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W w 8⊙c ○m x|y s h u 8 .com

瀋陽軍區於7月初舉行的軍事對抗演習規模之大,可以說是歷史之最,經過洪察的大力整頓,瀋陽軍區所屬部隊可謂“脫胎換骨”,無論是裝備,還是官兵面貌,皆不可同日而語。

各部隊對於此次演習格外重視,希望在這次演習中好好的表現一下,尤其是第39集團軍,他們自認是全軍最精銳的部隊,正如該軍所屬第3裝甲師師長牛得志所說:“我們排不上第一,至少也能排第二名。”口氣可能大一點,不過第39集團軍絕對可稱爲中國陸軍第一流的部隊,這一點至今爲衆人共認。

按演習計劃,首先進行師一級對抗演習,由第39集團軍擔任紅方,也就是說攻方,由第40集團擔任藍方,也就是守方。第39集團軍接到命令後,立即從所屬各部隊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參演部隊,任命第3裝甲師師長牛得志爲紅方指揮員。

演習前的會議上,牛得志顯然非常興奮,因爲對手顯得太弱了,裝備比他們差不少,甚至有一個營是來自預備役部隊。相比之下,他手下的部隊個個可說是精銳中的精銳,參演的紅方步兵團由第116師抽調的部隊組成的步兵團,由第348團團長王清洋指揮。坦克團則是從第3裝甲師抽調的精兵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隊是來自第3裝甲師的獨立坦克營,該營裝備有最新式的99A式坦克。1999年十一閱兵式上出現的最新式主戰坦克被認爲是中國最先進的坦克,一般稱其爲98式坦克。當時這種坦克僅爲參加國慶閱兵生產少量,因爲當時許多技術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直到2001年問題真正解決,真正大批量生產裝備部隊的是其改進型99A,於2002年裝備部隊。99A裝備第3裝甲師的消息傳出後,坦克手們高興的歡呼,終於有好坦克了!可坦克手很快發現這種坦克必須由需要最優勢的人來操作,面對坦克內各種新式設備,這些高中畢業生開始犯難了!不要說維修保養,就是正確使用都成問題,爲此坦克手白天在駐地附近的學校上課,晚上在軍營內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99A終於在他們的手中變得聽話了。

演習進行的較爲順利,紅方部隊很快切入藍方防線,爲封鎖突破口,藍方立即投入裝甲部隊實施反擊。藍方裝甲部隊的反擊對紅方構成巨大的威脅,見此情況擔任紅方指揮員牛得志下令將一個96式坦克營投入戰鬥,他相信這個營投入戰鬥後,藍方裝甲部隊將被擊退,可是等戰果統計出來時,他幾乎相信自已的眼睛,96式坦克營損失一半,他急忙打電話問演習指揮部,得到的答覆是:“藍方的59式坦克戰鬥力數據是按M1A2標準計算的。”“什麼?按M1A2標準計算?這不成心爲難我!”他心中暗道,於是他下令:“讓獨立坦克營投入戰鬥!我要用就99A式坦克對付M1A2!”

接到命令後,99A式坦克營營長諸葛子龍高興的差一點大叫起來,原來該營被當成寶貝,一直沒有機會上戰場,現在機會來了,他當然要高興了!當99A式坦克營趕到戰場時,藍方裝甲部隊已迫使紅方步兵部隊後退。

“小夥子們!現在要看我們的了,加把勁把對手趕回去!”諸葛子龍下達戰鬥命令,“準備戰鬥!”

此時全營官兵的心情不錯,好幾個月的艱苦訓練可不能白費,尤其是當他們發現對手不過是老式的59式坦克時,他們已確信勝利屬於他們。“不要小看對手!”諸葛子龍提醒他的部下,“師部的通知我們,計算戰果時,對方的坦克是按M1A2標準計算的。”說完,諸葛子龍將注意力集中到目標上,準備開火。

