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周淳率部迎面與第70師相遇,第70師駐守的陣地是阻擋他們與空降部隊會合的最後一道阻礙,這時他們也真正遇到了“硬骨頭”。開戰以來,第70師就在這一地區擔任警戒任務,沒有投入任何戰鬥,因此該師基本沒有什麼損失,而且還修築了不少工事。

“混蛋!”當第3次進攻被擊退之後,周淳口出大罵起來,氣急敗壞的下令道:“給我轟!將敵人的陣地炸平!”於是部隊暫停了攻勢,轉而以強大的火力實施壓制。很快空軍的十幾架強-5攻擊機應聲而至,炸彈隨之呼嘯而下,這些炸彈並非普通的航彈,而是依據第二次朝鮮戰爭的經驗改進而成的最新式油氣炸彈,對人員的殺傷力非常強。

別看第70師擊退瞭解放軍的三次進攻,但是該師的損失也不小,猛烈的轟炸又令臺軍損失慘重,更令許多新兵幾乎精神失常,好在有許多參加過金門之戰的老兵壓陣,否則這支部隊很可能會崩潰。

相比之下,空襲成造成的人員傷亡,遠遠不及其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此時楊浦非常悲觀,自從回到臺灣之後,他就變得意志消沉,原以爲戰爭是證明男子漢價值的最好方式,可是金門的經驗歷讓他開始“厭戰”與“反戰”。被俘期間,他親臨大陸各地觀光,深刻的瞭解了大陸,對於中國大陸的實力深有體會,他相信臺獨絕無成功之可能,臺獨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再堅持一會,大批增援部隊就要趕到,從高雄趕來的數個師已經距此不遠了,楊浦也明知這一點,可是他無意再堅持下去了,不顧上級的命令,私自下令撤退了,他不想再打下去了,也不想讓他的部下再作無謂的犧牲了。

第70師的善自撤退,令周淳率部完成了與空降部隊順利會合的任務,從而確保了對臺南機場及其附邊地區的佔領。與此同時,高潔所率的傘兵團也突破臺軍包圍與登陸部隊會合,至此機降的兩支部隊分別與登陸會合,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結束。

第70師師長楊浦善自下令撤退看上僅僅是他個人失去信心的表現,然而實際並非如此,否則楊浦的這一命令根本不會得到執行,甚至無一人反對,事實上楊浦的部下比他更沒有信心,更不願意打下去,實際上這反應出整個臺灣軍隊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在精神上已經戰敗了!

停戰期間臺灣三軍得到的大量補充,爲此不顧臺灣經濟的承受能力,強徵數十萬人入伍,使軍隊總員額超過了戰前,可惜質量下降了。擴軍除需要補充大量人員之外,還需要大量裝備,不僅僅是武器及其彈藥的補充,還包括運輸工具,通信設備、被服、給養等等。臺灣僅限的物資儲備根本不法適應擴軍的需要,結果許多部隊裝備不足,遠遠達不到編制,因爲臺灣的綜合實力根本不法與大陸相比。

其實裝備方面的問題還算是小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操作這些武器的人,人員的素質可以培養,停戰的幾個月時間足以給臺灣培養軍事人才,問題是臺灣軍人的精神狀態。

海峽兩岸長期的隙離再加臺灣當局的宣傳使臺灣民衆對大陸的認知趨於“畸形”,對於“統一”感到畏懼,但心“統一”使他們成爲第二等公民,受到壓迫,財富被剝奪,因此他們敵視大陸與“拒統”,然而“拒絕”並不表示他們“求獨”。停戰期間,臺灣與大陸間的聯繫加強,做爲停火協議的一部分,臺灣方面不得不允許臺灣民衆更多的瞭解大陸,大陸人越來越多的出現於普通臺灣人的面前,大陸出版物在臺灣街頭公開出售。

