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牛得志以爲經過23日早晨的惡戰後,美軍已開始退卻,此時正是展開追擊擴大勝利之時,然而情況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順利,美軍並非兵敗如山倒,相反整個退卻非常有組織,他本以爲是自已部下決心不足,行動緩慢才讓美第2師安全撤退的,可是當他親自了解了一下情況後,發現問題並非他想象的那樣,除美軍抵抗頑強之外,最大的麻煩來自於自然地形。第3裝甲旅是機械化部隊,美軍也是機械化部隊,雙方都裝備有大量裝甲車輛,因此雙方的戰鬥基本上是裝甲兵間的戰鬥。可是這裡的地形是起伏不定的山地,不利裝甲機械化部隊行動,所以戰鬥是雙方小規模裝甲部隊間的決鬥。此時又值夏季,茂盛的植被影響人的視野,雙方坦克兵常常只能在相距幾百米時才能發現對方的身影,在如此近的距離之內,火控系統的優劣已無意義,裝甲薄厚也無關緊要,無論是M1A1,還是99A坦克的裝甲都無法承受對方的穿甲彈一擊,可以說是“一擊必殺”,因此誰先發現對方,並首先開火,誰是勝利者。這對於防禦者來說太有利了,只要找一個好的隱藏處,幾乎不會被對方首先發現。更麻煩的是被擊毀的裝甲車輛常常阻擋道路,令志願軍無法通過。

正當牛得志爲推進速度快不起來發愁之時,第348團團長王清洋率部隊趕來了,爲加快第3裝甲旅的推進速度,總部特意將該團增派給他們。王清洋在研究一下形勢之後,採取了一個特殊的戰法,他讓戰士們徙步發起進攻,這讓戰士們非常不理解,該團可是機械化步兵團。不過他們發現這一決定是正確的,徙步進攻遠比乘車進攻更有優勢。

志願軍的裝甲車輛從火線上退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持步槍的中國步兵。這時美國人可犯愁了,別看步兵已被許多人視爲過時的兵種,但步兵並沒有視淘汰,朝鮮的情況對於步兵實用非常有利。起伏不定的山地地形與茂盛的植被的掩護,讓志願軍的步兵可以輕易接近敵人的陣地,等美軍發現正在靠近的志願軍時,他們發現手中的反坦克武器用於對抗坦克還可以,對付步兵則一點也不適合,坦克與步兵不是一類的目標。對付步兵,美軍竟沒有好辦法;炮兵因彈藥不足,無法實施有限地炮火封鎖,坦克與裝甲車因地形不利,無法有限的機動,失去機動能力的坦克效率大減。這種情況下步兵可能是對付步兵的最有效手段,可是美軍中的步兵太少,韓國步兵戰鬥意志又太弱,因此志願軍步兵進展還是不錯。

步兵攻擊進展順利,令牛得志心情不錯,正在這時電話又響了,他拿起來電話聽了一下隨即掛上了,原來諸葛子龍又打電話來請戰來了,諸葛子龍坦克營經過早晨的戰鬥後,一直處於待命狀態,這個營可是寶貝,牛得志不願輕易使用。不能參加令諸葛子龍心急如焚,因此接二連三的打電話請戰,頻繁的程度讓人受不了,最後不得不按“騷擾電話”處理。可是每次將電話掛斷不久,諸葛子龍必會再打,可謂之“屢掛屢打”,其實他也知道這樣不好,可看着其它部隊開赴一線投入戰鬥,自已還在後面待令,感覺沒法再難受了,總是忍不住打電話向上邊請戰。

等到了夜上11點了,諸葛子龍身邊的電話突然響起來了,拿起電話就聽見牛得志那邊快速命令道:“聽着,敵坦克部隊出現,我命令你的坦克營立即實施反擊,一定要把對手的坦克全部清除!好了,你的坦克立即出動吧!”還沒等諸葛子龍回話,他就把電話放下了。

當部隊出發起,諸葛子龍發現與他們一起行動的還有一些北朝鮮人民軍的T-55坦克,這讓他大爲不解,T-55還能打坦克戰嗎?

