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

眼看面臨被胡宗憲與吳平包餃子的危機,索薩當機立斷,率領艦隊撤出了馬尼拉灣。由於撤退得太急,以至於許多物資都留在了陸上來不及帶走。

索薩在船上望着呂宋怔怔出神,心想自己調集了葡萄牙在東方包括官方與民間的所有力量,又把歐洲在南洋的全部勢力——如洛佩茲等都牽涉了進來,結果卻止步於這座大島,如今這一撤退,往後再要回來便渺茫無期了。

“如果馬六甲奪不回來……巴拉望也守不住……”他簡直不敢想下去了。

這時吳平的艦隊已經抵達灣口北角,看着歐洲船隊陸陸續續從南角撤離,炮口朝北,充滿了戒備,先鋒蔡二水帶着三艘戰船先行抵達,可也不敢貿然進攻。而在歐洲船隊的後面,胡宗憲也是步步緊跟,等到吳平大部隊也到,吳、胡兩支船隊會師,歐洲船隊已盡數撤出馬尼拉灣了。

蔡二水大感痛惜:“要是我們再來早一步就好了。”

吳平卻豪爽地笑道:“現在局勢已定,早一步晚一步都沒什麼所謂了。不是在這裡取勝,就是在巴拉望,要不就是在麻逸——最多我們追趕着他們橫越東大洋,一直追到東大陸去!怕什麼!”

聽了他這幾句豪言壯語,全軍上下的士氣都爲之一振。

胡宗憲也讚歎不已——他是進士出身,又是文官正統,仕途前景比吳平這種半途轉正的海賊好得多,可卻不分時間地點變盡法子地奉承着吳平,因爲他清楚吳平和李彥直的關係,這點親疏之別,他還是心中瞭然的。

“我這些船上裝滿了物資,若吳同知不累的話,咱們不如就南下吧,早一日和都督會合,便早一日取勝。”

吳平笑道:“我曾在船上住了過年的人,海上來往,於我只是家常便飯,說什麼累。”

兩支船隊合兵一處,共有大小戰船三百零五艘,士兵四萬二千多人,聲勢極爲浩大。

呂宋和巴拉望之間距離不遠,葡萄牙海軍扯滿了帆,借風力南下,北上呂宋時這支船隊有兩百多艘船隻,各種作戰、輔助人員兩萬五千多人,但在登陸搶攻中損折了一部分,又有一部分在戰爭後期返回婆羅,且這兩萬五千多人並非全部都是正規軍,其中有大量的歐洲海商私兵如弗蘭西斯可·託斯坎諾和弗洛伊德·洛佩茲,兩人回馬六甲與新加坡的同時也把他們的船隊帶走了。

這時這支船隊已不到兩百艘戰船,水兵水手不到兩萬人,幸而巴拉望尚未陷落,船隊一路順利,進入了巴拉望。

吳平緊隨其後,他是李彥直東海南路的大帥,曾負責着北到澎湖南括整個南海地區的整體防務,常年在這一帶海域逡巡,熟悉海路島況,偵察船望見葡萄牙人入港,他便下令在巴拉望島北面一座被他命名爲“雙鳥礁”的地方停泊,又派出兩艘飛船,橫過巴拉望島去婆羅向李彥直報信。

巴拉望港開出五艘海盜船出來攔截,吳平也就派出十艘戰鬥式小福船作勢進攻,洛佩茲趕緊下令海盜船回港,索薩怒喝起來:“幹嘛不打?”

“現在一接觸,不管勝敗,對方一定會追加兵力,那樣我們就不得不應對,雙方不斷投入兵力,最後非釀成一場大戰不可。”洛佩茲的聲音很冷淡。

索薩睜大了眼睛:“就是釀成大戰,那也不是什麼壞事,總好過讓那條雙頭龍跑來和他們會師——難道你想等到對方兵力會合之後再決戰?”

