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諸葛子龍這回竟失業了,其它部隊正忙着收拾韓國人,可他的坦克營被派到大橋南面警戒任務。這讓他心中有點不痛快,剛纔他在攻打的大橋戰鬥中有點打的上癮,但他沒有表示一點對此的不滿,因爲美軍第2師隨時可能趕來。美軍第2師剛剛結束一個階段的作戰行動,正在距此不遠的地方休整。

當太陽剛剛露出一點,天色漸亮起來,美軍第2師出現了。從遠處就可以看到,美軍第2師的裝甲縱隊已展開戰鬥隊形,快速衝擊過來。此前第3裝甲旅已得到情報,已放棄追擊韓軍,正重新部署兵力,準備迎戰。

一場坦克大戰馬上要開始了,不過這場戰鬥的規模將不會大,朝鮮雖然沒有中東沙漠中那無孔不入的沙子找麻煩,但這裡多山少平原,要想找一片大平原比上天還難,對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並不適合。

雙方的炮兵拉開了這場戰鬥的序幕,由於坦克是運動目標,間接射擊的命中率太低,所以雙方炮兵都沒有將對方的坦克羣列入打擊的目標,而是對對方的後方目標實施了炮擊,不過炮戰很快結束,因爲經過一段時間的戰鬥之後,雙方炮兵的彈藥消耗都很大,而現在纔剛剛開戰,所以炮兵並不想浪費過多的彈藥。

炮兵已退出了戰鬥,雙方的坦克登場了。論數量,雙方投入的坦克數量相當,論性能,99A坦克並不比M1A2坦克差,論坦克手的素質,雙方都是老兵,誰也不比誰強什麼,這場戰鬥真可謂一場高手對決。

美軍裝甲縱隊中的M3A2步兵戰車已經由前排退到了後排,M3A2本來是用於偵察的,對付步兵還可以,要對付坦克還不行,對付坦克的任務還是要由坦克來負責,原來後排的M1A2坦克已經衝到了前排。M1A2坦克內的坦克手可是都是老兵,而且戰鬥經驗豐富。

當美軍坦克兵看到了99A坦克那顯得有點與衆不同的身影時,雙方相離2000米,“開火!”隨着指揮官的命令,一輛輛M1A2坦克開炮了,射擊結果讓美國人吃驚,M1A2坦克精良的火控系統確保大部分炮彈擊中了目標,然而120毫米貧鈾穿甲彈竟無法擊穿99A坦克的裝甲。沒等美國人想明白是怎麼回事,99A坦克還擊的炮彈就擊中了M1A2坦克,這回又輪到中國人吃驚了,99A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發射的貧鈾穿甲彈也同樣無法擊穿M1A2坦克的裝甲。

“等再近一些再開火!我就不信打不穿它!”諸葛子龍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也非常吃驚,必竟上次上偷襲,打的是近距格鬥,然而他對國產坦克還是有信心的。當距離由於2000米變爲1200米之後,99A坦克的確可以擊穿M1A2坦克了,然而M1A2坦克此時也可以擊穿99A坦克了。最終99A坦克依靠其裝有自動裝填機,發射速度較快的優勢,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損失也不小,以至於諸葛子龍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如果當時配發了炮射導彈,就可以在4000米外擊毀M1A2,那樣我軍損失就會少許多,可惜當時還沒有!”

當大部分M1A2坦克被擊毀之後,美軍第2師師長馬德納西意識到該師的進攻已成強弩之未,M3A2步兵戰車等根本不是坦克的對手,繼續進攻下去,除了無意義的犧牲之外毫無價值,於是下令停止進攻,實施防禦,以待後繼部隊趕到,再組織進攻。馬德納西的計劃並無問題,該師也在他的指揮下,順利後退到一處適於防禦之地,建立了新的防線頂住了志願軍的攻勢,實際上,志願軍損失也不小,一時間也無力進攻。問題是此時整個防線已經漏洞百出,韓國第5師被第3裝甲旅的擊退之後,已成驚弓之鳥,受到志願軍190師的猛烈攻擊後,很快就潰退下去。190師藉機快速推進,對美第2師形成了右翼迂迴,與此同時,第40集團軍的118師也在美第2師西面實現了突破,擊退了其正面的韓國部隊,對美第2師形成了左翼迂迴。這樣190師與118師就對美第2師形成了一個鉗形攻勢,可惜這非作戰計劃的內容,這兩個師能順利切入敵縱深本屬意外,顯然是由於志願軍對韓國部隊的戰鬥力估計過高。

