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

“怎麼回來得這麼快?”

在碼頭上,陳羽霆問他的師父。

李彥直笑道:“事情順利,所以就快。”

原來李彥直以蔡大路爲嚮導,率領船隊順風朝東南,到達大員島一條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在那裡蔡大路有一個親戚叫辜盛,立了個十幾戶人家的漁村。李彥直便接掌了這個漁村,並以此爲據點,派王牧民往北,派吳平往南,自己帶人進入內陸,將周圍三十里的地皮探了一遍,掃蕩了兩個盜窟,以確保這個漁村的安全,同時又向本地居民表示善意。可惜的是仍沒找到那夥倭寇。

此處離澎湖不遠,辜盛的這條漁村和澎湖那邊也有往來,李彥直在澎湖做了那麼多的事情,辜盛也早聽說了,附近的居民聽說來了一位孝廉大人也紛紛簞食壺漿來迎。李彥直便在這條村附近的港灣邊立了個粗製碼頭,打下柵欄,安下帳篷,留王牧民暫守,自己卻先與吳平回澎湖來。

回到澎湖後,見陳羽霆已在島上那個村落外圍加築了柵欄,一個水寨已經粗具規模,心中不免稱讚了兩番,但又見不停有小船在各處穿梭、勘探,澎湖水寨外圍數十丈處又有人在打樁,以竹子圈了七八塊地,這些可是李彥直沒交代的,他回寨後便問陳羽霆那是要幹什麼。

陳羽霆便取出一張粗製圖紙來,道:“這裡是澎湖。我打算沿着這一帶,建立一座市集,東邊這一塊呢,建立一個新漁村,和水寨鼎足而立。然後在西嶼、八罩嶼、龍門港這邊……”

他還沒說完,李彥直就攔住了他道:“等等,等等,你這是要幹什麼啊!我讓你練民、勘港,只是打算將之作爲我們在海外的一個落腳點,以此東巡大員,救回二哥,你現在還規劃到市集、漁村去,難道你想在這裡常住不成?”

“是啊!”陳羽霆臉上興奮不減,道:“這是一塊寶地啊!只是建一個落腳點,太浪費了!我是想這樣……”便向李彥直描述起來,說他打算在澎湖建立一個全新的小理想國,但說着說着,卻發現李彥直迴應甚少,便停下來,問道:“怎麼,三舍,你不贊成嗎?還是說我想錯了?”

“你也沒做錯。”李彥直輕輕苦笑一聲,道:“不過你知道要辦成這件事情,需要多少錢,多少時間嗎?”

陳羽霆叫道:“多少錢都好、多少時間也罷,我都會堅持下來的!”

李彥直嘆了一口氣,道:“錢嘛,或許還能解決,可是要按你說的那樣,要略具規模至少也得三年五載!大見成效至少要十年八年!我們總不能三年五載之後,再去找二公子吧。”

陳羽霆聽得呆了,他興奮之下,竟把機兵團此次出海的直接目的給忘了。

李彥直怕打擊他的積極性,忙道:“其實我也有開發這裡的念頭,以我們眼下的人力物力,安扎據點和救回二哥,兩件事情也可並行不悖,同時進行甚至可以相得益彰。只是這其中有個極大的難處。所以才暫且擱下了。”

陳羽霆便問:“什麼難處?錢嗎?”

“錢倒是可以解決。”李彥直道:“只是還沒有個能留在這裡苦守的人。我們現在的根基還在海內,又還不能名正言順地把尤溪的勢力與這裡連接起來,在這一帶若只留下一個水寨,那沒問題,但要是把這裡變成一塊肥肉,那就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才能守護住它,否則我們後腳一離開回大陸,別人前腳就踩進來了。那時候是將辛辛苦苦的成果拱手讓人。若是落到賊寇手裡,那更等如資敵。所以這一帶要麼不開發,要開發,除非有個得力的人能留守此處。”

陳羽霆一聽,便道:“我怎麼樣?”

