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小成

錢謙益、瞿式耜、史可法等人冷眼旁觀,正等着唐文介一幫人找不到聽衆、最終灰溜溜離開顧山之際,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的西洋傳教士如同鯊魚聞到了鮮血一般,義無反顧地向着顧山彙集。

如此過了數日,顧山的聽衆,多爲金髮碧眼之輩,經揚州時報大肆宣傳,一下子轟動了整個江南。顧山附近的百姓,一下子見到了這麼多西洋傳教士,紛紛稱奇,忍不住前往一觀,顧山終於開始喧鬧起來,不復當初慘淡之局面。

不僅顧山附近百姓,就連一些整日吃飽了愁屁放的好事之徒,也從江南各地趕赴顧山,觀看難得一見之奇景。

瞿式耜大驚,慌忙尋到艾儒略,詢問原因。

艾儒略與瞿式耜相交十數年,而且還爲瞿式耜進行了洗禮,正式接納瞿式耜爲天主教教徒。在聽到瞿式耜的問題後,艾儒略大笑,解釋道:

“所謂的思辯學,實質上就是西洋所說的邏輯學,乃古希臘大哲亞里士多德所創,亞里士多德差不多與孔子同一個年代。行知書堂這幾日講學之內容,我也看過一些,實質上翻譯自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並在裡面加入了一些他們的觀點。”

瞿式耜驚道:“亞里士多德?不至於吧?既然是西洋的大哲,傳教士們自然熟稔,犯得着特意跑到顧山來聽講學?”

艾儒略道:“邏輯學雖爲亞里士多德所創,僅僅只講述了一些工具、方法,兩千年來,尚未形成系統的學科。就我所觀,行知書堂的先生們已經將邏輯學發展成系統的學科,這已經比亞里士多德前進了一大步。傳教士們很可能爲邏輯學的進步所着迷,才跑到顧山來。”

艾儒略的話,瞿式耜似懂非懂,只得搖頭離去。

實質上,傳教士們蜂擁而至顧山,邏輯學的進步,固然是一個方面,更爲關鍵的,還是爲了傳教!這點,艾儒略本身作爲傳教士,絕不會對瞿式耜說出來。

看着瞿式耜頗爲頹喪的背影,艾儒略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知道,傳教士初期抵達大明時,辛辛苦苦宣傳教義,效果奇差。後來,一些傳教士痛定思痛,覺得要在大明順利傳教,非得得到士子的承認不可。於是,傳教士們費盡心機,將西方的一些科學知識、書籍帶到了大明。

大明的士子,素來開放,對新鮮的科技知識頗爲着迷,如徐光啓輩,更是爲了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加入了天主教。

也就是說,按照傳教士們整體方略,他們恨不得越來越多的大明人接受西方知識,轉而對天主教產生好感,最終皈依天主教。

現在,行知書堂居然在大肆宣講西洋知識的精華:邏輯學,傳教士們從報紙上得知後,無不興奮異常。後來,他們又得知行知書堂的講學幾無聽衆,惟恐這次講學就此夭折,所以,不遠千里,來到顧山,做一名合格的聽衆。

至於行知書堂在邏輯學上有何見解,有什麼發展,關他們何事?他們只要坐在那裡,本身就是對傳教事業的極大奉獻。

瞿式耜回到紅豆山莊,見錢謙益正一份份地翻着報紙,還不停地點頭,口中唸唸有詞:“嗯,有點意思!倒不是全無道理。”

瞿式耜行過禮,定睛一看,這些報紙赫然便是揚州時報,錢謙益正在看這幾日的講學內容。

瞿式耜驚問道:“老師,您老人家爲何也看起這些胡言亂語了?”

錢謙益嘿嘿笑道:“知己知彼嘛。不過,這些講學真不是胡言亂語,倒有點言前人所未言。”

瞿式耜隱隱覺得不安,錢謙益都覺得言前人所未言,那其他人呢?

瞿式耜將不安埋在心裡,告知錢謙益傳教士聚集的緣由,錢謙益依然不在意,非常輕鬆地說道:“僅僅只吸引傳教士注意有何用?大明境內的傳教士,最多不超過兩百人,就是全部跑到顧山來,又能興得起什麼風浪?”

瞿式耜覺得錢謙益說得有理,大明的主流,依然是聖人之言、孔孟之道,區區傳教士,能奈天下士子何?

只是,林小三素來不打無把握之仗,他的葫蘆裡到底賣得什麼藥?

瞿式耜百思不得其解。

瞿式耜的不安,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大明的風氣,相當開放,廣大士子一點也不閉塞,大多沒有自高自大的壞毛病,對新鮮的思想、知識,有着濃厚的興趣。他們剛開始看到什麼命題、概念、真僞時,並不知道這玩意到底有何用,稍稍一觀,便扔在了一邊。

當講學的內容越來越多,逐漸講到基本規律,講到推理、歸納、演繹、類比,講到三段論等等內容時,終於引起了少部分人的興趣。他們趕緊將前期的報紙找出來,開始系統地瞭解所謂的思辯學。

不怕他們不感興趣,就怕他們連看都懶得看。這一看,一些士子果然被思辯學所吸引,更有甚者,覺得思辯學餘味無窮,越揣摩越覺得有道理。

講學依然在持續,這些士子當然不會錯過聽學的機會,開始慢慢向顧山彙集。

江南地區,人傑地靈,幾乎家家讀書,識字率超過四成,準備考取功名和已經獲取功名的士子,不下於一百萬。

一百萬士子中,即便只有千分之一對思辯學感興趣,那麼就是一千人。一千人中,即便只有三成的人趕到顧山,那就是三百人。

現在,顧山的聽衆還未達到三百,包括傳教士在內,也只有一百多人,但這已經足以讓錢謙益、瞿式耜臉上火辣辣的,坐立不安。

“我們要反擊,老師,我們不能再坐視不理了,照這樣下去,我們東林的臉面何在?”