如果這個時候美第2師立即撤退,那麼完全可以在志願軍反應過來之前擺脫困境,然而美第2師並沒有撤退。實際上,馬德納西已意識到危險,也提出撤退的要求,威斯特也同意他的分析,但他拒絕了有關撤退的請求。因爲他心中還存在着樂觀的想法,認爲中國已入朝的兵力不多,志願軍攻勢勢頭很快就會過去,戰局很快就會發生變化。總統庫比勒的話依然圍繞着他,“一定要堅持住!絕對不能後退一步!”保持超級大國的聲譽是絕對優先考慮的問題,所以他不能輕易下令撤退,希望能再堅持一下。然而形勢並非他想象的那樣,韓美聯軍兵力不足,尤其是地面部隊,一線的地面部隊僅有20萬,後繼部隊的數量是不少,但大部分是剛剛徵召的韓國後備役人員,無論是裝備還是素質都無法與志願軍相比,能夠馬上投入戰鬥的很少。美國好不容易從其地區它抽調了一些部隊,包括駐歐洲的第1裝甲師和第1機械化師等部隊雖已奉命增援,然而這些部隊到達韓國還需要一些時間,是真正的遠水解不了近渴。相比之下,志願軍已投入的兵力則超過30萬,還有大量增援部隊正在路上,而且多爲精銳部隊,如第15、38、54集團軍。

直到美第2師陷入了合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之時,威斯特才被迫下令該師撤退,該師在第25輕步師的配合下成功的突出重圍,不過該師人員與裝備損失較大,師長馬德納西在突圍時中彈身亡,成爲陣亡者中軍銜最高的人。

地面部隊的指揮官抱怨空中支援不力,讓威斯特非常生氣,爲此在與空軍部隊指揮官科爾的電話中大吼到:“你的飛機都到哪裡去了!你一定給我解釋明白!”

“並非我們不想實施空中支援,而是我們無能爲力,部隊的損失太大了!”“中國人根本不在乎損失了多少飛機,他們有足夠的後備軍,可是我軍的損失補充太困難了。”“原來我們在東亞地區只部署了200多架飛機,現在得到了許多飛機,但是得到的武器彈藥與零配件很少,只能依靠原有的庫存,又消耗的很快,已經所餘無幾了。”科爾對於所處的困境,做出了無可指責的解釋。

“我承認這些的確是困難,可是我需要你們!”

“我們會盡力的!”

儘管科爾進行了許多努力,可惜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志願軍空軍的存在,讓韓美聯軍的飛機再也不能在朝鮮的上空爲所欲爲了。

志願軍的攻勢發動僅幾個小時,韓美聯軍就支持不住了,韓國軍隊首先撤退,爲此美國人大罵韓國人是“豬”,將戰敗的原因歸納爲“由於韓國人的首先撤退,使整個戰鬥陷入困境。”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美國人並沒有留下來堅持戰鬥,與韓國人一樣撤退了。

當戰鬥進行到上午9點時,整個形勢已經明朗化,聯合國軍已開始撤退,不過威斯特並沒有失去信心,他下令撤退的目的是:一、消耗志願軍的力量,二、重新調整己方部署,以等待時機實施反擊。

對於對手全線退卻,俞登並沒有象其他人那樣樂觀,他認爲對手並沒有受到重創,這只是有計劃的退卻,於是決定投入陸航師。雖然爲組建陸航師,俞登幾乎收編了陸軍航空兵,可直升機的數量依然無法與對手相比,不過俞登將有限的兵力集中起來使用,形成了局部優勢。俞登是中國直升機軍用應用的權威人士,他提出了直升機集中使用的理論,認爲直升機也應該象坦克一樣,集中使用,並用於突破。這樣的理論實際上早已出現,可惜還沒有被接受,直升機的使用依然處於分散使用的狀態之下。今天他終於有機會將自己的理論實用於實踐之中。

