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

“子衡,你可是稀客啊。”龍謙微笑着站起身來,和走進書房的總參謀長及軍情局長打招呼,“老田,你最好不要跟司徒走在一起,要麼,就穿便衣。”

“呵呵,這我甘拜下風。”頭髮差不多全白了的田書榜笑呵呵地應道,“總長的軍容是全軍之冠,別說是我了,便是葉主任也怕是比不上。”

“不過司徒穿便裝就比不上延冰了。”龍謙指了指沙發,“坐,坐下談。”

秘書悄無聲息地進來,將兩杯剛衝好的茶水擺在茶几上,又爲龍謙續了水,悄無聲息地出去了。

在高級將領中,軍容最齊整的是司徒均和葉延冰。不管什麼時候,司徒均的軍容總是無可挑剔,但葉延冰穿便裝似乎更瀟灑,用風度翩翩都不足形容。自到了國防工業委員會任職後,葉延冰穿軍裝出鏡的次數極少,竟獲得了京城第一美男子的美譽,其實,葉延冰今年已經42歲了,在這個人均壽命剛過45歲的國度,不算年輕了。

“總統,我來彙報下歐戰的情況。綜合軍情局和國安總局的情報,並參考了外交部的分析,總參認爲,戰爭很快就結束了。”司徒均報告道。

“哦?說說看。”龍謙拽過書桌對面那把轉椅坐下來,面對着他的兩位將軍,這個姿勢,總讓來賓感到親切。

不是所有可以進入總統府的人都能進入這間樸素無華的書房,能夠在這裡向龍謙彙報工作的不超過十個人,顯然,司徒均是其中之一。

“10月5日,興登堡防線全線崩潰,在凡爾登方向。美軍俘虜了7萬德軍,英國人佔領了阿爾貢,魯登道夫向接替庫爾曼出任外交大臣的欣策承認德國已經戰敗了,同意接受威爾遜的14點建議,正式尋求和平途徑……”

“哦?消息覈實了?”龍謙的目光投向了田書榜。

“是的,多個渠道傳回國內的消息都證實了。”田書榜點點頭。“情報證實,德軍正處於全面的崩潰中,很多部隊拒絕執行命令,主動投降,德軍9月份以來列爲失蹤,實際就是投降,保守的數字超過了11萬。他們真的完了……”

龍謙似乎並不驚訝,目光望着灑滿了陽光的窗子,陷入了沉思。

德軍自三月份發起的西線大進攻取得了不錯的開局。重新佔領了馬恩河沿岸,他們的超遠程大炮轟擊巴黎,給平民帶來了傷亡和巨大的恐慌。但自美軍投入戰鬥後,德軍的銳勢被逐漸遏止了。五月末發生的蒂裡耶堡戰役或許是個轉折,六月份,德軍在蘇瓦鬆西面的馬茨河再次敗北,然後就是大流感的發生。突然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帶走了無數人的生命,據說比大戰死亡的軍人還要多。在這場大瘟疫中。英法德都是受害者,但德軍受到的影響更大。他們最嚴重的師病倒2000餘人。這大概和德軍營養不良有關。再後來就是澳大利亞人莫納什指揮的哈梅爾戰役,它徹底終結了德國的攻勢。

那是個很能幹的將軍,或許是西線最出色的戰地指揮官,哈梅爾戰役被新成立的國防大學列入了戰役系新學期的教材……

“你們要告訴我什麼?”龍謙轉過身來,看着站起身的司徒均。

“總統,我建議立即加強與美國的聯繫。最好就戰後全球秩序達成一致意見,”他頓了頓,“我認爲,盡最大努力保全德國符合我國的戰略利益。”

“這場戰爭流盡了歐洲的血,你以爲英法會放過德國嗎?”

“正因如此。纔要保全德國。最有利的戰略態勢是:美國人的美洲,中國人的亞洲,大家夥兒的歐洲。留着德國,對全球均勢是有利的。”

龍謙望着司徒均,儘管這傢伙一直對自己保持着距離,絕不踏足於所謂的親信圈子,但戰略眼光卻是獨一份。能看到這點的,除掉自己,全國怕是不會超過三個人……

“亞洲還不由我們說了算。日本人必然跳出來撈一票,他們已經在太平洋撈到不少了。美國也不會老老實實地留在美洲當老大,威爾遜公正的背後是取代英國的勃勃野心。而英法必然壓榨德國,骨髓裡也要榨出幾兩油來……但是你的看法是對的,我將派一個高級別的團隊出訪美國,你是其中之一,職務是副團長。你的建議很好,我看盡快出發吧,等我跟其他幾位通氣之後就動身。你去跟威爾遜講,我完全贊同他的14點建議,完全贊同成立國際聯盟並將國聯總部設在美國。至於我們,沒有更多的訴求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龍謙盯着司徒均。