大陸方面有意無意的宣傳工作,使臺灣人對大陸的瞭解越來越多,從對大陸的“誤解”與“懼怕”之中清醒過來,不再過分相信臺灣當局的宣傳,對於統一的態度從懷疑與否定,更多的向支援傳變,極力推行“臺獨”的人越來越少,實際上“臺獨”爲人們所拋棄,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到“臺獨”不過是當局的一個藉口。對於大陸漸生“好感”並不足以讓臺灣民衆投統一的票,然而臺灣當局臺灣當局實行的獨裁統治,當初人們選舉有“臺獨”背心的陳水扁上臺,爲的就是解決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內部問題,如:貪污腐敗,賄選等問題,可是現實徹底打破了人們的夢想,結果不僅引起人們的反抗,當還令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大陸的“懷抱”。臺灣軍人,尤其是士兵開始對“臺獨”提出質疑,被“爲何而戰”“爲誰而戰”之類的問題困惑,精神上陷入“空虛”,因爲他們無法將當局的宣傳與客觀現實結合起來。7月間的那種“誓死如歸”“與解放軍決一死戰”的精神風采早已一去不復返,整個臺灣軍隊的士氣已經降到低點,一支失去信心,充滿了反戰、厭戰情緒的軍隊如此能有拼死的勇氣?又如何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

從開戰至今的戰場形勢爲:12月4日,解放軍突然發起攻擊,重創臺灣空軍,當日下午3點,解放軍機降澎湖列島,並於次日迫使守軍投降。12月5日下午,解放軍以第50集團軍第1步兵旅2營機降於臺南機場,該旅3營機降於臺南市東北,隨後接應空降兵部隊空降,形成了南北兩支獨立的集羣,深深的切入臺灣防禦縱深,12月6日晨,解放軍登陸部隊於臺南市的沿海地區成功登陸,當日即與空降部隊會合,從而形成左右兩個“鐵鉗子”,對臺南市成鉗形夾擊之勢。至當夜,登上臺灣島的解放軍部隊超過十萬,包括空降與機降的3萬人。

唯一能對整個局勢產生巨大影響的美國人依然保持中立,一則,有關是否出兵的爭吵還沒有結束,二則,還沒有準備好出兵,事情發展的太快了。

這些足以讓呂秀蓮發瘋了,他們沒有想到解放軍會如此快的登陸,只有夏健還保持着冷靜,他相信形勢還有扭轉的希望,臺灣三軍主力尚存,還可一戰。相比之下,解放軍雖成功登陸,但大部隊還沒有登陸,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多。於是夏健決定在臺南地區展開一場決戰!一戰定生死!

自6日中午開始,臺灣空軍幾乎傾剿出機,一改開戰以來力求保存實力的形象,臺海上空的空戰這才真正開始。臺灣海軍艦隊也開始向高雄集結,顯然就準備實施一次大規模的行動。夏健還料定解放軍無力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登陸,事實上也是如此,爲實施臺南登陸計劃,俞登使用幾乎全部登陸工具。因此夏健更是“大方”的將70萬臺灣陸軍投入到臺南地區,幾乎是臺灣陸軍的全部精華,剩下的部隊儘可列入烏合之從的行列。

夏健的決定唯可以“瘋狂”來形容的,他將手中的全部賭本都投入到一場希望不大的“豪賭”之中,如果此次作戰失利,後果不堪相象,不過唯有如此也有取勝的希望!然而唯有在解放軍立足未穩之時,集中優勢兵力將其擊退,否則一旦站穩腳跟,“臺灣共和國”的末日也就到了,在陸地之上,臺灣軍隊根本不是解放軍的對手。

登陸成功了應該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但俞登還是一付憂心忡忡的樣子,他清楚登陸初期是最爲關鍵的時候,如果對手想扭轉局勢,那麼必會在這個時候集中力量發動一次反擊,將登陸部隊趕下大海。現在臺灣方面的反應也如預料中的那樣發動了反擊,只不過比預料的規模更大,力量更強。臺軍的大舉反擊來勢兇猛,令許多人感到不安,甚至胡思考親自打電話來尋問情況。傾剿出動的臺灣空軍對解放軍的制空權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雖然制空權並沒有易手,但解放軍戰機的活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臺灣海軍的艦隊還在集結之中,沒有投入戰鬥,不過人們已經能夠感覺到巨大的壓力。對臺灣交通系統的大規模攻擊,並沒有阻止臺灣陸軍將大批精銳部隊投入戰場展開反擊。不過俞登非常自信的判斷:“只要堅持72小時,那麼勝利就是我們的!”“我們絕對能夠堅持住!”

