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視察

“呀,怎麼怎麼多的死人呀?!”進入硝煙未散的張莊,16旅軍醫院的新兵小孟被張莊村內層層疊疊的死屍所震驚。

“別說廢話!先看我們的人,有沒有活着的。”羅新華院長呵斥道,“就是那個院子了,將旗幟插上,讓他們一眼就看到我們進來了。”

爲了就近搶救傷員,羅新華帶了一個精心挑選了急救連,戰鬥一結束就進了張莊,選擇了一所看上去完整的院子,設立了戰地醫院。

男兵們將院落中的日軍屍體拖出了院子,陣亡戰友的遺體則擺放在院中,接着第一道晨曦,急救連開始登記陣亡戰友的胸牌。每個官兵軍服內都縫了一個標準規格的胸牌,上面寫着姓名、職務、軍銜、部隊番號及血型。

“都是1營的……”小個子中尉軍醫對羅院長道。

“檢查仔細些……”羅新華大聲道。她的目光落在院子角落裡兩具緊緊擁抱在一起的屍體上,一具是自己的戰友,另一具卻是日本兵。一枚手榴彈在兩人當間爆炸,但面容都完好無損。

第一個新兵開始嘔吐,緊跟着又是一個。羅新華沒有責備,她第一次見到血肉橫飛斷肢殘臂的情景也曾控制不住過。

羅新華就是曾做過王月蟬丫鬟的羅二丫。建國後一位老首長親自爲她改了名字,“叫新華吧,咱們的新中華已經出現了。”

開始送來傷員,急救連已經搭起了四座手術檯開始忙碌。

那邊是手術室。這邊是獻血站,越來越多的士兵帶着滿身硝煙,過來爲戰友獻血。

“少校,最多400,這是規定。”羅新華對一位坐在椅子上的少校軍官說,這位少校要求捐獻600mm血液。

“什麼狗屁規定!俺們營的仗已經打完了,回去喝點肉湯,睡上一天一夜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是你?陳豪!”羅新華認出了對方,是陳家崖的陳豪,她驚喜地站起來。“喔。升少校了!”

上次在鄭家莊聚會,陳豪還掛着上尉肩章。

“啊,是你呀羅中校。”陳豪也認出了羅二丫,“夠意思。親自來搶救傷員了。”

“越靠近前方。搶救的意義越大。你們打的夠慘的。”羅新華親自抽了陳豪的血。

“可惜了我的1營了……”陳豪讓出位置給後面獻血的士兵。

去年春節。回到家鄉探親的在職軍官們曾在鄭家莊聚會過。當初蒙山軍老根據地參軍的子弟們活下來的幾乎全是軍官了,陳豪是其中軍銜最低的。他是陪着母親回去的,不經意間。結識了一批軍中顯貴。

“不準救他們!”陳豪猛地看見擡進兩個日軍傷兵,立即怒叫起來。

“你冷靜些,仗打完了,鬼子被你們殲滅了,他們有權獲得救助。別忘了軍規!”

“什麼狗屁軍規!我看誰敢救他們?!”陳豪下意識地去摸腰間的手槍。

“我說的也不行嗎?”曲致庸准將走進了院子。

天光已經放亮。

“旅長……”陳豪看見兄長般關心着自己的旅長,眼淚登時蓄滿了眼眶,拼命忍着不讓淚水流出來。

“好小子,乾的不錯。”曲致庸上前抱住了陳豪,“沒有負傷吧?”

“沒有。但我的1營完了……”

“屁話!1營永遠不會完。我給你補充!一個月,最多一個月,還你一個滿編的1營。”

可是那些生死與共的戰友再也回不來了。他們的身軀將埋入故鄉的土地腐爛爲泥土,他們的名字將被人所遺忘,包括跟他們出生入死共同面對侵略者的戰友。除了他們的父母家人,誰還會記得他們?

“別垂頭喪氣的!18師團完蛋了!緊跟着將是第3師團和第6師團!知道嗎?就在剛纔,對第6師團的最後攻擊已經發起了!”曲致庸使勁拍拍陳豪的肩膀,“已經接到了命令,咱們旅就地整補,很快就有大批的補充兵到來了。”曲致庸准將看了看院子裡忙碌的官兵,“還有一個好消息,總統要來視察我們旅!”

陳豪沒有吭氣。用殘疾的右手抹去了眼角的淚滴。但院子裡已經歡呼起來,羅新華抓住了旅長的衣袖,“旅長,你說的是真的?司令要視察咱們旅?”

