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喀山一

另一個焦點當然在俄國。++++得到中國人幫助的愛國者聯盟鄧尼金部隊自3月初在哈爾科夫完成集結,開始向北進軍。3月13日,鄧尼金所部擊敗了布黨紅軍,奪取了重鎮庫爾斯克。繼續向莫斯科方向展開進攻。而紅軍總司令托洛茨基向奧廖爾方向調集了更多的部隊,並親自抵達前線鼓舞士氣,準備展開反攻奪回庫爾斯克。

令托洛茨基及布黨中央感到突然的事件發生了,高爾察克及阿爾傑米耶夫指揮的聯盟東方軍在中國人的幫助下突然出現在辛比爾斯克(烏里揚諾夫斯克舊稱)附近,莫斯科受到了來自東南方向的威脅。之所以說中國人幫助了東方軍,是因爲自鄂木斯克通往烏克蘭的鐵路幹線完全在中國人的管制下,中國爲了保證其遠征軍在烏克蘭的作戰,甚至從國內調集了約200輛機車和大批的車皮,這些機車都是從美國援助的哈爾濱機車車輛廠剛剛下線的,專門爲俄國戰役所定製,以適應俄羅斯的嚴寒。這條極爲繁忙的鐵路線上日夜通行着從中國運往烏克蘭的軍用物資,有三個鐵道兵師駐紮在漫長的鐵路線上維護和保衛着這條大動脈。愛國者聯盟的軍隊如果不是得到中國人的幫助,他們是無法從鄂木斯克突然出現在烏里揚諾夫斯克附近的。

彼得堡布黨中央獲得的消息還說,在烏里揚諾夫斯克的敵軍中有中國遠征軍的部隊出現了,判斷是新增援烏克蘭的第3集團軍。

中國人要介入俄國內戰了嗎?布黨的領袖們感到了恐慌。烏里揚諾夫召集會議研究最新局勢後。認爲喀山是莫斯科的東方門戶,不容有失,電令去了奧廖爾的托洛茨基立即去喀山指揮戰局,並且派出了莫洛托夫繞道前往北京,希望說服中國不要參與俄國的內戰。

基輔,中國遠征軍司令部,3月24日。

跟隨王明遠返回基輔的陳豪中校被王明遠召見。他剛在遠征軍總院鑲上了牙齒。

“報告司令官,中校陳豪奉命來到。”

“我決定派你去9軍工作,昨天發生一件不幸的事,27師一個團長因翻車犧牲了。”王明遠坐在辦公桌後看着陳豪。“我知道你喜歡帶兵。那就下去帶兵吧。”

“謝謝司令的栽培。可是,9軍不是確定要回國了嗎?”

遠征軍總部已經確定第7和第9軍回國。在與德國人的戰爭基本結束後,爲緩解後勤的壓力,也爲讓這兩支在俄國征戰了快兩年的部隊得到休整。王明遠決定將其調回國。北京已經同意了。

“沒錯。”王明遠點頭。

“我能不能不接受這道命令?”

“葉延冰給我的信中提到了你。他獲知你安全回來很高興。你在遠征軍的表現很出色,你已經完成了任務,該回國跟家人團聚了。國家需要你這樣的軍人。9軍回國後仍隸屬北方軍區,駐地是遼寧……”王明遠站起身,來到窗戶前,凝視着窗外的景色,春天已經來了,但基輔還基本見不到綠色,“在你回國之前,我決定再次晉升你的軍銜,你在出國前已經是中校了,你的表現應當獲得這次晉銜,不算照顧。”

陳豪一陣激動,晉升上校是他渴望已久的,他從少校提升爲中校已經是破格了,在俄國又蹲了大半年的戰俘營,憑着當了兩次信使就晉升上校很難說不是前輩們的照顧,他結結巴巴地說,“司令,我請求留在俄國,另外,我在戰俘營尚未接受審查,不適宜晉升……”