美軍的第25輕步師可謂是一支生力軍,一投入戰鬥就在190師與118師結合部上打開口子,將第2師救出,這讓該師官兵心中有了一般“傲氣”。布萊爾上尉和他的連沒能趕上爲第2師解圍的戰鬥,他們所乘的飛機晚點了,不過做爲第25師的人,他們也是有這股“傲氣”。布萊爾上尉的連正奉命堅守一個高地,這個高地雖非兵家必爭之地,但也不是可以隨便放棄之地。遠處還在激戰,志願軍已向這裡推進,已經能夠清楚的聽到炮聲,在他上尉看來,堅守這個陣地很容易。士兵們正忙着修好工事,做爲軍官他沒有必要參與體力勞動的,所以他正四周檢查。菲斯特與其他人正忙着修築掩體,菲斯特可以說是一名標準的美國青年,剛剛結束新兵訓練,二週前才加入這個連,擔負機槍手一職。

菲斯特向走到這裡的連長問道:“中國人什麼時候能來?”

“還早着那,你怕了嗎?”

“我一點也不怕,正急着好好教訓一下他們。”

這時,突然一陣直升機螺旋槳發出的巨大噪音傳來,而且聲音越來越大,顯然有直升機正向這裡飛來,不久一架塗着綠色原野迷彩的直升機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之中,這架直升機幾乎是貼着地面飛行,而且很快就消失了。

“那是什麼飛機?我怎麼想不起來是什麼型號了?”當這架直升機從眼前消失之後,出生於直升機飛行員之家,從小就喜歡航空的菲斯特這時竟提出了疑問。

“是敵人的飛機,加強警戒!”這時布萊爾-說道,剛纔他用望遠鏡觀察了一下,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也足以確定那架飛機上的標誌並非他們所熟悉的,憑藉軍人的感覺他確信那是敵機,並預感到危險。是的,一架擔任偵察任務的直11C型直升機,中國最新裝備的偵察直升機。

布萊爾一邊下令加強警戒,一邊將有關情況上報,可惜他的上級並沒有把這當大事,僅僅做了記錄了事,然而重大的變化就由此開始。

還沒等布萊爾返回他的指揮所(一個剛剛修好的小型掩體),遠處就再次傳來直升機螺旋槳發出的巨大噪音。他急忙走出掩體,舉起手中的望遠鏡觀望,可是那些直升機幾乎貼着地面飛行,只能聽到聲音,而看到不到,因此他無法確定正在接近的直升機是敵機還是友機,但出於軍人的直覺,他還是大喊:“準備戰鬥!”士兵們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奔向各自的戰位。隨着距離的接近,直升機的影子出現了,這時布萊爾心中不禁犯疑,從聲音判斷,這次出現的直升機不是一架二架,可能有幾十架,無論是北朝鮮人,還是中國軍人好象不大可能一次出動如此之多的直升機,然而如此之多的直升機突然出現在這裡並不是正常的。不大對勁,直升機羣採取的是攻擊機形。“敵機!趕快開火!”等他確定那是敵機,下令開火之時,已經太晚了,這也成爲他說出的最後一句話,一枚直升機發射的火箭彈將他當場擊斃。

這是陸航師攻擊直升機大隊的20架直-10,直-10是中國陸軍航空兵裝備的最好的攻擊直升機,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攻擊直升機。面對志願軍直升機強大的火力,美國士兵們的還擊火力顯得那麼無力,M16射出的子彈幾乎夠不着直-10,因爲距離太遠了,就是能夠打中,子彈的威力也構不成任何威脅。對付直-10這樣的高速目標,美製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顯得太笨重了,而且自動榴彈發射器本身的毛病之一就是精度差,往往射手瞄的很好,可射出的榴彈就是打不中。直升機用航炮與航空火箭彈構成的強大火力僅用幾秒鐘就將美軍打得無力還手,然而火箭彈很快就打光了,僅靠航炮多少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志願軍攻擊直升機大隊退出了戰鬥看,被打得暈頭轉向的美國士兵們紛紛從土堆裡爬出來,爆炸將土和石頭等東西擲上了天,落下來時將戰壕中的士兵全部“活埋”了。陣地上的工事早已不復存在,彷彿整個地方被翻了一個,彷彿一切都在燃燒。陣地之上的美軍一面尋找和挖掘武器,準備再戰之外,一面搶救那些受傷的戰友;沒等這些工作做完,跟在攻擊直升機大隊後面的武裝直升機趕來了。

