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根本不想隱瞞這一消息,她要把這個消息告訴每一個人,讓人們知道臺灣已經掌握了核武器技術,甚至宣稱還擁有幾百件核武器。她要達到轟動性的效果,所以第二天一早,臺灣實施核試驗的消息就已經通過一切手段傳開了,她的目的也達到了,可是結果並沒有她想象的好。

美國人也被這個消息震驚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再次成爲輿論界攻擊的對象,布什也陷入左右爲難的境地。他從沒有想到臺灣也會擁有核武器,並在這個時候進行核試驗。“瘋子纔會與中國人打核戰!”布什這樣對他周圍的人說道。所以美國政府第一個發表聲明譴責臺灣的核試驗,其它國家也紛紛譴責臺灣。美國人對臺灣的支援受這次核試驗不小的影響,可是*顧不了那麼多了,她只想迫使中國大陸同意停戰,可是中國政府的反應讓她失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傳:“我們對於這個消息並不感到意外,我們反對核武器,也保證過不對無核國家和地區使用核武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臺灣已經不再是無核地區,我們不保證不對其使用核武器,只保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戰爭沒有勝利者,希望臺灣當局能夠認識到這一點。”

中國民衆也沸騰起來了,紛紛要求對臺灣使用核武器,實施覈報復。中國政府雖不同意這種想法,但其它國家並不這樣想,核戰爭的陰雲一下密佈於整個世界之上。

這樣的結果令*想不到,更令她想不到的是,此時中美兩國實際上無力,也無心再打下去了。30日早晨,在法國巴黎進行秘密和談的中國代表團的一名工作人員將一個公文包交給了美國和談代表,並說明公文包內的文件是中國方面提出的最後方案,希望能夠儘快瞭解其內容,然後雙方進行討論。

在此後的2個小時間內,美國人仔細的閱讀着中國人送來的東西,這些東西足有10公斤重,除了重要的內容已經被翻譯成英文外,非重要的部分多爲中文。好在,參與談判的人中有幾個學過中文,讀起來並不困難,問題是這些沒有翻譯成英文的中文文件內容比較難理解,用美國人的話說就是:“應該請語言學家來解釋這些東西。”

“可惜沒有時間了,我們在簡單讀了一下之後,急忙與中國人開始了談判。”美國人是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況的,“仔細的閱讀沒有必要了,這個方案完全滿足了我們的要求,現在的問題是馬上達成協議。”

很快雙方的談判代表再次座在一起,開始最後的談判。“首先我要聲明一下,”中國代表團團長風飛揚首先發言道,“你們已經看到的方案,爲我方提出的最終方案,任何修改僅限於語法上的修改,實質內容不得改變。”

美國代表團團長問道:“也就是說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嗎?”

“是的!”中國人明確的回答道,中國人採取的強硬態勢,確實讓美國人感到吃驚,可是美國人還是屈服了,“好吧!我方原則上接受這個方案,下面讓我們確認正式的協議內容吧!”

於是雙方的代表團僅用一天時間就在中國提出的方案基礎之上達成最終協議,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起草協議書。實際上,協議書還沒有完成時,雙方政府已開始研究實施的問題了,現在實施協議纔是真正重要的問題。

31日美國總統布什發出了一個結束衝突的多點建議,並希望中國政府的良好迴應。與此同時,一名美國特使帶上一件詳細的和平建議抵達中國北京。實際上這只是做做樣子,秘密協議總要公開的。

布什的多點建議內容主要爲:

一,朝鮮衝突雙方立即停火,並立即恢復戰前的實際控制線。

二,臺灣立即放棄獨立,大陸與臺灣實現停火,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三,銷燬臺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生化武器及遠程導彈。

四,立即解除相互間的經濟制裁。

“布什通過出賣臺灣換來了和平!”《華盛頓郵報》如此評價布什的這一和平建議,事實也確是如此--美國人決定犧牲臺灣了。就在布什的特使趕往北京之時,另一個美國人正以美國總統私人代表的身份與*會面,將布什的和平建議的詳細內容通知她,確切的說是中美已經達成的協議內容。

“條件過於苛刻,這完全無視於臺灣的利益!”簡單的看了一下之後,*說道,“因此我無法接受!除非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

“這是最終的方案!沒有任何討論的可能!不過你們可以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進行一些語法上的修改,反正中文的詞彙是很豐富的,但是實質內容不得改變。”

“不能再討論一下嗎?”

“是的,你們只能在接受與拒絕之間進行選擇。”美國人說道,“你們可以拒絕,但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將於你們自己負責。”

“你這是威脅嗎?”