“和平年代與戰爭時期不一樣,軍官的晉升不應該按部就班。另外,團長的編制軍銜就是上校。戰俘營不是什麼問題,一些情況我已經瞭解了。鍾石中校願意爲你擔保。不談這個了,你這就去9軍報到吧。”

“司令,我接到了母親和老婆的信,她們對我回到部隊非常高興,鼓勵我好好服役,爲國盡忠。我個人請求去第3集團軍,做營長,連長都可以。還望司令成全。”

王明遠凝視着陳豪,“好吧,既然你這樣要求,那就去吧。吳念將軍希望支援他一批有實戰經驗的軍官,由孔東原帶隊,你去找他報道吧,我給你寫個條子。”王明遠回到自己的坐位,在便箋上寫了封介紹信,“拿去吧。”

“謝謝司令官。”陳豪大喜。

王明遠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兩年前到遠征軍報道時第一個接待他的就是孔東原將軍,陳豪感覺到自己轉了個圈子,有回到原點的感覺。

“上校?祝賀你!來人,給陳豪上校取一套上校領章來。”孔東原自己也是剛剛從准將晉升爲少將。軍禮服的軍銜標誌在肩章,而作訓服的則在領章,在俄國,上至總司令官,沒有人穿軍禮服,基本是清一色的作訓服。

“司令對你可真不錯,來,坐。”孔東原少將熱情地將陳豪摁在沙發上,“我知道已經安排你去9軍當團長了,夥計,9軍的團長職位可不容易得到,你要後悔的。”

“我不後悔。”

“現在後悔也晚了!我們今晚7點39分出發,”孔東原看了下手錶,“你還有3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去逛逛基輔吧,以後不一定有機會再來了。”

“我想知道我的任務……”

“老弟,”孔東原改換着稱呼,“具體做什麼我也不知道,但當團長就不要想啦,估計沒空位。哈哈,到了那裡自然就知道啦。”

勤務兵取來了上校的領章,孔東原親自爲陳豪戴上了,“好好幹吧,再進一步就是將軍了!”

陳豪出了孔東原的辦公室,跟司令部幾個熟悉的軍官告了別。想起今晚孫娟約好請他吃飯,於是跟警衛營借了輛車,跑到總院跟孫娟告別,無論如何是沒辦法吃孫娟的請了。

“是嗎?這可真不巧。”孫娟在祝賀陳豪晉升上校後又有些惋惜,“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想跟你聊聊,聊聊陳家崖的鄉親們,我自建國後就再沒回陳家崖……”

孫娟的前夫就是陳家崖村民,倆人在建國前就終結了婚姻關係,原因既因爲沒有孩子。也因爲其他。當然,性格不合也是其中之一。陳豪實際上對陳家崖故土也快遺忘了,他很小就跟隨母親到了沂州,後來是濟南。基本追隨着陳超的腳步。當然也是蒙山軍的腳步。

“孫姨。我快把老家忘光啦。”

“那怎麼行?你給我記住,那裡是你的根啊。可能人年紀大了,總是想過去的事。我在夢裡就總是回到陳家崖,回到鄭家莊。你不會懂,我們當時跟着龍司令打江山是多麼的快樂……根據地的鄉親們真是好啊,我在出國前見到了司令,他也這麼說來着……”

只有軍隊的元老們對總統使用特定的稱呼,陳豪明白。

“牙齒怎麼樣?還習慣嗎?”

“至少吃飯快了許多。”陳豪咧嘴一笑。

“娜塔莉亞剛纔還說,讓你過兩天再檢查下,不合適的地方可以做些修補。對了,她很感謝你,要不要見見她?”

