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

林純鴻口中的六大勢力中,李自成與江南地方勢力,實質上並不完整,或者說缺了一條腿。

相比較江南地方勢力而言,李自成內部鐵板一塊,只是自身供血的能力奇差,只能靠搶掠維持生計。一旦有自身供血的強大勢力壓制,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李自成現在被林純鴻壓得舉步維艱,便是明證。

按說,江南經濟實力比起荊州來,有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江南地方勢力一直從屬於朝廷,內部無嚴密的組織機構,也未形成統一的聲音,甚至連作爲一大勢力的自覺都沒有。

因此,江南地區理所當然地被荊州、鄭芝龍和朝廷視爲了肥肉,誰都想把江南控制在手中,把自己養得膘肥體壯。

這點,瞿式耜看到了,堵胤錫也看到了。

可是,無論是瞿式耜還是堵胤錫,都無法痛痛快快地喊出一句:江南人要擁有更多的權力。

若江南人喊出了這句話,就像林純鴻喊出“荊州人要更多的權力”一般,意味着謀反,意味着推倒朝廷再來。

至今,林純鴻沒有喊出這句話,江南人自然不敢喊出。

不過,雙方的對策倒是出奇地一致:拐彎抹角地增強自己的權力。

大明銀行,就是其中的對策之一。

也就是說,在設立大明銀行上,江南人和林純鴻都有相同的內在訴求。

林純鴻正是看準了這點,方纔神定氣閒地等待江南人衝鋒陷陣。

果然,堵胤錫一直在思考作何選擇時,鄭鴻逵的一句話,讓大家從苦思中繞了出來。

鄭鴻逵道:“即使大明銀行不成立,我們不要那勞什子的席位,林純鴻就不獨掌貨幣了?現在,邦泰錢莊就相當於大明銀行!好不容易等到林純鴻犯渾,有讓出一部分席位的打算,真不知道大家在猶豫什麼!”

堵胤錫得到鄭鴻逵的提醒,突然想到,貨幣如此,軍隊何嘗不是如此?放眼全國,即便是號稱滿清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韃子,都不是荊州軍的對手,荊州軍想要統領全國,還不是輕鬆至極?

非不願爲,實乃時機不成熟!

只要再過個十年八年的,荊州方面進一步強大,恐怕就是要求林純鴻分享權力,也是不可能的事。

分享權力,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

堵胤錫做出了選擇,開始苦勸瞿式耜和張溥。

最終,瞿式耜和張溥也意識到,從朝廷那裡分享權力暫時無望,還不如趁着荊州侵奪朝廷的權力,助一把力,趁機拿到一份江南人自己的權力!

對嘛,一味地搞對抗有什麼出路?妥協,纔是政治的精髓所在嘛!

瞿式耜和張溥開始密謀,如何讓朝廷同意就管委會的席位分配進行談判。

涉及到政爭,王大俊、鄭鴻逵和堵胤錫都插不上手,各自返回揚州、廈門和安慶。

在荊州,對新設大明銀行的看法並非鐵桶一塊。

最初,林純鴻授意財政司擬定大明銀行方案時,幾乎無人支持。大多數人認爲,邦泰錢莊已經掌管了整個大明的貨幣體系,何必設立大明銀行,讓朝廷分潤其中的權力呢?如果擔心朝廷發行銀票動搖貨幣體系,最多花點精力搞死銀票就是。

不過,當閣幕使們及財政司的大佬們看到管委會的權力分配格局後,都覺得這是兵不血刃收編銀票的良策,還可以借楊嗣昌對推廣銀票的決心,將荊州的貨幣體系推廣至大明各地。

朝廷拒絕大明銀行方案後,荊州高層並未放在心裡,大多以爲,既然朝廷拒絕在先,那麼就別怪荊州下手無情,徹底讓銀票曇花一現,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中。

林純鴻授意將《新設大明銀行之奏議》刊發後,衆人也未多想,以爲林純鴻在爲搞死銀票尋求道義上的支持。

然而,事態的發展有點出乎意料,江南、福建各路勢力開始串聯,居然想動用手頭的政治資源,推動大明銀行的設立。

張道涵、朱之瑜越琢磨越不是味道,怎麼看,林純鴻都是有意縱容這種局面的形成。

兩人稍稍一碰頭,覺得此舉不妥,會削弱荊州對貨幣的控制力。

朱之瑜只覺得心裡沉重無比,用低沉的語氣提醒張道涵道:“張府令,削弱荊州對貨幣的控制力只是一個方面,我最擔心的是,都督在此事上獨斷專行,從未徵詢過我們的意見。”

張道涵的臉上也布上了一層寒霜。

自山東之戰後,林純鴻的心思越來越難以揣摩,在獨斷專行的路上越滑越遠。在星拱樓類設置獨立調查機構、強行推動婦人做官接受教育,現在又整出了新設大明銀行一出。

往後,還會鬧到什麼地步?是不是對屬下有生殺予奪之權?

這樣的荊州,顯然不是兩人理想中的荊州,在兩人的觀感中,與朱元璋、朱棣治下的大明,並無任何區別。

兩人覺得非常有必要對林純鴻的權力進行限制,最好能用制度將林純鴻的權力固化下來。至於林純鴻權力的是大是小,都沒有關係,只要他的權力沒有大到能打破限制他的制度就算成功。

什麼樣的制度可以保證這點?

