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

“平生有什麼志向?”

蘇軾是個厚道人,有的人會感覺到他很刻薄,比如說司馬光。那是因爲蘇軾厭惡對方,認爲對方冥頑不靈,纔會用言語來刻意的奚落醜化對方。

但李逵不一樣,他是周元的學生。

不說是千里迢迢,穎州距離沂水縣三四百里地總該有吧?

李逵眼巴巴的帶着厚禮來拜訪自己,雖有求人辦事的嫌疑,但蘇軾也做不出故意奚落李逵。學問是問不下去了,但也不能拿了人家的數千貫厚禮,最後還把人氣個半死吧?

這樣對李逵,恐怕連子弟周元知道了真相都會有意見。

雖沒有做出讓人難堪的舉動,但蘇軾還是對李逵失望至極,已經失去了提點李逵學問的意思。並不是任何一種詢問志向,都是前輩對後輩的愛護。有時候是不耐煩,說明談話已經快結束了。

蘇軾已經對李逵失望至極,蘇門學子,哪個不是才學驚豔之輩。不說別人,就說蘇軾大弟子黃庭堅,六歲能詩,八歲能文,十多歲已經熟讀經史,博聞廣記,成爲名副其實的飽學之士。二徒弟秦觀……就算是不入流的周元,十幾歲的時候文章也頗有可取之處。

就在前幾年,他和四個弟子在集賢館編史,各個都是學士,纔有了一門四學士的美譽。要問大宋什麼衙門對學問要求最高,自然是集賢館。非飽學之士不能善任之所在。

可是輪到李逵了,這位竟然敢腆着臉對蘇軾說:其他都沒學過,就《論語》學的好。您老要考校學問的話,就問《論語》的內容。

這可是蒙學啊!你都十幾歲了,難道這麼多年都在玩鬧嗎?

反正蘇軾是說什麼也提不起勁頭繼續和李逵磨嘰下去了。

想要草草的結束這場讓他萬分後悔的考校。用志向來詢問,然後看在李逵禮數週全的份上,勉勵幾句就結了。

因爲很簡單一種交談就是:

“賢侄有何志向!”諸如此類的問話。

回答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說:

“當大將軍,爲國家開疆拓土!”

“想要成爲俠義之士,保境安民。”

“做一個好官,給百姓當家作主。”

“爲帝王家分憂。”——(當太監不算)

……

反正任何一種回答都可以是這樣結束——賢侄志向遠大,要恪守本心。然後結束語就是——去玩吧!

沒錯,蘇軾正是有此打算,結束這場讓他快要忍不住怒火沖天的談話。他甚至有種不好的預感,李逵很可能成爲蘇門之恥。但李逵是周元的弟子,他沒有權力將李逵逐出蘇門。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李逵,他的志向……一開始想要吃好喝好,然後要住大房子,揍靈智上人,發財等等。

這都不是啥大志向,至少在標榜君子和仁德的時代裡,都是所不出口的不入流想法。甚至連志向都算不上。

李逵覺得蘇軾的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乾脆就不說了,很鹹魚道:“都行吧!”

“都行?”

蘇軾腦仁有點發脹,這算是什麼志向?這小子總不至於沒有遠大志向吧?

還真讓蘇軾給猜着了,至少對李逵來說,確實如此。志向這玩意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奢華的寶石,看得到,卻不能摸的東西。因爲摸壞了賠不起。但要說一點沒有,也不現實。人總是要生存的,吃飯睡覺的地方總該有吧?

口袋裡有倆糟錢的時候,總想着腐敗一下,尋歡作樂吧?

吃喝不愁,還有閒錢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有點權力,凸顯一子存在感?

這說是志向,更貼切的說是貪慾。至於讓他有奉獻精神,沒穿越之前,他沒精力去琢磨這些。穿越之後,他覺得封建王朝的奉獻精神很扯淡,任何好處都是皇帝的,背鍋讓自己來,傻子才幹。

於是,李逵就變成了一個胸無大志的人。

或許這些他還沒有感覺到,因爲對他來說,他任何一種努力都是朝着胸無大志而去的。

文人的身份?

