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一戰成名

楊國柱被執,宣大邊軍震懾,尤其是王樸和許定國,惶恐不安,惟恐天使抵達軍中,一紙詔令將自己下了詔獄。

惶恐之下,王繼謨但有所命,兩人無所不從。直到現在,王繼謨才真正取得了宣大一線的統領權。

不僅宣大將士懾服,就連寧錦一線的吳家、祖家,也紛紛收斂了手腳,深恐觸了朝廷的黴頭。

朝廷在沉淪了許久之後,終於恢復了一絲威望,顯示出了新氣象。

無論是朱由檢,還是楊嗣昌,都將成效歸功於禁衛軍的組建,更加堅定了軍事改制的決心。

待到祖大樂率領兩千餘關寧鐵騎抵達宣府,朱由檢和楊嗣昌更是信心爆棚,令孫應元兵出邊牆,伺機消滅蒙古一部,迫使多爾袞離開烏蘭察布,滾回遼東。

朝廷的命令,正好就是孫應元與周遇吉的想法。兩人乃戰場老手,自然知道禁衛軍團自組建後從未打過惡戰,不宜與多爾袞重騎兵硬拼。

在這個前提下,兩人注意到烏蘭察布位置太過偏西,從宣府出兵,深入草原百里,正好與驃騎軍團形成對多爾袞的夾擊之勢。

此情此景下,不管驃騎軍團是否兵出三娘子城,多爾袞都會離開烏蘭察布。

方略已定,孫應元擂鼓聚將,商討出兵事宜。

軍議的第一步,當然是統一軍令、明確職責。很明顯,這一步主要針對祖大樂。孫應元說話決斷,不容置疑,命令祖大樂作爲大軍左翼進兵,遂行戰場偵察、遮斷之責。祖大樂一反往常關寧鐵騎的驕橫之態,爽快應命。

孫應元和陳奎有點始料未及。軍議之前,孫應元與陳奎琢磨了無數預案,以應對祖大樂的驕橫跋扈,哪想到一掌打在了棉花上,力氣全用在了空處。

既然祖大樂不搗亂,軍議變得輕鬆,三日後,萬餘大軍跨出邊牆,往正北進兵,一日不過二十里,就像烏龜一般往北爬。

多爾袞、蒙古諸部見禁衛軍團慢如蝸牛,直接判斷孫應元消極避戰,很可能在應付明廷的命令後,便即返回邊牆。

大明邊軍皆如此,沒什麼好奇怪的。

出於謹慎,多爾袞還是派出探哨密切關注禁衛軍團,其餘大部兵力聚集在興和、天鎮一線劫掠,將邊牆之外的草原攪得一塌糊塗。

如此三日後,孫應元突然令祖大樂加速進兵,一日突進百餘里,突然纏住了蒙古朵顏兀良哈部。與此同時,禁衛軍團第一軍緊隨其後,急行軍兩日,突然出現在兀良哈部側後,與祖大樂共同夾擊兀良哈部。

朵顏兀良哈部乃朵顏三衛之一,當初迫於林丹汗之聲勢,不得已臣服皇太極。皇太極並不比林丹汗仁慈,強令朵顏兀良哈部大部遷移至遼東,編入蒙古八旗,宣府周邊只留下了少部??少部分。

不過,即便是少部分,朵顏兀良哈部壯丁依然超過萬餘。這萬餘壯丁在生死存亡之際,爆發出非同一般的戰鬥力,與祖大樂、禁衛軍團第一軍戰得渾天暗地,日月無光。

禁衛軍團第一軍在孫應元和周遇吉的精心調教下,果然非同一般,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面臨遮天蔽日的弓箭,悍不畏死,拼命纏住兀良哈部。

待到半日後,周遇吉率領第二軍及預備隊趕到,兀良哈部再也無法支撐,兵敗如山倒,就連首領善巴,也被參將金國鳳活捉。

多爾袞接報後,慌忙令科爾沁部馳援,然而,待科爾沁部心急火燎地趕至戰場,發現大戰早已結束,禁衛軍團嚴陣以待,祖大樂部重騎兵隱隱有側翼出擊之勢,科爾沁部大懼,後撤一百多裡,向多爾袞彙報。

多爾袞輕視禁衛軍團,導致萬餘大軍坐視朵顏兀良哈部覆滅,雖未吃虧,但大大折損了顏面。

鑑於繼續停留在烏蘭察布,有可能被驃騎軍團及禁衛軍團圍殲,又考慮到阻止荊林純鴻統和宣大防線的目的已經達到,多爾袞吸取上次山東之戰的教訓,召集部屬,返回了遼東。

孫應元見多爾袞率兵去遠,令禁衛軍團四處出擊,橫掃宣府以北百里範圍內的蒙古小部落,將宣大防線的縱深往北推進了百里。

禁衛軍團與朵顏兀良哈部作戰時,繳獲了兩千餘匹戰馬,又在橫掃蒙古小部落時,獲取了千餘匹戰馬,孫應元在徵得兵部同意後,大肆招募精於騎射之士,組建了一營輕騎兵,暫時隸屬於周遇吉麾下的第二軍。

禁衛軍團一戰成名,轟動了整個大明朝廷。大明朝廷太需要這場勝利來提振士氣了。

自萬曆末年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大明從未勝得如此乾淨利落,而且此仗還是在多爾袞重兵雲集在側的情況下取得的,更是難能可貴!