正當雙方坦克要進入交火距離時,諸葛子龍突然發現遠處的空中出現無數個綠點,他急忙擴大觀測鏡的倍數,等他確信那是直升機,而且是敵人的直升機羣時,一切已經晚了,99A式坦克營受到藍方直升機部隊的攻擊。很快戰損結果出來,99A式坦克營被判全殲,“這不可能!”牛得志再次提出抗議,然而他的抗議無效,後一打聽才知道當時藍方出動了全部直升機,藍方配置的直升機兵力爲一個陸航旅,全殲一個坦克營屬於小意思。

就這樣,紅方戰敗了!然而第39集團軍的人並不認爲這次敗的丟人,必竟第40集團軍也是一支精銳部隊,還得到上級的特意加強,甚至可以說上級估意爲難他們。

由於紅軍過快的戰敗,爲了不讓演習過早的結束,雙方從重新回到出發陣地,重新開始。這次牛得志爲小心起見,將突破口選在他們認爲是藍方中最弱的部隊,那支預備役部隊。爲確保成功,還特意將王清洋找來研究這一計劃,爲保險起見,特意抽調兩個營的兵力投入進攻。

可是他們的進攻部隊剛剛進入出發陣地就遇到藍方炮兵的壓制,而且藍方炮兵的射擊非常準確,幾乎發發命中,對此王清洋最初以爲對手“犯規”了,可是演習導演部不認可這一投訴,等他發現是藍軍偵察兵在作怪之時,他的部隊遭受了不小的損失。等他好不容易發起了進攻,又發現對手比他想象的強大,讓他無認可施。

最終第39集團軍再次戰敗,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沒能突破那支預備役部隊的陣地,而且損失慘重。這次第39集團軍運氣依然不佳,他們竟輸給預備役部隊,遼寧省軍區預備役師的一個步兵營。第39集團軍全軍上下盡失笑容,更讓牛得志無地自容,當得知他們再敗的消息時,他差一點暈過去。爲了弄明白原因,他要去見識一下打敗他們的對手,遼寧省軍區預備役師師屬獨立步兵營。等他趕到地方時,發現擁有相同想法的人不止他一個,演習指揮的、參演各部隊的,甚至洪察也帶趕人來。

洪察見到牛得志後問道:“認輸嗎?”

“我們是輸了!”牛得志回答道,“不過我想知道,我們是如何輸的。”

“好!我也想知道,他們是靠什麼取勝?走吧,我們一起參觀一下。”

項佳與狄青龍早已等候多時,他們早已料定洪察等人會來,已命令全營集合於營地前等候視察。可是洪察沒有與項佳說什麼,而是直接帶着衆人在營地內走一圈,然後他問衆人:“大家已經看過,現在你們說一說,這支部隊與衆不同之處?”一時間竟無人敢回答,這是洪察出的考題,答好答錯關係重大。

經過仔細的考慮後,牛得志打破沉默,“我想原因可能有二。第一點,他們的人員素質高,我此次聽說這個營人才多,當時沒信;今天一看,我才知道什麼是人才濟濟。如果我沒有記錯,該營的營長是狄青龍,有名的民間軍事家,我以前讀過他的文章。對嗎?”得到肯定答覆後,他又繼續說道,“站在狄青龍左面的那個上尉是鍾無影,4年前從116師退役,96年的第39集團軍最佳營級指揮員;左面的那個中尉是98年全軍技術比賽的冠軍。我想其他幾個人也不是等閒之輩。第二點,他們的裝備好,不是他們手中的武器,而是他們擁有的電子設備,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絕非一個營級單位所能擁有的,其中不少還是其他部隊根本就沒有的東西,我估計這些東西就是傳說中的數字化指揮裝備,我想最關鍵的就是這第二點!”

“好,”顯然這樣的答案讓洪察非常高興,“輸給這樣一支部隊,你認嗎?”