“明白。總統的意思是讓美國當頭,我們躲在後面。”

“對頭。在我們海軍建設未成之前,美國是最佳的盟友。遠交近攻的方略沒有過時,我看永遠不會過時。你走之前,要安排兩件事,一件是做一個俄國戰局的評估,讓我們儘快脫身出來,對高爾察克的軍事援助方面,我也需要總參的一攬子意見。第二是新疆問題,石大壽已到新疆,我感到他有些軟,放不開手腳。我準備派江雲過去,對於分裂分子,必須狠殺一批,不然西進戰略根本就談不到。總參要對西北軍區有一個軍事上的指導意見,措辭嚴厲一些。”

6月底發生的南疆暴亂,一直沒有平息。新聞報道被壓下了。已經證實,暴亂背後有俄國的影子,是不是布黨,還不好說,或許幾派勢力都起了些作用。實際上,自建國以來,中樞對新疆的控制力就很弱,不過是佔據了迪化等幾個要點而已,忠於中央的基層政權尚未真正組建起來,建國之初確定的地方自治策略帶來了很大的問題。細說起來,龍謙有很大責任。

“明白。對於軍援,總參已經有一個意見了,送國防部會審,大概一兩天就可以呈報總統了。”

“那好。令夫人和千金好吧?碧城休了產假。搞得我如失臂膀,哈哈。”司徒均和京師才女呂碧城成婚多年,終於有了愛情的結晶,也算是總統府的喜事。

“好着呢……她很快就可以上班了,已經找好了保姆。”

“不急,不急。我是開個玩笑。讓她安心休息。還是女兒好啊。像我,生了個搗蛋兒子,簡直頭疼死了。”

“聽她說,二公子卓爾不羣,將來一定是千里駒……”因爲妻子在總統府當差,龍謙的家事司徒均一清二楚。

“這是諷刺!等見了碧城,我跟她說說,將這匹千里駒交給她帶如何?哈哈。”

“那可不成,拙荊可不是那塊料。”儘管是開玩笑。司徒均也不會接這個話茬。因爲呂碧城在總統府工作,對龍家這個二公子知之甚深,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不服管教,跟溫文爾雅好學有禮的長子截然不同,小小年紀,已經轉了兩所學校了,總是惹是生非。先是在貴胄子弟密集的蒙山學校。因爲違反校紀被開除了,成爲京城“貴族圈”的笑柄。龍謙也真好脾氣。又將兒子轉學到西城第三中學,最近又闖了禍,鬥毆將同學的胳膊打斷,三中又要開除,搞得龍謙很被動。龍興華轉學是隱瞞了身份的,上層不能出面。這事現在還沒徹底解決,據說準備送到外地念書了。

送司徒均和田書榜走後,龍謙摁鈴叫來了秘書,“叫江雲局長來。”然後上了三樓,喊出了躲回臥室閉門反省的龍興華。

“反省的如何?跟我說說。”龍謙在起居室的躺椅上躺下。斜眼看着兒子。

“我不想上學了。”

“胡說!你不上學幹什麼?”陳淑跟着闖進來,急赤白臉。

“讓他說說理由。”龍謙倒沒生氣。

“我想當兵。”

“知道當兵的年齡和條件嗎?”

“我給盧叔叔打了電話……”十五歲的興華看上去已經成年了,大概遺傳了父親的基因,身高一米七五,上脣上已經長出了絨毛。

“你覺得他會幫忙嗎?”

“只要你不壞事……”

“哈哈,”龍謙大笑起來,“除非盧廣達不想在軍隊幹了。”

盧廣達現在是東南軍區副參謀長兼聯勤部長,這位龍謙昔日的警衛員一直與龍家保持着密切的關係,龍謙想不到興華竟然求到了盧廣達。

“看來你還是沒有真正反省到位啊。沒辦法,繼續反省吧。沒有我的命令,不準踏出這所房子!”

興華耷拉着腦袋出去了,陳淑開始叨叨,龍謙心煩起來,“先將前面的事處理乾淨再說!你去人家家裡道個歉怎麼了?掉你的身價了?這不是賠幾個錢的事!換了你,兒子的胳膊被打斷了,收幾個錢就完了?”