“見她做什麼?替我謝謝她吧。她是個勇敢的女孩子,不僅成了國防軍的一員,還當上了中國媳婦……”大概是想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陳豪臉上浮現出笑容。

“呀,我該回去了。好像你這裡輕鬆多了嘛。”

“輕傷號都出院了,重傷號們大都回國了,當然輕鬆了。喔,你要小心些,槍炮可不長眼睛。”

“放心吧。再見了,孫姨,您多保重。”

孫娟一直送陳豪到醫院大門口,目送陳豪的軍車消失在基輔冷清的街道盡頭。

當晚,陳豪與40多個來自遠征軍各部的軍官們在孔東原少將的帶領下乘火車離開了基輔,向第3集團軍司令部所在的薩馬拉進發。這趟列車是運送第7軍一部回國的軍列,陳豪在站臺上注意到了那些嘻嘻哈哈興奮不已的士兵們,對於能夠囫圇回到親人身邊,士兵們當然高興。這列車只有一輛票車,是特意給他們加掛的,士兵們當然乘坐悶罐車,而那些平板車上則裝載了第7軍的重武器。

天亮時分,列車停靠薩馬拉,陳豪一行上了兩輛帶有帆布棚頂的軍車,離開了車站。昨晚已經跟同行們熟悉了,這支軍官團軍銜最高的是少將,最低的是上尉,來自遠征軍各個部隊,職業也五花八門,炮兵,航空兵,工兵,後勤,當然少不了步兵軍官。除了帶隊的孔少將,軍官團只有兩個熟人,總部情報處副處長鍾石上校和獨立工兵2團的揚基生上尉——烏克蘭籍女護士娜塔莉亞的未婚夫。

“哦,聽說這次是4軍打了頭陣,說不好現在都打下喀山了。”來自第5軍的少校營長丁小平說。

“不是說我們不介入嗎?”另一個來自7軍的中校參謀徐開明接話道。

“怎麼才叫介入?再說了,我們總不能站在一邊看吧?愛國者聯盟是我們扶持的對象嘛。”說話的是第1軍的工兵少校洛水清。

“如果打下莫斯科就好了,很想看看俄國人的宮殿,據說比北京的皇宮還漂亮。當初從陝西到東北,我有幸參觀了皇宮,真是開眼。”那個來自7軍軍部的中校作戰參謀道,“想不到咱國防軍也能在俄國耀武揚威!嘿嘿,嘿嘿。”

“老毛子皇宮裡的珍寶據說很多是搶了咱們的,八國聯軍打下北京的那年,老毛子可沒少幹壞事。”丁小平少校道。

“有件事情不知是不是真的,”徐開明中校壓低了聲音,似乎是怕被坐在駕駛室的孔東原少將聽到,“我倒聽說,布爾什維克所宣傳的很多主張都不錯呢,比如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窮人,比如將資本家的工廠收歸國有……不然,他們也不會在幾天內組建一支軍隊出來。大家怎麼看?我的意思是怎麼看布黨和他們的軍隊?”

“老徐,我不知道你的消息從哪裡來的,你的意思是我們不該和他們打嗎?”洛水清少校問道。

“我看到了油印的《真理報》,翻譯給我讀的。那是布黨中央委員會告中國人民書,認爲中國和俄羅斯都是長期被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不應當成爲敵人,應當是最好的朋友……”徐開明中校解釋道。

“什麼叫帝國主義?我看老毛子就是帝國主義。欺負咱們的事情他們可沒少幹!政治課不是講的很明白嗎?政治部白主任說了,千萬別相信布黨的宣傳,他們現在是四面楚歌,過去的盟友一眨眼變成了敵人,俄軍又分裂成不死不休的兩個陣營……他們當然希望我們保持中立了。”丁小平少校不贊成徐開明的態度。

“陳中校怎麼不說話?你可是從總部下來的,消息比我們幾個靈通的多,上面真要幫俄國皇帝復辟嗎?”

“這我可不知道。”一直傾聽而不表態的陳豪微微一笑,“我說大家還是少關心政治吧,咱們軍人就是一把刀,上級讓我們幹誰,我們就捅誰,是不是?”