“輸給這樣的部隊,絕對不冤!”牛得志說的的確是真心話,他是口服,心服。等狄青龍對該營以及有關數字化指揮裝備等情報況的介紹時,他一面主動提問,是提出問題最多的人,一面用筆詳細記錄,他已下定決心也要搞出一套數字化指揮裝備來,以便以後找機會“報仇”,第39集團軍永遠要當第一。

參觀完畢,大家紛紛返回,臨走時,洪察告誡狄青龍:“小心點!你的那些人才已經讓大家眼紅,今後他們可不會對你客氣,一定會想方設法從你那挖走幾個人才。”的確如此,牛得志回去後就吩咐下去,要想盡一切辦法從這個營挖走幾個人才。

“讓他們來吧!我的手下絕對不會揹我而去,這個我有信心。”狄青龍的話確實不吹,別人還真沒有從該挖走一個人才。

洪察又問旁邊的項佳:“生產你們這種數字化指揮裝備的那家公司?我想大量採購。好東西不能只能你們有,別人也想要一點。”

“沒有這個必要,我軍科研部門早已開始有關數字化裝備的研究工作,只不過目前還處於試製階段,不能真正裝備作戰部隊。這套裝備也屬於試驗品,全部是利用民用部件改裝的,其中不少還是別人淘汰下來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東西是這套系統所使用的計算機軟件。這個系統現在還不完善,必須進行重大的技術改進,包括硬件和軟件。”

“數字化裝備我要定了,我會給你提供一切必要的條件,你一定要研製出一套可用於實戰的數字化裝備。聽着,這是命令!”

項佳臉上一副非常痛苦的樣子,回答道:“對不起,我不是技術人員,這事還是交給別人吧!”

“不行!你不是技術人員,我是嗎?這事由你牽頭,你自已不行,你可以找懂技術的人。這事你負責一下,等有人合適的人選,你再讓位。”

“是!不過我認爲數字化裝備要裝備部隊所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它的裝備成本非常高,以目前的情況看要大量裝備部隊還不現實。它對操作人員素質要求高,以目前我軍官兵的素質要讓其充分發揮效果非常困難。”

“無論有多大困難,我軍也要裝備數字化裝備,要打勝仗沒有好裝備不行。這次不能用上,就下次用上!”臨上車前,他又對項佳說:“今後該營的建制依然屬於預備役師,不過歸瀋陽軍區直接指揮。”說完頭也不回的上車走了,就這樣,洪察從項佳手中將狄青龍指揮的預備役獨立步兵營奪去。對於項佳的反應,洪察一點也不關心,也沒有必要關心,項佳的反應與他的決定無關。

返回演習指揮部的路上,洪察與同車的俞登聊起來,俞登依然擔任着演習中的藍軍指揮官。

洪察很自信的問道:“認輸嗎?”原來演習前,兩人打賭,賭預備役獨立步兵營與集團軍部隊的結果,俞登賭第39集團軍勝。

俞登回答道:“我輸了!我不應該因爲他們是一支預備役部隊而輕視他們,沒想到他們的表現能那怎好。”

洪察突然間問道:“你想做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嗎?”

“想!做夢都想,可惜沒有機會!”是的,他只是國防大學中一個負責研究軍事理論的研究員。

對於俞登的回答,洪察沒有什麼反應而是繼續問道:“你如何看當今的形勢?”

“對臺一役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能指指望美國人旁觀,美軍的4艘航空母艦已經開到我們的家門!還有一個朝鮮半島問題。”

“說一說你對朝鮮問題的看法吧!”

“南北朝鮮之爭不同於臺灣問題,爭論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統一,而是如何統一。近年來(朝鮮)南北關係出現緩和,但對敵狀態沒有結束,尤其是自今年初以來,雙方一直爭吵不休,其實那不過是雙方認識與理解上的差異,不過有美國人蔘和進去,小問題也變成大事件,存在爆發一場戰爭的可能性!”原來朝鮮南北雙方關係出現緊張,尤其是近來發生的事更使雙方的對立加深了。5月3日一架韓國飛機因機械工故障迫降到了三八線北朝鮮一側,事情本可以順利解決,然而雙方相互間的不信任使問題解決起來非常麻煩,隨後又發生更不愉快的事,5月29日北朝鮮與韓國的海軍又發生海上對峙事件,結果雙方爭執進一步升級。美國人又藉機參和進來,隨着臺海局勢的緊張,美國人需要一個藉口向亞洲增兵。6月間,美國再次增兵韓國,並與韓國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引起朝鮮方面的不滿。7月3日三八線附近發生了交火事件之後,局勢由此進一步惡化。

