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越南、菲律賓等國正在美國的策動下,紛紛挑起事端,加入到反華的行列中,認爲中國因爲臺海戰爭已無心顧及南海問題,正是奪佔地盤的好機會。可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經濟危機正從他們的身後襲來,一位經濟學家預言:“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將在東南亞地區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這真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如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僅僅是殃及東南亞地區是完全錯誤的。人們關心戰爭,但是很少有人考慮戰爭起引發的經濟問題,雖然有經濟學家預感到東南亞地區將發生經濟危機,但對場危機的嚴重性多缺少認識,認爲這僅僅是一場地區性的經濟危機,不會引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可實際上,引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則開始萌發了!現在就看人們能不能阻止這場危機發芽!

可這談何容易!2003年的世界經濟早已爲這場危機準備好一切必要的條件,就缺少導火索了!美國總統布什在出兵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的原因之一,就是無法確定出兵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雖然美國經濟已處於衰退之中,但依靠強大國力支持住了,還沒有倒下!

朝鮮半島的戰爭陰雲密佈,“雨”馬上就要下了!

13日,韓國以三八線地區再次發生交火事件爲由,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並動員5萬後備役人員,實際上被動員的後備役人員越過50萬。

北朝鮮的人民軍也在進行着相同的工作,北朝鮮的總動員令僅比韓國晚了1個小時,由於得到中、俄兩國將全力支持的保證,尤其是中國表示願意出兵支援,使金正日等北朝鮮領導人感到信心十足,不僅危機感沒了,還有了統一朝鮮的決心。於是一個向南進攻的計劃產生了,以武力實現統一。這樣南北雙方的想法統一,都積極準備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

從14日開始,雙方的大軍都迅速向三八線附近地區集結,後備役部隊則開始結集,準備向一線增援,各種物資也向前線運送。一切都在依照計劃進行,實際上進攻計劃早就制定,並多次修改過,只是由於多次拖延到現在才實施。這次雙方都投入了全部可以投入的兵力,雙方前沿陣地前的各種障礙物被全部移走,鐵絲網被剪開,反坦克壕被填埋,地雷被起出,爲進攻開闢通道。後方的醫院接到了準備接收大量傷員,藥品、血液等物資也不斷向靠近前線的醫院運送,遠在大後方的醫院則接到準備抽調醫務人員的命令。一切都要在爲大戰準備着,雖然對外宣稱這只是爲了防止意外的發生,但許多人都明白,這是要打大仗!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這場戰爭的發生!也絕對阻止不了!對於這場將要開始的戰爭,雙方都充滿了信心,對他們來說勝利就在眼前!

當雙方軍隊正積極準備之時,南北雙方的特使正在北京爭着會見胡思考,以尋求中國的支持。北朝鮮雖得到了中國的保證,但還是放心,尤其是得知韓國特使到達北京之後。韓國特使爲使中國保持中立,開出了許多誘人的條件,如保證韓國不會威脅中國的安全,戰後將不會允許美國再駐紮朝鮮半島等。胡思考猶豫不決的答覆,韓國特使增強了完成任務的信心。

依據韓國的計劃,進攻在15日的早晨發起,雖然此時大部分後備役部分剛剛集結完畢,還無法投入戰鬥,但韓國認爲對手了一樣,就看誰的動作快。

爲確保萬無一失,樸正富於14晚11點多到達韓國第9師視察,現在該師部署於板門店以西,本來是負責保衛漢城,阻止北朝鮮人民軍南下,這次該師則將擔任主攻,將從這裡打開突破口,打通開城-漢城的鐵路。近幾年來南北雙方和談的實際結果之一,就是修復已經中繼的開城-漢城鐵路線,雖然這一工作此時還沒有完成,但韓國人經過仔細的研究後認爲,主要的工程已經完工,只有再用3天時間,就可以讓鐵路接軌。一旦鐵路修通了,開城-漢城鐵路將成爲一條重要的補給線,對於後繼的作戰影響極大,爲此準備專門組織了一個支3000人的工兵部隊。這裡也將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之一,第9師是韓國最精銳的部隊,有“白馬”之稱,擔任如何重要的任何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敵人有什麼情況?”樸正富在觀測所內一邊向對面張望,一邊問道。

“敵人好象發現了我們的意圖,今天敵人在我師正面增加約1個師的兵力,我的壓力又增加了!”第9師師長金融川回答道。

“你有點怕了嗎?”

“不!我擔心的是中國人!”

“這個你放心!中國正集中力量解決臺灣問題,沒有力量阻止我們。就是出兵也來不及,解放軍至少需要一週時間準備,可那時我們大概也到了鴨綠江邊。解放軍能投入的兵力也是有限的,不足以構成威脅。”

“那我就放心了!”

這天晚,韓國軍官大多顧不上休息,連夜工作,大部分士兵則比往常早幾個小時休息,當時針指向午夜12點鐘時,所有的人都被叫起來,開始整理行裝,然後士兵們被召集起來,由軍官宣讀作戰命令,士兵們這時才知道作戰計劃。接着就吃飯,由於這是進攻前的最後一餐,不知下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飯時還能有誰。所有的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沒有吃多少,並用了很長的時間,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士氣,“實現統一”是每一個韓國人的夢想,人們正等待着這一刻。吃完飯,軍官們開了戰前的最後一次會議,最後一次討論計劃,士兵則忙着準備出擊。

3時剛過,炮兵就將炮衣退去,火力準備馬上就要開始,爲方便每門炮旁都堆積了大量炮彈,早已超出條例要求。與此同時,步兵部隊進入一線出擊陣地,他們將在火力準備之後發起衝鋒。後方不遠處集結的坦克,將爲他們提供支援。工兵則忙於將陣地前最後的障礙物清理掉。

韓國空軍將爲進攻行動提供空中支援,飛行員正在研究作戰方案。地勤人員則早將飛機檢修完畢,各種導彈和炸彈也裝上了飛機。韓國海軍的戰艦也紛紛起錨,駛出軍港。

再過幾個小時,進攻就要開始了!