瀋陽軍區特種大隊改編爲機載步兵大隊時,除了名稱變了外,其它全沒變,身爲大隊長的丁子衡依然還是大隊長,當然他們的任務也發生了變化,不過在他看來他們擔負的任務並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此時此刻,丁子衡乘座在米-171直升機機艙內氣氛很熱鬧,由於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大家的心情顯得興奮不以,當兵幾年來,天天高強度訓練就是爲了今天,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他們之中誰也沒有戰鬥經驗可言,可是他們的信心十足,正如丁子衡出發前所說:“只要飛行員能將我們送到的地方,任務也就完成了!”

“注意,全體最後一次檢查裝備,準備行動!”接到飛行員的提示後,丁子衡下令了命令,“下面要輪到我們了,記住我們是特種兵,我們是中國軍人!”“是!”

正在這時人們感到機身正在震動,這是直升機正在發射火箭彈,此次運送他們的運輸直升機全部加裝了火箭發射器,以便實施火力壓制,也許一架武裝直升機構不成什麼大威脅,可幾十架武裝直升機構成的威脅就是毀滅性的。幾十架直升機幾乎同時開火,火箭彈鋪天蓋地般的再次“光臨”,這個地方又被翻了一次。

發射完全部火箭彈後,運輸直升機降落了,待運載的士兵和裝備卸下後全部運輸直升機立即返航,去運載下一批士兵和裝備。丁子衡率隊迅速着陸,衝下的戰士們以爲會有一場惡戰,將面對武器到牙齒的敵人,然而他們沒有受到一個敵人的還擊,他們看到有彷彿是一個“人間的地獄”。“還等什麼?”丁子衡喊道:“還不動手救人?”於是大家用鐵鍬、槍托、甚至手,將人從地下挖出來。菲斯特很快被大家挖出來,他並沒有受重傷,只是被埋在下面時間太久了,經過簡單的搶救他就從暈迷中清醒過來,當他被人們擡上直升機時,他抱怨道:“你們的作戰方式太不人道了,簡直是違反道德的行爲!”這時一個正在將他擡上直升機的人用生硬的英語說道:“這就是戰爭!”

出發前,丁子衡以爲對出動幾十架直升機僅僅攻擊只有美軍一個連防守的陣地有點過於興師動衆了,但當他真的站在這個陣地上向四周望去之時,他發現這絕對是正確的。這個地方的海拔高度不是很高,不過相對於附近的山(如果能稱爲山的話)來說,已經是最高峰了。由於今天天氣不錯,能見度良好,周圍十幾公里內的一切景物盡收眼底;距此4公里處是一條公路,公路上各種車輛正來來往往,一個韓國炮兵團的陣地就在山下不足3公里的地方,下山向南走5公里就是美第25師的師指揮部所在地,許多車輛與人員進進出出;師部旁邊是處防空導彈陣地,如果細心的話還可以發現那是美軍裝備的最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再走2公里就是一個後勤中心,一輛輛坦克與裝甲車正在加油裝彈,旁邊好象是一處野戰醫院,因爲塗有紅十字的汽車不斷進出。待運輸直升機將一批107毫米火箭炮和炮手們運上了陣地之後,這一切都改變了。後勤中心的燃油庫被107毫米火箭彈擊中發生了巨烈的爆炸;美第25師師指揮部正忙“搬家”;旁邊的防空導彈陣地也在一陣彈雨之中化爲火海;公路上除了正在燃燒的汽車之外,沒有一輛經過;韓國炮兵們則忙着轉移陣地。他們佔領這裡無異於在敵人的後方打入一枚釘子,現在的任務就是守住這個釘子。

韓美聯軍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着手拔除這個釘子。勞恩營長和他的營從美國本土空運到韓國,可是全營的重裝備是海運的,還沒有運到,其實他們的裝備飛機能運送,然而由於前方急需增援部隊,空運要以運送人員優先。他們從駐韓美軍的儲備庫中領取了裝甲車等重裝備,雖然勞恩並不想接收這些裝備,東西全是以前駐韓美軍淘汰下來的東西,可是隻有這些東西了,不要也得要。接收完裝備勞恩就帶着部隊就上路了,戰事緊急,沒有時間休息,雖然一路上沒有休息,還是用了近24個小時才趕來的前線,到達時正趕上高地被志願軍佔領,於是搶回高地的任務自然就是歸了勞恩指揮的營。

