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收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驃騎軍入駐宣大,以沁水籌謀押送糧草率先拉開了序幕。

對荊州經營山西、草原而言,沁水的條件並不好,既未處在交通要道上,亦非戰略要地,境內多山,土地貧瘠,唯有一條沁水穿縣而過。

大名鼎鼎的竇莊夫人堡,就位於沁河邊。

張鳳儀初至夫人堡,悽悽惶惶,茶飯不思,更別談戰場爭鋒,縱馬馳騁。後來,黃渤抵達夫人堡,與張鳳儀母霍氏商議開設毛紡工坊事宜。

霍氏見沁水境內多山,養羊之人不少,深明大義,開始在竇莊協同黃渤開設工坊。張鳳儀對此興趣寥寥,漠不關心。

工坊從零開始起步,後來因羊毛源源不斷地從宣大涌入竇莊,規模越來越大,僱傭的工人越來越多。黃渤借霍氏的崇高威望,逐步將工坊拓展至沁水一縣。而且,黃渤還在沁河上攔河築壩,利用水力驅動機器。

另外,林純鴻還將沁水當成了與宣大聯絡的中轉點,絲綢、毛皮、毛呢、茶葉、瓷器等等財貨都經由沁水南下北上。

於是,沁水迅速繁榮起來,貧苦的老百姓紛紛走出大山,不是成爲工坊內的工人,就成了販夫走卒,與或發家致富,成了工坊主。

世人無不認爲這是一個奇蹟,然而,這對張鳳儀來說,可謂司空見慣。在她的心目中,林純鴻的勢力滲透到哪裡,哪裡就迅速繁榮起來。容美、石柱土司、廣州無不如此,沁水遠遠算不上奇蹟。

這片生她養她的地方能迅速富起來,張鳳儀自然感到高興,但說她有多大的興趣,顯然不太可能。

緊接着,周世亮率領百餘精銳騎兵抵達竇莊,開始在竇莊招兵買馬,大肆擴充實力,以遮護山西境內南來北往的商旅。與此同時,周世亮還在沁水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糧食倉儲基地、軍械庫,並派遣重兵守護。

沁水一下子成了荊州進取草原的基地,軍事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周世亮的壓力陡然加大,每日玩命地訓練麾下人馬,並利用靠近草原的優勢,在林純鴻的允許下,爲兩三千將士全部配備了戰馬。

從根本上而言,周世亮的人馬還是步兵,配備了霹靂炮、火槍、長槍等步兵標配武器,作戰方式也是步兵戰術。只是,這幫步兵在需要時,可以跨上戰馬快速轉移。

新鮮的作戰方式,引起了張鳳儀的極大興趣,一時心癢之下,集中竇莊三四百壯丁,模仿周世亮開始訓練。稍一嘗試下,張鳳儀見識到了遠超她認知範圍的戰鬥力,越幹越有勁,並且依託竇莊雄厚的利潤,將人馬擴充至千餘人。

此後,周世亮多次與張鳳儀協同作戰,將附近殘留的匪寇剿得一乾二淨,最遠的一次,甚至跨過黃河,將河南境內的一股匪盜包了餃子。

張鳳儀終於從陰影中走了出來,每日費心折騰她手下的千把多人馬,並且灌入白桿兵的因素,其戰力比周世亮的人馬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鳳儀是誰?是打了十幾年仗的巾幗豪傑,論起作戰經驗,周世亮在張鳳儀的眼中只是一個後生晚輩而已。

後來,陳天瑤從荊州來到竇莊,張鳳儀得知陳天瑤是林純鴻的小妾後,對陳天瑤頗不耐煩。但陳天瑤整日介跟在後面,左一句鳳儀姐姐,右一句鳳儀姐姐,再加上陳天瑤雖有點小聰明,本質上仍屬天真,漸漸得到了張鳳儀的接納。

張鳳儀回頭一想,自己也覺得無聊,林純鴻娶多少小妾,關她何事?

周世亮接到運送輜重至宣大,爲驃騎軍入駐宣大做準備的軍令,鑑於運送量巨大、事情敏感,周世亮惟恐出意外,想派重兵前往宣大,但又苦於兵力不足,沁水的安全難以保證,遂找到張鳳儀,請求張鳳儀率部負責沁水防務。

張鳳儀一聽,大感興趣,說道:“不如周指揮安坐沁水,由本將走一趟。”

周世亮雖然信任張鳳儀,平日也以張鳳儀爲師,但這事豈能隨便委託,慌忙擺手道:“事涉軍機大事,本指揮不敢擅做主張。”

張鳳儀也覺得這事有點強人所難,萬分不捨地正準備放棄,哪想到周世亮突然笑道:“除非將將軍麾下編入荊州軍,成爲一營,將軍便能得償所願。”

“這……”

張鳳儀吃了一驚,心裡忍不住罵道:那個傢伙的麾下,一個個都像他一樣鬼精鬼精的,居然想將竇莊壯丁收編?

張鳳儀瞪了周世亮一眼,道:“除非周指揮接受本將軍令,由本將指揮所有人馬!”

張鳳儀本以爲周世亮會斷然拒絕,哪想到,周世亮行了一個軍禮,喜道:“如將軍所願!”

張鳳儀驚得目瞪口呆,一時怔在哪裡,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周世亮還在那裡一個勁的強調:“將軍一言九鼎,可不能反悔啊!”

