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彼得堡一

蕭逸中尉以蕭肅毅的新名字跟隨駐俄使館新任首席武官李三才准將來到俄國首都彼得堡時,時間已邁入了1917年的二月。蕭逸原任職的廣州早已是春光明媚,但彼得堡仍是冰天雪地。街道兩旁的積雪足有一尺深,也無人清掃。冷清的街道上看不到幾個行人,降低了他對於這座陌生的異國首都的興趣。氣溫低到蕭逸無法承受的地步,簡直呵氣成冰。坐在大使館派來接站的福特牌小汽車裡,在哈爾濱配發的軍大衣根本擋不住凌冽的寒氣,車窗上結了冰,使得留意觀察外景並努力默記道路的蕭逸中尉不得不一直用他的棉手套去擦拭窗子,感覺到自己穿了長筒皮靴的腳已經凍得麻木了……

“的確太冷了,哈爾濱比起這兒就舒服多了。”坐在後排的李三才准將對前來接站的大使館武官武風中校說道。

“今年的雪下的多。暖氣又不足。”武風用皮手套擦了擦玻璃,“今天可真安靜。以往這個時候,街上多的是抗議鬧事的人羣,娘兒們也上街了。”

“不過畢竟是首都,這些建築可真漂亮……”李三才從車前望出去,一座氣派的大建築羣出現在視野裡,看上去只有三層,但直覺高度超過了國內常見的五層樓房。外面是裝飾了金黃色浮雕的白色廊柱,拱圓頂的窗戶顯得很高大,樓頂是造型各異的人物雕像。披了一層厚厚的冰霜。

“那就是皇宮。都叫冬宮。大使館不遠了,範副總長和張局長都在大使館等您。”

“咱們部隊怎麼樣?最近戰事如何?”

“小規模的交火有,但大的戰事停止了。”

“國內擔心部隊受不住這樣的嚴寒……”

“聽剛從托馬舒夫回來的範副總長說。凍傷不少,特別是3軍和15軍尤爲嚴重……”

“部隊的給養沒問題吧?”

“沒什麼大問題。最近國內送了一批鴨絨睡袋過來,深受部隊的歡迎,就是數量太少了。您問到給養,倒是彼得堡出了問題,而且很嚴重……”

“哦?”

“這個冬天格外艱苦,大雪一場接一場。氣溫非常低。據說俄國有1000多列火車的蒸汽機車頭因凍結而爆炸。您一定聽說了,俄國的鐵路系統一直令人失望。現在更是變得步履維艱。雖然俄國整體上處於可控狀態,但食品和燃料難以運進大城市,城市的供應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彼得堡不僅是俄國的首都,也是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內陸的距離很遠,因而問題最爲嚴重。元旦後,由於缺少煤炭木材和石油,許多工廠都停工了,工人們無事可做,在街上閒逛,又冷又餓,既驚恐又憤怒。麪包房有面發,但因爲無法加熱烤爐。所以烘烤不出麪包。婦女們排幾小時的隊也領不到配額食品……您看,那就是聚會抗議政府的居民……”

李三才的視野裡出現了一片黑壓壓的人羣,其間多是臃腫的婦女。他們被攔在拒馬外,激動地吼叫着。維持秩序的警察和軍隊用木棍攔阻着試圖衝出警戒線的人羣。轉過一條街,看到成羣沒有攜帶武器的軍人亂哄哄地行走在街上……

在國安廣州分局任職的蕭逸中尉突然接到調令,前往哈爾濱分局報到。去了後參加了一個俄國問題學習班,由軍情局、國安總局及外交部的人員給他們講解了有關俄國局勢的十幾個專題。但沒有言及他們這二十多個人的工作問題。蕭逸明白他的新任務無疑是針對俄國了,但他不會去問。白天聽課,晚上分組討論。所有的筆記都在考試後被收走了。隨即他被更換了新的名字。工作關係轉到了外交部歐洲司俄國處,明確擔任了前往彼得堡出任首席武官的李三才將軍的助手,實際充當的是李將軍的副官。

他們那批人有的進入了外交系統,有的被編入了軍隊。由於幾十萬遠征軍呆在俄國,海量的物資從四面八方運到哈爾濱,然後再裝上火車運往前線。從哈爾濱接通西伯利亞主線的鐵路完全被中方接管,俄國鐵路管理人員大部撤走,小部分成爲了中方聘用的副手。而西伯利亞主線通往西部前線的主要城市和中轉站也被華軍鐵道兵部隊及聯勤總部所接管,建立的兵站。蕭逸的那批同學大部分都被分配進兵站工作。