“不是,這是出於朋友間的友誼!”

“我們需要時間仔細的考慮一下!可以嗎?”

“可以,不過希望你們儘快做出決定!”

會談就這樣結束了,美國人告辭離去,*則召集手下討論如何答覆的問題。幾小時後,*打電話通知美國人,她接受了全部條件,這是預料中的結果,臺灣完全依靠於美國的支持。

在普通人看來,經過閃電般的談判,中美兩國達成了一項令人不可思意的協議。8月1日,協議內容正式公佈,一時間戰爭的陰雲消失了。

“停戰對於我來說是非常及時的,當時我們已耗盡了力量。”俞登這樣回憶道,“當時戰士如同泄了氣的皮球,毫無精神,連續數日的戰鬥讓他們的肉身陷入極度疲勞之中,原本支持着他們的精神力量隨着停戰命令的到來而消失,當時許多人哭了。”

“這是一場及時雨!”聯合國軍司令馬諾這樣評價停戰,“雖然大批增援部隊在這個時候趕到了,然而彈藥儲備只能再用三天,面對數量無窮無盡的中國軍隊,我早已失去了再打下去的信心。實際上,與中國這樣一個國家進行一場戰爭是不可想象的。”“當時士兵那盡顯疲勞之色的臉上突然多出了一股喜色,這股喜色並非輿論宣傳所說的勝利歸來的喜悅,而是因爲戰爭結束了,他們馬上可以與家人團聚了。”

無論雙方的指揮官如何評價停戰,雙方打成平手的結局是不可改變的,然而這是軍人的看法,而對於政治家與輿論界來說是另一回事,美國人如同慶祝戰爭勝利一般歡呼,輿論界的報告將停戰的結局評價爲一場偉大的勝利。臺灣的*則發表了一篇“勝利公告”般的演講,臺灣當局根本不承認失敗,將停火說成是中國屈服的結果,而不是臺灣被迫屈服了。

這一回臺灣方面的宣傳被大陸民衆駁斥爲“胡說八道”,打成平局的結果是大陸民衆所不能接受的。停戰的消息一傳來,中國國內輿論隨即一片大譁,政府軟弱惹惱了興頭上的中國人,一時間罵聲不斷,人們紛紛表示抗議,反對停戰,甚至將此列爲“國恥”。一晚間中國政府的名聲暴跌,國家主席胡思考因戰爭成升高的個人威望也隨之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批評與譴責。

然而中國人民的抗議之聲沒能阻止戰爭的結束,停戰協議立即得到實施。2003年8月1日,上午10點,大陸與臺灣結束了軍事行動,停戰協議正式生效,臺海戰爭結束!

中國大陸民衆的“異意”,中國政府可以開動宣傳機械,採取說服、教育、聊天、談話等方式加以消除。可這些對中國軍人根本無效,上級的命令可以讓軍人無條件的服從停戰命令,然而這並不表示中國軍人認同了命令,他們不甘心於這個結局,於是紛紛上書請戰。不要說普通士兵,就是那些統率千軍萬馬的將軍們也坐不住了,將軍們也不願接受這樣的結果,軍隊可謂“開鍋”了!

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早已預料到軍隊會如此反應,所以還沒等前線的將軍們坐飛機進京請戰、進言,胡思考即派出專機將將軍們接到北京開會,他要親自出面解決這個問題。

當胡思考出現在會場上之前,會場內一直處於“混亂”之中,以前開會來的將軍都是很守紀律的,可這次他們紛紛小聲私下議論着,當胡思考出現時,會場內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除了人的呼吸聲之外,就是胡思考走上講臺的腳步聲,隨着腳步聲的結束,會議正式開始了!

“從你們的目光中,看得出你們對我非常不滿,甚至想吃了我。”胡思考說道,“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實際上,我與你們一樣都想繼續打下去,把美國人趕出朝鮮半島,收復臺灣。”

“你們知道爲什麼突然間要停戰嗎?”胡思考問道,“誰也不想就此結束,然而現在必須停戰。”“爲什麼?因爲再打下去有害無益!”

“臺海方面,先讓對手來了一下現代版的‘珍珠港’,然後爲拿下一個金門,以連續十幾天炮火準備配上十萬大軍竟費時7天才迫使守軍投降。朝鮮戰場上則是捷報一個接一個,可是付出的損失也不小,近6萬人的付傷,超過4萬名戰士永遠倒下去了。外加空軍一半以上的新式戰機,陸軍的損耗也不小。唯有海軍還行,沒什麼損失,然而論數量,還不到美國人集結於東海上的艦隊的一半,如果是論質量,我們根本沒法比。

最讓人吃驚的是發現我手中的戰略物資儲備報告上的數量含有大量的水分,一半以上的數字是虛假的,尤其是糧食。憑藉這樣的實力能把美國人趕下大海嗎?”