是爲了讓自己活得舒服一些。

有錢?

誰也不願意受窮不是?

霸道的性格?

連受窮都不願意,更何況受氣?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李逵並沒有一個遠大的規劃。

於是,在蘇軾問他志向的那一刻,他竟然傻呼呼的回答:“都行。”

反正李逵自我感覺挺好,既有文人的灑脫和不羈,同時也不會因爲自己的貪念而被束縛手腳。可是這話聽在蘇軾的耳朵裡,格外的刺耳。

一句——去玩吧!愣是沒辦法說出口。

蘇軾憋紅了脖子,怒目盯着李逵,上身如同抽搐一般抖動着,胸口對着李逵一個勁的運氣。按理說,李逵這等沒培養價值的傢伙,他不屑重視。可唯獨李逵過於懶散的性格,讓他氣不打一處來,因爲就此下去,李逵很可能成爲蘇門的恥辱不可。

蘇軾紅臉了,怒了,就差指着李逵的鼻子罵他:朽木可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一個讀書人,儒生,以天下蒼生爲己任的文士,怎麼可以沒有志向?

“什麼叫都行?你給我指條道,都行是哪條道?你堂堂一個男子漢,沒有爲國征戰的豪邁,也沒有爲百姓伸張的磊落,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飯桶不成?文士研習經義,不外乎學習治國之道,修身之本。你怎麼可以如此漠視聖人之學,讓聖人門徒這四個字蒙羞?”

蘇軾說完,手指着李逵氣地發抖起來,他這輩子都沒有見到過李逵這樣的儒生。

李逵很無辜的眼神看向了蘇軾,他就不明白,爲什麼蘇軾會發如此大的脾氣。您老也沒幹什麼利國利民的大事呀!

沒錯,您老是興修水利了。這恐怕是蘇軾唯一可以可圈可點的政績。

問題是,大宋是一個很奇葩的朝代,連太監都熱衷於興修水利,地方官難道不應該做點爲老百姓能記得起來的好事嗎?

至於說爲民伸張,治理地方,李逵真沒覺得什麼特別。這是大宋,他有一千多年的智慧積累,雖然他獲得僅僅是冰山一角,也足以做好一個地方官。至於開疆擴土,他還有機會嗎?

突然被罵,李逵有點委屈的小聲嘀咕道:“其實爲民做主很簡單的,當好官又不難。”

“你說什麼?”

蘇軾氣地冷哼一聲,作爲老實人,他竟然被李逵激怒了。可見李逵氣人的本事絕跡不***着李逵說出點道理來:“你說簡單,那麼好,我問你如何治理一箇中等州縣?如何斷案?如何應對災荒?”

叭叭叭

蘇軾一口氣說了好幾個問題。

李逵琢磨了一會兒,偷偷瞄了一眼蘇軾,有點心虛道:“師祖,我說……剛纔被師祖醍醐灌頂之雷音震懾之後,小子有了遠大志向,您老信嗎?”

“你說呢?”蘇軾氣地扭頭看向一邊,他甚至不稀罕再看李逵一眼:“今日不說清楚,你就別想離開。”

李逵無奈,扯着嘴角,猛的給自己灌了幾口有些放涼的茶湯,口中越發苦澀,心說:真難喝。

這就開始說起來:“做牧民之官記住三條,‘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至少不會被百姓戳着脊樑骨在背後罵。無農不穩,是說糧食是穩定最重要的基礎,工坊可以增加收入,安置脫離土地的青壯和婦女;商業可以增加稅收,讓錢流動起來,讓產出可以獲得足夠的錢財,從而流入本地的經濟之中,讓滯銷的商品獲得購買的機會。”

“具體怎麼執行?”