更換姓名是他早已習慣的事情了,在從哈爾濱前往彼得堡的漫長旅程中,蕭逸已經習慣了自己的新名字。他不認識李將軍。只是聽說過情治系統的這名元老級人物,蒙山軍情報處組建之初,人家就當上科長了,和王之峰是平級。雖然後來進步慢了些,但在軍情、國安兩大系統,很少有人不買李將軍的面子。

但李三才卻說認識他,那時他還是一個統着兩筒鼻涕在村裡亂跑的娃娃。他的父親叫蕭觀魚,如今是沂州市副議長,官職不大,卻深得尊重。因爲他父親結識共和國大半的開國元勳,總統竟然還在他家吃過飯。可惜那時沒有照相機,不然父親一定會將總統來家的照片掛着堂屋最顯眼的地方。

蕭逸的兩個哥哥都是軍人,大哥如今在南方軍區政治部,掛着上校的肩章,二哥則犧牲在了1914年對日戰爭中。他家的門楣上因此釘上了光榮烈屬的木牌牌,憑着這塊牌牌,可以享受免交農稅的優惠,每年還可以從民政局領到一筆撫卹金。但父親從來沒有少繳過稅,更沒有領過二哥的撫卹金。父親是地方上著名的開明鄉紳,曾帶頭按照官府的價格賣掉了家裡的110畝土地,那些地又被官府轉手賣給了農民。這些年。凡是官府號召的事情,父親總是不遺餘力地響應執行。嫁過來不足一年的二嫂在年前改嫁了,父親贈送了二嫂一筆豐厚的嫁妝。按照嫁閨女的習俗將寡媳送出了門,成爲費縣的美談。在沂州,沒有人敢小覷蕭家,逢年過節,縣裡市裡甚至省裡的官員們總要來家裡坐坐,在他看來,目的就是讓父親替他們向那些他們夠不着的大人物說上幾句話。因爲父親跟中樞的許多大人物有着不錯的私交。特別是執掌警政大權的陳超,更是與父親保持着友誼。當初他從軍校畢業進入國安系統。就是父親給陳伯父寫信後的結果。這個結果令他懊悔,因爲錯過了參加山東戰役的機會。他那批同學大部分分入了16師和18師,而這兩個師都是參加了對日作戰的部隊。在年前回家時見到了幾個探親的同學,人家最低的也是上尉了。更有一個幸運者因獲二級英雄勳章而晉升爲中校軍銜,令他羨慕不已。

這是一個激揚的大時代,隨着一系列戰爭的爆發,軍人的地位越來越高,蕭逸渴望建功立業,渴望升遷,但他明白,必須爭取機會,倘若按部就班。永遠不會出人頭地。所以,蕭逸接到赴哈爾濱分局的調令,立即意識到機會來了。國家正全力投入到歐戰之中。無數的工廠日夜開工生產着五花八門的軍用物資,大部分是出口歐洲的,英法等協約國給中國的訂單越來越多,廣州港內停泊着開往歐洲的遠洋貨輪,連豬鬃都成爲出口的緊俏物資了。留在廣州局能有什麼機會?或許一輩子也不會遇到一個足以讓自己揚名的大案。但到俄國就不一樣了,果然。從哈爾濱短訓班授課的內容看來,情報部門正與軍方及外交部聯手在俄國策劃一次大行動……

在蕭逸胡思亂想中。插着龍旗的福特轎車駛進了中國大使館。蕭逸下車跺了跺凍麻了的雙腳,習慣地觀察了周圍,然後替李三才准將拉開了車門。

陸徵祥大使和張小丁局長帶着幾個人從樓內走出來迎接李三才,外面太冷了,天空陰沉沉的,好像又要下雪了。沒說幾句話,大家趕緊回到了樓內,直接來到了陸大使寬敞溫暖的辦公室。

“範將軍的意思是要你們住在他那邊,現在他去冬宮了,見一次俄皇可真不容易。”陸徵祥明白李三才不過是掛了一個首席武官的名,至於執行什麼任務,陸徵祥不去過問,他這個駐俄大使也要聽範德平中將的指令。