戰鬥開始後,他又發現他們面對的不是美軍,而是韓國人,對付韓軍88式坦克使用99A不是大材小用嗎?事後才知道是情報有誤,讓志願軍以爲美軍主力來了。

當最後一輛韓軍坦克被99A坦克擊毀,人民軍的坦克手們終於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別看他們使用的是老的不能再老的T-55坦克,可在韓國士兵的眼中,T-55與99A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可怕的殺人機器,因爲他們手中的反坦克武器已經用光了。

這次劉曉光可能有點倒黴,戰鬥開始不久,坦克上的無線電天線就被一枚彈片削斷,造成通信不暢。他只顧猛衝猛殺,先是與大部衝散了,接着又走錯了路,等他們發覺時已闖入了敵人的縱深,與大部隊失散,衛星定位系統又出了問題,讓他們無法確定自己的方位,好在,他們發現有4輛人民軍的T-55坦克跟着他們,後來才知道這幾輛坦克上的通信系統太次了,他們與上級失去聯繫後,一直不知道應怎麼辦,所以決定跟着志願軍走。這種情況下劉曉光竟一點也不急,不但沒有率隊往回去,反而率隊南下,用他的話說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也許是由於當時太混亂了,或者這太出人意料了,所以這支由一輛99A和4輛T-55組成的隊伍竟然沒有被發現,也沒有受到攔截。

“注意!左面有情況!”劉曉光突破叫道,剛纔他發現左面不遠處有異常情況,此時他們正在沿着一條小路緩慢前進。

情況很快查明瞭,原來不遠處有一支敵裝甲部隊正在補充彈藥和油料,他可不想放過這個大好機會,於是將人民軍坦克上的幾個車長找來,研究作戰方案,雙方雖然語言不通,不過大家馬上明白了他的意圖。大家立即返回自已的坦克準備戰鬥,隨着他將手一揮,幾輛坦克緩緩開出隱蔽處,向目標開去。這時敵人還沒有發現危險,其實正在接近的T-55坦克已經被發現,不過沒有引起注意,誰也不會想到人民軍的坦克會出現在這裡。

正在補充彈藥和油料的是美軍的一個騎兵營--相當於解放軍的機械化步兵營,坦克和步兵戰車的發動機被關閉了,軍官們正在開會,部隊馬上就要投入戰鬥了,士兵們則抓緊時間休息,連日的戰鬥讓人感覺到休息的重要性。

99A坦克一直開到距敵人約600米處才停下,不敢再進了,再進太危險了。

“先等一下,等我們的朋友到位了,再送美國佬見上帝去!”

“小趙,這回可看你的了,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前面那8輛M1A1全部送回老家去,如果你放過一個,我們就死定了!”小趙是他的炮長,一個非常優秀的炮手。

“放心吧!我保證一發一個。”

“好,那幾個傢伙就歸你了,我來招待他們!”劉曉光說着已將手中的機槍瞄準正在列隊的人羣,全部美軍人員正在一處空地上集合,好象他們的上官要發表什麼講演。

“開火!”99A坦克的車體隨之一動,接着一輛M1A1坦克發生了爆炸,並燃起大火,數秒鐘後第2輛M1A1坦克也被擊中起火。劉曉光手中的機槍也幾乎同時開火,將毫無準備的美國人放倒了一片。

接着人民軍的T-55坦克也開火了,T-55是以步兵戰車等防護力弱的目標,T-55坦克的100毫米炮對付M1A1坦克的效果等於零,然而對付M2/3步兵戰車則可以保證一發即毀。M1A1被擊中燃起的火光也爲T-55能夠擊中目標提供了不少幫助,否則依賴T-55的火控系統很難擊中目標。

小趙的射擊技術的確不錯,發發命中,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摧毀了全部M1A1,當然這與坦克安裝了自動裝填機是分不開的,人工裝填決對保證不了這麼快的射速。

