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狄文父子

“叔,怎麼了?看你不高興。要不要點酒?大衛曾給他幾瓶洋酒,我看他有時也喝一點。你來嚐嚐?”陳淑見叔父突然變得心事重重。

“哦,”陳超恍惚間竟然沒聽清侄女的話。

有人敲門。

陳嫺起身開門,“喔,說曹操,曹操到。”

門外站着大衛。

“嘿,這麼大的雨,你瞎跑什麼?他不在。”陳淑招呼道。

大衛將黃色的油紙傘收起來立在門外,“我知道司令不在。我是來混飯吃的。他們那邊的菜太難吃了,葉營長竟然不來……喔,陳先生在啊?”大衛方看到陳超。

很熟慣的人。陳超指指對面的空位,“坐吧,不是陪着撫臺大人嗎?”

“我不陪。你們的官兒規矩太多,簡直受不了。”大衛老氣橫秋地搖晃着腦袋。

“哈哈。正好,陪我喝杯你帶來的洋酒吧。”

“對不起,我沒有帶酒來……”大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是你之前送他的洋酒!你來這裡還要客氣嗎?”陳超知道大衛幾乎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自從陳淑出嫁,大衛一直是呼她嫂子的。而陳淑也真的將這個洋小夥當做了自己的弟弟。

“啊,還沒有喝完嗎?”大衛嗅着廚房飄出的香氣,“噢,好香。又有紅燒肉吃了。”

張嫂最拿手的不是紅燒肉,而是各種精緻素雅的小菜。簡直是色香味俱全。陳超都後悔自己將這麼好的一個廚娘給放走了。他不是沒有過留張嫂在家裡的念頭。一個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寡婦,還那麼漂亮。擔心尤氏呷醋。他當年可是保證不納妾的。到女婿那兒就沒問題啦。於是張嫂被打發到了龍府,害得陳超經常懷念張嫂調製那些小菜。

“瞧你那沒出息樣!還是見過大世面的呢。”陳嫺奚落大衛。

“吃了張嫂的菜,別的菜就吃不下了……”大衛笑嘻嘻地接過陳淑取來的酒瓶,擰開了瓶蓋,先給陳超斟了一杯,“二小姐是不是也來一點?”

“嘿,我姐夫都不講究吃,你倒來勁了。當初你在蒙山混日子,一度時間不是連鹽巴都吃不上嗎?”陳嫺遞過一個玻璃杯子。大衛不止一次描述過當初蒙山整軍那段艱苦的日子,如今倒成了陳嫺的話柄。

“有條件當然要過的好一些嘛。司令講消費刺激生產纔是真理……”大衛嘴上硬。但也不得不佩服龍謙。就算是現在。每禮拜龍謙在家吃飯的頓數也屈指可數,大部分時候都是在部隊的食堂用餐,而且是和士兵們一起用餐的。

大衛給陳嫺倒了半杯酒,遞給陳嫺。

“女孩家。喝什麼酒!”陳超瞪了眼女兒。

“陳先生。我敬你……”大衛笑嘻嘻地站起來敬酒。

“我可沒那麼多規矩。”陳超與大衛碰下杯子。輕抿一口,“啊,味道不對嘛。”

“威士忌。這可是我們那邊的名酒。”大衛一仰脖喝下了滿杯。抓起筷子便去夾菜。

“美國的東西是好。不過這酒嘛,還不如俺們的二鍋頭呢。”

“那是你喝不慣。習慣就好了。中國的酒太厲害了,度數高,對身體不好。”

張嫂儘管不是第一次見大衛了,還是好奇地看着這個成爲龍謙座上客的洋人。

“算了。還是給你留着吧。淑兒,拿咱們的酒來。”

“大衛,我看你討一房中國太太吧。”陳嫺笑嘻嘻地說道。

“小嫺!”陳超喝道。他覺得自己這個女兒是越來越沒樣子了,一個待嫁的大閨女,跟洋人同桌用餐也就罷了,怎麼能談起婚嫁來?

陳嫺吐了吐舌頭,低下頭去。

陳淑笑笑,“小嫺說的是。我看讓你們司令幫你物色一箇中國女孩子吧。反正你已經是中國人了。”真的,陳淑真的將大衛當做了自己的兄弟了。

“那敢情好。不過,第一要漂亮,第二嘛,不能纏足……”大衛笑着說。

陳超兩個女兒(他從來就將陳淑看做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不纏足倒成了優點了。蒙山軍的將領們這兩年成親的不少,竟然將天足作爲了首選,帶動了魯南民風的改變。不知道是不是受龍謙的影響……陳超忍不住問,“大衛,令尊同意你娶中國媳婦嗎?”