3點30分剛過,猛烈的炮擊就開始了!整個三八線地區內的數千門火炮同時發出“聲音”,榴彈炮、加農炮、火箭炮、迫擊炮,包括了現代軍隊使用的所有種類的火炮。數以萬計的炮彈在空中“飛舞”,將一切可以摧毀的東西加以摧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開炮者是北朝鮮人民軍,受到攻擊的是韓軍。北朝鮮人民軍也在準備進攻,由於人民軍平時就於高度戒備狀態,始終保持着龐大的規模,隨時準備戰鬥,所以北朝鮮得以很快完成進攻準備,當從各種情報中判斷韓軍的進攻時間爲15日早晨時,人民軍將原定的進攻時間由15日下午,提前到3點30分。

韓國炮兵雖然立即開炮還擊,對人民軍的結集地和炮兵陣地實施炮擊,可是效果很不明顯,因爲數量明顯處於劣勢,雙方的炮兵兵力對比爲1:3,質量優勢在這個時候發揮不出來作用。韓國炮兵陣地也被列爲重點打擊目標之一,同時反擊也是倉促的,沒有任何組織。人民軍的牽引式火炮多有掩體保護,不怕韓軍的炮擊。自行火炮則打上幾發不斷移動發射陣地,火箭炮則更是發射完炮彈就立即撤走,只要十幾秒鐘,車上的幾十發炮彈就全部發射完畢,撤走後重新裝填,往往剛剛撤出陣地,韓軍還擊的炮彈才落下。

韓國第9師的在炮擊中損失最重,不僅是因爲人民軍在這裡投入總數超過500門的火炮,掀起的猛烈轟擊。更是由於第9師爲了實施進攻,將三個團全部放在一線了地,炮兵也靠前部署,結果當炮擊開始時,步兵正好一線陣地內集結,完全暴露在人民軍在的炮火之下,結果人民軍的第一批炮彈就準確的落在步兵羣中,暴露的炮兵也損失慘重。

人民軍實施5分鐘的急速射擊後,轉爲持續的壓制性射擊25分鐘,最後是5分鐘的急速射。接着步兵發動了進攻,擔任主攻的3個步兵團首先發起集團衝鋒,步兵緊跟在彈幕之後衝出陣地。幾十輛T-62坦克緊隨步兵之後,提供直瞄火力支援,60毫米和81毫米迫擊炮則爲步兵開路,其它火炮則壓制着韓軍的二線陣地。

由於此前雙方都將陣地前的障礙物清理差不多了,所以人民軍的步兵迅速推進,不過當距離韓軍了陣地只有200米時,韓軍的迫擊炮、輕重機槍、步槍、40毫米自動榴彈反射器齊鳴,一時間人民軍的士兵一批批倒下。韓軍很快從混亂中恢復過來,壓制炮火一向後方推移,所有的能戰鬥的人就進入陣地,投入戰鬥。可是進攻並沒有因此停止,迫擊炮立即對韓軍陣地實施壓制,很快火箭炮羣也加入進來,即便這樣可能誤傷己方士兵。最後經過血戰,人民軍的第一次衝鋒被擊退,但韓軍也付出巨大的代價。

人民軍的進攻並沒有停下來,初次進攻一失利,僅過了十幾分鍾,第二次衝鋒就開始了,這次衝鋒更加猛烈。當第二次衝鋒開始時,金融川發現他的預備隊用光了,能投入的部隊早已投入戰鬥,可各部隊的損失都很大,急需補充,最後他不得不將師部的參謀、勤務兵、警衛、文職人員等組織起來,當他親自帶着這支臨時組成的隊伍到達28團,28團團長早已帶着團部內所有能戰鬥的人上了一線,可等他就帶隊趕往一線時,28團團長已經戰死,28團的部隊正在後退。

金融川所帶來的這批人投入戰鬥後,一時間穩住了戰線,該師的坦克營也在這時趕到,可是人民軍已佔領大部分一線陣地,正向縱深發展。該師的坦克營的k1a1坦克的120毫米滑膛炮對付人民軍的T-62坦克可以說是輕而易舉,可此時雙方坦克間的距離只有不足1000米,T-62坦克的105毫米滑膛炮足以在此距離內擊穿k1a1坦克的裝甲,k1a1坦克的憑藉雖憑藉優勢的火控系統在坦克戰中佔了上風,但已無法改變形勢。人民軍步兵用反坦克導彈將一輛又一輛k1a1坦克變成“廢物”,跟隨着步兵裝有152毫米自行榴彈炮也加入進來,對於152毫米榴彈炮的來說k1a1坦克的裝甲有與沒有一樣。

面對強大的壓力,第9師不得不後退,直到在趕來的一個後備師的支援下,才迫使人民軍停下來。此時雙方都已精疲力盡,無力再戰,不得不停下來,等候增援部隊的到來。這時金融川纔有機會清點一下損失,結果令他大吃一驚,僅第9師就損失60%的人員,師坦克營只剩下6輛坦克,其它部隊的損失也不小。人民軍的損失也一樣慘重,人員損失約3倍於韓軍,坦克與裝甲車則損失178輛。