其實使用人工裝填並不是M1A1的大缺點,真正的麻煩是99A坦克是從美軍坦克後方開火,要想還擊,M1A1的炮塔要轉180度,而且此時全部M1A1坦克正排成一排,坦克之間的間隔很小,炮塔無法迴轉180度,除非將炮管去掉,這是不可能的。因此M1A1坦克根本沒有開火還擊的機會。

“夠了!撤退!”劉曉光命令道,“什麼?撤退?”小趙不解的問道,“見好就收吧!彈藥用的差不多了,再不走一會就麻煩了!”於是他們先撤了,人民軍的那4輛坦克也撤了一下,等被打得暈頭轉向的美軍清楚過來時,他們已經走遠追不上了。

這一仗打的可謂“漂亮”,被許多戰史學者被列爲經典戰例,解放軍裝甲部隊則將此戰編入了教科書。至於此戰美軍的損失情況,美軍自己一直沒有公佈過,劉曉光等人當時沒有仔細統計過戰果,所以數字有好幾個,幾乎成了一個不解之迷。不過己方的損失相當準確,參戰的5輛坦克全部被擊中,好在都是輕傷,多是被機槍或25毫米機關炮擊中,無一人員傷亡。

撤出戰鬥之後,他們與4輛T-55會和之後,立即北返,因爲他們的彈藥都所剩無幾,沒法再打了。這時劉曉光又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定:“把大燈打開!”結果一走上暢通無阻,因爲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大膽,不過在他們超過火線,就要順利返回已方防線之時,出了“麻煩”。他們被當成敵坦克遭到射擊,令人慶幸的是這個誤會很快被更正,不幸中的萬幸是誤會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除了正面戰場上的失利之外,讓威斯特感到頭痛的問題還有許多,首先空中支援減少了,由於志願軍空軍戰機積極活動,已將美韓空軍主力拖入無休止的空戰中,無力爲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被寄予厚望的航空母艦艦載機的表現也讓人失望,因爲要留下相當數量的戰機來保證航空母艦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在解放軍戰機不時“光顧”的情況下。解放軍突然登上金門島和馬祖島,臺海局勢進一步緊張,將美國艦隊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去了,能來派出支援朝鮮戰場的戰機數量很少,可謂“杯水車薪”。

另一個讓他感到頭痛的問題是補給不足,所謂的補給不足不是補給物資數量不足,而是物資無法及時足額運交一線作戰部隊。美軍空軍正忙於向韓國運送部隊,沒空爲一線部隊運送補給;人民軍在撤退前對港口、鐵路、公路等都進行了破壞,使北朝鮮境內的海運與鐵路運輸系統無法使用,只有公路系統還能供部隊使用,不過公路系統在戰鬥中的損壞也很嚴重,再加上游擊隊的不斷襲擾與破壞,所以運輸效率很低。

美國人從不在乎除己方人員生命之外的一切物資消耗,不知道什麼叫節約,韓國軍人也多少受到了這種習慣的影響,有時甚至好象在與美國人比消耗速度。戰鬥開始不久,各部隊手中的彈藥即消耗光了,新運到的彈藥也會很快消耗光,根本無法建立儲備。

就在這個時候,韓美聯軍的補給線上又被插上一把刀--朝鮮西部集羣於23日下午5點發動了進攻,進攻開始不久,威斯特即從各種情況報告中判明,朝鮮西部集羣的攻擊目標是處於韓軍控制下的順安。如果順安被攻佔,那麼韓美聯軍的一條重要補給線將被切斷,數萬部隊將陷入志願軍的包圍之中。他非常清楚這一點,一邊嚴令順安守軍死守,一邊調動大軍增援。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有關的決定也不存在問題,遺憾的是他再次錯估了形勢。以爲所謂的朝鮮西部集羣不過是一支擁有最多不超過2萬名已失去戰鬥力的人民軍殘兵組成的隊伍,僅派出一個韓國步兵師增援,認爲一個師的增援部隊足夠了。實際上,這點增援遠遠不夠,朝鮮西部集羣的兵力達7萬,其中作戰部隊5萬,等他發現情況不巧,再增派部隊已經晚了,最先派去增援順安的那個韓國步兵師已被擊退,順安守軍則於當晚8點放下武器投降。