李彥直笑道:“你年紀雖小,但行事老成,現在讓你守一處小寨子沒問題。若讓你隨着這個寨子的成長而成長,數年之後當能獨當一面。不過啊,你不行。”

陳羽霆問:“爲什麼?”

李彥直道:“這裡太苦了。你熬不住的,我也捨不得。這件事情,還是算了吧。等救回了二哥,我們就回大陸去。先促使朝廷開海,然後我們再名正言順地進入這裡,慢慢開發。到那時這裡的條件也會比現在好一些了,咱們再來,就會順利得多了。”

陳羽霆聽在那裡,卻不肯點頭,好久了才道:“三舍,我不想走!開海開海,那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我也不怕苦。我決定留在這裡了。好容易有這麼一片乾乾淨淨的地方,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我都想試一試!也許還真能讓我試成了呢!大陸那邊情況太複雜,我想我不是很適合那裡。”

李彥直道:“大陸那邊複雜,是因爲過分成熟了。這邊簡單,是因爲整個社會纔剛剛起步,沒什麼可爭的。等這邊也有了利益有了派別,遲早也要變複雜的。”

陳羽霆卻道:“我們可以一開始就把事情設計好,減少爭端!總之在一張白紙上畫畫,會比在亂七八糟的圖畫上修修改改好得多!”

李彥直沉思良久,見他如此執意,便不勸了,道:“你真的願意留在這裡受苦?哪怕到頭來一無所獲也不怕?”

陳羽霆甚是堅定,道:“是!”

“如果你真有這個決心,那我也不阻你。”李彥直道:“不過萬事開頭難,你心目中的這個宛丘要如何建設,有想法了沒有?”

“三舍你教過我,這等事情,左右不過是人和錢兩件大事。”陳羽霆道:“人嘛,現在這些澎湖的居民非常樸實,又肯聽我們的話,只是現在這些人還沒什麼自主性,我們可以先選出其中材質較好的加以訓練,讓他們成爲各村的領袖人物,等這批人成長起來之後,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因地制宜地來建設他們的家鄉的。那時候就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幹了!”

李彥直笑道:“聽來不錯。”

“至於錢嘛。”陳羽霆道:“現在他們的生產模式太落後了,有些還在刀耕火種!我可以從大陸那邊請良農來教他們,覓好種子來,教他們種地。他們也打魚,可是打了都自己吃,沒用,我們可以教他們曬成魚乾,或者買了他們的魚,然後運到泉州、月港去賣。”

李彥直皺了皺眉頭,道:“這兩件事情,得花多少錢啊。”

陳羽霆道:“前期自然是要花錢的,同利能出一點最好,還有我會想法跟家裡說一說,看看我爹、我哥他們能不能幫我們出一點。”

李彥直連連搖頭,道:“我不是不肯出錢,不能出錢,只是你這個思路不對,大大的不對!”

陳羽霆愕然道:“不對?”

“當然不對!”李彥直道:“你現在這樣做,是一廂情願地推動,澎湖的這些人,會不會配合你還難說呢。做生意也好,建港口也罷,都必須因時而動,順勢而行。”

陳羽霆眼睛一亮,仍像他在尤溪六藝堂時一般,睜大了眼睛要看自己所仰慕的恩師會說出什麼讓自己驚歎的言語來,因問:“怎麼因時而動,怎麼順勢而行?”

李彥直道:“你若能順應當前的局勢,就能讓這裡變成一個發財的地方,這就叫因時而動,你若能將這裡變成一個可以發財的地方,自然會有大批的人涌過來,這就叫順勢而行。澎湖孤懸海外,遠離大陸,能令這一帶發展起來的羣體,唯有海上走私商,你想這裡變成一個發財的地方,就得讓走私商需要這裡,只要這裡有走私商需要的東西,他們就會涌過來,這批人來了之後,人氣、錢財什麼的就跟着來了。有了人氣和錢財,接下來你纔好辦事。”

陳羽霆沉吟半晌,說道:“茶葉、生絲、陶瓷!”