“是的,形勢非常複雜!”說完,洪察再也沒有說什麼,他已經陷入思考之中。北朝鮮爲中國之門戶,中國不可能對朝鮮半島置之不理。“這是不是實施俞登《中美之戰應如何打?》一文所提出構想的機會?”他在內心中自問,重返軍營以來,他的所做所爲都是爲準備實現這個構想。

剛回到演習指揮部,還沒等座下,洪察就接到國家主席李思華從北京打來電話,李思華尋問過一些情況後,將談話的內容切入正題:“不知你們們準備的如何?”

“一切正按計劃進行!”

“加緊進行吧!中美一戰看來無法避免,美國人不打算放棄臺灣!”一個小時前,美國特使告訴他,如果中國攻臺,美國將不得不“自衛”。

“將採用俞登的方案嗎?”

“是的,已經具備實現這一方案所需的全部條件,不得不辛苦你一次,親率大軍出征!”

“不,我老了,統兵打仗已不行,率軍出征的機會留給年青人,讓我在後面督陣吧!其實後方的工作也不輕鬆。”

“讓誰率軍出征?我再沒有合適的人選。”

“俞登!他完全有能力擔此重任。”

“我考慮一下!”是的,確實需要考慮一下,他不得僅憑某個人的一句話,就將重任交與他,尤其是這個任務關鍵到全局的成敗。爲此派人去找有關俞登的資料,一切有關他的東西都要,以前的瞭解遠遠不夠,現在必須徹底的重新瞭解,確認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否真如洪察所說能擔此重任!

放下電話之後,李思華又忙着去接待,北朝鮮政府派來的特使,這段日子他接待的各國代表團可真不少,美國人勸說中國放棄攻臺,英、法、德等國也來當美國人的說客,俄羅斯派來的代表表面上當說客,暗地裡與中國籤軍售合同,俄羅斯全力支援中國解決臺灣問題,只有北朝鮮政府派來的特使有求於中國。北朝鮮則中國視爲最好信賴的盟友,相比之下,俄羅斯雖是重要朋友,然非盟友。由於局勢進一步暢緊張,爲尋求中國的支持,北朝鮮特使於7月4日到達北京。面對北朝鮮方面的請求,中國當然不能置之不理,中國與朝鮮可不是一般的國與國的關係。7月6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召見美駐華大使,要求美國政府爲緩和朝鮮半島局勢,減少在韓國的兵力,中止軍事演習,結果遇到美方的拒絕。以往遇到這種情況,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然而這次不同,中國又發出措詞更加嚴厲的外交照會;結果還是沒有達成目的,中國的外交照會的“分量”太低,還不足以讓美國人改變主意;也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力,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臺灣問題上,與臺灣問題相比,朝鮮半島局勢只能算“小事”。

戰爭的氣味越來越濃了,人們已經明顯感覺到明顯的戰爭將要開始了,戰爭不再是“可望不可及”了。報紙上,一字不提“和平統一”,“絕不放棄使用武力”的內容也沒有了。正在休假的官兵被召回,部分部隊進入臨戰狀態,開始調整了軍事部署,部隊和物資大規模向東南沿海地區集結。各種戰時動員計劃和應對方案開始向各級政府下發,以便戰時實施。

7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李思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2週年的講話中,有關臺灣問題的內容僅有一句話:“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更有勇氣解決臺灣問題!”以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內容不見了,如果沒有聽到這句話,有人還以爲演講稿中忘了提臺灣問題。

美國中央情報局已經多次發出中國將進攻臺灣的警報,美國政府清醒的認識到中國人這次不是說着玩的,要來真格的。美國官員人不再發表,“如果中國對臺動武,美國會立即以武力保衛臺灣。”之類的講話,反對臺灣獨立的話多了起來。美國政府一面向臺灣當局施加壓力,令臺灣在臺獨的道路上“後退”,臺灣迫於壓力至少在口頭上“後退”。另一方面,美國特使出訪北京,勸說中國放棄以武力解決問題,然而收效甚微,中國方面僅表示,“可以考慮和平解決!但軍事準備不會停止。”