順安的失守對於韓美聯軍是一個沉重打擊,這意謂着運交一線部隊的補給品將大量減少,而且數萬部隊有可能陷入包圍之中。奪回順安、打通補給線成爲最優先解決的問題,於是數萬韓美聯軍部隊直指順安,可惜這些部隊不能同時到達,而朝鮮西部集羣的目標並非僅僅是順安,待順安守軍一投降,他們立即揮師南下。此舉可謂“大膽”,北面的敵人還擁有強大力量,如果此時調集大軍回援,再與南部的敵軍配合,必將對朝鮮西部集羣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力,那時情況就不妙了!其實北面的韓美聯軍部隊確有回援之意,但其正面受到志願軍的強大壓力,指揮官們不想、也無法從激戰中的一線抽調出部隊回援,僅能派少量部隊回援,自然無力突破人民軍阻擊部隊的攔截。

沒有後顧之憂的朝鮮西部集羣集中力量向南發起了強大攻勢,立即讓韓美聯軍陣角大亂,這個攻勢出現的太突然,也太強大了,韓美聯軍怎麼也不會相信在佔領區的後方竟存在着一支強大的敵軍,也沒有想到他們會主動出機,奉命奪回順安的韓美聯部隊完全以進攻者的角度去準備,等戰鬥開始了,意識到自已已經成爲防禦者,這纔想起自己沒有進行防禦的準備工作。更重要的是,美韓部隊是剛從各處臨時抽調來的,沒等各部隊到齊,戰鬥就開始了,各部隊是隨到隨投入戰鬥,無法集結成“拳頭”。

朝鮮西部集羣的攻勢進展很順利,可是中朝混編旅的人根本高興不起來,因爲該旅被編入預備隊,準備在最關鍵的時候投入到最關鍵的地方,然而進攻太順利了,讓該旅一直沒有機會投入戰鬥。看着別人“大吃大喝”,自已連“喝口湯”的機會都沒有,這感覺的確很難受。不過情況很快有了改變,韓美聯軍必竟不是烏合之衆,很快就從最初的混亂中恢復過來,開始組織反擊。投入中朝混編旅的時候終於到了!

中朝混編旅一趕到戰場即與韓軍的第34步兵師遭遇,這個師的戰鬥力確實不弱,投入不久即在人民軍的防線上“撕開”了一個口子,正快速向人民軍縱深突進。然而中朝混編旅也不是“軟的”,於是發生了一場遭遇戰,雙方的隊伍都是在行進間直接投入戰鬥的,這可是一場不講究戰術、硬碰硬的戰鬥。

中朝混編旅的投入立即阻止住了韓第34師的攻勢,避免了人民軍防線的崩潰。狄青龍職務爲中朝混編旅的參謀長,他原來指揮的步兵營已交給薛一卒指揮,他不喜歡呆在後方的指揮所內,戰鬥開始不久就以:“指揮員下一線是我軍的光榮傳統!”爲藉口,親自帶着隊伍上了一線。結果旅指揮所內的高級指揮員只剩下盧頓與藍語煙,盧頓自認缺乏軍事指揮能力把指揮權交給了藍語煙。這下好可,指揮全旅的重任一下子全落到了她的肩上,這讓她感到負責重大,不過她現在最關心薛一卒的情況,甚至多少有些擔心。幾個小時前薛一卒率領全營秘密的出發了,計劃滲透到敵後去活動,可是出發了這麼久了竟一點消息也沒有傳回。

別看狄青龍下到了一線,但還是不時“干涉”她的指揮,這不很快打來電話命令道:“敵人太多了,不能硬拼,研究一下來個側冀迂迴,如果我們的兵力不足,請求上級支援!”