蘇軾僅僅聽了,‘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十二個字,心頭頓時驚濤駭浪般洶涌起來,李逵這小子有兩把刷子,似乎在施政的手段上要比自己高那麼一丟丟。可問題是,他已經做官幾十年,可李逵不過是十幾歲的熊孩子。

這種高下立判的落差,讓蘇軾內心很不好受。

不好受是其一,可他很想聽一聽李逵的高見。畢竟,蘇軾在穎州,似乎能稱得上的作爲,好像就是疏浚河道和西湖清理淤泥,從而降低阜陽的水患。至於其他的,他要能想出來才行啊!

李逵不甘心的瞄了一眼蘇軾,很糾結道:“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就紙上談兵,純粹是浪費口舌,再說了,說起來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

“一天說不完就說一天,一個月說不完,就一說一個月。”蘇軾倔脾氣上來了,可不會如此輕易放過李逵。

李逵問:“要是一年說不清楚呢?”

“就說一年。放心,師祖管你吃喝的能力還是有的。”蘇軾豁出去了,他就不信李逵會比他有辦法。

李逵嘆氣道:“哎,那我就說說,說錯了可別怪我。”

蘇軾心說;“你有可能說對嗎?”虎着臉道:“快說。”

李逵道:“無農不穩,最好理解,就是在地方上農業是最爲重要根本。如何保持土地長期有效的耕種,並讓耕種土地的百姓不會陷入沉重負債之中,就必須要針對百姓的賦稅進行調整。如果無法調整,就需要官府幫忙解決難題。技術上的難題,讓農官去做;負債之類的青苗法就不錯。”

“對了,如今青苗法被停了。但官府也可以在本地用官府的信譽擔保,給百姓在青黃不接時候給予借貸上的支持。甚至可以籌款作爲資金,以本金和微薄的利息來運營。官辦不成,就改成民辦,只要肯琢磨,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就和常平倉一樣,這是保護擁有土地的自耕農。”

“對於佃戶,需要告誡本地鄉紳在請佃戶幫傭的時候,本地百姓優先,提高薪酬來緩解雙方的矛盾。從而維繫地方安穩。大宋律不能用,就按照鄉約的辦法來。畢竟鄉紳的土地都在本鄉本土,土地搬不走,他們也不想做的太過分,人總該是要臉的。對於勢利小人,名聲臭了鄉紳,官府就在各個地方制約他們,比如說縣學因爲道德敗壞不予錄用聲名狼藉鄉紳的子弟。販酒販鹽的許可停發等等。不管用什麼辦法,讓他們服爲止。”

“對租用官田的百姓,因爲水利失修,官府不想承擔修繕費用,可以讓百姓自己修繕。費用承擔在租金之中,或者水利修繕之後土地產出多了,還是按照原先的標準徵收,調動百姓積極性。”

“道理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就一條,官進民退,民進官退而已。一切都以增加本地的糧食產量爲首要。官府提倡引導,卻具體的選擇讓百姓去做,畢竟官府一直在,但官員三年一期,新官上任改變了舊政,數年心血毀於一旦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就是工坊,鼓勵工匠革新技術,給予獎勵。私人工坊,官府可以幫忙擴大規模,尋找合作。缺資金的,給予資金支持。”

……

從中午,李逵一直說到了傍晚,其中蘇軾還問了很多問題。

唯獨讓蘇軾很不爽的是他剛剛訓了李逵,這會兒他沒臉將李逵說的用筆記錄下來。好在他的記憶超羣,幾乎能夠全部背下來。

可惜,臨了,李逵還是讓蘇軾氣個半死:“師祖,我剛纔都是胡說八道,你聽過當個樂就完了,別瞎試,萬一出了事我可不會承認是我說的。”

蘇軾剛想誇李逵幾句,以示鼓勵,聽到這句話,啥心思都沒有了。

但李逵的才能讓他看到了,務實,處處都是解決的辦法。要是王相公早四十年遇到李逵,還有章惇和呂惠卿什麼事?