一時的失利以及損失慘重,並沒有讓金融川放棄進攻。由於不斷有援軍趕來,使他得以很快將新的防線建立起來,並有多餘的力量可供組織起一支反擊部隊之需。最讓他的高興是駐韓美軍的第2師也趕來支援。原本美國不想參加韓國與北朝鮮間的戰爭,布什已下令美軍不得參戰。可問題是北朝鮮不同意美軍旁觀,在如何對待駐韓美軍的問題,北朝鮮領導人的一致看法是:“美軍是不會旁觀的,參戰是早晚的事。”然而,沒有得到美軍將不參戰的情報,所以駐韓美軍也被列入人民軍打擊目標之內。戰鬥一開始,人民軍就以遠程火炮炮擊了美軍的駐紮地,造成12名美軍死亡,7名受傷。美國士兵的傷亡讓美國人受不了,況且韓國全線危機,於是美國總統毫不猶豫的下令美軍參戰。

金融川有了美軍第2師的支援之後,信心大增,不等美軍第2師主力到達就親自組織了第一次反擊行動。以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2個105毫米榴彈炮營以及一個美軍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營提供火力支援。經過短暫的火力準備之後,一個步兵營在一個美軍坦克連的12輛M1A2坦克掩護上發動衝鋒。M1A2坦克可是美軍裝備的最好的坦克,120毫米滑膛炮與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火控系統的組合足以摧毀人民軍的任何一種坦克,貧鈾裝甲足以抵擋人民軍的任何一種坦克炮的攻擊。

與之相對的人民軍能投入戰鬥的只有幾十輛T-55坦克和幾輛T-62坦克,大部分T-62坦克在突破第9師的防線時與k1a1坦克的交戰中損失掉了。無論是T-55,還是T-62都不足以擊穿M1A2坦克的裝甲,反坦克導彈也同樣不行。唯一能對抗M1A2坦克的武器是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可是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外形過大,機動性差,火炮的射速也低,更沒有堅硬的裝甲,結果馬上被M1A2坦克全部擊毀。

穿甲彈雖無法擊穿M1A2坦克,但穿甲彈擊中裝甲時產生的巨大動能,也的確讓M1A2坦克內的人受不了。好在人民軍的坦克使用的火控系統不太好,對高速運動的目標命擊率很低,美國坦克兵也明白這一點,於是紛紛加速以避免被擊中。不過這樣一樣,原本跟在步兵後面掩護的M1A2坦克,很快就衝到了韓國步兵前面,等到衝入人民軍防線時,韓國步兵已經甩掉了,形成步坦脫節。

M1A2坦克連的衝擊眼看就要將人民軍的陣地撕開,可是形式馬上發生了變化。人民軍的指揮官找到了對付M1A2坦克的方法,方法是很簡單的,先集中火力打跟隨坦克的步兵,讓坦克與步兵分開,將坦克放進來,再收拾坦克。失去了步兵支援的坦克,就如同猛虎入了狼羣,處處受制。

人民軍先用煙霧彈在坦克四周製造大片煙霧,切斷坦克相互間的視覺聯繫。坦克內的人只能通過無線電瞭解其它坦克的情況,而無法眼睛看到對方。坦克上的觀察設備都存在觀測死角大的問題,距離越近死角越大,使坦克內的人不法全面看清外面的情況,所以坦克車長平時都是將上半身伸出坦克,以便於觀察,可這個時候只能將艙門關好,因爲人民軍的機槍手正等候着機會射擊。

被煙霧包圍的坦克相互間被孤立起來,無法相互支援。速度只要一慢下來,馬上就會受到步兵的攻擊,面對衝上來的步兵,坦克內的人發現,坦克上的武器對付坦克一類的目標還不成問題,但不適合對付步兵,尤其是已近距離內的到的步兵,有一種“大象獵兔子”的感覺。坦克炮用不上,並列機槍,由於是與坦克同步的,使用起來也不方便,車長手中的12、7毫米的重機槍也沒好到那去。坦克被視爲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有效的摧毀敵坦克是坦克設計人員最關心的問題,對付敵步兵則是很少考慮的問題。

M1A2坦克的裝甲是很堅硬,可人民軍還是有辦法收拾這些坦克。步兵藉助戰壕、彈坑、樹林等的掩護偷偷的接近坦克,然後使用各種武器攻擊。使用的武器可謂“五花八門”,專找坦克最弱的地方一下手,如履帶、瞄準鏡、發動機等,一般都是先打坦克的履帶,讓坦克不能動,然後再想法消滅坦克內的人。以步兵對付坦克並不件輕鬆的工作,往往爲對付一輛坦克需要一個排的兵力,其中約一半的人傷亡。

美國人也不笨,一發現不對勁就馬上撤退,可最後還是損失了幾輛坦克,其中有一輛因爲衝到人民軍防線太深,被人民軍用2輛坦克拖走,成爲一件戰利品。

依據原蘇聯紅軍總結的經驗:“對於敵人的堅固防線,應先由步兵部隊打開突破口,然後投入坦克部隊發展勝利。坦克不適合攻殲,尤其是攻擊築壘地域。”德國的古德里安、隆美爾等人曾提出建立不包含步兵的坦克部隊,可是事實上這一想法從來沒有實現過。坦克不能離開步兵的支援,於是產生了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以讓步兵能夠跟隨坦克部隊行動。步兵依然是現代地面戰爭不可缺少的兵種。所以這次進攻行動的失利並非偶然。

進攻失利沒有讓韓軍放棄,很快更大規模的反擊開始,隨着大量增援的到達,以及美軍主力投入戰鬥,經過一天的血戰之後,人民軍不得不退回出發陣地,戰線又回覆到前一天的位置。

一天的戰鬥下來,韓國第9師完全失去戰鬥力,不得不撤下去,休整補充。不過最讓金融川不解的是,韓國空軍並沒有按計劃爲他提供空中支援,空軍的幾百架飛機都上去那了?