兩人苦思不得計,最終決定,先將此事擱置,解決了大明銀行一事再說。

當張道涵和朱之瑜聯袂至星拱樓時,林純鴻倒頗爲驚訝,朱之瑜和張道涵一直不對付,兩人甚少一起至星拱樓,現在好像一起行動的時候越來越多。

不過,林純鴻並未放在心裡。

兩人表達了對削弱貨幣控制權的擔憂後,張道涵又接着問道:“都督對這種局面的出現應該有所察覺,不知都督有何對策?”

張道涵的話音剛落,林純鴻心裡一動,終於明白了兩人爲何一起至星拱樓。原來他們除了擔憂貨幣控制權外,還擔心他的獨斷專行!

林純鴻並不打算打哈哈瞞過此事,坦誠道:“本督確實是故意爲之。”

張道涵和朱之瑜驚訝地看着林純鴻。

林純鴻笑問道:“若荊州最終將江南納入旗下,江南人能否在荊州爲官?能否進入大明銀行擔任管委會成員?”

朱之瑜道:“這當然可以。”

林純鴻道:“江南人進入管委會成員,不就順利成章了?”

朱之瑜瞠目結舌,總覺得邏輯上有點不對,又說不上來,還是張道涵思路清晰,馬上質疑道:“江南納入旗下後,自然可以,但現在江南並未歸心,還未控在我們手中,一旦賦予大權,恐怕會與我們作對。”

林純鴻道:“貨幣體系的規則是我們制定的,他們無論怎麼玩,只能在我們設定的圈子裡玩。玩着,玩着,也就習慣了這套規則,換句話說,就是融入至荊州這個圈子裡。”

“當然,要讓他們進入圈子裡玩,首先得讓他們嚐到甜頭,沒有甜頭,誰陪我們玩?”

林純鴻帶着一絲戲謔地語氣,將道理說得非常透。張道涵和朱之瑜皆是人傑,如何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們只覺得回味無窮,情不自禁地想到,荊州能快速崛起,是否應該歸功於制定規則?

“若朝廷、鄭芝龍和江南豪強一味地拒絕進入圈子,武力,自然就是我們最後的選擇。”

林純鴻的語氣突然變得森冷,讓張道涵和朱之瑜心裡打了個突。只聽見林純鴻又笑道:“好在江南豪強和鄭芝龍頗爲識趣,已經在開始琢磨爭搶管委會席位了,這正是進入圈子的跡象,我們應該感到高興纔對。”

張道涵和朱之瑜這才明白林純鴻的打算。兩人都認爲,林純鴻的計策,顯然可行,甚至有可能借貨幣一事開始統一大明的進程。

朱之瑜囁嚅道:“既然都督有妙策,若事先知會我等,就不會讓我等白白擔心這麼久了!”

說來說去,兩人還是對林純鴻獨斷專行耿耿於懷。林純鴻笑道:“初次踐行這個理念,本督心裡也沒有底,免不了先行嘗試一番。”

“現在看來,進展還不錯,江南豪強和鄭芝龍已經上道了。至於朝廷,就有點不靠譜。看來,得施加點壓力了。秋稅還未起運吧?就先緩一緩吧。”

朱之瑜和張道涵互相對望一眼,口中應了聲“諾”,心裡卻如翻江倒海一般。

這是荊州方面第一次動用稅收作爲施壓手段,應該算作荊州試圖統領全國之始,足以載入史冊。他們也說不清是激動,還是擔心,或者兩方面都有吧。

林純鴻也不管兩人在想什麼,接着說道:“江南豪強的力度還不夠,再加一把火吧。田楚信在湖州不是訓練了一批本地的弓兵麼?我看,可以派到湖州鄉村中,嘗試代地主老爺繳稅了!”

朱之瑜和張道涵差點跳起來,激動之情見於言表。這代表着,將江南納入旗下,終於跨出了實質性第一步。

林純鴻似乎嫌帶給朱之瑜和張道涵的震撼還不夠,沉吟片刻,又說道:“待大明銀行一事塵埃落定,我會親自前往朔州,看能不能將大明邊軍納入統一指揮中。”

第42章 一場鬧劇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451章 陷落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15章 禍不單行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84章 殘忍殺俘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562章 戰馬(六)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635章 罌粟花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421章 局眼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469章 整備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592章 錢秉鐙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12章 土人陰影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530章 亂戰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413章 陽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447章 炮灰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459章 援救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07章 驚聞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421章 局眼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456章 進取第470章 金吾營第411章 阻江第2章 山林野趣第418章 處罰第80章 初戰告捷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615章 人心第494章 籌錢糧第534章 合圍(三)第513章 隱忍(一)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222章 南洋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655章 平叛令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46章 潤物無聲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487章 登島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7章 心向大海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404章 合謀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56章 進取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326章 大媒婆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291章 內閣劇變
第42章 一場鬧劇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451章 陷落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15章 禍不單行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84章 殘忍殺俘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562章 戰馬(六)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635章 罌粟花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421章 局眼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469章 整備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592章 錢秉鐙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12章 土人陰影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530章 亂戰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413章 陽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447章 炮灰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459章 援救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07章 驚聞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421章 局眼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456章 進取第470章 金吾營第411章 阻江第2章 山林野趣第418章 處罰第80章 初戰告捷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615章 人心第494章 籌錢糧第534章 合圍(三)第513章 隱忍(一)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222章 南洋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655章 平叛令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46章 潤物無聲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487章 登島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7章 心向大海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404章 合謀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56章 進取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326章 大媒婆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291章 內閣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