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欽差

“欽差大臣,勤郡王殿下駕到!”隨着長長地一聲高呼,福建一衆官員齊齊叩下首去:“臣等恭請皇上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躬安!”風無痕苦笑着答道,說實話,他最頭疼的就是這套繁瑣的禮節,幸虧兒時由於體弱多病,皇帝並未派人時時教習,纔沒有露出這方面的馬腳。但是,這兩年跟在父皇身邊,這些東西沒少接觸,實在是無趣得很,誰知道這些底下跪着的官員是不是在詛咒着那個萬乘之尊亦或是自己。

冷冷地瞟了那個臉色慘白的巡撫大人一眼,風無痕板着臉道:“奉皇上聖諭,福建巡撫聶思遠,在任期間寸功未立,卻疏於職守,竟致大災過後,百姓死傷無數,流離失所。朕原念聶某乃功臣之後,不忍加誅,有意使其將功折罪,豈料其人不思安撫百姓,反激起民變,流民犯上作亂者不計其數,以致皇二子不幸身死。以上種種,無一爲可恕之罪,着削其伯爵爵位,家產沒入官中。本應明正典刑,以昭國法,念其祖有功於社稷,朕不忍罪及無辜,賜聶思遠自盡,其長子發配關外,其餘家屬不罪。此諭,欽此!”

站在上首的風無痕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聶思遠長長鬆了口氣。他已是抱着必死的覺悟前來,風無論一死,那些罪名無疑都是由他來承擔,這一點他非常清楚,如果一味攀咬,恐怕到時自己搭進去不算,家屬也要跟着遭殃,因此早就抱定了死不開口的主意。現在皇帝的旨意是隻處置自己一個,卻保住了家人,其中的深意一覽無遺,只是這些福建的官員恐怕要失望了,他們的身家性命不是那麼容易保得住的,那柄天子劍下,不知要沾滿多少鮮血纔會止歇,不過,這一切和自己都沒什麼關係了。

“罪臣叩謝皇上恩典。”聶思遠深深地伏下身去。衆官員全都鬆了口氣,聶思遠既然這麼識相,那他們應該可以自保無虞。

“來人,將聶思遠先帶下去。”風無痕擺手吩咐道,“讓他和家人再見上一面。”

衆官員都愣了,聶思遠的罪名,如不是皇帝刻意優容,罪及三族都是可能的,賜死已經算是極輕的刑罰。如今這位七殿下還讓他在臨死前再見一次家屬,這其中是否有何玄虛?只有聶思遠眼中淚光一閃,露出了感激之色。只見他伏地再叩了個頭,這纔跟着兩個侍衛退了下去。幾個相好的官員看着他遠去的背影,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

“諸位大人,本王一路行來,雖未親見多少災民,但已知福建災情,刻不容緩。不知各位爲民父母者,在大災之後採取了什麼應對之策?”處置完了聶思遠,風無痕的神色也輕鬆了許多,不過他的第一句話卻如同匕首一般,直刺諸官員的要害。

聶思遠既已革職賜死,布政使郭漢謹也就成了在場品級最高的官員,其餘人尚可推搪,他卻是連躲都不能躲。不過,幸好這些問題他已有腹案,實在不行還可推到聶思遠身上,倒不是完全無法應付。

“回殿下的話,此次福建災情來得突然,因此各府縣準備不足。福建本是富饒之地,但此次暴雨不止,雖是盛夏,倉中糧食卻黴變無數,即使賑濟災民也會招人疑竇。無奈之下,聶大人只得用朝廷撥下的賑災錢款,向外省購買糧食,但那些奸商見機哄擡糧價,因此未購得足夠糧食,這才使災民食不果腹。恰逢災後瘟疫流行,死傷無數的後果就無法避免了。此次水災淹沒良田共計數萬頃,其他損失不計其數。我等爲官者雖盡力謀劃,但天災之威,非人力能阻擋……”

“夠了!”風無痕冷冷打斷了郭漢謹的話,“依郭大人所述,此次百姓死傷慘重,竟全是天災,而無人禍了。朝廷三令五申,大災期間,不得哄擡糧價,那些糧商視朝廷法令於不顧,若是無人在背後撐腰,恐怕他們的膽子沒這麼大吧?再者,淹沒良田無數,本王怎麼聽說福建的幾大豪紳不僅絲毫無損,名下的田地反而多了?”

一衆官員早聞報風無痕是一路循規蹈矩而來,誰料想他會對這些隱秘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心早就慌了。須知他們如今都是待罪之身,不比那些豪紳在當地的潛勢力,若是風無痕拿他們開刀,怕是要掃倒一大片。

雖然自己不能微服,但派兩個可靠人去打探消息,卻是相當容易的。風無痕近身侍衛葉風原就是福建的世家子弟,當仁不讓地擔當了探子的任務,因此,對於福建各地的災情,風無痕不能說是瞭如指掌,也是明白了七八分。二哥真是糊塗啊,如果真的是葉風說的那樣,恐怕他自己都被別人當了槍使,幾十萬兩銀子,哼,福建背後的勾當恐怕連幾百萬兩銀子都不止!

“好了,本王遠道而來,也有些倦了,今天就言盡於此,還望各位大人好好考慮。此次父皇對福建之事震怒非常,恐怕一點推諉之辭是無法讓他老人家消氣的。”風無痕的臉上出現了一絲神秘的微笑。

勤政殿中,皇帝風寰照正在皺着眉頭閱覽着一份剛剛呈上來的密摺。“左都御史鮑華晟奉旨求見!”一個又尖又細的聲音突然從殿外傳來,打破了難言的沉寂。風寰照使勁揉了揉已經有些昏沉的腦袋,沉聲道:“宣他進來!”