12月6日下午1點,安平港落入解放軍之手,安平港爲臺灣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嗣後因港口淤塞,僅有漁船往來,好在用於運送部隊的許多船隻是漁船,因此安平港立即接待了大批漁船。攻佔安平港並非重大的勝利,處於解放軍兩個“鐵鉗子”之間的臺南市纔是雙方爭奪的第一個“焦點”,臺南市是臺灣第四大城市,也是一座古城,雙方正將大量兵力投入到這一地區的爭奪戰之中。臺灣軍隊則在臺南市早已構築了工事,而且投入了大量的部隊,準備與解放軍進行一場巷戰。

“我不想將一座美麗的城市化爲一片廢墟!”,俞登要求部隊在攻市之時儘可能避免使用重武器,儘可能避免巷戰,按俞登的要求,第1集團軍放棄了強攻臺南市的打算,一邊攻佔市區外圍陣地,壓縮守軍的防禦圈,另一邊欲圖對臺南市實施包圍。然而這並不容易,隨着臺軍的大批增援部隊的趕到了,進展越來越慢,最後不得不停下來,這時解放軍左冀的第3師與右翼的第1師的先鋒部隊相離僅有一公里,然而再也無法前進了。

6日夜11點,臺軍對左翼的第3師發動第一次大規模夜襲,投入兵力爲3個師,第234步兵師,第42裝甲師、第73裝甲師,臺軍中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可惜反擊從一開始就不順利,預定的總攻之時間前十分鐘,大批炮彈的就“光顧”了可能集結進攻部隊的地區,結果進攻部隊損失不小。原來解放軍將數艘改過改裝的貨船開到了岸邊,這些改裝過的貨船於上甲板上安裝了火箭炮,成爲火力支援船,能爲登陸部隊提供支援強大的火力支援,有時一次就是上千發炮彈,火力是非常強大的。由於此時戰場還是沿海地區,依然處於這些火力支援船的射程之內,得到確切情報之後,解放軍成功的進行了一次反火力準備。

總攻還沒有開始就受到猛烈的炮擊損失不小,但進攻並沒有因此取消,只不過將總攻推遲了10分鐘。臺軍希望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實施突破,爲此特集中了2個裝甲師,不過進攻開始之後發現地形不利,這裡是一大片水田地,非常不利於裝甲車輛的通過,高速突破的計劃根本無法實行。

解放軍的反坦克火力也要比預計的強許多,得到有關情況之後,第3師的反坦克兵力得到了加強,然而這些並沒有阻止進攻,臺軍的意圖是憑藉兵力優勢,推行“人海戰術”,不惜一切傷亡的強攻,一個梯隊損失光了由下一個梯隊接替,直到達成目的爲止。如此強攻依然無法取得突破性的勝利,解放軍的第3師可不是“省油的燈”,也算是王牌師之一。經過多次載軍之後能夠保留下來的部隊,那支不曾擁有過光輝歷史?尤其是象第1集團軍這類主力集團軍所屬的部隊。在關鍵時刻,第44師及時增援,這是第15空降軍所屬的部隊,解放軍的又一支精銳之師。

戰至7日早晨,臺軍擔任進攻的3個師雖損失慘重,但戰線僅向前推進了一公里多一點,然而臺軍依然無放棄之意,必竟還有兵力上的優勢,又投入了新的部隊,第74師第一個衝上戰場,只不過該師的實力已下到戰前的一半。

第二個上陣的是第1特種旅或稱“國際志願者軍”,也有人稱之爲“日本旅”,因爲這支部隊的人員都是日本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衆多主張中反華最爲基本的東西,而支持臺灣獨立是反華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臺海戰爭爆發之後,日本政府雖以和平爲藉口宣傳中立,但積極美軍的軍事行動,並暗中爲臺灣提供了大量支援。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更是在日本某些民間組織的支援策劃及日本政府的默許下,以旅客的身份來到臺灣,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臺灣軍隊,組成第1特種旅,欲爲“臺灣獨立”貢獻力量。這是一支不容小看的部隊,人員都是狂熱的軍國主義者,打仗非常頑強,有一點“武士道”的味道,其中許多人來自日本自衛隊,其水平足以代表當今日本軍隊。

第三個上陣的是第200師,也是解放軍“最關心”的部隊,這多半是由於俞登的原因。朝鮮戰爭之後有關直升機使用的問題得到各國陸軍的重視,臺灣也隨應這一潮流,將2個空中騎辦旅合編爲空中騎兵師,番號爲第200師。這自然引起了俞登的重視,於是第200師成爲運氣最差的一支部隊,是開戰第一天唯一受到重點打擊的臺灣陸軍部隊,除了巨大的裝備損失之外,師長等多位高級軍官也非死即傷,結果該師本應在登陸第一天就投入戰鬥,一直拖到這個時候才參戰。

