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來沒有停止過攻臺的準備工作,自從停火以來,軍需生產只增不減,部隊也加緊訓練。目前唯一缺少是一名率軍攻臺的大將軍。晉升俞登爲上將除了獎勵其功勞之外,還有提高他的資歷,以便讓他接手解放臺灣的任務。攻臺一事,派一箇中將顯然存在某些不足,派個上將才合適。上將之中,有能力率軍攻臺之者不過幾人,總參謀長徐新躍,瀋陽軍區司令員洪察,原攻臺總指揮楊國雄,現在楊國雄已辭職,洪察坐鎮東北絕對不能調,東北方面的擔子也不輕,徐新躍爲總參謀長派不下去。除此之外,俞登是最佳候選人。

國慶活動一結束,俞登即趕到南京上任,與楊國雄順利完成了工作交接後,他即着手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瞭解部隊的情況。先看一看有關的統計報表,再找各部門負責人談一談,最後下部隊實地考察一下。

南京軍區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已經成爲一個新習慣,目的是發現與解決問題。俞登到任後,即視察了10月份的南京軍區的演習。

對於軍事演習的結果,俞登非常滿意,可是演習的總結會上,他的臉上顯現出一股焦慮之色,一副憂心重重的樣子,他的焦慮之色不能不引起注意,尤其是在這個時候,馬上就要開戰!對此楊國雄非常不解,楊國雄雖辭去司令員一職,但經過大家的一再要求,他同意出任政委一職。

於是楊國雄會後問道:“有什麼問題嗎?我看部隊的情況很不錯!”

“我不是擔心自己的部隊不行,而是對如何完成任務心裡沒底。”

“爲什麼?”

“面對一支擁有200萬軍隊的對手,我想誰也不會感到輕鬆。”

“臺灣軍隊號稱200萬,實際上不過90萬。”

“目前是隻有90萬,可是臺灣擁有寵大的後備軍,經過戰爭動員之後,將軍隊總員額擴充到200萬人不成問題。”

這時楊國雄反問道:“可是你手中也不是沒有一兵一卒吧?”是的,出於攻臺的需要,參戰的部隊遠遠超出南京軍區的範圍,陸軍的第1、31、42、41集團軍和正在南調的第50集團軍;空軍的第15空降軍、第2、3、4航空兵師等都是解放軍的絕對主力,海軍則有整個東海艦隊,再加上北海與南海艦隊的精銳艦艇。經過休整補充之後,各部隊的戰損已補充完畢,實力較之於戰前有過而無不及之。

“我手中的兵力是不少,如果再加上第50集團軍,那我將如虎添冀。可問題要是消滅對面的200萬敵人,我軍需要投入的兵力在100萬左右,投入如此之多的部隊不成問題,然而如何纔可將這些部隊安全運過臺灣海峽?如何保證這100萬人的物資供應也是問題,可以後勤問題是我最頭涌的問題。”

“渡海作戰確實是問題,臺灣海峽不是長江、黃河,渡過不去不容易!中國海軍還是一支防禦性的海軍,缺少足夠的登陸艦與運輸艦,不過我們已研究出解決之法,那就是徵用民船,戰時將有數以萬計的民用船隻運送部隊。”

“還有卸載問題,每天要卸載的人員與物資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敵人又不會留下一個可用的港口。”

“這方面的問題正在研究之中,相信很快就會有解決之法。”

“是的,我也想信所有問題可以解決;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會有解決辦法的。真正讓人頭痛的是美國人,要時刻防着美國人,我無法確定美軍是否會出兵?何時出兵?投入多少兵力?投入到那?”

“美國人還想幹涉嗎?美國國內的反戰力量可不小的。”

“這只是表面的東西。二戰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國內的反戰之聲極盛,可是珍珠港事件一發生,美國人一下子便換了個個,反戰之聲絕跡。一旦美國人的戰爭熱情被激發,那麼以中國目前的實力根本很難對付。”

“是的,這讓想起幾十年前的朝鮮戰爭時美國人的表現,前一天還士氣高漲的進攻,戰鬥一失利馬上就氣餒,上百美軍竟會被十幾個步兵追趕,可是後天又牛氣沖天地主動進攻。確的無法確定美國人會不會出兵,看來我們必須速戰速決,搶在美國人出手之前解決問題。”

“正因此我有點耽心,面對的問題太難了!我東南沿海地區爲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損失不起,如果美軍來一次兩棲登陸,那就更麻煩了。因此要於沿海地區佈置一定的防禦力量,那麼能投入臺灣的部隊就要減少,如果美軍不登陸,也不攻擊我沿海地區,那準備好的防禦白等了!”