美國政府見軟的不行,來硬的,一邊大叫着,“不支持臺灣獨立!”一邊大量向臺灣出售軍火。李思華七、一講話後不久,美國就宣佈了一項總額超過20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美國人希望以此表示對臺灣的支援,然而事與願違,中國方面根本不爲之所動,繼續加緊戰爭準備。

7月7日,中國宣傳將於8月初在東南沿海地區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代號:“決戰”。7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南指揮所,即攻臺總指揮部以“決戰”演習總指揮部的名義正式成立,地點設於南京。由楊國雄上將任司令員兼政委,下轄第三野戰軍,第二航空兵指揮部,東海艦隊,長江導彈羣等。其中第三野戰軍於6月21日正式成立,其下轄南京軍區所屬的全部陸軍部隊。第二航空兵指揮部已於6月初成立,主要下轄由空軍部隊組成的第三航空集團軍和由海軍航空兵部隊組成的第四航空集團軍。東海艦隊已經得到南海和北海艦隊抽調的部分兵力加強。由二炮部隊組成的長江導彈羣下轄了幾乎所有常規地地導彈和巡航導彈部隊。

雖然戰爭早已成爲公開的秘密,然而相隔臺灣海峽對峙着的雙方都儘可能的對外展示“和平”,社會秩序依然正常,似乎沒有人對戰爭表示出擔,但是人們依然可以感覺到戰爭的氣氛。臺灣人已經習慣這種氣氛,多少年來有關可能開戰的傳聞他們聽的太多,可是傳聞從沒有成爲現實過,實際上大部分臺灣人不關心政治,更不關心會不會打仗,抓緊時間賺錢纔是重要的。真正相信戰爭會爆發的臺灣人多爲激進的臺獨分子,他們對於臺灣的實力充滿信心,根本沒有把中國大陸放在眼裡。

臺灣軍隊在這樣過分自信的氣氛中進行着戰爭準備,臺灣海軍與陸軍根本沒有什麼戰備活動,雖然由於局勢有點緊張,部隊已進入臨戰狀態,但訓練與往常沒有什麼區別,許多官兵甚至可以請假外出。僅有臺灣空軍提高戰備等級,可在許多人眼中,那不過是飛行訓練增加、訓練內容也有所變化。實際上,有關“冰川”計劃的一切依然屬於機密,絕大多數人對此還一無所知,但是少數人從突然發生變化的訓練內容中感覺到什麼,按常規,訓練計劃是提前很長時間制定的,不會輕易改變。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計劃竟是現代版的“珍珠港事件”,即便有這種想法,一旦向旁人提出,結果也多被別人視爲“瘋子”,因爲這太不可能了,沒有誰會相信。實際上,“冰川”計劃已經制定完畢,相關的作戰方案等也已完成,相關的作戰地圖、作戰命令、任務說明等開始印製,只是出於保密需要,此事依然僅於保密之中,僅有少數人知道。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爲!美國中央情報局很快發覺臺灣方面有發動突然襲擊之可能。趙京等人相信他們採取的保密措施沒有一點問題,“冰川”計劃正在人不知鬼不覺之中進行。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注視中國大陸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臺灣的注意力,美國人雖將臺灣視爲“盟友”,但從來沒有對“它”放心過,對臺情報工作一直沒有放鬆過。

美國中央情報局雖發覺“冰川”計劃的存在,並報告本國政府,可惜這個情報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對情報的準確性表示懷疑,不過還是決定採取預防手段。一面對趙京發出嚴厲的警告,並中止向臺灣交付軍火,至使價值數億美元的軍火無法按計劃應付臺灣,同時這也想以此向中國大陸表示“無意支援臺獨”的立場。一面決定中央情報局進一步調查此事,以待事實得到確認後再決定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阻止臺灣的計劃。

來自美國的壓力雖大,但臺灣方面已下定決心不放棄“冰川”計劃。一面口頭保證,“絕無此事!”一面加緊準備,6月27月,趙京批准歐陽濤的報告,確定“冰川”計劃的實施時間由爲7月12日!

