會還多得是,還請曰漸公回去之後代我向鄭總兵賠罪,這次的確是晚輩得罪了!”

朱平安這一番話,讓鄭鴻逵的心裡是連連嘆氣,他和鄭森差不多的年紀,但爲人處世卻是天差地別。

朱平安指指施琅和劉國軒,“當日曰漸公初來登州,本官便向您討要過施琅,這孩子爲人憨厚,性格直爽,甚是對本官的脾氣,如今,曰漸公就要返回福建,本官便覥顏再次開口,不知道曰漸公能不能割愛呢?”

鄭鴻逵聞聽此言卻是一驚,不由得仔細的看了看施琅和劉國軒,“這小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不就是精通水戰嗎?這樣的人在我鄭軍水師車載斗量,朱平安卻偏偏看上了他,居然兩次開口討要,究竟是何目的?”

但鄭鴻逵卻是沒有敢答應下來,朱平安越是討要,他便是越發覺得其中必有蹊蹺。“實在是抱歉,這施琅的父親和兄弟如今都在福建衙門中任職,倘若我擅自做主將其留在了登州,到時也沒辦法向其家人交代,這……!”

朱平安沒理會鄭鴻逵,而是直接問施琅,“你呢,是個什麼意思?願意留在登萊水師嗎?”

施琅卻是爲難的很,說實話,這一連數月間,在登萊水師中廝混,倒真是結交到不少的熱血少年,尤其是每日裡都到講武堂去旁聽。孫和鼎、張濤等人的課程讓他大開眼界。而登萊水師的主官童萬鈞也是對他疼愛有加,平日裡便是邀請了他和劉國軒住在他的家中,晚間便將自己的海戰經驗傾囊相授。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塊散發着巨大吸引力的磁石,不斷吸引着施琅。

“我還是要回福建去!”想了半晌,施琅咬着嘴脣回答道,雖然這個回答讓朱平安不免有些失望,但他還是笑了笑,“本官絕不勉強你的意願,日後還有機會,登萊水師的大門隨時爲你敞開。”

施琅和劉國軒兩個人也沒了精神,無精打采的跟在鄭鴻逵、陳鼎的身後出了都司衙門。

迎面卻是一名老者疾馳而至,到了近前,翻身下馬,赫然便是童萬鈞。

“施家小子,劉國軒,你們要走?”童萬鈞氣喘吁吁的問道。

施琅和劉國軒彼此對視一眼,眼眶略有些泛紅。

童萬鈞跺跺腳,也沒說什麼,而是徑直從懷中摸出一本書冊來,交到施琅的手中。

施琅和劉國軒仔細一看,封皮上卻是四個大字。“水師紀略”。

“此冊是老夫當年跟隨孫元化大人時,得孫大人教授,並記錄了多年來的所學所思,今後便交給你們兩個,回去以後仔細研讀,萬萬不可將其束之高閣!”

施琅和劉國軒再也忍耐不住,眼淚順着臉龐悄然滑落,兩人徑直跪在了童萬鈞的面前,連連叩頭。(未完待續。。)

第57章 噶裡的美夢第15章 圖窮匕見第26章 朕要抱着你們一起死第66章 鄭劉勾結第88章 唯有生死第76章 但求故人一笑第114章 回頭是岸第70章 最後的戰鬥第58章 弒君第7章 有趣的人第42章 山右八家的威脅第87章 不速之客第64章 麻煩上門第99章 不一樣的初戰第61章 天軍第119章 鰲拜授首第39章 存續第58章 改造第81章 千里求情第17章 收服第113章 綠營第10章 義第94章 真的留下來了第102章 再戰第19章 離別鉤第60章 兵進遼東第79章 物是人非第75章 崩潰邊緣第59章 兄弟第11章 誰也無法阻擋第41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全力相助第21章 內官的理想第19章 離別鉤第5章 守城的人選第37章 福瘦膏和外籍軍官第50章 海上來客第91章 名字引發的政爭第57章 噶裡的美夢第81章 千里求情第138章 大明劫第2章 承天之佑第111章 一對老瘋子第20章 其罪當誅第33章 出城第57章 收貨第93章 目標皮島第115章 打白條第26章 拐帶人丁第61章 狗急跳牆第38章 驚變久山鎮第59章 機會來了第12章 反客爲主第25章 李如靖遇險第39章 奔跑吧 邢沅第59章 機會來了第138章 大明劫第11章 誰也無法阻擋第90章 聾相發難第135章 我可以相信你嗎?第12章 流寇會師第60章 總有亮劍時第104章 萬事俱備第88章 吐血第109章 動手吧!第6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64章 大事之基第56章 真實目的第48章 雲淙書院第103章 再度入京第44章 螳臂當車第31章 步步驚心第88章 茂山鐵礦第44章 螳臂當車第16章 打悶棍第7章 前塵往事第94章 敵人心頭的毒刺第92章 朋友第41章 你要想清楚第55章 錦官潛行第96章 歸來第140章 元忠滅口第11章 備戰第144章 久仰久仰第112章 吳三桂之策第104章 萬事俱備第134章 不得不戰第43章 京師亂局第144章 久仰久仰第63章 糊塗賬第93章 目標皮島第145章 交淺卻須言深第70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7章 **炮癡第70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42章 不一樣的流寇第86章 青雲之賀第68章 國之大賊第100章 壕溝戰術
第57章 噶裡的美夢第15章 圖窮匕見第26章 朕要抱着你們一起死第66章 鄭劉勾結第88章 唯有生死第76章 但求故人一笑第114章 回頭是岸第70章 最後的戰鬥第58章 弒君第7章 有趣的人第42章 山右八家的威脅第87章 不速之客第64章 麻煩上門第99章 不一樣的初戰第61章 天軍第119章 鰲拜授首第39章 存續第58章 改造第81章 千里求情第17章 收服第113章 綠營第10章 義第94章 真的留下來了第102章 再戰第19章 離別鉤第60章 兵進遼東第79章 物是人非第75章 崩潰邊緣第59章 兄弟第11章 誰也無法阻擋第41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全力相助第21章 內官的理想第19章 離別鉤第5章 守城的人選第37章 福瘦膏和外籍軍官第50章 海上來客第91章 名字引發的政爭第57章 噶裡的美夢第81章 千里求情第138章 大明劫第2章 承天之佑第111章 一對老瘋子第20章 其罪當誅第33章 出城第57章 收貨第93章 目標皮島第115章 打白條第26章 拐帶人丁第61章 狗急跳牆第38章 驚變久山鎮第59章 機會來了第12章 反客爲主第25章 李如靖遇險第39章 奔跑吧 邢沅第59章 機會來了第138章 大明劫第11章 誰也無法阻擋第90章 聾相發難第135章 我可以相信你嗎?第12章 流寇會師第60章 總有亮劍時第104章 萬事俱備第88章 吐血第109章 動手吧!第6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64章 大事之基第56章 真實目的第48章 雲淙書院第103章 再度入京第44章 螳臂當車第31章 步步驚心第88章 茂山鐵礦第44章 螳臂當車第16章 打悶棍第7章 前塵往事第94章 敵人心頭的毒刺第92章 朋友第41章 你要想清楚第55章 錦官潛行第96章 歸來第140章 元忠滅口第11章 備戰第144章 久仰久仰第112章 吳三桂之策第104章 萬事俱備第134章 不得不戰第43章 京師亂局第144章 久仰久仰第63章 糊塗賬第93章 目標皮島第145章 交淺卻須言深第70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7章 **炮癡第70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42章 不一樣的流寇第86章 青雲之賀第68章 國之大賊第100章 壕溝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