“微臣鮑華晟叩見皇上!”鮑華晟年近四十,從普通部院小吏一直升遷到從一品的都御史,剛正不阿的名聲一直流傳在外,被譽爲朝中的“鐵壁”。當年,他一道摺子參倒了江南自總督至知府的十六名官員,聲名大噪,兩江百姓甚至爲他立了長生牌位,算是凌雲難得一見的清官。

“鮑華晟,知道朕爲什麼單獨召見你麼?”空曠的大殿內只有兩個人,皇帝的聲音似乎有些飄忽不定。

“恕微臣駑鈍,不知皇上召見微臣有何要事?”鮑華晟有些驚疑,往常面聖,皇帝都是直接賜座,鮮有不叫起的狀況,今天究竟怎麼回事?

“鮑華晟,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你從七品小官做到極品大員,不過十數年功夫,升遷之速,爲本朝罕見。想當年,你彈劾江南那些齷齪官員的錚錚鐵骨,朕還是記憶猶新。”皇帝的語調竟有些感傷。

“微臣惶恐,當年不知天高地厚,虧得皇上明察秋毫,方纔拯救了江南幾十萬百姓。”十幾年的宦海生涯,鮑華晟也已經磨礪得深沉萬分,斷不會爲皇帝的幾句誇獎沾沾自喜。

“是嗎?”皇帝突然微微冷笑,“朕只是可惜一個原本爲人敬仰的直臣,居然會爲了功名前程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第三十三章 約定第十六章 震虎第三十四章 反常第十三章 定計第二十二章 謊言第二章 洞房第十三章 閒事第二十四章 變故新書全新修改版上傳公告第十八章 謀劃第四十二章 初定第十七章 回門第三十二章 潛入第十五章 團圓第四十二卷 遠行第十四章 小疾第六章 恩斷第十九章 老謀第十七章 先手第九章 請教第三十五章 分娩第二十八章 造訪第七章 彈劾第十五章 爾虞第三十六章 虛槍第四十二章 落定第三十八章 登基第二十三章 加銜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一章 決意第二十三章 會審第三十一章 心跡第三十九章 試探第四十一章 戰定第五章 分際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二十八章 蠱惑第四十章 用人第二十三章 滅口第七章 收養第二章 初會凌波第二十七章 脫罪第十九章 開考第六章 紅粉第八章 遷居第十六章 血盟第六章 清除第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二章 轉機第十八章 野心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八章 遷居第七章 矛盾第三十四章 欣喜第三十七章 血色第十五章 獻禮第三十六章 套問第十一章 生死第十六章 行刺第七章 矛盾第十九章 門庭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三十四章 驚喜第十六章 大風第三十章 變數第三十八章 死局第三十五章 平息第三十章 詭道第十五章 故人第十六章 皇兄第三十五章 憂心第二十四章 大夫第二十三章 傳訊第十九章 結盟第十一章 宗學第二十一章 條陳vip 和公衆版更新聲明第十三章 禮物第十八章 幕僚第十三章 深意第二十七章 決斷第四十二章 初定第六章 清除第二十七章 傾吐第十二章 喜變第六章 反擊第三十四章 驚喜第三十九章 險棋第二章 蹤跡第二十六章 各謀第二十四章 大夫第三十二章 刺頭第十三章 深意第十六章 行刺第一章 鬧事第三十八章 死局第三十六章 大喜第二十六章 明消第二十七章 兄弟重逢
第三十三章 約定第十六章 震虎第三十四章 反常第十三章 定計第二十二章 謊言第二章 洞房第十三章 閒事第二十四章 變故新書全新修改版上傳公告第十八章 謀劃第四十二章 初定第十七章 回門第三十二章 潛入第十五章 團圓第四十二卷 遠行第十四章 小疾第六章 恩斷第十九章 老謀第十七章 先手第九章 請教第三十五章 分娩第二十八章 造訪第七章 彈劾第十五章 爾虞第三十六章 虛槍第四十二章 落定第三十八章 登基第二十三章 加銜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一章 決意第二十三章 會審第三十一章 心跡第三十九章 試探第四十一章 戰定第五章 分際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二十八章 蠱惑第四十章 用人第二十三章 滅口第七章 收養第二章 初會凌波第二十七章 脫罪第十九章 開考第六章 紅粉第八章 遷居第十六章 血盟第六章 清除第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二章 轉機第十八章 野心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八章 遷居第七章 矛盾第三十四章 欣喜第三十七章 血色第十五章 獻禮第三十六章 套問第十一章 生死第十六章 行刺第七章 矛盾第十九章 門庭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三十四章 驚喜第十六章 大風第三十章 變數第三十八章 死局第三十五章 平息第三十章 詭道第十五章 故人第十六章 皇兄第三十五章 憂心第二十四章 大夫第二十三章 傳訊第十九章 結盟第十一章 宗學第二十一章 條陳vip 和公衆版更新聲明第十三章 禮物第十八章 幕僚第十三章 深意第二十七章 決斷第四十二章 初定第六章 清除第二十七章 傾吐第十二章 喜變第六章 反擊第三十四章 驚喜第三十九章 險棋第二章 蹤跡第二十六章 各謀第二十四章 大夫第三十二章 刺頭第十三章 深意第十六章 行刺第一章 鬧事第三十八章 死局第三十六章 大喜第二十六章 明消第二十七章 兄弟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