“沒錯!我親自接的電話。他聽到我們旅殲滅18師團的捷報後親自打來了電話,向我們表示祝賀並問候所有參戰官兵。”

“司令他還說什麼?”如果論資歷,羅新華也是國防軍第一等的老資格,她在鄭家莊初期就正式參軍了,所以對龍謙以司令相稱。

“司令說16旅不愧是蒙山軍的起家部隊!給他爭臉了!”曲致庸對羅新華說,“立即安排救治這兩個鬼子,我還要從他們嘴裡掏出有用的情報呢。”

連番血戰的第6師16旅終於結束了他們山東之戰的歷程。在張莊一帶轉入了休整。因爲16旅巨大的傷亡,前進指揮所取消了調16旅南下參加高密之戰的計劃,更沒有赴青島歸建的安排了。如果沒有意外,這支連續奮戰了兩個月的部隊的山東之戰算是結束了。

作爲營長,陳豪的消息當然比一半士兵靈通。他從團長那裡獲知曾並肩作戰的第2師6旅已經南下高密了,以爲自己所屬的部隊也將投入新的戰場,不斷追問上級什麼時候來補充兵。但團裡接到明確的指示,16旅的戰鬥任務解除了,高密之戰沒他們的份了。這個消息尚處於絕密,令陳豪既高興又不高興。

46團就駐紮張莊,一面休整,一面幫助村民整修民房。張莊百姓尚未全部歸來。只有幾十名解除支前任務的青壯先期回到了村莊。張莊一戰將偌大的村子毀得一塌糊塗,全村有三成房屋徹底毀於戰火,另有一半左右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完好無損的不足兩成。冬季將至,馬上就返回故土的張莊村民的過冬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在政府的專項善後資金尚未到賬之前,46團接到了命令,盡力幫助鄉親們恢復家園生計。46團及旅屬工兵營2連一面將輕微毀損的房屋進行修繕加固,一面運出垃圾,整理可資利用的磚瓦木料。準備明春的大興土木。重建家園。

來自全國各地的慰問團陸續抵達,送來了大批的慰問品。部隊的伙食陡然上了好幾個檔次,幾乎每天中午都有肉,炊事兵們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變着花樣爲官兵改善着生活。

國防部宣傳局直轄的文工團來16旅駐地進行慰問演出。令精神生活極度貧乏的官兵興奮不已。文工團在基本完好的張莊戲臺連續演出四場。場場都受到官兵們的熱烈歡迎。血戰似乎已經遠離這些年輕的官兵了。失去戰友的傷痛正在淡去,他們盡力享受着勝利的歡愉。

國防部宣傳局及新聞出版總署派出的記者團也到了張莊。宣傳局準備以開戰以來屢立大功的16旅爲藍本編撰一個長篇通訊以鼓舞士氣。既然是文學類的創作,總要有個對象。陳豪被旅團兩級確定爲原型,每天都被《國防報》那個同姓記者纏着講自青島之戰以來的戰鬥經歷。起初陳豪很反感,但曲旅長下了死命令,告訴他這不是宣傳他,而是宣傳16旅,宣傳國防軍無數在抗擊外敵入侵中英勇奮戰的英烈。陳豪這才配合起陳記者,講述了1營數場血戰的過程,談及那些英勇捐軀的戰友,陳豪數度哽咽失聲,令陳記者聳然動容。

陳記者筆頭很快,熬了兩個通宵,文章的框架基本上有了。這個過程中,陳記者又採訪了1營參加了青島、高密及杞城數場大戰活下來的官兵,從旁觀者的角度完善了主角的英雄形象。在創作過程中,陳記者發現原先以陳豪爲中心的構想是不合適的,換做以1營爲主角,文章就順暢了許多。關鍵是陳豪所敘述的那些英勇戰死的英烈事蹟實在是太感人了。陳記者是現役軍人,跟陳豪一樣是少校軍銜,明白如果大肆宣傳16旅是不太合適的,16旅固然立下大功,但在這場動員了三十餘萬大軍的大戰中,還有着無數的英雄部隊。但以一個主力營爲藍本來創作則問題不大。陳記者於是推翻了已經成型的提綱,在徵得陳豪同意後,重新開始緊張的創作。陳豪對於宣傳自己的營隊自然是高興萬分,連日裡陪着陳記者,向他提供了原先沒有談及的一些生動素材,讓那些烈士的形象更加豐滿動人。

“老陳,你一定要寫清楚,那些犧牲的戰友是爲了什麼。”陳豪一再提及這個關鍵的問題。

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採訪了幾十名官兵,從上校團長到列兵都採訪過了,也曾提及爲何而戰,回答不一,有些回答陳記者認爲根本上不了檯面。

“你不要覺得士兵們傻,他們之所以面對槍林彈雨勇往直前,絕不是爲了出名,更不是爲了嘉獎,而是爲了我們這個國家。”陳豪強調道,“你說一條命值多少錢?一千?兩千?何況撫卹金也沒那麼高。但是我們懂爲什麼打仗!軍人嘛,就是要保衛國家,保衛百姓!共和國成立了,再不會像甲午年、庚子了!你不要以爲士兵們不懂這個,他們是不太會說而已。”陳豪反覆強調這點。