“如果再等幾年解散臺灣,也許會更容易一些,必竟那時我們會準備的更充分一些。”

俞登認真的說道:“困難再大也不能再等了,已經沒有時間了,形勢已不允許再等!”

楊國雄也認真的回答道:“是的,攻臺戰役不能再拖下去,越快越好,你的意思是何時?”

“原定計劃是11月,我看急了一點,推遲到12月份吧!那時第50集團軍也可以準備好投入戰鬥,有了他們,不僅勝算可以更加大一些,作戰計劃也可以更靈活一點。其實最需要的東西是一份好的作戰計劃,別看各式各樣的作戰計劃堆積如山,可是沒有一個可行的。”

“知道,我正爲這事頭痛!你有什麼好想法?”

“沒有!這好象是你的事,不是嗎?”

楊國雄又問道:“你想過沒有,我們要以什麼藉口開戰?如果沒有好的藉口,可不利於我正義之師之形象。”

“當然要名正言順的開戰,絕對有必要製造一個藉口,不過這好象不是我的特長?”

“也不是我的特長!而且臺灣方面也明白這一點,正儘可能的避免給我們以口實!”

“製造藉口還不容易?只不過這不是你我的特長?”

“你知道那有這方面的人才?”

“這個問題的解決不成問題,需要藉口就會有藉口。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制定一個可行的作戰計劃?”

第50集團軍由朝鮮回國後,立即南下南京軍區。該集團軍剛抵達,即接到參加11月份軍區大演習的命令。由於這可能是出兵之前的最後一次大演習,因此此次演習非常受重視,除俞登等人親自參與,解放軍總參謀部也派了不少人前來,一時間演習現場將星雲集。

演習計劃中第50集團軍充當攻方,第1集團軍擔任守方。

演習僅進行了18個小時,第1集團軍軍長慕容兵卒就氣急敗壞的一邊叫着:“這仗沒法打下去了!”一邊衝進了演習指揮部,原來非常簡單:第1集團軍精心組織的防線被對手輕鬆撕開,勝負已成定局。不過他的舉動令衆人吃驚不小,第1集團軍也是一支精銳部隊,尤其是經過近期的整訓之後,該軍的戰鬥力不容小看。第50集團軍也不白給的,該軍是中國第一支空中突擊軍,人員與裝備水平絕不遜於第1集團軍。對抗開始前,許多人認爲:如此兩個對手將決定這場對抗將出現勢均力敵的局面,誰也無法輕鬆取勝,然而事實與人們想象的出入太大。

“不公平?”楊國雄問道,“爲什麼你認爲不公平?”

“他們竟集中100多架直升機依次突擊我軍後方幾個連級單位防守的陣地,這幾個陣地一丟失,我方前沿陣地就被斷絕了後勤供應,自然正面防線被輕易突破。”

“你的防線根本阻擋不了直升機羣的攻擊。”俞登插話道,“你防守的是一個寬大的正面,預備隊機動能力不足,只要卡住你後方的交通要道,你就不可能在突破口上迅速調集足夠的反擊力量。”

“正是這樣,我是守方,而對手則可以隨意選擇突破口。我也知道現代戰爭不分前方後方,但我不可能處處都佈置重兵把守,誰也沒有那麼多兵力。”慕容兵卒回答道,他的確已經考慮到對方會突入防線縱深去佔領那幾個陣地,而且爲防止意外,已保留了強大的預備隊。“但是,”他又繼續說道,“被對方佔領的那幾個陣地控制着我的交通線,我的部隊只有地面機動能力,我必須奪回後預備隊才能增援一線。可是等我好不容易奪回陣地,對方已經投入重兵鞏固了突破口。”

這時楊國雄問道:“那麼你認爲最好的解決之法是?”