“當然。我父親已經喜歡上這兒了。另外,我父親要回國招人併購買一些設備和專利,順便將我母親接來。那時候,兗州那邊的房子也蓋好了。”

“是嗎?那可太好了。你父親什麼時候回國?”

“阿圖爾先生的那種新藥已經成功了,大概要在新藥下線後……”

老狄文(大衛父親)是中興藥廠的廠長,也是合夥人之一,現在兗州。而阿圖爾則是老狄文從德國拜耳公司挖來的一個醫藥專家,猶太人,現在是中興藥廠的技術總負責人。

大衛說的那種新藥就是後世最爲普通的阿司匹林。阿圖爾這個猶太佬來中國後說阿司匹林並不是德國人霍夫曼的發明,而是自己的。霍夫曼完全是剽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實驗方法。不過,爲了減少麻煩,老狄文還是購買了相關的專利。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那種在解熱鎮痛方面療效神奇的小藥片將要下線了。

陳超聽說過這件事。不過,他不信洋藥。偏偏龍謙對此格外重視,光是這個月,他已經去了兩趟兗州了……

藥廠的事陳超不是太關心,但大衛的婚事陳超倒是蠻有興趣,“大衛,你知道,中國的女孩子們可能不願意嫁給一個洋人……”

“我有信心。原先她們不是將我當做妖怪嗎?現在公司的女孩子已經可以和我聊天了。”

“哈哈,這倒是。好吧。我希望你找到一個漂亮的中國姑娘,當中國女婿。”陳超想起了大衛的父親老狄文那個性格有些古怪的老頭兒,剛纔因閱讀書報帶來的壓抑消失的差不多了,“大衛啊,等我再見到令尊,一定跟他說說你的婚事。算起來你的年紀真該娶親了!”

“哦,是的,我差不多每個月都會吃一次喜酒。哦,就是我的錢包有些吃不消了。所以,我得用同樣的方法撈回來。”

陳超父女大笑起來。

“說到婚嫁。”陳超猛地拍下發亮的腦門。“前些日子你二舅寄信來,德慶初九娶媳婦。小嫺你陪你娘去一趟吧。我實在走不開。”陳超對陳嫺說。

“初九啊?”陳嫺計算着日子,“人家得請假呢。”

“該請也得請。你娘一個人回去不放心。你姐有走不了。”

“那好吧。”陳嫺答應下來。二舅是陳嫺的嫡親舅舅,尤德慶是陳嫺的嫡親表哥。家住兗州。當初尤家也算大戶。後來衰落了。如今陳家成爲了魯南第一家了。不回去是不行的,那會讓親戚說父親得意忘本。

“德慶的日子定了啊,”陳淑沉吟道。“記得臨走過來一趟。將我的賀禮帶去。”陳淑很想就着回一趟老家,但振華太小,雖然季節不錯,適宜出門,但還是不方便。

大衛想到了在兗州的父親,以及父親對中國的評論。最近父親的牢騷少多了。當然,牢騷是私下發的,比如對着大衛。衛生太差啦,不能洗熱水澡啦,吃不到冰激凌啦。但大衛知道,父親其實沒資格抱怨。商人的法則就是契約,對方遵守了契約,你的投資得到或者正在得到回報,你就沒什麼好抱怨的。美國的公司算是被華美兼併了,業務卻轉給了自己一手建立的斑馬公司。但狄文家在華美和斑馬擁有的股份折算是大大地賺了!如果考慮到華美的前景,狄文家的這筆投資,前溯到大衛來中國的探親,都是受到了仁慈萬能的上帝指引,讓狄文家振興家業呀。

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那有什麼,自己家的公司可是瀕臨破產的呀。如果沒有華美的併購,狄文的小藥廠就會被法院收回拍賣以清償債務。父親的資產全都在藥廠裡,隨着藥廠的破產,家庭也破產了。

關鍵的時刻,大衛回到了美國。

大衛當初並不想回國。蒙山軍被招安,自己卻被龍謙打發回了美國。呆在火熱的蒙山軍中,日子過的充實而快樂。但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對父母的思念瞬間便淹沒了他。在太平洋上漂泊了兩個月,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等他回到紐約的家,方知道在他離家的兩年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父親的小藥廠瀕臨破產,已被債主告到了法院。母親患了哮喘住着醫院。雖然從外交的渠道已經得到了他在中國安全獲救的消息,但父母見到他的那份激動還是讓他深爲內疚。

他向父母報告了他去中國的前前後後,講述了中國發生的鉅變。叔父已經死在暴徒手中,如果不是自己有上帝的眷顧,怕是也活不下來。大衛重點講述了他在蒙山軍中的生活,講述了自己如何從恐懼、憤怒、好奇到愛上那支軍隊的過程,講述了那支軍隊由弱到強的戰鬥歷程,講述他視爲兄長的龍謙的經歷和性格,坦承他受到了上帝的啓示,那支軍隊纔是他的歸宿。老狄文夫婦耐心地聽兒子講,直到大衛講明此次他是受了龍謙的指派,前來美國乃至歐洲進行一系列的商業運作。

