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人民軍炮擊駐韓美軍造成美軍士兵12亡7傷的事件,美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美國輿論界將此事件比成第二個“珍珠港”事件。這讓美國總統庫比勒毫不猶豫地做出出兵韓國的決定,接着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宣稱美國必須進行報復,美國國會則不經任何辯論就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有關的決議。於是美國政府宣佈動員後備役軍人,徵用民用船隻和飛機向韓國增兵。大叫着出兵臺灣的美國人,一時間把臺灣忘記了,一心只想着如何報復北朝鮮。

這次聯合國又一次與美國人過不去,中國與俄羅斯的反對票,讓美國人在聯合國中的努力以失敗爲結局。好在,當年籤的是“停戰協定”,美國人依然“名正言順”的打着聯合國的名義出兵。當年的“聯合國軍”可謂人多勢重,今天昔日的盟國紛紛表示退出,願意參加者少的讓人可憐,而且動口不動手。日本人的確有出兵之意,可是韓國人說什麼也不答應,最後日本人引用周邊事態法案,爲美軍行動提出後勤支持。

戰前,美國駐韓國的兵力不足5萬,現今大規模的地面戰已經開始,急需投入大量地面部隊駐韓美軍總司令威斯特將軍已開出立即增兵20萬的要求。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陸戰隊第3師、第25輕步兵師等部隊立即受命增援。48小時內第82空降師與第101空降師的將到達韓國,實際上此前這兩個師正在向亞洲地區調動,其中有一部分已到達韓國。駐沖繩的海軍陸戰隊第3師也可馬上裝船,全師可在一週內投入戰鬥,駐夏威夷的第25輕步兵師全師投入戰鬥所需的時間要更多一些。這些部隊都屬於輕型部隊,缺少重裝備,好在,朝鮮半島屬於山地,不太需要M1A1坦克等重型裝備。

後勤運輸能力成爲最困擾美軍的問題,因爲這是勞師遠征,大部分兵力和作戰物資都要從遠距戰場的地方運來,韓國距離美國太遠了,運輸距離少則幾千公里,多則上萬公里,而美軍的運輸能力有限,在短時間內,運送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根本不可能。雖然美軍已在韓國儲備有大量武器裝備,但真正的問題是,美軍一時間無兵可調。美國近些年來的軍備政策是:注意提高質量,減少數量,一味強調所謂“零傷亡”概念,突出空中打擊,忽視發生大規模地面戰的可能性,不再強調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能力。軍隊規模一裁再裁,尤其是陸軍,本已少的可憐的部隊還要部置於世界各地,擔負各種任務,造成可供抽調的部隊數量有限。從其它地區抽調部隊不僅是無異於拆東封閉補西牆的方法,而且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動員後備役部隊所需要的時間更多,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喝”。數量減少了,可以用提高質量的方法保持戰鬥力。可制定的武器開發計劃多“華而不實”,美軍的裝備也與海灣戰爭時期沒有什麼差別,坦克由M1A1改成M1A2,飛機還是F-15、F-16,不同的是,比當年更加破舊,至於所謂“先進”的F-22、JSF還要等幾年才能執行任務。

雖然美國總統庫比勒沒能滿足駐韓美軍總司令威斯特的全部要求,但威斯特並沒有因此抱怨什麼,因爲他知道總統已經竭盡全力,甚至將出兵臺灣的計劃無限期的推遲,以便將兵力抽調給他。這也就是說,在解決朝鮮問題之前,美國沒有多餘地兵力可派往臺灣。

當朝鮮半島烽火突起,臺海地區則陷入“平靜”。雙方的局部停戰協定,讓解放軍的炮兵們顯得無事可做,在他們的眼皮低下,對手正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船隻撤退島上民衆。在3天之內,守軍將把島上的全部居民撤走,爲雙方建立一個可以隨意施展的戰場。

解放軍陸軍這個時候無仗可打,海軍與空軍也閒着。經過14日“最後的瘋狂”之後,空軍僅有的一點精確制導彈藥消耗完了。倉庫裡還有大量普通的航彈,可使用這些沒有制導能力的航彈除了效果不好之外,付出的損失也大,再說可以攻擊的目標不多。自從“高雄”號和4艘“成功”級護衛艦被擊沉後,除正在撤離平民的運輸艦之外,臺灣海軍就不敢再在臺灣海峽內出現,大型艦艇不是躲入軍港內,就是遠避臺灣外海,出來活動的只有一些導彈艇之類的小型船艇,而且東躲西藏。其實解放軍並不想擊沉這些軍艦,而是對繳獲這些臺灣軍艦很感興趣,說是不能裝備部隊,也可以拆了賣廢鋼鐵。