至於李逵的表現,對蘇軾來說,簡直就是驚豔。

雖然,這小子書讀的一塌糊塗。

李逵終於被蘇軾放了,也不能說是放了,而是讓他吃飯去。繼續在家裡呆着。

這時候來請父親用膳的兒子蘇過走進了書房,默默整理了一些手邊的書稿,一邊對蘇軾勸道:“父親,師侄雖然年幼,但是才思敏捷,才學出衆,學問着事紮實……”

蘇軾吃驚的看着自己家的兒子,他就鬧不明白,蘇過所說的那個師侄還是李逵嗎?

第433章 香不香?第118章 訓徒弟第544章 黑旋風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741章 心態崩了第593章 旋風斬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722章 要被玩壞的禁衛軍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303章 哥哥救我!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第746章 兵臨城下第420章 劫牢,俺們是專業的第317章 託大了第519章 神棍的氣息第634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262章 解氏雙雄第511章 你們需要幫手!第130章 反省第416章 死囚第268章 落難公子第452章 出城第367章 門第第517章 手下太專業這麼辦?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236章 蘇門下場第251章 金蓮不姓潘第765章 謹慎第808章 突然就惹不起了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409章 下聘第290章 賊窩第002章 倆傻子第565章 御史纔是真愛第502章 比倒黴第502章 比倒黴第348章 又逢一年送考時第264章 範老的提點第592章 這是看不起誰呀!第605章 中興之像第377章 差點兒子上萬第295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395章 小林子的初戀之死!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017章 人上人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602章 瘋狂的奴隸第010章 試身手第114章 嚇唬人第772章 套路之王第512章 太后剋星第263章 老夫會照應你們的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228章 詩言志第708章 牛頓的蘋果,李逵的拉麪!第501章 這很皇帝第042章 抽他第132章 你的錚錚鐵骨呢?第774章 大宋回來了第284章 命換命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497章 日行一善第435章 火銃第159章 商人的嗅覺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142章 幫手第728章 妖道該死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484章 談崩了第477章 誤傷隊友第017章 人上人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726章 後裝纔是王道第073章 很有錢途的大生意第312章 你嫂子膨脹了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489章 致命的缺陷第020章 李捕頭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賊第735章 海軍纔是大宋的未來第426章 小子,你攤上大事了!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304章 黑狗精投胎第689章 還有沒有王法?第576章 老陰貨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305章 子母雷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173章 沉船第210章 大買賣,又黃了!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
第433章 香不香?第118章 訓徒弟第544章 黑旋風第393章 太師也窮第741章 心態崩了第593章 旋風斬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722章 要被玩壞的禁衛軍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303章 哥哥救我!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第746章 兵臨城下第420章 劫牢,俺們是專業的第317章 託大了第519章 神棍的氣息第634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262章 解氏雙雄第511章 你們需要幫手!第130章 反省第416章 死囚第268章 落難公子第452章 出城第367章 門第第517章 手下太專業這麼辦?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236章 蘇門下場第251章 金蓮不姓潘第765章 謹慎第808章 突然就惹不起了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409章 下聘第290章 賊窩第002章 倆傻子第565章 御史纔是真愛第502章 比倒黴第502章 比倒黴第348章 又逢一年送考時第264章 範老的提點第592章 這是看不起誰呀!第605章 中興之像第377章 差點兒子上萬第295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395章 小林子的初戀之死!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017章 人上人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602章 瘋狂的奴隸第010章 試身手第114章 嚇唬人第772章 套路之王第512章 太后剋星第263章 老夫會照應你們的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228章 詩言志第708章 牛頓的蘋果,李逵的拉麪!第501章 這很皇帝第042章 抽他第132章 你的錚錚鐵骨呢?第774章 大宋回來了第284章 命換命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497章 日行一善第435章 火銃第159章 商人的嗅覺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142章 幫手第728章 妖道該死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484章 談崩了第477章 誤傷隊友第017章 人上人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726章 後裝纔是王道第073章 很有錢途的大生意第312章 你嫂子膨脹了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489章 致命的缺陷第020章 李捕頭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賊第735章 海軍纔是大宋的未來第426章 小子,你攤上大事了!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304章 黑狗精投胎第689章 還有沒有王法?第576章 老陰貨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305章 子母雷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173章 沉船第210章 大買賣,又黃了!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