第23章

實際上,韓國空軍是沒有能力全力支援開城方向的戰鬥,因爲人民軍發動的是全線進攻,整個戰線上每一個地方都在發生戰鬥,都急需空軍的支援。而空軍必須將力量用在需要的地方,開城方向並非最危急,實際上人民軍的主要突破方向在中部,東部、西部只不過次要方向,用於牽制韓軍兵力的。韓軍的主攻方向則在東、西兩個方向中,正好與人民軍相反。正因爲這樣,韓軍在東部、西部集中了大量兵力,使人民軍未能前進一步。而在中部地區則處處危急!

在中部地區,韓國部署於一線的有5個師,爲此人民軍集中了19個步兵師以及其它部隊,總兵力超過30萬人。人民軍爲實施火力準備,集中了極爲龐大的炮兵,總數約3500門大口徑炮與火箭炮,此外還有大量迫擊炮。

總攻一開始,火炮齊鳴,瞬間雷聲隆隆,飛沙走石,韓軍防線被淹沒在火海與煙塵中。短短的10分鐘的狂轟就消耗一個基數的炮彈,接着以彈幕推進,將大量的工事逐一摧毀。整個火力準備持續近一個小時,將整個韓軍防線翻了一個個。

除韓軍炮兵極力反擊外,韓國空軍更是將全部飛機都投入,美國飛機也加入,以阻止人民軍的突破。人民軍早有準備,在這一地區集中了大量的防空兵力,全部戰鬥機也都投入到這一地區,讓韓國飛行員無不將參與攻擊行動視作一場惡夢。韓國空軍雖擊落了大量人民軍的戰機,並付出了慘重的損失後,還是阻止不了人民軍的行動。

火力準備一停,突破就開始了。人民軍投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共5個步兵師突破口選擇在韓軍第18師與第12師的結合部。人民軍的一支約一個營的突擊部隊在炮火中,滲透到韓軍陣地前,當火力準備一停,這支部隊就發動突然襲擊,佔領了幾個前哨陣地,並以此爲支撐點,爲後繼部隊提供支援。

此時韓軍前線各師與下屬部隊間的通信聯絡,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多在炮擊中中斷。更爲重要的是,大部隊都已集中到一線陣地,準備進攻,結果在炮擊中損失很大,各部隊都陷入混亂,必竟韓國陸軍已經幾十年沒有打過仗,軍官和士兵都缺少經驗。在這種情況下,韓軍派出的幾支部隊,打算將丟失的幾個前哨陣地重新搶回,結果在人民軍的頑強抵抗和後繼部隊支援下,韓軍的願望落空了。

可惜人民軍竟沒能利用這個機會,全線進攻竟在炮擊結束10多分鐘後纔開始,給了韓軍調整部署的機會。原來人民軍早就將部隊部署到一線陣地,準備在火力準備後,發起衝擊。結果糟到韓國反擊炮火的攻擊,更糟的是,由於部隊太多,許多人暴露在掩體外,還是人挨人,在炮擊之下,損失更慘重。於是全線進攻不得不廷後。

不過人民軍的進攻依然是猛烈的,韓軍的前沿陣地很快落入人民軍之手,當然韓軍的抵抗是非常頑強的,使人民軍的推進速度遠遠沒有達到計劃的要求。人民軍正在一步步逼近韓軍的重要防禦設施--著名的三八線水泥牆,一條韓國人花費數年時間、耗用了數以萬噸計的水泥之後,建成的一條將朝鮮半島一分爲二的高牆。“柏林牆”不同的是“柏林牆”只能防人的,可三八線的水泥牆是用來防止敵人軍隊的,水泥牆的高度和寬度都滿足了這一要求。對於這道“牆”,人民軍使用了一種相當簡單的方法--用炸藥爆破,只不過炸藥的數量多了點。。許多年前,人民軍就挖掘了一條從己方陣地通到三八線水泥牆下的地道。對於人民軍修地道一事,韓國雖早就發現,可一直以爲這是爲讓特種部隊向韓國後方滲透修築的,還爲此組建專門的反滲透部隊,並進行了大量演習。但人民軍是利用地道在三八線水泥牆下按放了數以噸計的炸藥,爆炸產生的威力是驚人的,甚至被地震儀記錄下來,還是強地震,以至於被懷疑是核武器爆炸。爆炸並沒有把整個水泥牆“送”上天,而是通過現代的爆破技術讓水泥牆幾段“陷入地下”,從而打開幾個“大口子”。原來人民軍用數年時間,將水泥牆下面“挖空”,爆炸則將水泥牆四周的土壤炸鬆,使水泥牆自然下“落”。

這次爆炸的威力太大了,不僅僅只是給人以“地動山搖”的感覺,許多靠近爆破點的人都被震昏,甚至震死,使好幾個陣地輕鬆落入人民軍之手。可就在這時人民軍竟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原計劃等步兵打開突破口之後,實施縱深突破的裝甲集羣提前投入戰鬥,發起了集團坦克衝鋒。

當數以百計的坦克和裝甲車組成裝甲洪流,以猛虎下山之勢,衝出結集地,突然出現在韓軍面前時,韓軍上下立即陷入驚慌之中。坦克是陸戰之王,坦克的數量和質量可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強弱的標準之一,沒有人敢無視於這支裝甲洪流,於是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和手段優先“招待”。