勞恩是一位參加過海灣戰爭的老兵,應該是有經驗的,不過他可能太輕敵,想盡早搶回高地,也太體諒他的手下了,連續幾十小時沒有休息了。大家都太累了,還想再乘車走一段路,等離敵人再近一點再下車徒步前進,讓大家結節約一點體力吧!總之,他沒有讓部隊儘早下車,而是繼續乘裝甲車沿着山間的公路向高地前進。然而戰爭是不會原諒任何人的任何錯誤,他沒有考慮到志願軍攻擊直升機機羣會在這裡出現,直到志願軍攻擊直升機機羣突然出現在裝甲車縱隊的側冀他才認識到這一點,可惜晚了。

面對突然出現的直升機羣,勞恩最初還以爲是來支援他的友軍,1分種前他與派來支援他的直升機通過話,僅過了幾秒鐘他即發現不對,剛剛纔通過話,對方明明告訴他直升機3分鐘後到達,可這才過了1分鐘;而且這些攻擊直升機採取的隊形並非他所熟悉的,可是沒等他想明白,答案即已出來,直升機羣正以航炮與反坦克導彈“問候”他們。其實裝甲車隊與志願軍直升機羣相遇完全是意外,志願軍直升機機羣是利用美軍的防空導彈系統雷達超低空盲區以及朝鮮半島山地複雜地形的掩護才能敢於神不知鬼不覺地深入韓美聯軍縱深,(529)等人將這附近的美軍防空導彈陣地摧毀後,志願軍直升機部隊的手腳被放開了,各種直升機組成的龐大機羣終於大膽衝了出來。

勞恩的營則有幸成爲機羣遇到的第一批目標,這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以至於不少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去見“上帝”了,其中許多人此前還以爲在M113裝甲車內最安全,因爲四周都是裝甲板,遺憾的是M113的防護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實際上只能應付一般的步槍彈,直-10的航炮可以一炮一個洞,反坦克導彈更是一發即足以讓整個車體“解散”。

幾十輛裝甲車論數量應該不算少,可是志願軍的直升機更多,平均計算起來,擔任第一波攻擊的每架直升機只負責一輛多點的裝甲車,可是直升機除航炮之後,至少裝有4枚紅箭-9反坦克導彈。紅箭-9,中國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具備超音速飛行與發射後不管的特點;後面還有擔任第二、三波攻擊的直升機。戰鬥僅打了1分,勞恩就下令撤退,因爲他們已經損失慘重,僅有少數裝甲車還完好無損。志願軍沒有追擊撤退的美軍,相反立即撤走了。

直升機機羣撤走並非是想減少不必要的殺戮,而是發現了正在趕來的4架AH-64型攻擊直升機。AH-64上的飛行員首先看到地面上的一片燃燒的金屬廢墟與傷兵,接着警報器開始大叫,剛纔離開的直-10又回來了,一場直升機空戰開始。4架AH-64對至少16架直-10,直-10除配備有紅箭-9反坦克導彈之外,還配備了空對空導彈,每架至少2枚霹靂-9。相比之下,AH-64則是以對地攻擊爲主,沒有裝空對空導彈,結果自然很快變爲新的金屬廢墟。

取勝的志願軍直升機機羣並沒有留下,別的地方還有許多好靶子等着打呢!接下來的行動相當順利的,剛纔直-10表現太好,以前一直沒有什麼表現機會改裝的直-9、直-11等終於有了上場的機會。別看這些直升機性能比不上直-10,打起仗來表現一點也不差,直升機機羣一路之上製造了無數燃燒的金屬廢墟,真是有點破壞自然環境!

喬鶴翔並不介意被人視爲“破壞自然環境者”,相反他希望成爲被人視爲“破壞自然環境者”,他也擁有所需的條件,他也駕駛着直-10,可他一直沒有機會。正當他爲沒有機會發愁之時,機會送上門了,這時正四處躲避的美國人與韓國人彷彿看到了希望,開始向上帝祈禱。原來美國海軍的F-18戰鬥機出現了,爲阻止志願軍繼續破壞自然環境,一隊F-18戰鬥機奉命前來救援,希望戰鬥機能改變這一危局,可事實讓他們無不震驚!