瞿式耜氣急敗壞,重新在錢謙益面前轉起了圈。

錢謙益心裡也忐忑不安:行知書堂在荊州、在上海,甚至在虎丘和國子監講思辯學,無論引起多大的轟動,他錢謙益都可以置之不理,可是,現在他們在顧山講學,就等於在他的家門口坐着,每天罵他,只要是一個活人,如何受得了?

顏面盡失啊,顏面盡失!

樹活一層皮,人活一張臉,漢人對臉面的看重,甚至比性命還重要!

林小三,算你狠!

錢謙益忍無可忍,瞪着瞿式耜,問道:“最近荊州可有什麼把柄抓在我們手裡?”

瞿式耜未料到錢謙益突然改變態度,一時愣在那裡,過了半晌,方纔囁嚅道:“荊州的把柄都是現成的,擅自調兵、剖解屍體、不敬聖人……罄竹難書!”

錢謙益不滿地說道:“上一次罵戰,都是這些內容,我們卻敗下陣來,這次難道還要用這些?”

瞿式耜滿臉羞愧,一時口不能言。前段時間,盡顧着看林小三的笑話,反而忘了要發動反擊。

兩人正四目相對,彷徨無策之際,忽然下人來報:河東君來訪。

瞿式耜正心裡不自在,又煩錢謙益在風花雪月中消磨鬥志,聽聞河東君三字,更是惱火,一時口不擇言,喝道:“讓她回去!老師沒空!”

錢謙益見瞿式耜越俎代庖,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對着瞿式耜喝道:“放肆!豈可唐突佳人?退下!”

瞿式耜差點要暴走,但礙於尊師重道之世俗,強忍着心裡的一口氣,恨恨地退了下去。

錢謙益搖了搖頭,吩咐下人將柳如是迎入紅豆莊。

看着柳如是巧笑嫣然,眉目傳情,錢謙益一把老骨頭都酥了,心情大好,問道:“河東君至紅豆山莊,不知有何貴幹?”

柳如是道:“奴家特來向牧齋先生辭別。”

晴天一個霹靂,錢謙益臉色大變,問道:“河東君要去哪裡?”

柳如是盈盈道:“聽姐妹言,荊州周鳳開設女子學堂,女先生極度欠缺,奴家想去看看!”

“什麼?”這條消息顯然比柳如是要走更具有震撼性,不僅柳如是要去的目的地是錢謙益心中的痛,而且公然成立女子學堂更是爲所未聞。錢謙益目瞪口呆:“這從何說起?我怎麼從未聽聞?”

顯然,錢謙益的吃驚在柳如是的意料之中,柳如是笑道:“恐怕林純鴻擔心引起軒然大波,纔沒有在報紙上大肆宣傳吧?我也是通過口口相傳得知的。”

錢謙益半天才醒過神來,心中痛如刀割。他已經到了晚年,仕途不順,唯一的安慰就是有柳如是這個紅顏知己,現在,就連紅顏知己也被林小三所吸引,要跑到荊州去!

天啊,你不分是非枉爲天!

錢謙益恨不得大聲嘶吼,好不容易按捺住心頭的酸意,平靜地說道:“湖廣溼熱,你身體柔弱,恐難適應。不如別去了。”

柳如是搖了搖頭,幽幽道:“聽聞,女子學堂不僅教書育人,還收留被棄女童。當年,奴家若不被父母所棄,命運何至於悽苦至斯?”

錢謙益默然,柳如是行禮道:“牧齋先生保重。林純鴻之胸襟氣魄,涵蓋宇內,還請先生不要再鬥閒氣……”

說完,柳如是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紅豆山莊,把臉色蒼白的錢謙益留在了身後。

錢謙益如同一尊雕塑一般,侍立良久,方纔叫道:“式耜,進來吧,林小三倒行逆施,已經有了新的把柄在我們手上!”

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447章 炮灰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36章 誓言報復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673章 下南洋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99章 莊園備戰第554章 應招第476章 濟州島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356章 默契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99章 博弈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46章 潤物無聲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615章 人心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8章 先利其器第471章 擄掠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35章 罌粟花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413章 陽謀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49章 保衛貨棧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399章 博弈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39章 事涉禮部第592章 錢秉鐙第406章 突變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07章 阻擊第12章 土人陰影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51章 水上逞威第4章 家門之變第64章 東林黨人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7章 借力生力第55章 紅顏“禍水”第45章 亂中有序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67章 信譽票據第79章 誓師出征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436章 惶恐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438章 登陸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21章 局眼第509章 壓力(二)第512章 接仗第20章 如白崖洞例
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447章 炮灰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36章 誓言報復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673章 下南洋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99章 莊園備戰第554章 應招第476章 濟州島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356章 默契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99章 博弈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46章 潤物無聲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615章 人心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8章 先利其器第471章 擄掠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35章 罌粟花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413章 陽謀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49章 保衛貨棧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399章 博弈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39章 事涉禮部第592章 錢秉鐙第406章 突變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07章 阻擊第12章 土人陰影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51章 水上逞威第4章 家門之變第64章 東林黨人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7章 借力生力第55章 紅顏“禍水”第45章 亂中有序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67章 信譽票據第79章 誓師出征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436章 惶恐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438章 登陸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21章 局眼第509章 壓力(二)第512章 接仗第20章 如白崖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