朱由檢自登基以來,從未像現在這麼舒心過。他是個急性子,立即就籌謀着將禁衛軍團進一步擴編,還示意楊嗣昌準備組建第二個軍團。

朱由檢的瘋狂,當然被楊嗣昌擋了下來。理由無非就是甲裝不備,錢糧不多,若強行擴編或新組建第二軍團,朝廷雖然暫時養得起,但遲早會被拖垮。

朱由檢雖然有點失望,好歹還是按捺住胡亂折騰的念頭。

朝廷及多爾袞的動作,驃騎軍團窺伺一旁,倒是洞若觀火。盛坤山身爲數萬大軍的統帥,大局觀今非昔比。他見多爾袞從容退兵,雖然有點遺憾,但不至於惱怒。畢竟,無論多爾袞這次是否吃虧,皆影響不了大局。

驃騎、武衛兩軍團出兵兩月有餘,耗費了無數的錢糧,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只待鹿城及三娘子城築成棱堡,便即大功告成。假以時日,這片廣袤的草原將會被納入荊州的管理系列中,爲荊州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

更何況,有了三娘子城及鹿城作爲根據地,無論是向西、向北,還是向東拓展,都有了着力點。

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大丈夫建功立業,正待今日!

盛坤山豪情萬丈,立即派遣使節,前往西土默特部,向西土默特部首領古祿格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整軍決一死戰,要麼率族人趕緊遷移,要麼無條件投降!

西土默特部的處境非常不妙,古祿格沒有料到武衛軍團這麼快就渡過了黃河,一下子被堵在了鹿城以東,陷入了左右被包圍的境地。

當然,古祿格可以選擇渡過黃河南下,或者翻過陰山北上。只是,渡河南下,便是荊州軍的活動區域,怎麼看都是一條死路;至於翻過陰山北上,整個部落則是前途茫茫,天地雖闊,但也難以找到安身之處。

正當古祿格惶惶不可終日時,忽然接報,林純鴻善待杭高,不僅將其放歸草原,歸還族人,還劃定草場,任其在三娘子城周邊活動。

wWW✿ тtκan✿ C 〇

古祿格大爲心動,經過周密準備後,正式向盛坤山投降。

如杭高例,古祿格同樣被押送至荊州,等待林純鴻決定他的最終命運。

衆將大爲不解,紛紛詢問盛坤山:“既然決定接受古祿格的投降,爲何執意要讓古祿格至荊州走一趟?直接讓江陵侯下一紙命令不就得了?”

盛坤山大笑道:“必須走一趟!任何人,只要見到了荊州的武器製作工坊,很難再生出反意!”

衆將一想,還真是如此。杭高當初被執時,一臉的不甘心,從荊州走了一趟後,見到盛坤山連話都說不利索,還主動派遣萬餘精壯勞力參與修築三娘子城棱堡,看來,他被荊州龐大的武器生產能力嚇壞了。

“大帥英明……”阿諛之辭撲面而來,盛坤山揮手製止衆將的馬屁,笑道:“都是侯爺的方略,本帥算哪門子的英明?”

衆將訕訕而笑,丁奎安出列道:“侯爺和大帥都英明,方能拓地千里,封狼居胥!”

盛坤山哈哈大笑:“好一個封狼居胥!好……好……”

衆人談笑一番,丁奎安忽然問道:“聽聞侯爺駐邸東勝城,從全軍精心挑選了二十餘名軍官,有意再組建一支騎兵。想我驃騎軍團只下轄一個重騎兵軍,爲何不直接在軍團內增設騎兵,而要另起爐竈重新組建?”

衆將皆疑惑,無不注視盛坤山,準備側耳凝聽。

盛坤山見衆將如此關注,笑了笑,道:“哪裡聽來的小道消息?驃騎、武衛二軍團,應付草原綽綽有餘,何必重新組建?至於挑選二十餘名軍官……”

盛坤山頓住了話頭,衆將皆心癢難耐,恨不得將盛坤山的嘴掰開,看看裡面究竟藏着什麼話。

盛坤山大笑道:“諸位可知大白鯊艦隊?”

作爲荊州軍中的中高層軍官,衆將哪能沒聽說過大白鯊艦隊?一時皆恍然,紛紛道:“原來是爲了劫掠,爲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優秀兵員!”

盛坤山斥道:“什麼劫掠不劫掠的!胡說八道!是爲了遮護商道!東西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衆將嬉笑道:“大帥說得是,是爲了遮護商道!”

……

第373章 打算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03章 鎖江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91章 收編第425章 顧慮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58章 大廈將傾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68章 大展宏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510章 壓力(三)第1章 垂髫小兒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3章 窮途末路第542章 變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477章 單幹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495章 勤王詔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58章 大廈將傾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16章 衝動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519章 口諭第509章 壓力(二)第374章 糧道第558章 戰馬(二)第402章 大局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469章 整備第518章 江陵侯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331章 偶遇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49章 保衛貨棧第558章 戰馬(二)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456章 進取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438章 登陸
第373章 打算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03章 鎖江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91章 收編第425章 顧慮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58章 大廈將傾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68章 大展宏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510章 壓力(三)第1章 垂髫小兒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3章 窮途末路第542章 變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477章 單幹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495章 勤王詔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58章 大廈將傾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16章 衝動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519章 口諭第509章 壓力(二)第374章 糧道第558章 戰馬(二)第402章 大局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469章 整備第518章 江陵侯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331章 偶遇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49章 保衛貨棧第558章 戰馬(二)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456章 進取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438章 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