空軍除偶爾攻擊一下臺灣的輸變電系統外,基本不轟炸其它目標,臺灣的各類工廠、包括軍工企業等全被列入禁止轟炸的名單中,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能打爛了,不然戰後還要重建。空軍最主要作戰活動就是空中游獵,其方式是很簡單的就在空中打伏擊,引誘臺灣飛機出戰,然後將其在空中擊落。多數情況下是以多打少,被認爲是訓練飛行員的好機會,有飛行員稱此爲:“實戰訓練法”。不過臺灣空軍損失慘重,所剩不多的戰鬥機不是躲到“佳山”基地,就是躲到不易被發現的地方,很少主動出擊。

由於臺灣海空軍已不能構成大的威脅,解放軍抽調出兵力準備“招待”美國朋友,派出潛艇與飛機與美國人開展“友誼活動”,目的是不讓美國人閒着無事可做。自臺海戰爭爆發,美國就開始向亞洲太平洋地區增兵,其中在東海海域集結的數艘航空母艦,連同護航艦艇,組成了規模龐大的艦隊,這是自越戰之後,美國在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集結。解放軍潛艇部隊除在臺灣附近海域留下少量用於監視臺灣,隨便打幾隻“獵物”外,大部分潛艇都派到與美國艦隊附近。

解放軍潛艇不斷在美國艦隊附近出現,令美國水兵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一天到晚隨時準備進入戰鬥狀態,有時剛剛開飯或者剛剛入睡,潛艇的蹤影就突然出現,等全體人員到位,潛艇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美國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也沒空休息,解放軍的飛機沒事就到美國航空母艦編隊附近走一走,與美艦載機飛行員玩一玩模擬空戰。緊急起飛、緊急起飛,一天到晚除此之外,就沒別的。一天來兩次緊急起飛,再與對手較量幾下,再強壯的身體也受不了。對此沒有一個美國飛行員不叫苦的,可惜任何抱怨也沒用,禁止主動攻擊的命令依然沒有解除,每一次雙方戰機相遇,雙方的飛行員都要使出渾身解術,這可是考驗飛行技術的最佳時機,因此有人稱之爲“速成訓練法”,至少海航4師10團的飛行員是這樣認爲的,這個有“海空雄鷹團”之稱的部隊,剛剛換裝殲-10戰鬥機,可指揮部認爲這支部隊剛剛換裝,還不能掌握新機,沒讓該團參加臺海的戰鬥,一直在後面擔任預備隊。看着別人衝突陷陣,自己在一邊觀看的感覺的確不好受,然而指揮部對該團的請戰書一點表示都沒有,直到該團團長以辭職相威脅之後,纔得到了一個騷擾美國艦隊的任務。

這時美國人需要處理的事的確太多了!出兵韓國的事還沒處理完,中東地區就出事,沙特阿拉伯爆發大革命!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沙特所產原油大量支供美國。如果沙特出點什麼事,對於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力之強,非同小可,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尤其是對於象美國這樣的發達工業國,美國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油價的漲跌一直影響着世界經濟。要讓美國人不過問沙特的事,那得等太陽從西邊出來之後才行。實際上,正是由於美國人的“關心與支持”,沙特國王才能穩座國王的寶座。所謂的“中立政策”絕不是說美國不干涉沙特的事,沙特人想怎樣就怎樣,其實質內容是:你們沙特人幹什麼,只要不影響力美國的利益,美國人絕不過問。現在這個原則不行了,沙特國內的革命派與國王間的矛盾越鬧越大,形勢變得錯綜複雜,沙特阿拉伯隨時可能陷入內戰。

沙特可能爆發內戰的消息對於世界石油市場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漲價理由。要遏制石油價格上漲幾乎不可能了。剛剛解除經濟制裁的伊拉克本可以大量出口石油,可制裁早已使其設備老化等問題嚴重,石油產量不僅不會提高,還可能減少。伊朗、利比亞等國也不同意增產石油,其實這幾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增加與否並不重要,因爲沙特阿拉伯的有足夠的剩餘生產能力,必要時可提高產量,以控制油價。如果沙特阿拉伯出了內亂,世界石油市場必出現“油荒”,那麼石油必價格上漲。