參戰後,該師的運氣依然不好,由於行動計劃泄漏,解放軍第50集團軍攻擊直升機旅正在等待他們,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直升機對直升機的大空戰開始了。第200師還沒來得及爲地面部隊提供一點支援,就被解放軍直升機部隊驅逐出場。這並非意外,因爲停戰期間,解放軍的直升機部隊得到了非常大的加強,首先,得益於朝鮮戰爭的經驗,解決了許多問題,如:指揮。其次,裝備也得到改善,直升機除了數量的增加外,性能也提高不少。

當臺軍對解放軍左翼實施的突擊行動不得不停止之時,解放軍在右翼發起攻勢了,經過一夜的忙碌之後,解放軍第10裝甲師進攻了!這是第一支投入戰鬥的解放軍重裝師,此前參戰的部隊都屬於輕裝部隊,缺少重裝備,尤其是重型裝甲車輛,裝備的2002式自行反坦克火炮和63A水陸兩棲坦克因裝甲太薄在戰鬥中損失較大。

相比之一下,第10裝甲師的96式坦克雖不及99式好,不過比臺軍的坦克強了許多,它的125毫米炮可經輕易切開臺軍任何一種坦克的裝甲,而臺軍的105毫米炮根本無法擊穿它的裝甲。

第10裝甲師的投入令臺軍防線立即陷入困境,如果不是地形的影響了裝甲部隊的行動,以及臺軍第86裝甲師及時趕到並拼命阻擊,整個防線也就崩潰了,可惜情況並沒有因此好到那裡去。臺軍的反擊行動沒有將解放軍趕下大海,解放軍的力量也沒有因此被削弱,相反大批後繼部隊和物資正源源不斷的登上海灘。更令夏健頭痛的問題是損失過大,而且損失幾乎無法補充。西方國家是動口不動手,紛紛拒絕向臺灣提供軍火或者僅秘密提供少量援助,其中大部分物資還是空白支票,因爲這些國家擔心引起中國的強烈反應,其中包括美國,因爲美國人還沒有決定是否參戰。

然而夏健他對形勢還是很樂觀的,他之所以如此樂觀是因傳來了許多令人興奮的消息,臺灣外交部的人告訴他:“美國人馬上要出兵了!再堅持一會!”這讓他堅信美國人一定會出兵,而且很快。參戰部隊又發回了天文數字般的“殲敵報告”,空軍宣稱擊落了多少多少中國飛機,陸軍宣稱消滅多少多少中國人,一直表示不佳的海軍也表示可立即奪取制海權,他雖明知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可是他沒有想到所含的水分遠遠超出他的估計和承受能力,這讓他樂觀的認爲解放軍的損失更大。

這些促使夏健沒有從慘敗中引取教訓,相反一再強令部隊發動反擊!他相信這個時候絕不能放棄攻勢,必須堅持下去,勝利距他已經不遠了!在他的督促下,臺軍依然不斷投入新的部隊,一次一次不顧任何損失的發起新的攻勢,臺軍的精華就這樣一點一點的不斷被消耗掉了!

第11章 第28章 第3節 第15章 第15章 第27章 第46章 第46章 第54章 第3節 第44章 第3節 第9章 第1節 第4章 第25章 第51章 第1節 第2節 第9章 第18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37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23章 第2節 第43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章 第3節 第14章 第26章 第20章 第49章 第1章 第3節 第7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42章 第30章 作者的話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16章 第12章 第2節 第13章 第17章 第8章 第2節 第63章 第1節 第2節 第46章 第6章 第31章 第53章 第1節 第2節 第38章 第8章 第1節 第53章 第2節 第50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46章 第12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3節 第3節 第18章 第11章 第62章 第3節 第40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6章 第1章 第26章
第11章 第28章 第3節 第15章 第15章 第27章 第46章 第46章 第54章 第3節 第44章 第3節 第9章 第1節 第4章 第25章 第51章 第1節 第2節 第9章 第18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37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23章 第2節 第43章 第1節 第2節 第1章 第3節 第14章 第26章 第20章 第49章 第1章 第3節 第7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42章 第30章 作者的話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16章 第12章 第2節 第13章 第17章 第8章 第2節 第63章 第1節 第2節 第46章 第6章 第31章 第53章 第1節 第2節 第38章 第8章 第1節 第53章 第2節 第50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46章 第12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3節 第3節 第18章 第11章 第62章 第3節 第40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6章 第1章 第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