由於此時人民軍的步兵部隊還沒有打開突破口,許多陣地雙方還在爭奪中,裝甲集羣的任務由原來的擴大戰果,演變爲衝擊防線。可惜這裡是山地,地形本身就不利於大規模使用機械化部隊,朝鮮半島的山地可不是使用坦克的好地方,組織這樣一支裝甲集羣本身就是不合適的。而且此前的炮戰早已讓這裡遍地彈坑,幾乎沒有一處平整的地方,而且還有許多障礙物,反坦克壕、地雷的存在。於是這支裝甲洪流不得不緩慢的推進着,由於裝甲車輛過多,而能讓這些裝甲車輛通過的地方又太少,結果出現擁擠現象,一輛挨着一輛的前進。

密集的衝擊隊形讓這支裝甲集羣吃盡苦頭,沒等接近敵軍陣地就損失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韓國步兵更是熱情“招待”,遠的用反坦克導彈,近的用反坦克火箭、無座力炮。人民軍的裝甲集羣付出慘重的代價,終於在步兵的配偶之下,衝入韓國陣地,突破口馬上就要撕開!就在這時,韓軍的反衝擊開始了!

韓軍將所有能投入的兵力都投入到這次反衝擊中,空軍也組織了一次強有力的空中支援,美軍AH-64攻擊直升機也加入戰鬥。AH-64的超低空突擊,僅用幾分鐘時間就讓人民軍的坦克數量減少一半,人民軍的大部隊坦克在衝擊中損失掉。相比之下,韓軍的坦克是分散配置,沒有集中使用,更沒有衝地前面,而是緊跟在步兵後面。如果這是在平原地區,這樣的配置無疑是錯誤的,可這裡是山地,雙方必須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爭奪,坦克越是集中使用越是錯誤。

韓軍駐守中部地區的坦克數量少,質量也比西部的差,不過與人民軍相比還是佔有優勢的,那就是火控系統較好,剛剛經過改進,能夠在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而人民軍的坦克在這種情況精度很低。結果早已損失慘重的人民軍裝甲集羣,在幾分鐘就以韓軍坦克全部被擊毀。

失去坦克的人民軍這時才發現,手中的反坦克武器差不多已用光,在陣地爭奪戰中人民軍大量使用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以摧毀各種工事和火力點。開城戰鬥中使用的那樣步兵對付坦克的方法,在這使用很困難。使用那種方法,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更需要視死如歸的精神與勇氣,人民軍承受得起巨大的傷亡,實際上也沒有其它的辦法,人民軍士兵也不缺乏視死如歸的精神與勇氣,問題是無法輕易接近坦克。韓軍步兵緊緊的伴隨着坦克前進,坦克不輕易單獨行動,每輛坦克至少有一個班的步兵掩護。好在,這些坦克沒有M1A2坦克那樣的裝甲,人民軍手中爲數不多的反坦克炮還是有發揮作用的機會,人民軍部隊配備的反坦克炮數量本來就不多,大部分又已經在戰鬥中損失掉,機動性不佳的反坦克炮很容易成爲被攻擊的目標。雖然還有後方的遠程炮火支援,只是開始彈藥消耗太大,支援火力有些力不從心。總之,人民軍沒有被擊潰,只是正一點點的後退。

突然,幾輛衝在前面的坦克被擊中發生爆炸,有幾輛坦克被擊中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問題是爲什麼是突然間一起擊中?此時人民軍的反坦克火力已經很弱了。“是人民軍又投入新的部隊嗎?”韓軍指揮官自問道,是的,人民軍的第二梯隊趕到。

人民軍的第二梯隊部隊的投入,不僅止住了人民軍的後退,還順勢發動了衝擊。相比之下,韓軍一線部隊已全部投入,而增援部隊還在路上。憑藉第二梯隊部隊的投入,人民軍終於在韓軍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突破口,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實現了!人民軍原計劃使用3個小時實現這一目標,可此時已近中午。損失也遠遠超出原來的估計,本用於擴大戰果的第二梯隊不得不用於打開突破口。

中午剛過,人民軍就發起新的攻勢。這回人民軍第一次將直升機投入戰鬥,而且是全部,爲此可費很大勁才收集到的,型號有米-4、米-8、米-24等,其中不少都該進“博物館”了,現在還能使用應歸功於官兵們的精力維護。這些直升機的性能早已落後於時代,可人民軍用合理的戰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直升機都象坦克一樣集中使用,形成直升機突擊羣,由米-24武裝直升機在外圍,負責“清掃”對方的攻擊直升機,所謂的“清掃”不如說用米-24的損失換取整個機羣的安全,部分加裝了火箭和機炮的米-4、米-8等則跟其後,負責攻擊地面目標,同時與那些沒有加裝武器的直升機一起運送突擊部隊。同時人民軍空軍也第一次出動對地攻擊機進行空中支援。直升機突擊羣的任務就是負責運送突擊部隊去搶佔韓軍後方的幾處重要橋樑,防止被破壞影響後繼的作戰計劃,以後的作戰計劃都需要使用經過這幾處重要橋樑運送部隊和補給。

直升機突擊羣冒死飛越火線,直奔韓軍後方。此時負責守橋的部隊多是些後備軍人,以前守橋的正規軍都抽調上了一線。聽到槍炮聲不斷傳來,面對一車又一車後送的傷員和屍體,這些剛剛被召集來的後備軍人對戰爭的感覺就是“害怕”。

突然出現的直升機突擊羣讓這些守軍一時間竟不知所措,當他們反應過來,開始用他們手中的武器還擊時,才發現手中的武器太差,沒有幾件合適的防空武器。步槍和輕機槍的威力太小,射程也不行,12.7毫米的重機槍還算可以,但也顯得力不從心,而且數量太少。反坦克火箭彈射程太短,用不上。對付這些低空飛行的直升機,韓軍裝備的大部分防空導彈都不太適合,所以不遠處的防空導彈部隊無力支援他們。守橋部隊僅有的幾門高炮要對付一二架直升機還不成問題,可現在來的是幾十架、上百架。