石油價格上漲讓西方國家受不了,尤其是美國,給美國經濟雪上加霜,臺海戰爭的爆發本已是一個衝擊,中美雙方間的“經濟制裁”更加大了衝擊的力度,雖然戰爭也刺激了軍工企業,但那只是一時的,美國經濟陷入困境之中。

與美國人頭痛的感覺相比,趙京的心情並沒有因爲臺灣挨的炸彈減少而好起來,反而越來越壞,聽到的都是壞消息。空軍損失過半,海軍不敢出港,陸軍基本沒有什麼損失,可士氣低落,逃兵開始增多。人們紛紛搶購食品等必需品,不法商人從中作亂,造成物價飛漲。臺幣對外幣的匯率大跌,如果不是利用戰爭狀態,關閉股票市場,真不知道股票指數能下跌多少。半數居民的水、電供應中斷。電力供應的中斷,以及原料供應與市場銷路等不利情況,使大部分工廠停工,失業人數激增,社會秩序陷入混亂。臺灣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國民黨、親民黨等黨派正利用戰場失利之機,向民進黨發起攻擊,民衆的反戰反臺獨情緒高漲,不得不派出軍警實施鎮壓。民進黨黨內對她也不滿意,把失利的原因推到了她身上,讓她有口難辯,裡外不是人。

臺灣不僅在戰場上的失利,在宣傳戰中的失利了。論打宣傳戰,解放軍可說是老手,經驗豐富,解放軍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面對解放軍的宣傳攻勢幾無還手之力,當時數以萬計的國民黨軍放下武器。

臺灣當局利用數十年時間纔在大陸人與臺灣人之間建立起來間隔,可是自從臺灣主動挑起戰爭,僅僅幾天時間,臺灣民衆的反共、反統一思想受到沉重打擊,臺獨越來越不得人心。充滿虛假內容的戰報,讓臺灣人對當局失去了信心,面對大陸強大的宣傳攻勢,他們發現已開始接受和相信大陸方面的宣傳報道。臺灣各地的反臺獨人士紛紛活動起來,宣傳統一與和平,可惜此時的臺灣已經不存在所謂的“自由與民主”,呂秀蓮下令使用武力鎮壓反戰、反臺獨活動。

不過要在宣傳戰中取勝並非易事,被俘的臺軍官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待,受傷者在最好的醫院,由最優秀的醫生,用最好的藥品治療,此後還可以到最好的療養院療養,待遇超過己方的傷員。沒有受傷的,可以住在可稱爲歷史上最好的戰俘營內,實際上,那可能是當地很好的賓館。根本不象對待被俘之人,好象是遠方的來客,戰俘過的日子也不象戰俘過的日子,彷彿是參與一次度假。熱情的主人除供應最好的東西外,還組織戰俘們外出參觀,而且絲毫不擔心,這些俘虜會乘機逃跑,每次除了幾個導遊之外,只有幾個少的可憐有警衛。許多情況下,還允許戰俘們外自由活動,還發放“零花錢”,供大家上街購物之用。

當這些“參觀者”並不情願的參觀完大陸的城市、企業、學校,還有博物館之時,禁不住發出感嘆!他們發現自己直到這時纔對大陸有了全面的瞭解,以前所聽到,所看到的東西含有太多的“政治成分”。剛開始時,他們中的某些人還堅持身穿原來的臺灣軍服外出,可到了後來,許多人開始改穿便服,可想而知,他們的內心世界發生了變代。

給被俘人員最好的待遇,組織參觀活動等沒有人什麼讓人感到意外的,接受局部停火的要求可是絕不尋常的。明知這會給守軍可乘之機,讓守軍有機會,拖欠時間、加固工事,增加兵力等等,增強作戰的難度,可還是接受。“局部停火協議的答成與實施,已經說明,我們無意與臺灣人民爲敵,打擊的對象是分裂國家的臺獨分子及其支持者!”這是解放軍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中的一句,局部停火協議無疑已成爲宣佈戰內容的一部分,一個局部停火協議讓臺灣方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大陸方面則擴大在宣傳戰中的勝利,換取了“仁義”之名。