……

離運送輜重的起程日還有七八日,周世亮趕緊將沁水之事向都督府彙報,並建議都督府將沁水的人馬編爲一個軍,賦予正式番號,由張鳳儀擔任軍指揮使。

周望、陸世明對林純鴻與張鳳儀之間的瓜葛心知肚明,自不敢擅專,將周世亮的建議提交至林純鴻處。

林純鴻大喜過望,大筆一揮,寫下了批文:“善!番號定爲武衛軍,張鳳儀暫代指揮一職,周世亮爲副,待張鳳儀至武備學堂培訓三月,授予軍銜後,再考慮轉正一事。”

批覆完畢,林純鴻得意地對張傑夫說道:“數日前,荊州安防司出了第一個女官員,現在,又出了個女將軍,哈哈……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這纔是我荊州婦人的風采!”

不說林純鴻得意非凡,且說張鳳儀接到林純鴻的批覆後,正式掌管了沁水四千餘人馬,然後率領兩營人馬,逶迤往宣大而行。

一路上,張鳳儀思緒萬千。

表面上看,張鳳儀中了周世亮之計,不得已同意竇莊壯丁被荊州軍收編,並擔任武衛軍指揮使。實質上,張鳳儀自己心裡清楚,自己真要是不願意,也就是一句話的事,誰也強迫不了她。

也就是說,她打心底願意執掌更多人馬,與韃子臨陣決機。她相信,在荊州軍中執掌一旅之師,能讓她的生活更充實,活得更開心。開心和充實,對不能和孩子相見的她來說,殊爲不易。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至於林純鴻乃荊州軍的魁首,在她加入荊州軍上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張鳳儀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她自己心裡也承認,林純鴻的作用至關重要。

張鳳儀將林純鴻的軍令翻來覆去地看了許多遍,林純鴻的軍令不僅命令張鳳儀率部遮護輜重北上,還令她在宣大聽從盛坤山之令,伺機投入戰場。

軍令冰冷,沒有絲毫感情色彩。但張鳳儀總是希望能從軍令中看出一絲色彩,甚至會浮想聯翩,他是不是知道我渴望和韃子見真章,方纔命令我伺機投入戰場?

要是周世亮率兵至宣大,他會不會下同樣的命令?

即便是胡思亂想,也許,這對命運多舛、孤苦無依的張鳳儀而言,也是一種幸福。

……

且說濟爾哈朗以三千女真重騎爲核心,以科爾沁四部蒙古將近兩萬餘輕騎爲基礎,以朝鮮萬餘步兵爲預備,在宣大一線外圍縱橫馳騁,忽東忽西,時不時闖入大明境內,實施擄掠。

濟爾哈朗的戰略戰術,目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濟爾哈朗事先與蒙古、朝鮮的約定,女真人拿走所有戰利品的一半。因此,濟爾哈朗以區區三千餘重騎,居然向後方押送回奴隸十多萬,還獲得牛羊、戰馬無數,財貨鉅萬。

濟爾哈朗志得意滿,時常向着鰲拜、準塔說道:“仗,就應該這麼打,投入小,收穫大!”

這日,濟爾哈朗率衆閃擊大同之西的左雲衛,大獲全勝,正返回大軍駐地,忽然接到了緊急軍報。

“什麼?你說驃騎軍駐紮在大同西韓嶺,被孫傳庭圍得水泄不通?”

軍報的內容太過震撼,濟爾哈朗不由得又問了一遍,得到了內線的肯定答覆。

濟爾哈朗心下狐疑,陷入沉思之中。

驃騎軍移師宣大,濟爾哈朗早就知曉,一點也談不上震撼,真正讓他覺得奇怪的是,孫傳庭怎麼突然間就將驃騎軍給圍住了呢?

而且,濟爾哈朗還知道,圍繞着驃騎軍是否移師宣大,大明朝廷剛興起了一股紛爭,朱由檢和楊嗣昌無奈之下,令驃騎軍移師朔州。

濟爾哈朗總覺得,孫傳庭圍住驃騎軍,有點陰謀的味道,是不是孫傳庭和盛坤山故意如此,吸引他去進攻,然後發動對他的反擊?

但是,若孫傳庭和驃騎軍的矛盾屬實的話,這對濟爾哈朗來說,簡直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宣大的防線,將被他一舉攻破,甚至還有可能將驃騎軍打得七零八落,爲喪身於山東的同族報仇雪恨。

濟爾哈朗遲疑不決,想進攻,又擔心是陰謀,想置之不理,心中又着實難以放棄這個絕佳的機會。最終,濟爾哈朗令內線加緊偵察,以確定虛實。

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571章 自罵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433章 招撫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94章 圍魏救趙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448章 等待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602章 武衛軍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320章 消耗戰第58章 大廈將傾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460章 攻島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667章 小成第493章 分歧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67章 信譽票據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02章 大明輿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32章 如火如荼第461章 北上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222章 南洋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560章 戰馬(四)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9章 事涉禮部第45章 亂中有序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60章 配合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74章 大洗禮第60章 發展方向第471章 擄掠第484章 喚醒第475章 殺傷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493章 分歧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609章 中計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08章 對策第125章 衛輝潞王
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571章 自罵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433章 招撫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94章 圍魏救趙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448章 等待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602章 武衛軍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320章 消耗戰第58章 大廈將傾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460章 攻島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667章 小成第493章 分歧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67章 信譽票據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02章 大明輿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32章 如火如荼第461章 北上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222章 南洋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560章 戰馬(四)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39章 事涉禮部第45章 亂中有序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60章 配合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74章 大洗禮第60章 發展方向第471章 擄掠第484章 喚醒第475章 殺傷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493章 分歧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609章 中計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08章 對策第125章 衛輝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