7月11日下午,剛剛從下面視察回來的楊國雄正在自已的辦公室內忙着,他沒有想到短短外出視察幾天時間,等待處理的東西就積壓一堆。

此時他正在犯愁,視察期間他發現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他心裡想,“如果晚打半年那有多好!”他完成有足夠的理由提出這個要求。全軍正處於以新式裝備代替老式裝備的換裝期間,由於軍工生產計劃遠遠超出軍工企業的生產能力,部隊的換裝計劃已不能按時完成;多數新式裝備剛剛裝備部隊,要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時日;部隊剛轉入戰時編制,許多部隊的人員剛剛補充完畢,人員之間的配合尚需要磨合;許多野戰機場剛剛建成,一時間還無法用於作戰;等等。

存在着的各種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請求推遲進攻時間非常必要,然而他沒有提出要求,不是他不想提出,而是他不願提出,國內主戰的聲音越來越強,再推遲進攻時間在政治上已經是不允許的,他已經下令各參戰部隊必須於7月末完成集結,進攻時間初步確定爲8月上旬。

更麻煩的是,國家主席李思華剛剛打來電話通知他,由於美國人拒絕放棄臺灣,原訂的攻臺計劃可能被迫中止,讓他做好應對一切變化的準備,這就是說臺海戰役計劃要進行大的修改。

他的思緒被情報部部長舒時德的來訪打斷,舒時德急步走進辦公室,而且臉上一副焦急的表面,他心中不禁在問,“出什麼大事?”

敬禮後,舒時德報告道:“我軍情報系統最近證實臺灣方面制訂了一個代號爲‘冰川’的計劃,欲圖對我軍實施突然襲擊!這是有關的報告!”說着,舒時德將手中的文件交給他。

“什麼?”楊國雄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還沒有準備好,戰爭就要開始!

“怎麼不早一點報告?”

“由於情報是從總參情報部門傳過來的,而戰區情報部門此前一點發現也沒有,因此對情報的可靠性有所懷疑,所以…”舒時德的回答顯然有吞吞吐吐,他本可以接到通知後立即報告,可是他與大多數人一樣對勝利充滿信心,頭腦中充斥着輕敵思想,不相信臺灣會發動突然偷襲,直到確信“冰川”計劃屬實存在後,纔來不得不來報告。

還等舒時德說下去,楊國雄插言道:“所以等你們等這個時完備來報告,你們知道這個情況有多重要嗎?”說話的聲語氣中明顯帶有不滿的情緒。

“我願意爲此承擔全部責任!”舒時德主動將責制承擔下來,他不想把別人牽連到這件事中,主張不馬上報告的人不止他一個。

“現在不是追究責制的時候!”楊國雄將有些激動的心遏制下來,“要提前開戰了!我們還有多少準備時間?”

“由於敵保密措施過於嚴密,我們還不清楚敵計劃的具體內容,不過據分析,敵行動時間應不早於13日,最有可能的14日。”

“那麼敵人可能攻擊的目標是那些?可能攻擊民用目標嗎?”

“雖然具體情況不明,不過從敵空軍的訓練內容來看,可能以我軍機場爲主要目標,沒有攻擊我民用目標的跡象。”

楊國雄這才把心放下一點,至少還有24小時準備時間,不至於毫無準備;敵人不大可能攻擊民用目標,人民生命財產可以避免重大損失。

“將此情報列爲機密,不得散發。你回去後加緊有關情報的收集,有情況隨時報告!”

舒時德離開後,楊國雄通知參戰各部隊軍級以上領導,明天上午到總部開會,如此重大的事情有必要舉行一些全體會議進行討論。接着又將第二航空兵指揮部總指揮陳誠請來,兩人交換意見之後,認爲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將計就計,實施反偷襲。於是兩人召集了幾個作戰參謀,共同討論計劃方案,準備在第二天的會議前完成初步計劃,以便第二天的會議上討論。