戰場上取勝無望的她,想與大陸和談,結束戰爭。實際上,與大陸和談的事從開戰的第一天開始,就在進行了,臺灣通過秘密的通道,如某些“知名人士”,不斷向中國傳遞“和平”的信息,開出的和談條件也由開戰時的,要求大陸接受臺灣獨立,變成現在的臺灣放棄獨立,大陸放棄進攻。也就是說,臺灣承認實際上已經戰敗。可惜中國大陸對和談一事,從來沒想過,對於臺灣提出的條件,李思華的答覆是,12日爲:“這是談判的時候嗎?”13日爲:“有談判的必要嗎?”14日則成了:“談判?剛開始就要結束,不行!”到15日李思華終於有了點誠意,開出了一個條件,不過趙京想都不想的拒絕了,因爲條件是:“先把趙京的頭送來,表示一下和談的誠意吧!”

對於中國政府能否接受和談一事,趙京已不抱什麼希望,那種可能性小的可以省略不計,她關心的是美國人的態度,然而美國人的態度讓他受不了,甚至要發瘋。12日美國要求臺灣支持幾天,13日要求至少支持7天,14日要求支持15天,15日則只要求臺灣支持住,至於要求臺灣再支持時間根本沒提。

第二次朝鮮戰爭的開始,對於臺灣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國出兵韓國,那麼出兵臺灣就必然受到影響,除非美國無限制的擴大戰爭規模,打一場世界大戰,這種可能也同樣是可以省略不計的。

楊國雄進京面見李思華之後,並沒有急於返回南京,而是先留在北京。因爲臺海方向上最緊張的階段已經結束,作戰指揮問題交給參謀長等人處理就可以了,不需要他來操心,實際上,也真沒有什麼需要直接負責的工作,他在與不在都不會影響戰局。

現在朝鮮半島纔是重中之重。臺灣之所以敢於與大陸對抗就是因爲有美國人的支持,沒有一個國家敢輕視美國,每一箇中國軍人心中都明白要實現海峽兩岸統一,就必須消除美國人的影響,也就是說要與美國人決一勝負,現在這場決戰馬上要在朝鮮半島開始。

爲確保取得朝鮮半島決戰的勝利,一切以“朝鮮優先”,這就不能不對臺海戰局構成影響。他已經由李思華那得到了可自由行動的保證,現在他必須想方設法將這一保證變成現實,與總參等部門協調一下,然後他好決定下一步作戰計劃。

“將從攻臺部隊中至少抽調一個集團軍,至於是那個集團軍由你決定,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一律北調,還有空3師以及大部分直升機。”參謀長徐新躍大將向楊國雄說明了一下抽調部隊的情況。

“抽調一個集團軍,不成問題,反正不能馬上登陸臺灣,不過能不能給我留下幾艘主力艦,我不能當敵人的艦隊不存在。調空3師問題不大,可俞登要那麼多直升機有什麼用?”

“主力艦一艘也不給你,不過可以給你幾艘隱形導彈艇,是剛剛裝備部隊的,性能不錯,相信一定會用的。至於要那麼多直升機,俞登可是直升機戰方面的專家。”

“不給主力艦,給隱形導彈艇也行,陸軍部隊我足夠了,不要了,過能不能再給我點飛機,最好是對地攻擊機,戰鬥機我不缺。”

“我把空10師給你,如何?”

“空10師裝備的可是轟-6,那可是大傢伙!沒有絕對的制空權我可不敢用!”

“你不是已經掌握制空權了嗎?還有那些轟-6剛經過改裝,相信不會令人失望地!”

“部隊我不要了,能給我點彈藥嗎?一般的我不要,我要精確制導的。”

“彈藥是有,不過不多,北邊也需要,不過我會給你研究一點的,數量不會太多。現在軍工企業剛剛投入戰時生產,產量還沒提上來,過一段日子會好一點。”

“有多少都行!我如果打下金門等幾個小島會不會影響北邊的計劃?”

“不會!只要你有這個能力,儘管幹!不過你不要希望得到太多的支持,明白嗎?”

“當然了!你們別限制我行動就可以了!”

“放心吧!我不會約束你的手腳!”