幾架直升機首先在附近的小山上降下幾個小組,這些小組都裝備有迫擊炮和重機槍,隨着迫擊炮和重機槍開火,不僅守軍的活動因此受到限制,附近的部隊也因爲路上爲不斷有迫擊炮彈落下,無法迅速增援。

接着在更靠近大橋的地方,又降下幾個裝備有機槍和反坦克導彈的小組,這幾個小組的任務是用機槍進一步封鎖大橋,並用反坦克導彈摧毀守軍的重要防禦工事。

最後降落的是負責直接佔領大橋的突擊組。所有參與這次行動的突擊隊成員都精銳中的精銳,用西方人的標準都屬於特種部隊一級。所以佔領一個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等韓軍增援部隊到達時,大橋已經落入人民軍之手。

因爲這些橋對於韓國也是重要,韓軍雖立即組織反擊,想重新奪回大橋,可惜多以失敗告終,只搶回了2座橋,而且很快就被人民軍的趕到的大部隊重新佔領。由於大橋被佔領,許多韓軍部隊被切斷了退路,好在,人民軍的包圍圈還沒有紮實,大部分被圍部隊得以翻山越嶺回到已方防線,只是重武器全部丟失。

戰至,當天黃昏,中部地區的韓軍12師幾乎全軍覆沒,17、18師損失過半,其它部隊的損失也不小。相比之下,人民軍的損失更大,15日當天,損失人員超過10萬,近一千輛坦克與裝甲車,空軍的損失也非常大。對於撕開的巨大突破口,韓軍希望撤退中的部隊能夠拖住人民軍,以等候預備隊的投入封住缺口。

第24章

韓軍海軍在這一天並沒有閒着,當天早晨,一支由多艘戰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就沿朝鮮半島的西海岸線北上,在人民軍岸艦導彈射程之外,使用艦艦導彈對人民軍的海軍基地、岸防陣地等目標實施打擊。按一般人的常識,反艦導彈是專門用於攻擊軍艦的,不過經過對制導系統改進之後,攻擊陸上目標的效果也相當不錯。只可惜韓艦上的導彈太少,每艘只有8枚反艦導彈,沒能給人民軍以重創。

北朝鮮海軍面對來犯的韓國軍艦竟顯得無力還擊,因爲其海軍實力遠遠不及對手。岸炮和岸艦導彈打不着,空軍又無力支援,全部空軍力量都投入到中部戰場,至少作戰艦艇,僅有的幾艘護衛艦早就躲開了,只有導彈艇、魚雷艇,還有一些炮艇出來迎戰。結果沒等靠近,就被對手的艦炮擊毀不少,不但沒能擊退對手,還損失慘重。

北朝鮮海軍唯一可與對手相比的是,它擁有的大量潛艇。可潛艇在這時竟無法發揮作用,因爲潛艇無法與水面艦艇正面交戰。不過正是這些潛艇還是讓韓國海軍的勝利顯得毫無光彩。開戰之前,北朝鮮的潛艇就出海了。

開戰時,這些潛艇就投入到對韓國的封鎖戰中。一艘往來於韓國與中東之間的貨船首先被擊沉,接着一艘韓軍驅逐艦因艦員過於大意,沒有及時發現潛艇,結果被擊沉。韓國的反潛戰能力也的確不是吹出來的,一天之內就擊沉3艘、俘獲1艘潛艇。

當天的戰局對韓國來說並不很糟糕,形勢還沒有失去控制,問題對於普通人來說,糟受了多少損失比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更重要,更不可能與去分析戰局,結果大多數韓國人的感覺是“前方失利”,使人們驚慌不以,漢城市內已經出現恐慌,顯現出混亂,好在,秩序還能夠控制。

精心經營的防線竟在一天之內被打開一個大口子,事實讓韓國的將軍們重新評估人民軍的實力。有人提出南撤的計劃,撤到南部地區,等待美國的援助,然後再發動反擊。可這個計劃不僅被否決了,而且提出者還被樸正富以憂亂軍心的犯名抓起來,說要槍斃他。

“你的心情不好嗎?”當樸正富的朋友金學詩,也是韓國空軍的一名參謀,聽到有關的消息之後,親自前來向樸正富問道。

樸正富回答道:“不!我的心情不錯!”

“現在前線危急!有人提出南撤計劃並非不可以!”

“不用擔心!我們一定給勝了!”

“什麼?”

“那我問你,我們的空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佔據優勢,可爲什麼不能取得中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還處於被動的地位。”

“敵人不計損失的與我們爭奪中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不顧其它地區。”

“不計一切的進攻的確迫使我們後退了,但我們還沒有崩潰。對手已經損失慘重,不說別的,就其空軍的損失,我想你比我清楚。”

“那當然,我們的損失還不大,明天取得制空權不成問題。”

“他們用盡了全力,而我們還有勁沒用上。”

經過這一番談論之後,金學詩的信心增加了,可惜還許多事正等着處理,馬上就要走,臨別之時,他說道:“我想北方最大的錯誤是,不應主動攻擊美軍,結果使美國出兵支援我們。”

可樸正富的回答是:“他們沒錯,如果我軍失利,那麼美軍參戰就是早晚的事,所以還是先下手的好。你認爲北方把美國人當朋友嗎?”

