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招撫

楊嗣昌掌着兵部,孫傳庭痛斥兵部亂命,無異於痛罵楊嗣昌,至少傅恭是這麼認爲的。

事實上,傅恭倒是誤解孫傳庭了,孫傳庭任事已久,哪能不知道這是大明積弊,非楊嗣昌所能改變?孫傳庭實質對楊嗣昌並無不滿,所痛罵的,無非是大明的制度而已。

在幾千裡外遙控戰將廝殺,楊嗣昌打心眼裡不願意這麼做。但是,大明朝廷對統兵之人非常警惕,根本不可能像林純鴻一樣,授予張兆、田楚雲、林純義方面之權。楊嗣昌也有心改變這點,但剛一出口,就遭到了朝堂之臣、在野士子的強烈反對,後來就連信任他的朱由檢也暗示他放棄。

萬般無奈之下,楊嗣昌提都不敢再提此事。

不過,孫傳庭在各種場合下表達自己對兵部亂命的不滿,引起有心人注意,大肆傳播,以至於朝堂內外謠言滿天飛,說什麼孫傳庭與楊嗣昌不和。

這是後話,姑且不提。

且說孫傳庭時刻關注着盧氏縣的招降進展,而安臥於禹州的熊文燦卻茫然不知,將招降大業進行得如火如荼。

幾乎在孫傳庭接到兵部命令的同時,熊文燦也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大體意思就是令熊文燦推動招降一事,並將賊寇妥善安置於盧氏縣,爲防止賊寇復反,當以三月爲限,視其表現,決定是否接受降表。三月時間內,當嚴密監視賊寇。

熊文燦大喜,立即將談判的級別升爲知事級別。於是,招降張獻忠、羅汝才終於進入了實質階段。

熊文燦首先提出,由驃騎軍護送張獻忠、羅汝才至盧氏縣磨溝口、熊耳口安置。張獻忠和羅汝才懼怕驃騎軍的戰鬥力和機動性,擔心驃騎軍在路途中有所算計,堅決不同意。熊文燦不以爲意,與張獻忠、羅汝才商定由他麾下的三千火槍兵護送。

另外,熊文燦遵朝廷之令,與張獻忠、羅汝才約定,大軍至磨溝口、熊耳口安置三月之後,若一心歸順,朝廷將最終接受兩人的降表。賊寇現在最缺的就是喘息和休整,三個月後,鬼知道會發生什麼?張獻忠和羅汝才自然不反對,欣然應同。

護送,說得好聽而已,實質就是監視。張獻忠、羅汝才一衆將近五萬,都是積年老匪,自然對尾隨於後的火槍兵看不順眼。再加上他們不得繼續劫掠,早已食不果腹,而身後的火槍兵則每日吃香的喝辣的,直把這幫賊寇羨慕得眼睛發綠。

無論是張獻忠、羅汝才,還是火槍兵將領黃定國,皆緊張萬分,每日睡覺時,都睜着一隻眼盯着對方。黃定國惟恐兩人復反,大軍距離賊寇二十餘里,打着一旦賊寇有所異動,就立即逃之夭夭的主意。五萬積年老匪,三千火槍新兵,實力對比擺在那裡,容不得黃定國有絲毫輕忽。

而張獻忠和羅汝纔不僅要盯着黃定國部,還得盯着洛南周邊,兩人將探哨放至二十里之外,惟恐朝廷將官兵部署在前進的道路上,來一個甕中捉鱉。

如此緊張的氣氛之中,行軍自然快不了,賊寇大軍一日所行不過三十里。直直過了六天,張獻忠大軍才抵達磨溝口。而羅汝才大軍抵達熊耳口,比張獻忠還晚了三日。

張獻忠還未抵達磨溝口,稍稍觀之,見此地崇山峻嶺,人煙稀少,忍不住破口大罵:“狗日的熊文燦就沒安好心,讓老子搶無可搶,誠心想把老子餓死在盧氏……”