經過一天的奔波之後,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回顧當天的經歷,他發現親自出馬要比派手下的參謀人員有效多了,憑藉他的身份,直接就可以找到有關事項的負責人員,讓對方當場決定,根本不給對方開會討論研究的時間,更不要說讓他先等候了,平時需要幾天時間處理的問題,他只用了一天就解決了。前線取得勝利的消息,讓他安心的在北京休息一個晚上之後,才乘飛機於15日早晨返回南京。

返回南京當天下午,楊國雄再次招集人員開會,佈置新的作戰計劃。

“原定的臺灣島登陸計劃無限期推遲,澎湖列島的登陸計劃也一樣。集中力量解決大陸沿海島嶼。”楊國雄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新的作戰計劃,馬上就聽到有人說:“什麼?推遲了澎湖列島的登陸計劃,那讓我們幹什麼?”

發言者是第1集團軍軍長慕容兵卒,原來按原計劃,第31集團軍負責金門,海軍陸戰隊與陸軍聯合解放馬祖,澎湖列島則由第1集團軍負責,現在作戰計劃推遲了,他當然不滿!

“放心!第1集團軍不沒事閒着,你們立即全軍出發,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瀋陽集結等命!具體任務到時會下達給你們。”

“看樣子,是不是要出兵朝鮮嗎?朝鮮戰爭已經打起來了!”

“由於涉及機密,我不會回答你的問題,不過你們最好快點行動!”

“明白了!”聽到這些慕容兵卒還不明白那可就是笨了,所以沒等會議結束,他就回去指揮部隊北上。

接下來,第二航空兵指揮部總指揮陳誠介紹了一下情況。

“……,我軍實現了預定目標,如果導彈能再多一些,戰果能更大一些。……

由於朝鮮半島的突發事件,空3師已受命北上,估計今後還要抽調一些部隊,不過數量不會太大。對於我們的下一階段行動影響不大。還有,接上級通知,空10師調歸我們。”

金門集羣司令員葉知秋也在會議上介紹了情況:“……。應金門守軍的要求,我軍與其達成局部停火協議,讓其將島上的居民撤走,從目前的情況看,三天內完全可以撤完。金門雖已是我軍手中之物,但這三天時間的浪費將影響今後的作戰。不過這值得,因爲我們面對的是也是中國人,這有利於我軍的宣傳工作。……”

…………

“現在形勢不容樂觀!朝鮮半島的局勢突變,已迫使我們改變原定計劃,我需要大家提高警惕,隨時應對突**況!”這是楊國雄在會議上的最後一句發言。

會後不久,風玄被楊國雄叫到他的辦公室談話。“對於你們的工作,我非常滿意,但你要我幫忙,可又不說明情況,讓我在主席那受了一頓質問,還不知道是什麼回來事。”

“我不是故意的!”

“事情過去了,我就不再計較什麼!但下次可不行!你可知道這起打架件事有多少嚴重嗎?”

“好象這事影響很大!”

“那不是好象,而是非常嚴重!打架事件在全國上下引起了巨大反響!尤其是網絡之中,抗議香港特區政府與要求修改特區基本法的聲音很強,而且黨內要求修改特區基本法的人也活動起來,聽說正在起草有關的議案。”

“修改特區基本法?不太可能吧!”

“是的,已經有人向人大提出議案,估計人大要討論一下修改特區基本法的問題。”

“這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不會成功的!”

“可惜現在是戰時,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以目前的形勢,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馬上就要進北京了!”

“事情不會那麼糟的!”

楊國雄接着問道:“這些不提了,我想知道,有關鐵血之盟組織的情況,聽說你們成立時間雖然不足2年時間,但發展速度很快,是嗎?”

“其實鐵血之盟組織出現幾乎是與中國網絡的發展是同步的,成立這個組織的想法最早是在1998年提出的,當時網絡剛剛在中國興起不久,不過發展一直緩慢,而且分成好幾個組織,直到1年前才由12個組織通過談判達成合並,組成鐵血之盟組織。因此成立之初,我們就是相當有實力的,成立之後發展快很正常。目前簽署合作協議的組織已由12個增加到21個,擁有高級會員1萬人,註冊會員3萬人,一般會員30萬人。”

“也就是說,你們是一個擁有幾十萬會員的組織!”

“實際上,正式會員只有4萬,一般會員不算數。”

“4萬人,也不是小組織!那幾個參與打架的人現在如何?我沒有看過他們合著的《中國的明天》一書,不過聽說書很有名。”

“他們幾個昨天已經到了這裡,至於《中國的明天》一書,如果你想看,我可以找一本來。”

“他們不是在香港嗎?”