“俺不是因爲你嘛。對方一直揪住不放,傳出去對你不是名聲的損害嘛。”

“那算了,我去跟人家賠禮吧。”

“那,人家要見家長怎麼辦?”

“你不是家長?就說他爸爸死了。”龍謙心煩起來,起身下樓了。

回到書房,桌子上總是堆積如山的文件也無心理會了。他走到窗前,空氣裡帶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園子裡各色獻花怒放着,儘管已是秋季,卻有春天的味道。

不過心情卻沒有因此而明朗起來。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他總是感到鬱悶。這種情緒已經影響了家人,影響了身邊的工作人員。使得他們更加小心在意。如果仔細審讀,大部分時候找不到導致自己失意的事情。

心煩事肯定是有的,首先是家務事。因爲未授葉延冰元帥軍銜以及將其打入“冷宮”,陳嫺一直有意見,這種情緒不可避免地“傳染”給陳淑,總在他跟前嘰嘰喳喳,什麼剝奪了葉延冰軍權啦,什麼葉延冰戰功不在王明遠之下啦,理由一大堆。直到他發了脾氣,耳朵才清淨下來。實事求是地講,葉延冰率第1集團軍出國,第一仗打贏了羅馬尼亞戰役,爲遠征軍及中國贏得了協約國特別是俄國的敬意,戰功當然有。而且不小。但其中的統籌之功要分給熊勳一部分,而且,也不能跟王明遠後來總攬戰局長達20個月相比。另外,因爲是至親,他必須壓一壓葉延冰,別人纔不好說話。至於安排葉延冰統管國防工業。有兩層考慮,第一是可以擺在桌面的,那就是需要一員重將來抓這件別人看起來無足輕重的事。只有他清楚,歐戰絕不會帶來和平,不過是下一次大戰的預演。而下一次大戰,就是中國徹底清算曆史問題的時候了,就是中國用鐵與血爲子孫後代贏得生存發展空間的時候了。別以爲有了自己就可以在三十年的時間內追上美國,超過英國和俄國,其間的變數無數。自己也未必能夠預料到。但如果提前將殺手鐗性質的戰略殺器搞出來,比如原子武器和遠程投放工具,足以決定下一場大戰的勝負!成立國防工業委員會就是做這個,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都不是那個委員會的任務,生物武器、雷達、半導體通訊、遠程火箭、衛星和核武器纔是他們需要征服的目標!這種份量的工作是長期的,更是艱苦的,根本沒有成功的把握,只有一個模糊的方向。必須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掛帥方能整合國內外資源。纔有成功的希望。

另一個則是擺不到桌面上的,他需要爲軍隊最高權位培養替代者。葉延冰的忠誠無可懷疑。親緣在一般情況下是最有力的背書,葉延冰暫時不會背叛自己,他沒有背叛的資本和理由。而他的威望地位使得他在與軍隊若即若離的情況下最爲有利。這是他授予葉延冰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的動機。別人可能認爲是對葉延冰的安慰,實際上不是。他只需要葉延冰在軍政最高機關掛一個名就行了。

軍權是政權的基礎,也是他推行其政治理念並且保證其退位後安度晚年的關鍵因素。人都是會變的,他不敢保證那些跟隨自己建立新中國的戰友們一直會追隨自己。但只要軍隊穩定。其他的麻煩事就有解決的時間。

興華的事不算大事,他可沒有陳淑那樣當回事。當然,孩子的錯誤必須糾正,孩子的性格也需要磨練。哪個人青春期不逆反幾天?龍謙很豁達,隨着年齡的增大。一般都會好轉的。他也沒有過分在意興華的學業,摟習,這個孩子肯定比不上他的哥哥了。但那又有什麼關係?自己的經歷早已證明,學校時期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一生,不過是那個階段的證明而已。何況興華的功課並不算差,最多說箇中等罷了,考不上大學算什麼?只要他願意讀,總有辦法讓他去完成學業的。想當兵就更不是事了,其實更願意孩子到部隊去鍛鍊鍛鍊。興華迷上了飛機,那就幹空軍好了!也算是對空軍的實際支持……