文章尚未寫就,張莊迎來了大人物,龍謙總統自青州來視察16旅了。

龍謙是在下午抵達張莊的,陪同他前來的有中央軍區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宣傳局局長、總參軍情局副局長等軍方將領,還有中央部委及山東省的部分官員,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部長端方也在陪同視察之列。

開戰以來,交通部承擔了戰區繁重的運輸任務,配合總參軍事交通局出色完成了軍事運輸任務,保證了山東戰場數量極其驚人的物資轉運任務,基本沒有讓前線出現缺糧少彈的情況。受到了中央軍區的充分肯定。戰場最高指揮官封國柱上將在青州前進指揮所見到端方後握着他的手說,“當初總統提名你做交通部長,我私下是不贊成的。現在看來我錯了,你行,你的交通部行!特別是你們組織的幾支汽車隊,爲戰役勝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當着總統的面給老兄道歉,還是總統說的對,無論是漢族還是滿族,咱們都是一家人。在參戰部隊裡就有滿族士兵,不含糊!”

“封司令過獎了。這是國戰!豈能不竭盡全力?!要說感謝。我們這些前朝過來的人才應該感謝啊。感謝總統的英明領導,感謝國防軍的浴血奮戰,甲午之恥,今朝可雪矣!”端方激動地說。

端方對於已經取得的戰果激動萬分。他是從滿清走過來的。骨子裡對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東西列強有着極深的畏懼。開戰之初。端方曾到總統官邸進言龍謙,非常擔心萬一仗打輸了如何收場。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國防軍收復青島後。又打出了震驚全國的山東大捷!日軍攻略山東的四個師團被分割包圍在數個互不相連的區域,第一個包圍圈的敵人已被全部殲滅,雖然沒有獲得日軍聯隊以上單位的軍旗,但連日軍中將師團長的軍刀都繳獲了。這樣的戰果如何能不令這位前朝大員興奮不已?

“封司令說的好,只要咱中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別說是小小的日本,便是再兇惡的敵人也不是咱堂堂中華的敵手!”龍謙笑着說。

10月20日下午六時,龍謙在大批軍政高官的陪同下視察了46團。

46團及駐紮張莊的其他部隊全體官兵在村口列隊接受總統的檢閱。那面國防部授予的“攻如猛虎”錦旗在風中烈烈飄揚。

絕大多數官兵是第一次見到“活生生”的總統。對於這些淳樸的士兵們,總統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更是國防軍的締造者,是他們的最高統帥!

龍謙在醫護兵隊列中認出了羅新華中校,曾經的羅二丫已經佩上了兩顆金色梅花的中校軍銜,“這不是二丫嗎?哈哈,已經是中校了!你可是咱蒙山軍的元老呢。”龍謙笑着握住了羅院長的手,“孩子多大了?到北京一定要來我家裡做客呀。”

羅新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只是笑着點頭不止。她手下的官兵有的知道些院長的歷史,有的則不知道。國防軍中女性軍官做主官的,就數醫護系統爲多了。沒想到自己這位毫無架子的領導竟然被總統所知,而且被總統稱爲蒙山軍元老,院長的形象立即高大了好幾倍。

龍謙走到1營隊列前,在陳豪的面前站住了。陳豪沒想到總統竟然認出了他。

“當初我到陳家崖,你還是個孩子,現在成了聞名全軍的英雄營長了!真是好樣的!李純進攻根據地,你父親不幸遇難,如果他泉下有知,當爲你而驕傲!”龍謙握住了陳豪的手,但隨即捧起其右手,“是青島負的傷?”

“報告總統!已經全好了。”陳豪激動萬分,“聽說別的戰場打的很激烈,請總統下令,我們隨時可以投入新的戰鬥。”

“要的就是這股子氣!”龍謙滿意地說,“有了這股英雄氣,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不過,暫時不需要你們上戰場了,好好休整,總結經驗,特別是教訓。明白嗎?”龍謙望着黑壓壓的方陣,“戰友們,我要報告你們一些好消息,在北線,日軍最負盛名的第6師團被我們死死地包圍在濰縣以東,昌邑以北的狹窄區域,包圍圈已經嚴重縮小,東西不過六華里,南北不過五華里。我們一顆炮彈就能幹掉他三四個人!第6師團已經插翅難飛了!曾經想救出18師團的那個旅團在我軍的嚴厲反擊下敗退龍口,我軍已逼近龍口,大炮都打到他們的登陸場了!而在南線,被合圍在高密的第3師團連續的突圍宣告失敗,他們的命運將和第6師團完全一樣!有人勸我下令總攻以殲滅這兩大坨敵人,我沒有下達這樣的命令,因爲沒有必要了,圍困就是好戰術,他們已經沒有了糧食,靠殺戰馬馱馬解決肚子問題,等馬兒吃光了看他們吃什麼?包圍圈裡的敵人越來越虛弱,我們的部隊則不斷得到加強,爲什麼要硬拼呢?你們血戰殲滅了第18師團,就是要告訴日本人,我們不是不能打,而是不願意更多地犧牲官兵的生命!如果他們繼續頑抗下去,等待他們的就是第18師團的下場!