在商業氣息極爲濃厚而且法律健全的美利堅合衆國,註冊、收購公司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前提是資金到位。但老狄文卻對兒子的描述深表懷疑。

老狄文祖籍德國,是新教徒,從第一代祖先離開歐洲來美國已快二百年了,還沒有聽過如此離奇的故事。一個遙遠東方古國的土匪首腦——老狄文忘記了大衛說的那些人已經搖身一變成爲了政府軍了,竟然會相信一個美國青年,將大筆的資金轉到美國來?

老狄文骨子裡頗具冒險精神,不然也不會生出大衛這樣的兒子。拋開別的。老狄文倒是聽出了一個重振家業的機會,那個生在聖佛朗西斯科的華裔,不是要你註冊公司嗎?你準備怎麼辦?資金從哪裡來?

大衛講了龍謙的計劃。資金當然要從中國轉來。不過這個不容易。不過西方各國在中國已經開辦了若干的銀行,美資銀行也不少。轉移資金並不困難。在大衛按照規定的聯絡方式將這邊的賬戶報過去後,四十天後,第一筆40萬美元匯到了指定的賬戶中。

如果再過一百年,四十萬美元或許不是什麼大數字了。那個遙遠的東方古國的土豪們甚至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價值上百萬美元甚至更昂貴的豪車。但現在剛進二十世紀,40萬美元無疑是一筆鉅款!按照前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中明確規定的美元兌庫平銀的比率,一兩庫平銀換算0.742美元,而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在一百年後約爲260元rmb。以此換算。40萬美元竟然摺合1.4億元人民幣=後世的2260萬美元!

錢進了賬戶,老狄文的懷疑自然煙消雲散。第一個感覺就是貪了這筆錢!對方可不是善於打官司的美國公民,中國與美國隔着浩瀚無垠的太平洋,他們會到美國來追索這筆錢的下落嗎?如果是從舊大陸匯來的。老狄文不會起這個貪念。但中國是什麼國度?愚昧、落後。女人裹着小腳。男人拖着一根可笑的豬尾巴,據說文盲率高達90%以上,美國政府的排華法案還沒有取消呢。他們有什麼辦法來找自己的麻煩?更爲要緊的是。中國的首都剛被聯軍打開,攻打北京的聯軍中就有美**隊。大衛你說的那個龍謙,或許早就陣亡了!咱們有了這筆錢,藥廠馬上就活了!

誰知老狄文的話剛說完,大衛就怒了!你這是最無恥的掠奪,比強盜還無恥十倍!我簡直不敢相信你竟然能產生如此無賴的念頭!上帝會嚴厲懲罰你的!龍謙不會死,他還有無數的大事要做呢。你別忘了,他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這筆錢只有我可以動,這個你也要明白!

老狄文從來沒有見過兒子如此的暴怒。這一趟中國之行,究竟給了他什麼?老狄文退縮了,那本來就是一個念頭而已。

老狄文壓下邪念,開始策劃利用這個商機振興家業了。對於商業運作,老狄文可比剛唸完大學就跑出去胡亂闖蕩的兒子強多了。他立即提出一個計劃,將自己的故事賣給中國人。他不是要買藥廠嗎?可以,咱家的藥廠就作價四十萬賣給他們吧。

“不行!你那個破廠子哪裡值四十萬?再說,司令的要求是在這兒註冊一個機械類的公司,他最優先的購買對象是電力和鋼鐵!”大衛寸步不讓。

老狄文最終還是按照兒子的要求註冊了華美機械公司,開始聯繫業務了。不過,老狄文還是利用了這個上帝帶來的良機,將自己的藥廠連同兩個不值錢的專利打包併入了兒子註冊的華美機械,佔有了華美公司10%的股權,置換的現金償還了債務。當後續的資金到位後,老狄文萌生了到中國創業的念頭。

龍謙的計劃是在美國收購和購買機械類設備和專利,在瑞士做醫藥方面的生意。不知道爲什麼他不顧狄文家族就是經營藥廠的事實這樣搞,若是論醫藥方面的成就,瑞士雖然有着不俗的實力,但美國更強。大衛也搞不懂龍謙的意圖,不過大衛還是老老實實地按照龍謙的計劃展開了行動,先做美國的功課。小型電廠、鋼鐵廠以及一般性的機械加工機牀根本不是問題,美國政府一直鼓勵對華投資,希望在被英、法、日三國瓜分的差不多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所以,在中國方面的資金陸續到位後,拿着現金去買設備頗受歡迎,幾乎沒有任何的困難。包括和已經併入美國鋼鐵公司的卡內基公司談判,都十分的順利。搖身一變,華美機械公司成爲向魯南投資的第一家美資公司,此事還引起了美國駐華使館的關注,商務參贊史密斯先生親自跑了山東一趟。