這幾樣確實是走私商最需要的貨物,但李彥直卻道:“不對!這些東西,他們在雙嶼、浯嶼就能搞到了。而且雙嶼、浯嶼離大陸近,運輸成本低一些,這裡離大陸較遠,你若是從內陸把貨物拖來囤積到這裡,成本會比較高,競爭不過雙嶼、浯嶼,甚至競爭不過南澳。”

陳羽霆道:“那他們還需要什麼啊,鐵鍋、硫磺麼?”

“不是這些,不是這些。”李彥直道:“其實這裡能提供給他們的,不是貨物,而是另外一種補給——糧食!”

聽李彥直說要給走私商提供糧食補給,陳羽霆更是不解:“糧食?雙嶼、浯嶼那邊也有啊。”

“有是有。”李彥直道:“可是那裡離大陸太近了——這是雙嶼、浯嶼相對於澎湖的優點,可也是它們的缺點!你要知道,雙嶼、浯嶼那邊能否提供糧食,是看季節的。不是看豐收季節或歉收季節,而是看朝廷是否在嚴打。咱們這個朝廷,做事從來都是一陣風一陣風的,嚴不會嚴不停,鬆也不會永遠鬆。可是在朝廷嚴厲的時期,大陸的糧食恐怕都會運不出來,雙嶼和浯嶼由於離得太近,受到的影響就會很大,那就是海上私商的缺糧季節,很多人會因此熬不住的。”

說到這裡,陳羽霆終於徹底明白過來,叫道:“我懂了!三舍你是說我們可以在朝廷管制寬鬆的時候,購入糧食,而在朝廷嚴打的時候,有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爲他們提供補給,將大員作爲他們的避風港,那樣,那樣……”

“那樣你就扼住了他們的咽喉!”李彥直道:“那時大概你要賣多少錢,就能賣多少錢了。等他們的人上了岸,貨進了港,又還可以跟他們談談別的事情——生意就這麼展開了。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前提,就是你必須擁有一定程度的武裝威懾,沒武裝只有糧食,那是等着人來搶,而有了武裝威懾之後,就算是最猛惡的海盜,在計算過收益與代價之後也會三思而行了。”

陳羽霆道:“那我們就要把這裡變成一個糧倉了,要設法往大陸買糧去了。”

李彥直笑道:“初期是要買。不過長遠來說,就可以用上你剛纔那個方法了:種!”

陳羽霆苦笑道:“澎湖這點地方,只怕種不了多少糧食。”

“澎湖是小,可是你想做的這件事情,不一定要在澎湖啊。”李彥直將眼光投向了東南:“羽霆,我覺得你該去大員走走了。”

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六章 視察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四章 議徵倭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一零一章 羣倭亂第十四章 沈家門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七十章 謀印度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五十章 七竅玲瓏誆諸匪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一零八章 凱旋前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四十六章 雖兵雖賊一致對外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第五章 犟主考不取偏點魁第三十章 傾危之際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四十三章 兵家毒計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十一章 不爲府試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十二章 公私第五章 雙雄會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十七章 連環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六章 二子依附第二章 接班人第十三章 錦衣疑蹤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九章 帝術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四十七章 大排場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十章 翻覆手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十六章 盜信第十章 翻覆手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
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六章 視察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四章 議徵倭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一零一章 羣倭亂第十四章 沈家門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七十章 謀印度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五十章 七竅玲瓏誆諸匪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一零八章 凱旋前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四十六章 雖兵雖賊一致對外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第五章 犟主考不取偏點魁第三十章 傾危之際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四十三章 兵家毒計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十一章 不爲府試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十二章 公私第五章 雙雄會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十七章 連環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六章 二子依附第二章 接班人第十三章 錦衣疑蹤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九章 帝術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四十七章 大排場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十章 翻覆手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十六章 盜信第十章 翻覆手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