膠州灣方向情況稍微複雜些,小日本新調集的援軍大概再有一兩天就登陸了,但已無關大局,來了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了。1師和6師已經會師,膠南縣城已被我軍攻克,殘敵被壓縮在膠南以東很小的區域。而海上,我們英雄的海軍繼續創造着奇蹟,就在昨天,一艘滿載着彈藥糧食的運輸船被我潛艇擊沉。你們說,他們再調集援兵有什麼用?來多少咱就消滅他多少,直到他乖乖認輸爲止!”

在高級軍官鼓掌的示範下,部隊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戰友們,我們已經基本取得了山東戰役的勝利,戰局發展到現在,就連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龍謙登上了警衛擺設的一個用炮彈箱壘就的臺子,加大了聲音,“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百年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個偉大勝利,它具有極其偉大的意義,必將銘記於史冊。山東戰役的勝利告訴全國人民,也告訴那些亡我中華之心不死的敵人,甲午、庚子的悲劇不會重演了!有我們偉大的國防軍,有我們億萬同胞的萬衆一心,任何敢於挑戰中國的敵人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可恥的失敗!

勝利的取得仰仗國防軍參戰部隊的英勇奮戰,也依賴於人民羣衆的大力支持,是共和國萬衆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代表國家感謝你們,感謝所有爲山東戰役做出貢獻的人們,是你們的犧牲和努力造就了這場偉大的勝利。我們要牢記那些英勇捐軀的烈士!山東省府已經決定,戰後,要在幾個主要的戰場建立山東戰役烈士紀念碑,讓後人永遠緬懷在這場戰爭中爲國家獨立自由而犧牲的英烈。我命令你們,永遠保持光榮,隨時投入保衛祖國的新的鬥爭!”

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節 要塞三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1節 楊士驤一第18節 北洋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5節 膠州灣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23節 春節前一第2節 北京二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35節 大勢四第21節 敗露第17節 新兵連第5節 彼得堡一第10節 天津四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14節 軍規三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7節 要價第25節 招商會一第4節 監獄第6節 軍餉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7節 破莊七第2節 美國特使第5節 外交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8節 如願以償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7節 彼得堡三第6節 戰火重燃第26節 風波一第8節 膠縣之敗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8節 十月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31節 出征一第2節 喀山一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11節 伍廷芳第3節 國會三第3節 和平堡壘第4節 鐵良發難第23節 北京十三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8節 許思二第3節 初戰二第2節 陛辭第8節 戰後一第14節 末日一第22節 授勳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5節 招商會一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9節 國慶日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節 陛辭第25節 新生活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31節 出征一第2節 司徒均第7節 要價第2節 北京二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7節 太原第14節 軍規三第2節 繼位爲誰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5節 狄文父子第10節 回國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31節 變化七第6節 沂州軍議第2節 汀泗一第8節 彼得堡四第23節 行刺第33節 大勢二第30節 軍火採購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
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節 要塞三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1節 楊士驤一第18節 北洋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5節 膠州灣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23節 春節前一第2節 北京二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35節 大勢四第21節 敗露第17節 新兵連第5節 彼得堡一第10節 天津四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14節 軍規三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7節 要價第25節 招商會一第4節 監獄第6節 軍餉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7節 破莊七第2節 美國特使第5節 外交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8節 如願以償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7節 彼得堡三第6節 戰火重燃第26節 風波一第8節 膠縣之敗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8節 十月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31節 出征一第2節 喀山一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11節 伍廷芳第3節 國會三第3節 和平堡壘第4節 鐵良發難第23節 北京十三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8節 許思二第3節 初戰二第2節 陛辭第8節 戰後一第14節 末日一第22節 授勳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5節 招商會一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9節 國慶日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節 陛辭第25節 新生活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31節 出征一第2節 司徒均第7節 要價第2節 北京二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7節 太原第14節 軍規三第2節 繼位爲誰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5節 狄文父子第10節 回國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31節 變化七第6節 沂州軍議第2節 汀泗一第8節 彼得堡四第23節 行刺第33節 大勢二第30節 軍火採購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