這一切忙完後,大衛急着返回中國,老狄文跑到瑞士註冊了一個斑馬公司。購買了一家可以生產火炸藥的化工廠,將設備發至了中國。然後在美國和歐洲跑了兩趟,招攬了一批願意去中國冒險的技工和技術研究人員,包括從德國拜耳公司挖來了猶太人阿圖爾.艾興格林。

老狄文來到中國與兒子重聚已經是1902年夏天了。藥廠和化工廠已經在兗州開始興建。老狄文終於見到了那個讓兒子崇拜萬分的中國將軍,並且與之徹夜長談,對方已經展開的實業佈局和描繪的前景令他着迷,正如那個中國將軍所言,一張白紙好繪最新最美的圖畫,正因中國落後貧窮,狄文先生的投資纔會得到最豐厚的回報。

老狄文被任命爲藥廠的廠長,待遇豐厚。他隨即發現,兒子傾慕的這支軍隊完全不是他想像中的樣子,沒有那個豬尾巴拖在腦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山東省南部的兩個州完全在其控制之下。特別是龍謙將軍頭腦靈活,目光遠大,對世界局勢有着獨特的見解。魯南正在其領導下發生着速度驚人的變化,不僅大批的企業興辦起來,城市建設,道路交通也有了具體的規劃,其情景就像當年美國西部大開發一樣。老狄文受命聯繫美國和歐洲,領受了從那裡獲取人才、技術及設備的重任,這是老狄文樂於接受的任務,是油水極大的美差。華美公司的董事長在龍謙的提議下也由兒子手裡接管到自己手裡,成爲了華美機械的法定代表人。只要能掙錢,老狄文甚至願意給魔鬼打工,何況自己的僱主是一個文明人。

老狄文懷着對龍謙濃厚的興趣,第二次回美國時,專程跑到了聖佛朗西斯科去找龍謙上學的那所學校,令他驚奇的是,那裡根本就沒有龍謙的名字,甚至沒有這樣一箇中國人在那裡念過書!聖佛朗西斯科是華人聚集的城市,但根據龍謙與他聊天透露的消息,找到那條街道的教堂,也沒有查到任何的資料。美國人的出生死亡都依靠教堂的管理,有着完善的記錄,不會丟失一個美國家庭的資料,哪怕他是華裔!這說明什麼?一定是龍謙隱瞞了自己在美國的行蹤。他並不懷疑龍謙在美國的生活過,因爲一個地道的中國人,不會有龍謙將軍那樣的對美國政治經濟科技乃至外交方面的瞭解,更不會有他身上難以掩飾的文明習慣,那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所擁有的,這點老狄文看的很清楚。

這個謎團,老狄文給兒子講過,但大衛卻沒有在意。(……)

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18節 北洋第14節 末日一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10節 民黨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5節 江雲第29節 戰長沙二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8節 十月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5節 彼得堡一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23節 伙食問題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7節 風波二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34節 沂州二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節 初定軍律第9節 天津三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9節 王士珍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25節 招商會一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節 司徒均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6節 抗洪六第27節 招商會三第14節 于右任第34節 沂州二第25節 新生活第16節 逆襲一第34節 沂州二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42節 轉機第12節 進京二第10節 升允第34節 大勢三第5節 洹上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16節 肅奸第8節 這一仗二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12節 回國三第23節 貪腐案二第2節 陛辭第32節 洪粵誠一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28節 階級第11節 伍廷芳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2節 南滿支隊2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10節 阻擊三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節 初戰二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12節 政治版第18節 末日五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17節 平叛七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9節 別離第4節 無錫二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8節 國慶日一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
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18節 北洋第14節 末日一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10節 民黨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5節 江雲第29節 戰長沙二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8節 十月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5節 彼得堡一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23節 伙食問題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7節 風波二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34節 沂州二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節 初定軍律第9節 天津三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9節 王士珍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25節 招商會一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節 司徒均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6節 抗洪六第27節 招商會三第14節 于右任第34節 沂州二第25節 新生活第16節 逆襲一第34節 沂州二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42節 轉機第12節 進京二第10節 升允第34節 大勢三第5節 洹上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16節 肅奸第8節 這一仗二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12節 回國三第23節 貪腐案二第2節 陛辭第32節 洪粵誠一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28節 階級第11節 伍廷芳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2節 南滿支隊2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10節 阻擊三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節 初戰二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12節 政治版第18節 末日五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17節 平叛七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9節 別離第4節 無錫二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8節 國慶日一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