張獻忠心情極度惡劣,就這樣一路大罵,一直罵到了磨溝口。當他抵達磨溝口後,突然見到這裡人煙密集,所有人扛着鎬頭在山腳下奮力挖掘。他稍一瞭解,方纔知道這裡盛產鐵礦。

張獻忠的頹喪一下子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忍不住大喜。他毫不客氣地將萬餘挖礦大軍收編,納入旗下,又令本部人馬中的老弱病殘充作勞力,每日挖礦不休。

僅僅過了三日,就有一批商人從南陽沿着奎嶺河河谷而來,他們不僅帶來了大批的糧食和生活日用品,還大肆收購粗鐵。待商人離開,張獻忠令劉文秀算賬,發現還略有盈餘。

張獻忠大喜,起了招募人口,擴大挖礦規模的念頭。

與磨溝口一樣,羅汝才也滿足不已,甚至比張獻忠更進一步,做起了礦老闆的美夢。

這些自然是林純鴻的安排。五萬多人馬,如果進行耕種,非得需要幾十萬畝良田不可。這對多山少田的盧氏縣來說,根本不可能。

而挖礦的話,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幾個山頭,足以安置數萬人馬,而且還將賊寇的命脈掌控在了手中。

熊文燦這裡招撫進展順利,孫傳庭那裡也絲毫不差。孫傳庭剛決定如何在盧氏攪風攪雨,就接到了劉國能的降表。

劉國能,陝西延安人。明末時,延安算得上造反的風水寶地,爲亂民送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傑出造反將領。

劉國能只能算其中的小角色,他曾獲秀才功名,一度也是大明體制內之人。

不知爲何,劉國能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這條路一走,就是七八年。又不知爲何,劉國能走了七八年後,突然幡然醒悟,不想走這條路了,想着投降官兵,建功立業。

劉國能與孫傳庭,一個願降,一個願意招降,自然一切順利,劉國能被授予鳳翔府守備,麾下大部被遣散,僅餘三千多精銳,即日赴鳳翔鎮守。

當孫傳庭得知張獻忠大肆招募人口挖礦,大喜,忍不住對傅恭說道:“正發愁如何對付張獻忠羅汝才呢,可巧機會就來了。而且……”

孫傳庭嘿嘿冷笑數聲,接着道:“熊文燦當初爲了順利招降張獻忠和羅汝才,大肆挑撥兩人。這次正好借來用一用。”

傅恭也道:“招撫劉國能後,大人也能抽出手來了。”

兩人密議良久,敲定了一些細節之處。孫傳庭立即在全軍招募武技出衆的死士,得一百餘衆,以王文清爲統帥,翻越葡萄嶺,望盧氏而去。

旋即,孫傳庭率領萬餘大軍,往藍田而去,最終停留在葡萄嶺之西。

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334章 贈劍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468章 互動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12章 土人陰影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508章 壓力(一)第562章 戰馬(六)第440章 棱堡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92章 錢秉鐙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445章 詭道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2章 如火如荼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556章 打賭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48章 等待第61章 三桅帆船第407章 驚聞第421章 局眼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02章 大局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67章 小成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554章 應招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3章 窮途末路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470章 金吾營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66章 如火如荼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56章 共牢而食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42章 一場鬧劇第64章 東林黨人第404章 合謀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543章 謀將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8章 先利其器第592章 錢秉鐙第320章 消耗戰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3章 隱忍(一)第462章 冷遇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655章 平叛令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56章 共牢而食第91章 編戶齊民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
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334章 贈劍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468章 互動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12章 土人陰影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508章 壓力(一)第562章 戰馬(六)第440章 棱堡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92章 錢秉鐙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445章 詭道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2章 如火如荼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556章 打賭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48章 等待第61章 三桅帆船第407章 驚聞第421章 局眼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02章 大局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67章 小成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554章 應招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3章 窮途末路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470章 金吾營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66章 如火如荼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56章 共牢而食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42章 一場鬧劇第64章 東林黨人第404章 合謀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543章 謀將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8章 先利其器第592章 錢秉鐙第320章 消耗戰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3章 隱忍(一)第462章 冷遇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655章 平叛令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56章 共牢而食第91章 編戶齊民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