“聯絡處距離這邊遠嗎?”李三才問道。範德平中將兼任着遠征軍駐彼得堡聯絡處主任,他來彼得堡要絕對接受範德平中將的領導。

“不遠,就在涅瓦大街。剛纔實際你們經過了。是俄國總參謀部安排的住所,比這邊條件好得多。”陸徵祥親自給李三才沏了杯茶,對蕭逸說,“年輕人,隨便些,自己動手吧。到了這兒就算到家了。”

“剛纔我們看到彼得堡有不少軍隊呢,俄國人將這麼多的軍隊留在首都是什麼意思?前線不是嚴重缺員嗎?”李三才問道。

“駐紮在彼得堡的足有幾萬士兵。”陸徵祥說,“絕大多數都是新兵,他們恐懼上前線,對前途深感迷惑。一些煽動者向他們發表長篇大論的演說,鼓吹革命,從而結束這場令俄羅斯各階層都深惡痛絕的戰爭。總之,最近局勢很亂,我已經下了命令,大使館人員一般不許走出這個院子。你們也要小心些。這樣吧,你們先在這裡洗個熱水澡,等範將軍回來後再說吧。”

“好吧好吧,足有半個月沒洗澡了。對了,午飯可一定給搞點麪食,每天罐頭面包實在是受不了。”李三才對陸大使說。

“放心吧,保證你滿意。”張小丁笑道。

美美地洗了個熱水澡,在一樓會客室的長沙發上睡了一覺,感覺到有聲音,蕭逸迷糊的頭腦清醒過來,起身從窗子裡望出去,見一輛雷諾停在了門口,身穿國防軍灰色軍大衣的範德平中將從車裡鑽出來。蕭逸急忙整理了軍容,範德平已經推門進來,蕭逸啪地打了個立正,“中尉蕭逸向您敬禮!”

一臉倦容的範德平站下,“蕭逸?對,李三才來了?你是蕭觀魚的小兒子?對吧?當年我還在你們莊上住過一個來月呢。哈哈。”範德平心情好起來,“怎麼樣?沒把你的老二凍掉吧?”

想不到堂堂中將甫一見面就開出如此粗俗的玩笑,蕭逸紅了下臉,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三才呢?”

“報告範副總長,李將軍在樓上。”

“跟我上來吧。”範德平甩了下腦袋。

陸徵祥、張小丁及李三才正在商議事情,“你可算回來了,情況怎麼樣?”張小丁有些迫不及待。

“中尉,你給我守在門外,任何人不準進來。”範德平吩咐蕭逸道。

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35節 整編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36節 風起二第2節 要塞二第29節 參謀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8節 陳家崖第10節 兗州行四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36節 大勢五第15節 北京五第2節 春節一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9節 阻擊二第11節 進京一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5節 突圍二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10節 升允第15節 外蒙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6節 諜戰第14節 末日一第5節 國會五第2節 疑惑第25節 計劃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要塞四第9節 戰後二第22節 貪腐案一第31節 出征一第18節 新華源第17節 規勸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5節 外蒙第3節 端方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4節 各方第28節 階級第43節 陳淑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1節 回國二第25節 變化一第8節 日本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8節 戰後一第2節 要塞二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8節 交底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節 汀泗一第7節 彼得堡三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8節 陳家崖第25節 變化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25節 俘虜們二第21節 外交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5節 新生活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0節 生意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5節 國會五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7節 犧牲一第8節 天津二
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35節 整編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36節 風起二第2節 要塞二第29節 參謀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8節 陳家崖第10節 兗州行四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36節 大勢五第15節 北京五第2節 春節一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9節 阻擊二第11節 進京一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5節 突圍二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10節 升允第15節 外蒙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6節 諜戰第14節 末日一第5節 國會五第2節 疑惑第25節 計劃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要塞四第9節 戰後二第22節 貪腐案一第31節 出征一第18節 新華源第17節 規勸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5節 外蒙第3節 端方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4節 各方第28節 階級第43節 陳淑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1節 回國二第25節 變化一第8節 日本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8節 戰後一第2節 要塞二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8節 交底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節 汀泗一第7節 彼得堡三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8節 陳家崖第25節 變化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25節 俘虜們二第21節 外交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5節 新生活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0節 生意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5節 國會五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7節 犧牲一第8節 天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