“我需要足夠的直升機,攻擊直升機,以直升機對直升機,將突入我縱深的敵直升機羣消滅或驅逐,即便敵步兵能機降佔領某些陣地也不會非常嚴重,失去後援的敵人容易對付。其實當直升機羣快速切入我防禦縱深,並機降佔領幾個陣地時,我就發現形勢不妙。”

“是的,應該爲各部隊都配置足夠數量的空戰直升機。”俞登表示同意的說道,其實這本是他的理論中的一部分,接着幾人又討論一些有關的問題,爲了能讓演習繼續下去,他們不得不對演習進行了一些改動。

在俞登的提議下,衆人決定到現場去看一看,於是衆人在他的率領下出來了,慕容兵卒也跟着來了,他想見識一下自己的對手。他們的目的地是薛一卒指揮的3營,該營在今天的演習中有突出的表現,攻佔一處重要陣地,並堅守至援軍到達。

當他們趕到時,薛一卒等人正在吃飯,已經連續“戰鬥”了十幾個小時,確實需要休息一下,現在吃喝成爲第一件大事。上級領導的突然出現,確實讓他們有點措手不及,好在,當這時他們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多數人已開始打掃“戰場”。經簡單的收拾後,總算有了一點接受上級檢查的樣子,不過情況與其它部隊比起來還是差多了,原來薛一卒的作風依然是:只重實際,不重外表。他曾這樣說過:“除了讓部隊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戰鬥力之外的問題都不是我關心的事!”他從不自已過問營區內的衛生情況,認爲那是衛生值日人員的事,也不過問官兵的個人衛生問題,認爲那是個人問題,他只關心他的部下將在戰場上的表現如何。“我們隨時處於戰鬥之中!”這是他要求他的每一個部下時刻注意的問題,這一政策將3營訓練成戰鬥力最強的一個營,也成了形象最差的一個營,衛生檢查沒有一次通過的,可是該營從沒有因此受過處分,這當然引起了許多人的意見,爲此副軍長項佳批覆道:“只要你們能在對抗演習中擊敗他們,那麼我也可以對你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惜還沒有人能擊敗3營。

“你們今天干的不錯!”俞登只提3營在演習中的表現,毫不計較這裡環境的“惡劣”,因爲他已經見識過。

“就這樣也能打敗我們?”一旁的慕容兵卒有點不服氣的問道,他怎麼也不相信,一支看上去不怎麼樣的部隊竟讓他吃盡苦頭,第1集團軍的反擊部隊根本無法從該營手中將陣地奪回。

沒想到他的話被俞登聽道,於是俞登對他說:“那你是隻看到外表的一些東西,你來看一看他們的佈防情況,還有兵力配置,”這一提示,讓他很快有了新的發現,當他走了一圈回來時,“我服了!看上去部隊邋邋蹋蹋,但絕對是一支披着羊皮的狼!這個營的裝備之精,絕非其他部隊可比,兵力好象也比一般部隊多,相信他們的人員素質也絕非一般水平。”

“是的,”俞登答道,“這是爲配合空中突擊戰術特別組建的步兵營,全營人員超過1100人,裝備也是全軍最好的,尤其是他們裝備全軍最先進的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至少人員素質嗎?不要說他們的選拔標準僅次於特種部隊,就是提一下他們之中幾個人的名子,我想沒幾個人不知道的。朝鮮戰場屢立的戰功的薛一卒、鍾無影等人就在他們當中”只要是軍人,誰沒聽說過薛一卒、鍾無影等人的名子,那可是傳奇式的人物。

“看來面對如此對手,我們敗的很正常!”慕容兵卒感嘆道,“第50集團軍無疑將成我軍的一個‘殺手鐗’,用好‘殺手鐗’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關於如何用好這個‘殺手鐗’的問題,我想聽取一下大家的意見,大家談一談吧!”其實這個問題俞登早有充分的考慮過,今天只不過想考一考他的部下。雖然討論的結果令他非常滿意,但他還是憂心重重,這令楊國雄奇怪,乘着大家解散,自由參觀的機會,他找了一個機會問他:“你還爲何憂心?”

“還不是爲了攻臺嗎?”

“現在好象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還有什麼問題嗎?”

“你知道我軍取勝之關鍵是什麼?”

“速戰速決!”

“是的,因此給敵人預警的時間越少越好,讓敵人沒有時間準備。可是我軍參戰兵力達百萬,大規模的行動幾乎無法躲過敵人的眼睛。臺灣島距離大陸較遠,我登陸部隊航渡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必須令敵人對我軍的登陸地點發生錯誤的判斷,否則敵人在我軍航渡期可以大量預備隊投入到我軍的登陸地域。”

“你的意思是說如何欺騙對手?讓對手無法正確的判斷我軍的行動!”