只見喬鶴翔按下身旁的一個按鍵,等待了幾秒鐘後,他再按了一下操縱桿上的發射鍵,機身隨之一陣震動,一枚導彈飛出。原來讓直升機也長出“利齒”,少數直-10沒有加裝紅箭-9,而是改裝上2枚空對空導彈,不是霹靂-9,而且霹靂-10N,一種直升機專用的中程導彈。爲攻擊直升機而下降到低空的F-18遇到了麻煩,不僅無功而返,還被打下2架。當2架F-18被霹靂-10N擊落之後,其它飛機變得小心多了,待志願軍空軍的蘇-30出現馬上藉機返航了。

志願軍直升機集中使用的首次出擊損失確實不小,可與取得的戰果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巨大的效果不僅促使志願軍直升機機羣繼續出擊,更讓俞登有了充足的理由繼續“收編”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朝鮮人民軍所餘無幾的直升機也沒有被放過,甚至打起了海軍航空兵直升機部隊的主意。

志願軍直升機羣突然切入美第25師縱深,打亂了第25師的陣角,造成該師全線潰退,引發了整個聯合國軍東部防線的崩潰。“如果我早幾個小時看到這份報告就好了!”這是威斯特無意間看到了由華裔情報分析員提交的那份報告之後發出的感嘆,可惜太晚了。他意志到形勢嚴峻,對手並非他以前想象的那麼弱小,中國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遠遠超出了此前的估計。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只有使用核武器,可惜美國早已排除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因爲中國也是一個核國家;同時也排除了與中國人進行一場全面的常規戰爭的可能性,因爲美國人輸不起,也贏不起一場全面戰爭;最後威斯特將一切希望都壓在從平壤抽調出來的韓國部隊身上。他強烈要求下韓國人停止繼續進攻平壤市,將部隊抽調下來,增援北部前線。然而這一計劃實施的並不順利,負責指揮平壤戰鬥的指揮官拒絕抽調他的部隊,韓國人對於形勢過於樂觀,認爲沒有必要抽調他的部隊,尤其是在他自信24小時內可拿下平壤的情況下,直到形勢危急,才同意抽調部隊。

經過數日的血戰,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眼看着勝利在望了,突然間要撤走誰也想不通,韓國士兵多不願北調,這個時候人民軍又發起反擊。平壤守軍在發覺韓軍攻勢明顯減弱後,立即判定韓軍正在撤走部分兵力後,隨即組織部隊實施反擊,本已成強弩之末的人民軍竟然接連收復失地。人民軍的突然反擊可謂是亂上添亂,韓軍部隊的北調速度根本快不起來,甚至不得不派人催促和監督,對於人民軍的反擊則只得#聽#之任之。

戰後,(T29)在回憶錄中,將韓軍部隊北調速度緩慢列入戰爭失利的因素之一。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第3節 第24章 第1節 第47章 第1節 第3節 第32章 第10章 第1節 第34章 第2節 第42章 第2節 第46章 第2節 第一章 第39章 第55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49章 第1節 第59章 第5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9章 第1節 第61章 第3節 第34章 第6章 第55章 第2節 第10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27章 第10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6章 第2節 第14章 第64章 第3節 第1節 作者的話第8章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34章 第47章 第12章 作者的話第23章 第12章 第2節 第59章 第32章 第31章 第1節 第2節 第7章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26章 第1節 第63章 第34章 第2節 第40章 第63章 第57章 第2節 第51章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7章 第10章 第1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24章 第1節 第47章 第1節 第3節 第32章 第10章 第1節 第34章 第2節 第42章 第2節 第46章 第2節 第一章 第39章 第55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49章 第1節 第59章 第5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9章 第1節 第61章 第3節 第34章 第6章 第55章 第2節 第10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27章 第10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6章 第2節 第14章 第64章 第3節 第1節 作者的話第8章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34章 第47章 第12章 作者的話第23章 第12章 第2節 第59章 第32章 第31章 第1節 第2節 第7章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26章 第1節 第63章 第34章 第2節 第40章 第63章 第57章 第2節 第51章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7章 第10章 第1章 第3節 第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