面對“干涉”,藍語煙不但不“反抗”,反而回答道:“明白!這個問題我也想到了,上級也同意,目前正在研究具體的方案,很快就可以實施!”

“還有,薛一卒那邊有消息嗎?”

“他們出發之後,一直沒有消息。”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定是過去了!”

就在韓軍認爲損失太大,感覺有點支持不住時,發覺人民軍已支持不住開始後退了,於是韓軍士氣大振,想都不想的就展開猛攻,人民軍也隨之失去抵抗的信心,很快敗退而去。正當韓國人高高興興地追擊之時,竟受到了美國飛機投下的炸彈“歡迎”,原來美國人出於好意,特意出動大批飛機,準備實施一次飽合轟炸,爲韓國地面部隊開路,可是當美機趕到時,韓軍正好衝到了原訂的目標區內,等美機投完全部炸彈才接到有關空襲目標區變更的命令。

經過美機一番飽合轟炸之後,韓軍已成強弩之末,進攻勢頭立減,人民軍當然不想錯過這個良機,埋伏於兩冀的部隊率先實施反擊,形成左右迂迴之勢;接着正面的部隊也開始反擊。早已埋伏多時的人民軍裝甲團也及時全部投入戰鬥,幾十輛T-55坦克和裝甲車共同組成了一支裝甲縱隊,構成一股由鋼鐵組成的洪流。經過美機的空襲之後,本已所剩無幾的韓軍坦克,很快化爲“廢鋼鐵”。

韓軍的抵抗很快在裝甲縱隊的衝擊下崩潰了,這真叫“兵敗如山倒”,失去鬥志的韓國士兵不顧一切的逃路了,軍官們命令根本沒有人聽,實際上軍官們也加入逃兵的隊伍中,韓第34師就這樣崩潰了!一支美軍試圖讓韓國士兵停下來,返回去戰鬥,可是這根本辦不到,因爲當逃兵的人實在太多。

韓國士兵逃跑的速度可真快,大部分人在人民軍兩冀部隊會和之前逃出了包圍圈,幾乎讓這個合圍計劃破產,可是數以千計的逃兵毫無秩序的逃跑造成很大混亂,許多正在趕來的增援部隊經過逃兵的衝擊後,部隊建制全亂了,戰鬥力大打折扣,甚至有幾支部隊被完全衝散。韓美聯軍的部分部隊佔領了幾處陣地,試圖阻止人民軍推進,可是在夜幕下人的肉眼根本無法分辯遠處的東西,即便有夜視器材的幫助也只能看到有限距離內的東西,且往往能看到,而分辯不出敵我。緊緊跟在逃兵之後的人民軍又常常誤入敵羣,敵我雙方混雜在一起。面對衝過來的人羣,守軍根本分辯不出那些人是已方的逃兵,那些是敵人,等分辯出來往往也晚了。

人民軍在裝甲洪流的引導下迅速發展,不過攻勢不久即暫停下來,原來裝甲部隊衝擊的過快,將其它部隊遠遠地拋在後面,因此裝甲部隊要停一下,等其它部隊跟上來再繼續進攻。對於暫停進攻的命令在戰後成爲一個相當有爭論的問題,引得許多人打起了“筆仗”。

當天戰鬥開始前,薛一卒即率領他的營與師偵察連一起出發了,他們的任務是滲透到敵後,實施破襲。全體人員輕裝之後,分爲幾股分頭行動,走在最前面的是師偵察連,師偵察連任務是負責探路,一路之上,全靠師偵察連才順利滲透到敵後。越過最危險的地段後不久師偵察連與薛一卒等人分手,單獨繼續南下,執行偵察任務。