“很對,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們的動作可以快一點,對手剛發現我們要出手,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的掌頭就動了!以一記虛掌讓敵人的注意力引走,然後再以實掌擊於敵要害!”

“不錯!你的話讓我有了新的想法!”

正在這時隨着門外“報告!”的聲音,狄青龍出現在門口,於是楊國雄與俞登結束了談話。

俞登說道:“歡迎!最新式的數字化指揮系統是不是不錯?”

“非常好!不過系統軟件的小毛病不少,還要時間加以解決!”

正在這時楊國雄說道:“你們的3營今天的表現真不錯,希望你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與今天一樣,甚至更好!”

“是!”狄青龍非常正規的回答,回答聲中缺少昔日的自由與散慢,也難怪,這是第一次見面,自然要老實一點。

俞登插言道:“從今天開始,第50集團軍所屬各部隊取消一切休假和休息日,全軍全力加緊訓練,尤其是是你們,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將有大量新式裝備配發下來,你們要抓緊時間掌握新裝備。我指望着你們能當‘殺手鐗’!”

“是!”狄青龍又一次回答道,他們已從俞登的聲音中感覺出嚴肅。

這時楊國雄說道:“你別顯得那麼緊張,放輕鬆一點!聽說你兩個一向不把上級放在眼中,今天怎麼規矩起來了?”

俞登又插言道:“他只是表面上緊張一點,其實心理平靜的很,屬於一肚子花花腸子,好背後下刀子的主!”

“不會吧!”

“你知道嗎?”俞登解釋道:“你知道當初他們是如何擊敗第39集團軍的嗎?不是他們戰鬥力強,而是他們太瞭解對手,僅憑偵察兵收集到的少量信息,他們就能算出對手所能採取的行動以及兵力分散情況,然後引導炮兵進行轟擊,結果對手沒等運動到位就損失慘重,接下來他們不勝也怪!朝鮮戰場上那幾仗全是偷襲對手。”

然而楊國雄並不同意這一說法,“他們的行爲也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所爲,但也許這正是他們可貴之處!”俞登說道:“同意!這也是我將他們找來的原因!”然後轉過頭對狄青龍說道:“你是軍人嗎?”

“是!”

“好,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現在有一個任務需要你執行!”

“保證完成任務!”

“不要理解錯誤,這個任務不是要你要陣殺敵,而是一件並非正人君子所爲的事!”

“我不是正人君子,趕非正人君子所爲的事再正常不過!”

正在這時楊國雄插言道:“你想那個任務交給他?”

“正是,他是最佳人選!”

這讓狄青龍摸不着頭腦,於是他道:“到底是什麼任職?”

“爲我軍能名正言順的進入臺北製造一個不可懷疑的藉口!”

聽聞任務內容後,狄青龍反而顯得輕鬆多了,他問道:“要完成這個任務容易,不過你要給我所需的條件!”

“需要什麼給什麼,只要你能完成任務!”

“那就看我的吧!”

遺憾的是還沒等他們具體討論細節問題,一個神秘的電話將楊國雄與俞登叫走,電話中說了些什麼,除他了們之外無人知道,他們走時只是說有急事,而沒有說是誰打來的,其實他們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事,只知道這是作戰值班員打來的電話,一定有重大的事情發生。

等趕回指揮所後,他們都點驚訝的有點說不出話來了,原來國家主席李思華與總參謀長徐新躍正在等他們。

“很吃驚吧?爲了達到突然襲擊的效果,我們來前特意未通知你,”李思華首先說道,“先坐下來吧!”他們這才找了個地方坐下。

徐新躍問道:“知道我們爲什麼要來嗎?”

“爲了攻臺的事!”