確定總體方案時,還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制定具體的方案時,他們發現形勢不容樂觀。只有海軍和二炮導彈部隊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陸軍的大多數部隊還沒有部署就位,甚至許多部隊還沒有補充完人員與裝備;其中,負責攻擊金門的金門集羣(以第31集團軍爲主組成)只完成構築陣地和部隊集結,但大部分部隊還未進入發射陣地,彈藥儲備也不足。決定整個計劃成敗的關鍵是空軍,可是空軍的情況也不樂觀。部署於一線機場的戰機達900多架,可惜因飛機老化等原因,許實際可用的僅600多架,僅及計劃的3/4,而且以老式飛機爲主。以新式戰機爲主的幾支精銳部隊此時都不在一線。

得知空軍精銳不在一線的情況後,楊國雄問道:“那幾支精銳部隊在那?爲什麼不放在一線?”

陳誠回答道:“這些部隊大多剛剛換裝,需要時間訓練,如:空11師。此外,空3師奉上級命令正在南方參加軍事演習。不過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保證這些部隊在二十四小時內調回一線。”

“將這些部隊調回來,沒有幾支部隊這仗沒法打!”

“我保證明天晚上這些部隊都在一線機場待令!”

“不急!如果突然間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調動,難免引起敵人的注意,有可能暴露我軍的意圖。”

“如果打草驚蛇,整個計劃就完了!我們會小心行事的,不過行動就要慢一點。”

“可以,只是行動前到位就可以。”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我軍的情報不一定準確,如果敵人提前行動怎麼辦?爲以防萬一,不能不讓部隊有所準備,可又不能打草驚蛇。”

這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最後還是一個作戰參謀想出方法,向部隊下達非正式的命令,方法很簡單,一種方法是,由作戰參謀們對他們在部隊的同學或好友發“小道消息”,說上級領導將要突擊檢查他們所在的部隊,提醒他們準備,結果許多部隊被這些小消息弄得“草木卻兵”。另一種方法是,由楊國雄或陳誠給各部隊的首長打電話尋問部隊情況,然後找藉機對部隊的情況加以批評,讓部隊有所行動。正如,某人回憶的那樣,“當晚,師長突然接到楊國雄的電話,他在電話中批評我們師訓練鬆懈,這是毫無理由的,他幾天前視察還稱讚我們師訓練抓的緊,當晚全師官兵一夜沒睡,進行遠程機動訓練。”

也許我的小說會讓大家失望的,修改版與原版沒什麼大的區別,只是小小的改進。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夢中的臺海之戰》第三節由星月書吧整理上傳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夢中的臺海之戰》第三節由星-月-書-吧 W★w★⑧⊙c★○m整理上傳

致夢中的臺海之戰的讀者:

①若讀者閱讀歷史小說小說《夢中的臺海之戰》第三節時,請您發站內短信通知我們:【發信給管理員】!

第49章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40章 第1節 第3節 第22章 第2節 第56章 第25章 第1節 第2節 第64章 第60章 第3小節 第26章 第13章 第12章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59章 第25章 第39章 第1節 第1節 第30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6章 第21章 第3節 第56章 第3小節 第3節 第12章 第61章 第2節 第62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一章 第8章 第1節 第52章 第50章 第3節 第3節 第57章 第51章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47章 第3節 第21章 第26章 第1節 第48章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1章 第25章 第2節 第60章 第21章 第3節 第34章 第19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15章 第6章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22章 第28章 第11章 第1節 第14章 第56章 第1章 第13章 第9章 第42章 第42章 作者的話第3節 第1節 第3節 第54章 第12章
第49章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40章 第1節 第3節 第22章 第2節 第56章 第25章 第1節 第2節 第64章 第60章 第3小節 第26章 第13章 第12章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59章 第25章 第39章 第1節 第1節 第30章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16章 第21章 第3節 第56章 第3小節 第3節 第12章 第61章 第2節 第62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一章 第8章 第1節 第52章 第50章 第3節 第3節 第57章 第51章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47章 第3節 第21章 第26章 第1節 第48章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1章 第25章 第2節 第60章 第21章 第3節 第34章 第19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15章 第6章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22章 第28章 第11章 第1節 第14章 第56章 第1章 第13章 第9章 第42章 第42章 作者的話第3節 第1節 第3節 第54章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