他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洛佩茲卻不理他,他自有他的打算。

原來這時李彥直已經到達婆羅,他麾下的部隊加上楊舟的駐防軍,兵力達到五萬人,不過人多船少,許多船隻都是運兵船,若是在海上遭遇,裝滿士兵的運兵船是沒法作戰的。除去運兵船之外,能夠直接於海上對決的只有六艘五桅大福船、八艘四桅大福船、四艘鐵木廣船、三艘改良過的歐式海盜船,二十八艘新型的戰鬥式小福船,再配備各類護航、衝鋒的小船隻,這仍然是一支十分強大的海上艦隊,但要依靠之一舉攻陷巴拉望,單就兵力分析來說卻還不佔優勢。

但洛佩茲這時卻已經怕了,他心中盤算着:要打敗大明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就算眼下能夠取得一兩場勝利,但大明既控制了環南海的航道,又背靠物資廣博的大陸,戰鬥力隨時都能得到補充,而西班牙人離歐洲本土卻隔着一個太平洋、一個美洲大陸再加上一個大西洋,就算西班牙國王有心全力支持這場戰爭,也不可能及時地越過兩個大洋一個大陸地提供援助啊。因此洛佩茲心裡有底:西班牙在巴拉望這邊,兵力打掉一個就少一個,戰船損壞一艘就少一艘,如果李彥直再進行糧食封鎖,那情況就更不妙了——麻逸那邊如今已經變成了產糧區,但那些種田的卻全都是中國農民!

“要是李發動中國農民起來反抗怎麼辦?”一想到這一點洛佩茲就頭皮發麻。

那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遠在李彥直考中進士之前,林道乾就下來和他談判,說中國方面考慮到西班牙人在這邊的糧食供應問題,願意給西班牙提供一批農民,以免西班牙人老是四出劫掠口糧擾害了南海地區的治安。

當時洛佩茲覺得這是一個對己方很有利的提議,畢竟有一個可持續的糧食供應體系,比起完全依靠沒有保障的糧食劫掠要好的多。而且他發現那批中國農民來了之後也確實溫順,他們散佈在各地,聚族而居,開土闢田,任勞任怨地種地,種完之後把其中約定好的一部分送到村口等葡萄牙人來接收。反正南洋的土地都是荒置的,要多少有多少,所以這批中國農民來了以後,相當於是李彥直給洛佩茲白送了一個永遠耗不盡的糧倉,洛佩茲自然樂得接受,甚至還依照他與林道乾的約定,爲這些村落提供軍事保護。

在幾年的時間裡,來自中國的農民陸續抵達,在麻逸及其周圍羣島建立了一百多個村子,人口將近兩萬人。這兩萬人種出來的糧食足供十萬人食用,故而這段期間洛佩茲從來都不擔心糧食供應的問題,直到這時戰爭遇到了逆境,他纔想起麻逸老家還隱藏着兩萬包隨時會爆炸的炸藥啊!

“這個李彥直,原來從一開始就不懷好意!”

他卻不知李彥直只是在執行老祖宗的智慧而已——所謂有民此有土,有土此有財!他先把人移了過來,早期並不太計較能得到多少商業利益,但等中國農民在這裡站住了腳跟,那時再繼以兵力,一切便都水到渠成了。

從飛龍到新加坡,再到婆羅,之所以會那麼快就被中國軍隊收復,不僅由於李彥直奇襲見效,更關鍵是華人在當地人口中已佔據統治地位,因此一旦軍事優勢傾向於大明,大兵臨境,華人在內一加呼應,收復這些失土便易如反掌。

洛佩茲這時還不知道林鳳已經繞過巴拉望撲向麻逸,但一想起根據地的那幾萬中國人就如坐鍼氈,他心裡既如此判定局勢,就再沒有對抗李彥直的決心,在索薩進入巴拉望之前,他就已經瞞着葡萄牙人,派了使者前往婆羅了。

“洛佩茲要求和?”