是的,人民軍已經用盡了全力。按原計劃應由第一梯隊打開突破口,接着第二梯隊利用這個突破口,向南快速推進,將韓美軍分割在幾個區域內,最後將被包圍的韓美軍一一“吃掉”。現在突破口才剛剛打開,而第二梯隊的部隊已經投入戰鬥,且損失不小,要完成計預定任務已經不可能,可後繼部隊還沒有趕到戰場,不可能及時投入戰鬥。接下來的切割與圍殲敵軍的任務將更加艱難。第一梯隊的部隊原計劃在完成突破任務之後,立即進行補充休整,準備用於最後階段的行動,現在這已不大可能了,部隊的損失遠遠超出了預期。

雖然付出了慘重代價和進展緩慢,金正日等人民軍領導人也意識到他們不僅過低的估計了敵人,也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或者敢於提出放棄進攻,戰爭一經開始,在未分勝負之前,不可能輕易停止,勝利雖然遙遠,但並非不可及。

金正日下令:全軍連夜進攻!於是本已疲勞的部隊再次投入戰鬥,夜幕的降臨並沒有阻止激戰的發生。人民軍從被打開的突破口內蜂擁而上,往韓軍後方進攻。整個夜上,韓美空軍全部投入戰鬥,地面部隊也全力抵抗,但人民軍依然在推進,只是速度越來越慢。在黑夜中,人民軍的裝備質量的劣勢顯現出來,夜視器材的落後,使坦克、裝甲車成爲對手的靶子,通信設置的落後與不足,使指揮失靈,失去許多戰機。可是人民軍的步兵的確是優秀的,不畏困難,更不畏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讓對手敬佩,也正是靠這一精神,人民軍才得以前進。

對於人民軍炮擊駐韓美軍,造成美軍12亡7傷,美國人是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忍受的,美國輿論界將此事件比成第二個“珍珠港”事件。更讓布什毫不猶豫地做出出兵韓國的決定,接着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宣稱美國必須進行報復,美國國會則不經任何辯論就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有關的決議。於是美國政府宣佈動員後備役軍人,徵用民用船隻和飛機向韓國增兵。大叫着出兵臺灣的美國人,一時間把臺灣忘記了,一心只想着如何報復北朝鮮。

這次聯合國又一次與美國人過不去,中國與俄羅斯的反對票,讓美國人在聯合國中的努力以失敗爲結局。好在,當年籤的是“停戰協定”,美國人依然“名正言順”的打着聯合國的名義出兵。當年的“聯合國軍”可謂人多勢重,今天昔日的盟國紛紛表示退出,願意參加者少的讓人可憐,而且動口不動手。日本人的確有出兵之意,可是韓國人說什麼也不答應,最後日本人引用周邊事態法案,爲美軍行動提出後勤支持。

戰前,美國駐韓國的兵力不足5萬,現今大規模的地面戰已經開始,急需投入大量地面部隊,科舍爾已開出立即增兵20萬的要求。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陸戰隊第3師、第25輕步兵師等部隊立即受命增援。48小時內第82空降師與第101空降師的將到達韓國,實際上此前這兩個師正在向亞洲地區調動,其中有一部分已到達韓國。駐沖繩的海軍陸戰隊第3師也可馬上裝船,全師可在一週內投入戰鬥,駐夏威夷的第25輕步兵師全師投入戰鬥所需的時間要更多一些。這些部隊都屬於輕型部隊,缺少重裝備,好在,朝鮮半島屬於山地,不太需要M1A1坦克等重型裝備。

由於韓國距離美國太遠了,而美軍的運輸能力有限,在短時間內,運送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根本不可能。好在,美軍在韓國的基地內儲備有大量武器裝備,增援部隊放棄手中的裝備,乘飛機到達韓國,再用倉庫內的武器重新武裝起來。這樣速度是快了點,不過也有問題,如:接收的裝備可能與原來的不同,原來用M1A1坦克的,現在改用M60A3,用不熟悉的裝備作戰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這還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美軍一時間無兵可調。美國近些年來的軍備政策是:注意提高質量,減少數量,一味強調所謂“零傷亡”概念,突出空中打擊,忽視發生大規模地面戰的可能性。軍隊規模一裁再裁,尤其是陸軍,本已少的可憐的部隊還要部置於世界各地,擔負各種任務,造成可供抽調的部隊數量有限。從其它地區抽調部隊不僅是無異於拆東封閉補西牆的方法,而且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動員後備役部隊所需要的時間更多,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喝”。

數量減少了,可以用提高質量的方法保持戰鬥力。可制定的武器開發計劃多“華而不實”,美軍的裝備也與海灣戰爭時期沒有什麼差別,坦克由M1A1改成M1A2,飛機還是F-15、F-16,不同的是,比當年再加破舊,至於所謂“先進”的F-22、JSF還要等幾年才能執行任務。

此次出兵,後勤運輸能力成爲最困擾美軍的問題,因爲這是勞師遠征,大部分兵力和作戰物資都要從遠距戰場的地方運來,運輸距離少則幾千公里,多則上萬公里。

布什沒能滿足了科舍爾的全部要求,但科舍爾並沒有因此抱怨什麼,因爲布什已經結盡全力,甚至將出兵臺灣的計劃無限期的推遲,以便將兵力抽調給他。這也就是說,在解決朝鮮問題之前,美國沒有多餘地兵力可派往臺灣。唯一讓科舍爾抱怨的是,美國近些年來實施的軍備政策,這一政策使美國失去了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能力。