“是的”李思華回答道,“能否解決臺灣問題是關係到中國命運的大事,爲此我決定親自看一看,順便問一下,你們有把握了嗎?如果你們沒有把握,那麼作戰計劃可以推遲執行,能不能在臺北過春節並不重要,最多讓人說我言而無信,重要的問題是能不能有充分的把握解放臺灣。”

短暫的沉默之後,“軍事行動不必再推遲!”俞登回答道,“理由?”李思華的提問如條件反射一樣提出了。

“我軍的準備雖不能說是萬無一失,但現在是最佳時機。全軍上下士氣高漲,唯一的問題是裝備差點,不過較之幾個月前好了許多。空軍的戰損已經在上個月補充完畢,陸軍與海軍則補充了大批新裝備。

相比之下,對手雖將軍隊擴充到100多萬,但質量下降,尤其是其空中力量,估計其空中力量僅及戰前的一半。官兵素質下降也相當嚴重,部隊普遍缺少訓練,士氣更低,反戰畏戰情緒很強。

情報方面,我們也佔有優勢,潛伏於大陸,尤其是我軍內部的敵情報人員已被清除,我們則已在臺灣佈下發達的情報網。現在我們知道的情況不會比臺軍參謀部少。

我們的結論是我方實力增強而對手的實力下降了。

臺灣民衆的心態也對我方有利,臺獨思想已經越來越不得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統一觀點,臺灣當局正在失去民心。……”

“等一下,”這時李思華突然打斷了他的話,“與臺灣相比我們在軍事方面確有許多優勢,臺灣當局也確實失去了民心,許多臺灣人士已秘密與我聯繫,要求我軍攻臺以恢復臺灣的正常秩序。現在也確是攻臺的最佳時機,我要問的是:如果美國人出兵干涉怎麼辦?”

“美國人確有出兵的可能!”他回答道,“雖然經濟危機把美國人弄得精疲力盡了,我們也在朝鮮狠狠地教訓了美國人,但美國人出兵的可能性並沒有消除,只不過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如果美國人下定干涉的決心,那麼問題將變得異常複雜,甚至可發展爲世界大戰,但是解放臺灣已勢在必行。現在的問題是中央有沒有準備好應對異常複雜局面的出現,如果沒有那麼應立即放棄軍事行動,如果有,那麼我以自己的腦袋保證,一定能解放臺灣。”

“還有我的腦袋!”一旁的楊國雄也發言了。

“放棄?”李思華反問道,“那麼我今天來這是趕什麼?我們訂購大批軍火、儲存戰備物資、搞內部循環式自由市場經濟僅僅是爲了應對經濟危機嗎?聽着,攻臺一役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成功了你們要什麼給什麼,敗了不僅你們的腦袋,還有加上我的腦袋,因此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明白!”

“好!我今天來是現場辦公,你們還有什麼需要我來解決的嗎?”

“有,軍事行動馬上要開始,希望中央能動員輿論工具,爲攻臺製造出輿論氣氛。”

“我還以爲是什麼大問題,這個好辦,回去之後馬上辦,不,馬上去辦!還有什麼嗎?”

“沒有了!中央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現在輪到我們了!”

“我等候你們的好消息!”

李思華與徐新躍懷着滿意的心情離開了南京,他們急於的返回北京,因爲那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們。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第28章 第23章 第2節 第19章 第19章 第1節 第3節 第63章 第2節 第53章 第1節 第28章 第30章 第1節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3節 第12章 第59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57章 第1節 第3節 第23章 第59章 第44章 第15章 第56章 第3節 第6章 第45章 第3節 第50章 第40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43章 第51章 第2章 第1節 第51章 第26章 第2節 第63章 第53章 第2節 第3節 第5章 第25章 第60章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52章 第47章 第37章 第53章 第55章 第62章 第3節 第2節 第44章 第61章 第1節 第32章 第54章 第27章 第10章 第9章 第1節 第1章 第65章 第62章 第26章 第1章 第23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13章 第1節 第2節 第65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一章 第65章 第3節 第18章 第60章 第3節
第28章 第23章 第2節 第19章 第19章 第1節 第3節 第63章 第2節 第53章 第1節 第28章 第30章 第1節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3節 第12章 第59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57章 第1節 第3節 第23章 第59章 第44章 第15章 第56章 第3節 第6章 第45章 第3節 第50章 第40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43章 第51章 第2章 第1節 第51章 第26章 第2節 第63章 第53章 第2節 第3節 第5章 第25章 第60章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52章 第47章 第37章 第53章 第55章 第62章 第3節 第2節 第44章 第61章 第1節 第32章 第54章 第27章 第10章 第9章 第1節 第1章 第65章 第62章 第26章 第1章 第23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13章 第1節 第2節 第65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一章 第65章 第3節 第18章 第60章 第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