李彥直高據鯊牙虎皮椅,看着洛佩茲派來的使者路易斯·阿爾梅達,冷笑道:“他倒真會選時候,葡萄牙人得勢時,他就趁火打劫,現在索薩失勢了,他就想獨善其身。可是我對他已經失去信任了——他也不想想,從很多年前開始我們就已經交朋友了,有這麼久的交情,按理說索薩無故侵犯我朝的時候他就該設法阻止,至少居中斡旋,可他乾的卻是什麼?哼!就算我饒得他,這幾個月裡死在他炮口刀劍之下的中華子民也饒不得他!”

對李彥直可能會拒絕,路易斯·阿爾梅達並不感到意外,畢竟目前來說大明海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並不一定需要通過談判來擴大戰果,但阿爾梅達也算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他不急不慢地說道:“元帥,當初戰爭是否道義,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了。洛佩茲總督發動戰爭,考慮的是西班牙的利益,國家利益從來都不顧私人交情的,但洛佩茲總督對元帥的私人交情,其實並沒有因爲這場戰爭而減弱,他仍然很尊敬您。”

李彥直回顧蔣逸凡笑道:“聽聽,聽聽,誰說我們中國人臉皮厚的?他們歐洲人的臉皮厚起來,其實比我們厲害得多啊!咱們得向他們多多學習纔是。”

阿爾梅達聽得懂中文,卻彷彿聽不見李彥直的諷刺,繼續說道:“過去怎麼樣已經可以不討論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恢復我們兩國的友誼,並讓這場戰爭在符合我們兩國利益的情況下儘快結束,仁慈的上帝啊,祂實在是不願意見到更多人生靈塗炭了。”說着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架,臉上也露出悲天憫人的神情來,這一刻,阿爾梅達無疑已成爲歐洲人道主義者的代表了。

蔣逸凡心想你們處於攻勢的時候把異教徒都不當人,現在一處劣勢就來講人道,聽他說出“不願意見到更多人生靈塗炭”的話來時幾想作嘔,李彥直卻淡淡地問道:“那洛佩茲認爲如何結束這場戰爭,才符合我們兩國的利益?”

阿爾梅達眼睛眯了起來,對李彥直大讚特贊:“李元帥果然是一位理性的、有大局觀的統帥啊。”

“少廢話了。”李彥直顯然對這種異國讚歎毫不感冒。

阿爾梅達是和他打過好幾次交道的,這時也就不再廢話:“其實我們總督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希望兩國能夠恢復到戰前的和平與友誼。”

蔣逸凡聽了友誼二字嗤之以鼻,李彥直卻道:“這個提議,我可以考慮,不過……我們兩國的和平和友誼之間,好像還有一塊攔路石呢。”

阿爾梅達微笑着說道:“大明與西班牙兩國的友誼,是這個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至高無上的存在,無論是誰要妨礙我們建立和平、建立友誼,都將是我們的敵人!若有什麼攔路石,相信我們兩國也一定能夠合力掃除!”

李彥直一笑,對蔣逸凡說:“那你就和阿爾梅達先生談談,看如何恢復我們兩國的和平與友誼吧。”

第十五章 能奈何?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六章 商賊辯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六章 視察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九章 裂南北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三十章 傾危之際第六章 清海岸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十章 定章程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二十一章 吳平破龍門港寨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三十九章 苦王爺第十章 定章程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六章 恩師第一章 讀書難第七章 釜底薪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九十八章 英雄見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七章 釜底薪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十一章 再整編第九章 裂南北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七章 模棱應第五章 雙雄會第八章 入平戶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七章 釜底薪第七章 模棱應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章 定章程第四十章 尾聲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十二章 公私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十三章 預言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二十章 逃東瀛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
第十五章 能奈何?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六章 商賊辯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六章 視察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九章 裂南北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三十章 傾危之際第六章 清海岸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十章 定章程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二十一章 吳平破龍門港寨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三十九章 苦王爺第十章 定章程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六章 恩師第一章 讀書難第七章 釜底薪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九十八章 英雄見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七章 釜底薪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十一章 再整編第九章 裂南北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七章 模棱應第五章 雙雄會第八章 入平戶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七章 釜底薪第七章 模棱應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章 定章程第四十章 尾聲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十二章 公私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十三章 預言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二十章 逃東瀛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