送走師偵察連之後,薛一卒令一面讓部隊分散隱蔽起來,一面派出偵察排四處尋找目標,待偵察排返回將偵察到的情況進行會報之後,他發現四周都有可值得攻擊的目標,最後選定目標--一座大橋。這座橋橫跨於一條小河上,河水雖不深,但運送物資的汽車無法涉水過河,只有通過這座橋。以前這座橋並未受重視,可順安被攻佔之後,韓美聯軍運送補給的車隊就不得不改路經過此橋,以繞過順安。此時負責守衛大橋的是美國第十山地師的部隊,這真可謂“冤家路窄”。

薛一卒的計劃可謂大膽,此橋已有重兵保守,且附近有敵人大部隊,可說是“虎口拔牙”。迅速給部隊下達任務之後,薛一卒的指揮部也隨迫擊炮排轉移來距大橋不遠處的預定陣地--一座小山的山頂,從這裡可以俯視整個戰場,他與翔風在山頂上指揮,迫擊炮排將迫擊炮架設於後山腰上,位置不僅隱蔽,而且處於火炮射擊的死角相當安全。

“打吧!還等什麼?”翔風將全部目標的射擊參數計算完之後,有點急切地問道。

“再等一會!其它各組此時不一定能到位,多等一下!”薛一卒一邊不慌不忙的回答道,一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着目標。由於擔心無線電會被敵人截獲,他們的無線電電臺只收不發,此時雖不知道各組的具體情況,但能估算出各組的大致位置,並且相信各組的無線電臺都打開了,正準備接收命令。

等了近半個小時之後,薛一卒認爲差不多了,於是打開手中的無線電臺,對着話筒說道:“注意!注意!節目慶祝活動開始!”這就是表示行動開始的密話,反覆說了幾遍之後,他又命令道:“迫擊炮射擊!”然後他又舉起望遠鏡觀察彈着點。

接着遠處也響起了槍炮聲,原來爲保證攻擊大橋的順利,特意派出了了若干個戰鬥小組四周騷擾,分散敵人的注意力,這下子敵人的後方大亂!

狙擊手與反坦克導彈已將橋面封鎖了,大橋西端的守軍無法增援大橋東端,令大橋東端守軍陷入孤立的地位,不過守軍很鎮靜,沒有被突然打的驚慌失措,相反迅速做出反應,以猛烈的火力還擊。3連2排的項少龍本想帶着他的班借炮擊的掩護快速衝進敵人的陣地,可半路上就被美軍的火力攔住,無法前進。不過美國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不時有迫擊炮炮彈準確地落入他們中間,但又不知道炮彈是從那飛來的,炮位雷達截獲的雷達反射信號太亂,根本沒法計算出正確的炮位,看來當初特意要求這些新式82毫米迫擊炮炮彈確實對了,當然這與優秀的炮手加上翔風的準確計算分不開的。

正當雙方爲爭奪大橋東端陣地展開激烈的交火之時,大橋突然發生了爆炸,原來正面的進攻不過是一種掩護,目的是掩護爆破小組炸橋。美軍雖然在大橋附近的河灘上部署了地雷,可是由於沒有專門布放於水中的地雷,而沒有在河中佈雷,而爆破小組正是涉水到達橋下將數包炸藥安放於大橋下,成功的炸燬了大橋。

炸燬大橋之後,薛一卒即率部撤出了戰鬥,這裡不是久留之地,如果等敵人清醒過來再撤就晚了,實際上他們撤走不久,敵人的增援大部隊就到了。

突然間遠處火光沖天,接着是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原來被派去實施騷擾的偵察排,在排長肖壁的率領下,竟然誤打誤撞上一個大型後勤中心,這個後勤中心專門負責西線韓美聯軍部隊的補給任務,由於運力不足,大量彈藥等物資正積壓在這裡,由於這裡沒有什麼倉庫,全部東西都是露天存放。戰鬥中一堆炮彈被流彈引爆,結果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引起了整個戰爭期間最大的一次爆炸,雖然美韓兩國都拒絕公開這次爆炸的損失情況,然而人們都相信這次爆炸的損失相當慘重,因爲製造這一事故的肖壁等人後來回憶說,如果不是他們見勢不妙,立即撤退,否則他們也會一起被“報銷”。