“話說的不錯。但總統不是教導我們要關心國家大事嗎?咱總不能糊里糊塗打仗吧?”徐開明低聲道。

車子停下了,軍官們的談話也就結束了,大家整理行裝跳下車,已經到了目的地薩馬拉,遠征軍第3集團軍司令部駐紮在這裡。

軍官團列隊在司令部大院裡,第3集團軍參謀長張清義少將簡單致歡迎詞便安排他們吃飯休息了。一個半小時後,軍官團再次集合,孔東原少將宣佈了大家的“分配”方案,陳豪和丁小平、揚基生三個被分配至集團軍情報處,成了同事。午飯後,正在議論戰局的陳豪、丁小平、揚基生三人被一名陌生的少校帶到了一間會議室,在場的只有孔東原少將,稍微等了幾分鐘,第3集團軍司令官吳念中將走了進來。

看清楚來人領章上兩顆耀眼的金星,陳豪等人就地立正敬禮。

“稍息。”吳念中將還禮,“我代表第3集團軍歡迎你們,看了介紹,你們都是最優秀的軍官,也是最可靠的。你們在情報處只是掛名,要辦的是一件很特別的任務,現在你們宣誓,對於即將領受的任務,要絕對保守秘密,上不告上峰,下不告妻兒,沒有解密之前,絕不對無關之人透露一個字!”

“我們宣誓!”

“很好。”吳念將軍滿意地點點頭,“現在情況是這樣的,喀山方向的守軍突然南下辛比爾斯克,和北進的第4軍發生了激烈的遭遇戰,4軍表現出色,擊潰了紅軍部隊,俘虜超過了萬人,目前4軍已經抵達喀山城下,根據前線的戰報,喀山不日可下。你們立即啓程,跟隨孔東原將軍到喀山執行任務,具體做什麼,如何做,聽從孔將軍的命令就是。”

“是!”

“很好,我也要到前線督戰了,你們立即做好出發準備,隨時等候出發命令。記得你們的誓言,去吧。”戴着眼鏡的吳念中將揮揮手,結束了召見。

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0節 民黨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0節 寺內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9節 別離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8節 日本第2節 汀泗一第6節 政黨之議第2節 抗洪二第4節 國會四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3節 端方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6節 戰與撤第14節 軍規三第13節 阻擊六第4節 萊州第7節 太原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7節 這一仗一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節 北京二第14節 楊士驤四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31節 變化七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5節 外交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2節 抗洪二第17節 山東政務第5節 探路者第11節 封國柱第9節 天津三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29節 參謀第30節 變化六第2節 分歧第七節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23節 縱論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2節 坦克第16節 末日三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24節 寧時俊一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4節 春節三第7節 這一仗一第30節 變化六第11節 北京一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33節 變化九第5節 外交第16節 新局面四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9節 阻擊二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1節 回國二第3節 干涉第2節 春節一第3節 司徒均二第6節 戰火重燃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9節 戰長沙二第5節 狄文父子第4節 見面禮第16節 末日三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32節 文尼察戰役之收尾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2節 蔡元培
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0節 民黨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0節 寺內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9節 別離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8節 日本第2節 汀泗一第6節 政黨之議第2節 抗洪二第4節 國會四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3節 端方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6節 戰與撤第14節 軍規三第13節 阻擊六第4節 萊州第7節 太原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7節 這一仗一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節 北京二第14節 楊士驤四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31節 變化七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5節 外交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2節 抗洪二第17節 山東政務第5節 探路者第11節 封國柱第9節 天津三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29節 參謀第30節 變化六第2節 分歧第七節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23節 縱論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2節 坦克第16節 末日三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24節 寧時俊一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4節 春節三第7節 這一仗一第30節 變化六第11節 北京一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33節 變化九第5節 外交第16節 新局面四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9節 阻擊二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1節 回國二第3節 干涉第2節 春節一第3節 司徒均二第6節 戰火重燃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9節 戰長沙二第5節 狄文父子第4節 見面禮第16節 末日三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32節 文尼察戰役之收尾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2節 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