胡思考的這一問,將在座的將軍們問住了,沒有一個敢說:“能!”

“不能!”胡思考接着說道,“停戰是迫不得已,但也讓臺灣方面不得不了接着一個苛刻的停戰條件,而且停戰絕不意謂着戰爭結束了!這不過是中場休息!”

“除了繼續加緊戰備之後!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整軍!對軍隊進行自身的整頓!*能搞出一個現代版的‘珍珠港’事件就是由於作戰計劃被自已人泄漏出去了。”

“泄漏作戰計劃的人就在諸位之中,現在就請他與大家認識一下。”隨着胡思考的話音,一名將軍被衛兵“請”了出來,接着被帶離會場。這一場面讓在場之人驚訝不已,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然而胡思考出示的證據證明這位將軍是一個間諜。

最終胡思考成功的說服了將軍們,在會議結束之前,他說出的最後一句話道是:“我今年希望能夠在臺灣過春節!”

相比之下,美國總統布什不需要如胡思考一般勸說將軍們服從命令,因爲美國國內沒有反對停戰的力量,唯一的工作就是勸說韓國人接着停戰。韓國人根本不同意停戰,可惜沒有美軍的參與韓國無力獨立支撐整個戰爭,當美國人發出威脅之後,韓國人屈服了!

於是持續了數日的朝鮮戰爭結束了!8月1日,上午11點一過,隨着密集的槍炮聲變得稀稀拉拉,志願軍與人民軍部隊停止了進勢,幾個小時後纔再次向前緩慢推進,開始接收美韓聯軍撤退後留下的陣地,美韓聯軍正迅速向三八線以南撤退,按照協議美韓聯軍將在48小時內撤退到三、八線以南。

由於朝鮮半島交戰雙方都非常有實現和平的誠意,所以有關簽署正式停戰協定的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大體上來說,新的停戰協定與1953年簽定的停戰協定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主要的區別在於有關戰俘遣返問題上。當年戰俘是實行“自願遣返”,結果造成數以萬計的志願軍戰俘沒能如願返回故鄉,今天這樣的悲劇不會再上演了!在雙方討論戰俘遣返問題時,美國人還想如當年一樣實行“自願遣返”,立即遇到中國的拒絕,可美國人還想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與討價還價,然而中國人這回沒有心情討價還價,因此志願軍談判代表這樣答覆:“我提意立即休會,待我軍拿下漢城之後再回來討論這個問題如何?”結果美國人立即屈服了。

很快,新的停戰協定確定下來,2003年8月6日,下午3點15分,中國人民志願軍司兵員俞登與聯合國軍總司令馬諾在朝鮮板門店舉行會談,並分別在新的停戰協定上簽字。

至此,第二次朝鮮戰爭正式結束。

第1節 第17章 第2節 第43章 第42章 第30章 第1章 第1節 第3節 第41章 第56章 第45章 第63章 第42章 第26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29章 第28章 第40章 第3節 第6章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42章 第3節 第3節 第49章 第20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章 第31章 第64章 第64章 第1節 第7章 第47章 第2節 第7章 第41章 第3節 第39章 第2節 第30章 第2章 第3節 第1節 第59章 第16章 第50章 第33章 第36章 第40章 第3節 第64章 第2節 第16章 第37章 第9章 第50章 第61章 第2節 第3節 第34章 第1節 第48章 第41章 第61章 第2章 第26章 第15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35章 第40章 第39章 第17章 第3節 第2節 第64章 第37章 第65章 第2節 第10章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48章 第2節 第52章 第60章 第19章
第1節 第17章 第2節 第43章 第42章 第30章 第1章 第1節 第3節 第41章 第56章 第45章 第63章 第42章 第26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29章 第28章 第40章 第3節 第6章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42章 第3節 第3節 第49章 第20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章 第31章 第64章 第64章 第1節 第7章 第47章 第2節 第7章 第41章 第3節 第39章 第2節 第30章 第2章 第3節 第1節 第59章 第16章 第50章 第33章 第36章 第40章 第3節 第64章 第2節 第16章 第37章 第9章 第50章 第61章 第2節 第3節 第34章 第1節 第48章 第41章 第61章 第2章 第26章 第15章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35章 第40章 第39章 第17章 第3節 第2節 第64章 第37章 第65章 第2節 第10章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2節 第1節 第48章 第2節 第52章 第60章 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