其它幾個小組的戰果也不小,一個小組將一個大型通信中心破壞,另一個小組竟冒充韓國人襲擊了美軍的一個營地,結果引起美韓兩軍不明不白的大打一場,美軍的一個機場也受到他們的炮擊。整個行動取得的成果可謂豐收,付出的代價也小的很,全營負傷或陣亡人數不足30,而且大部都是輕傷。

戰後有人這樣評價這一戰鬥:“該營的行動非常突然,使敵人反擊計劃還沒有實施就破產了!有力的支援了朝鮮西部集羣的進攻行動,而朝鮮西部集羣的進攻則打亂了敵人對該營的圍剿行動,讓該營得以安全撤退!”

橋樑被炸、後勤中心被摧毀,通信中心被毀、營地受攻擊、機場遇炮擊,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不能讓人感到好受,尤其是這些事情幾乎是同時發生,更讓他受不了的是“造事者”事後全跑光,沒抓住一個,以至於威斯特聽到這些消息之後差一點暈過去,這真是“雪上加霜”,

前方戰場失利,後方大橋被炸、後勤中心被摧毀,朝鮮西部集羣又快速推進,整個形勢進一步惡化,威斯特意識到繼續堅守現有的防線已不可能,在沒得到韓國人同意的情況下,他下令實施大踏步的撤退,將防線後撤至平壤以北。然而韓國人則認爲形勢沒有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境地,勝利還是有希望的,爲此拒絕立即撤退,並派趙東雲去勸說威斯特,然而威斯特根本聽不進去,依然堅持撤退計劃。最後韓國人不得不同意撤退,不過美韓兩軍高級指揮官間的爭論已浪費了許多時間,在此期間美軍部隊已奉命開始撤退,韓國部隊則繼續堅守着陣地,可是韓國人根本無法單獨堅守美軍撤退後留下的防線,製造整個防線更大的漏洞,結果聯合國軍向平壤以北地區撤退的速度比計劃快速了許多。

24日上午,南下偵察的志願軍第3裝甲旅所屬的師偵察連順利進入平壤,同日下午,朝鮮西部集羣的先頭部隊開入平壤,至此平壤解圍!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階段作戰行動也隨之結束,志願軍雖然取勝,但勝的並不輕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韓美聯軍雖然敗退了,但主力依然尚存,因此更大規模的戰鬥正在運釀。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第54章 第3節 第9章 第3節 第53章 第18章 第1節 作者的話第36章 第3節 第11章 第8章 第2節 第2章 第8章 第65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3小節 第2節 第1節 第40章 第2節 第43章 第44章 第1節 第3節 第48章 第50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23章 第2節 第57章 第15章 第52章 第49章 第52章 第7章 第21章 第9章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49章 第1節 第51章 第25章 第39章 第41章 第1節 第47章 第50章 第3節 第21章 第1節 第3節 第12章 第57章 第49章 第48章 第59章 第2節 第33章 第3節 第54章 第40章 第2節 第53章 第22章 第65章 第43章 第2節 第61章 第20章 第52章 第2節 作者的話第39章 第48章 第62章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6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38章 第2節 第5章 第48章 第65章 第2節 第63章
第54章 第3節 第9章 第3節 第53章 第18章 第1節 作者的話第36章 第3節 第11章 第8章 第2節 第2章 第8章 第65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3小節 第2節 第1節 第40章 第2節 第43章 第44章 第1節 第3節 第48章 第50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23章 第2節 第57章 第15章 第52章 第49章 第52章 第7章 第21章 第9章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49章 第1節 第51章 第25章 第39章 第41章 第1節 第47章 第50章 第3節 第21章 第1節 第3節 第12章 第57章 第49章 第48章 第59章 第2節 第33章 第3節 第54章 第40章 第2節 第53章 第22章 第65章 第43章 第2節 第61章 第20章 第52章 第2節 作者的話第39章 第48章 第62章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6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38章 第2節 第5章 第48章 第65章 第2節 第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