第25章

自臺海戰爭爆發,美國就開始向亞洲太平洋地區增兵,其中在東海海域集結的數艘航空母艦,連同護航艦艇,組成了規模龐大的艦隊,這是自越戰之後,美國在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集結。對此解放軍不僅抽調大量兵力準備“招待”,還派出潛艇與飛機與美國人開展“友誼活動”。解放軍的潛艇不斷在美國艦隊附近出現,令美國水兵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一天到晚隨時準備進入戰鬥狀態,有時剛剛開飯或者剛剛入睡,潛艇的蹤影就突然出現,等全體人員到位,潛艇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也沒空休息,解放軍的飛機沒事就到美國航空母艦編隊附近走一走,與美艦載機飛行員玩一玩模擬空戰。緊急起飛、緊急起飛,一天到晚除此之外,就沒別的。一天來兩次緊急起飛,再與對手較量幾下,再強壯的身體也受不了。對於解放軍不斷派飛機前來騷擾的行爲,沒有一個美國飛行員不叫苦的,可惜任何抱怨也沒用,禁止主動攻擊的命令依然沒有解除。由於雙方都不想擦槍走火的事情發生,所以雙方的行動都是點到爲止。不過每一次,雙方的飛行員都要使出渾身解術,這可是考驗飛行技術的最佳時機。因此,許多解放軍飛行員認爲是“速成訓練法”,至少海航4師10團的飛行員是這樣認爲的。

這個有“海空雄鷹團”之稱的部隊,剛剛換裝殲-10戰鬥機,可指揮部認爲這支部隊剛剛換裝,還不能掌握新機,所以沒讓該團參加戰鬥,一直在後面擔任預備隊。看着別人衝突陷陣,自己在一邊觀看的感覺的確不好受,然而指揮部對該團的請戰書一點表示都沒有,直到該團團長以辭職相威脅之後,纔得到了一個騷擾美國艦隊的任務。

不讓美國人閒着無事可作是“海空雄鷹團”接受到的任務內容。今天大隊長徐天民,這個自稱海航4師10團最優秀的飛行員,再次坐入自己的座機,一會他就要起飛,準備再次執行這樣的任務。與他以前使用的殲七戰鬥機相比,殲-10纔是他最需要的戰鬥機。以這樣的飛機去執行一個簡單的任務,對於他這個老飛行員來說是“大材小用”。好在,對手也是優秀的飛行員,絕不會讓他失望。雖然中美兩國還沒有開戰,但雙方早已將對方列入敵人的名單,至於雙方的戰鬥機一見面,一定要好好較量一下,這種模擬的空戰除了不使用武器之外,與真正的空戰沒有區別。這樣的戰鬥,會讓每一個參與者體會到許多新東西,尤其是徐天民這樣的人,更能從中體驗出殲-10的實力。

隨着塔臺的一發信號彈,徐天民與他的僚機升空了。顯示器快速更新的資料,爲飛行員提供了一雙足夠明亮的眼睛,讓他無需開啓自己的雷達看得見遠在雷達有效探測範圍之外的東西。一架巨大的空中預警機正不斷將剛剛獲得的資料傳送過來。

與此同時,“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值勤戰鬥機也起飛了。巴尼特爾的機組升空不久,就接到預警機的通報,兩架殲-10正在接近。巴尼特爾立即意識到,這次他很可能又要和殲-10較量一番了。

兩架殲-10晃了幾圈以後,終於忍耐不住開始發起衝擊。巴尼特爾的機組立即受命前來“接待”。

徐天民看了一眼顯示屏就知道,對手還是兩架F-18。

“野貓112,兩隻小老鼠,方向030,高度4800,速度600,距離170,進入一級狀態。”地面指揮站傳來了敵情通所,通知徐天民,對手是兩架F-18及其有關情況,實際上有關情況早已出現在顯示器上了。

“野貓112明白。”徐天民響亮地回答到。所謂的一級狀態,就是可以開始“玩”了,於是徐天民打開火控雷達,同時再次檢查武器保險,確定其處於關閉狀態,因爲這只是模擬空戰,不需要使用武器。

不久,火控雷達發現了F-18,當然他也知道對手也已發現他,雙方飛機上的火控雷達在搜索距離上相差不大,可

第2節 第63章 第13章 第1節 第2章 第3節 第9章 第1節 第3節 第38章 第36章 第3節 第2節 第52章 第12章 第3節 第57章 第2節 第一章 第38章 第3章 第2節 第5章 第3節 第12章 第3節 第1節 第4章 第1節 第36章 第30章 第30章 第2節 第2節 第21章 第1節 第25章 第56章 第65章 第18章 第1節 第21章 第2節 第60章 第53章 第3節 第60章 第9章 第3小節 第14章 第9章 第64章 第3節 第25章 第43章 第22章 第1節 第1節 第4章 第61章 第1節 第45章 第2節 第62章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62章 第26章 第3節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57章 第30章 第38章 第1節 第1節 第2節 第18章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50章 第34章 第1節 第2節 第3章 第46章 第38章 第1節 第60章 第29章 第3節 第2節 第24章
第2節 第63章 第13章 第1節 第2章 第3節 第9章 第1節 第3節 第38章 第36章 第3節 第2節 第52章 第12章 第3節 第57章 第2節 第一章 第38章 第3章 第2節 第5章 第3節 第12章 第3節 第1節 第4章 第1節 第36章 第30章 第30章 第2節 第2節 第21章 第1節 第25章 第56章 第65章 第18章 第1節 第21章 第2節 第60章 第53章 第3節 第60章 第9章 第3小節 第14章 第9章 第64章 第3節 第25章 第43章 第22章 第1節 第1節 第4章 第61章 第1節 第45章 第2節 第62章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62章 第26章 第3節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57章 第30章 第38章 第1節 第1節 第2節 第18章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50章 第34章 第1節 第2節 第3章 第46章 第38章 第1節 第60章 第29章 第3節 第2節 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