“他們可是麻煩人物,讓他們繼續留在香港,只能製造更多的麻煩,還是讓他們到這來好一點。”

“的確是一羣麻煩人物,不要讓他們留在香港的好,我想知道他們在你們的組織中屬於什麼身份?”

“他們屬於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負責會員的紀律工作,不過他們自稱爲思想理論工作者。”

“什麼叫思想理論工作者?”

“說來話長,網絡是一個完全自由與開放的世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點,網絡也被視爲一個重要的宣傳陣地。長斯以來,中國的各大網站,尤其是軍事類網站上的論壇中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訪問者,他們不斷在網站論壇中發表某些“異論”,如:50年代中國出兵朝鮮錯誤論,臺獨言論等等。他們中的某些人可以是受聘於由某些敵視中國的組織或勢力,專用利用網絡從事針對中國的反動宣傳工作。對於這些“異論”,我們當然應予以反擊,不過發表“異論”者“死不悔改”,多屬飽讀詩書,能言善辯,又是有備而來者。反擊者不過是出於“打抱不平”,幾乎沒什麼準備,因此零散的反擊收效不大,於是我們就將人們組織起來,形成以反擊“異論”爲目標的組織,思想理論工作者則從事反擊“異論”活動的組織者。”

“對於異論我們當然要反擊,不能將網絡這塊宣傳陣地讓給敵人,你們的行動是正確的,希望你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

“這是我們都是中國人,維護中國的利益中我們每個人不可推薦的責任!”

這時風玄心中非常高興,因爲楊國雄沒有反對將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繼續留在攻臺總指揮部。原來風玄假借攻臺總指揮的名義聯繫駐港部隊時稱,這幾個人是的重要人物,楊國雄要馬上見他們,要求立即將人送來,風玄不想讓他們在香港繼續製造麻煩,可是將他們接到攻臺總指揮其實也是很麻煩的。由於打架事件這幾個人一晚之間成了“明星”,雖然他們否則自己的行爲是犯罪,不過在事情沒有解決之前,他們在香港警察局的記錄中還是取保候審人員。自從來到這裡之後,柴狼等人不是打着網絡步兵營成員的旗號,只要網絡步兵營的人不說實話,這裡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假的,在指揮部內四處活動,好在他們只是出於好奇,沒引起麻煩,就是坐於電腦前寫作。寫作是他們的專長,尤其是打架事件之後,更要寫點東西,要不怎麼能自稱爲“思想理論工作者”呢,再說他們也不想放過香港警察。

其實楊國雄並不想讓他們留下,問題是他們已經到了這,他不方便將他們趕走,楊國雄也不知道應如何對待他們幾個人,他們現在可是“名人”。

第1節 第62章 第1節 第49章 第58章 第2節 第60章 第48章 第23章 第6章 第41章 第1節 第34章 第22章 第24章 第62章 第19章 第3節 第3節 第18章 第62章 第40章 第11章 第47章 第34章 第3章 第10章 第2節 第39章 第9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5章 第3節 第39章 第1節 作者的話第1節 第21章 第29章 第49章 第36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62章 第3節 第3節 第30章 第18章 第3節 第11章 第63章 第3節 第33章 第1節 第1節 第24章 第1節 第1節 第3節 第18章 第3節 第2節 第23章 第3節 第2節 第36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2節 第3節 第45章 第65章 第35章 第2節 第1節 第5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49章 第11章 第1節 第3節 第54章 第58章 第1節 第3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31章 第1節
第1節 第62章 第1節 第49章 第58章 第2節 第60章 第48章 第23章 第6章 第41章 第1節 第34章 第22章 第24章 第62章 第19章 第3節 第3節 第18章 第62章 第40章 第11章 第47章 第34章 第3章 第10章 第2節 第39章 第9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5章 第3節 第39章 第1節 作者的話第1節 第21章 第29章 第49章 第36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62章 第3節 第3節 第30章 第18章 第3節 第11章 第63章 第3節 第33章 第1節 第1節 第24章 第1節 第1節 第3節 第18章 第3節 第2節 第23章 第3節 第2節 第36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2節 第3節 第45章 第65章 第35章 第2節 第1節 第5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49章 第11章 第1節 第3節 第54章 第58章 第1節 第3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31章 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