在想興華的時候,他腦子裡飄過另一個孩子的影子。那個孩子已經八歲了,看照片酷似自己童年的樣子。如果母親來到這個時空,不需要介紹,一眼就可以認出那是她的親孫子。可是,孩子卻以爲他的父親早已犧牲於開國之戰,孩子身邊的親人從未透露過他的父親其實在世,而且權傾一時,一言九鼎。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導致他的母親嚎啕大哭,但仍死守着那個秘密。其實,秘密就是用來傳播的,他的親信圈子已經知曉了究竟,他們勸過他,還跟他生過氣,認爲他太冷酷不進人情了,或者認爲陳淑過於霸道了。但這都不是事實。陳淑已經接受了存在,甚至表示願意親赴江南,把他們母子接回身邊。阻礙不是別人,是自己,是那個曾刻骨銘心愛過的女人。他知道,除非他親自出面,這件事根本不可能辦成。或許一趟兩趟都辦不成。可是,他能那樣做嗎?他有時間離開這個越來越令他煩心的崗位,去處理自己的私務?

只有等自己卸任了。1922年,自己將卸掉這副擔子,做一個真正的平民。或許到那時候,自己纔可以了卻此生最後的心願。

國事嘛……龍謙的思緒轉到了國務上,秘書蘇全順輕輕敲了敲半開的房門,“總統,江局長到了。”

蘇全順是從北京市政府辦公廳調來的,接替外放出任廣州市副市長的王兆擔任總統機要秘書不足三個月,處處小心謹慎,唯恐犯錯。他清楚,只要他在這個崗位上立住腳,今後將前程無量。

“請他進來吧。”龍謙暫時收回了思緒。

一身便裝的江雲出現在龍謙面前,“司令……”

“你什麼時候動身?”龍謙從來對江雲沒有過客套,劈面問道。

“計劃明天走。司令還有什麼吩咐嗎?”

“你準備怎麼處理?”

“殺,只有殺掉一大批,新疆才能穩定。”

“怎麼殺?”

“罪行昭彰的,交給軍隊和新疆省辦。罪行不能落實的,由我的行動局辦,名單我審定。”

“好。就這樣辦吧。對了,聽說你總算看上了一個姑娘?這可不容易。”龍謙面色溫和下來。

年近四旬的江雲竟然露出了一絲羞澀的神情。

龍謙哈哈大笑,“這就對了!立業成家嘛。你嫂子總是惦記着你的婚事,這下子她可以放心了。你的婚事,我親自操辦。沒別的事了,你去吧。”

江雲微微一躬,退出了龍謙的書房。蘇全順恭敬地將這位手握無數秘密的特務頭子送出門廳,目送總局長上車而去。(……)

ps:各位書友,起點正式通知,凡架空小說,故事不得講過1921年。這樣一來,本書就沒法子寫下去了,將盡快收束。這是我不願看到的,不是寫手爛尾,是情勢所迫。

第31節 出征一第2節 司徒均第31節 展望第11節 阻擊四第4節 鐵良發難第9節 這一仗三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8節 國慶日一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22節 授勳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節 分歧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11節 北京一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7節 王士珍一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6節 許家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13節 楊士驤三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3節 楊士驤三第22節 貪腐案一第9節 王士珍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33節 變化九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31節 錦州之戰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31節 錦州之戰第34節 清廷第14節 新局面二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7節 刺殺第15節 張作相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34節 清廷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4節 起因第18節 北洋第8節 這一仗二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16節 北京會議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6節 諜戰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12節 北京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9節 戰長沙二第39節 周馥一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4節 破莊四第13節 阻擊六第12節 阻擊五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6節 比武放對第18節 犧牲二第42節 轉機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3節 出征三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12節 政治版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4節 新廠第21節 北京十一第3節 蒙山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8節 北京八第27節 變化三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4節 黑溝臺二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26節 變化二第20節 北京十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9節 參謀
第31節 出征一第2節 司徒均第31節 展望第11節 阻擊四第4節 鐵良發難第9節 這一仗三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8節 國慶日一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22節 授勳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節 分歧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11節 北京一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7節 王士珍一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6節 許家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13節 楊士驤三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3節 楊士驤三第22節 貪腐案一第9節 王士珍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33節 變化九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31節 錦州之戰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31節 錦州之戰第34節 清廷第14節 新局面二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7節 刺殺第15節 張作相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34節 清廷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4節 起因第18節 北洋第8節 這一仗二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16節 北京會議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6節 諜戰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12節 北京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9節 戰長沙二第39節 周馥一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4節 破莊四第13節 阻擊六第12節 阻擊五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6節 比武放對第18節 犧牲二第42節 轉機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3節 出征三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12節 政治版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4節 新廠第21節 北京十一第3節 蒙山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8節 北京八第27節 變化三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4節 黑溝臺二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26節 變化二第20節 北京十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9節 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