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開始裝填!”

“裝填完畢!”

“放!”隨着葉知秋的一聲命下,早已等候多時的炮手們,終於有利會開火了,於是反擊正式成開始,此時是13日4點整。

各炮兵陣地頓時間閃爍出一簇簇白色的爆煙,並有桔紅色的火光升起。聲音稍遲纔到,連成一片密不透風的巨響,夾帶着炮彈劃空的尖嘯。炮彈在夜空中劃出的彩色曳光彈道像疾風驟雨,又像直瀉的瀑布。大、小金門先出現一些亮點、煙簇,接着,亮點變成火海,煙簇形成了煙霧。開始時人們還能聽出連續的巨響,可後來就什麼也分辨不出來了。

炮擊是相當猛烈的,大量炮彈被傾瀉在臺軍陣地上。與上次炮擊金門時不同的是,這次使用的火炮最小口徑是122毫米的火箭炮,以及152毫米口徑的重型火炮,不過威力最大的當算大口徑火箭炮。大口徑火箭炮分爲多種,口徑多在300毫米左右,戰鬥部重達數百公斤,加上使用了許多新技術,使其威力非常大,一般情況下,只是一發命中就足以摧毀目標。

經過多年的詳細偵察,解放軍對金門守軍的佈防情況已經一清二楚,以及精心的佈置,炮彈從開始就準確的落在了守軍陣地上,尤其是炮兵陣地。先以122毫米火箭炮對目標區實施壓制,然後152毫米炮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經過多年經營之後,大部分陣地都能承受住152毫米炮彈的轟擊,因此真正據有決定性的還有大口徑火箭炮彈。再堅固的工事只要命中幾發戰鬥部重達數百公斤的大口徑火箭彈,就是沒有被摧毀,也沒有用了,工事表面幾乎被消去了一層,產生的大量碎石等將整個陣地埋在下面。不過工事過於堅固的,摧毀的多爲表面部分,深埋地下的部分則保存較好,而大部分人員正都隱蔽在這些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人員傷亡不大,但上層部分被摧毀之後,把許多人埋在了下面,一時出不來了。

面對如此猛烈的炮擊,金門竟然沒有立即開炮還擊,守軍只接到了進入戰備狀態的命令,而命令中沒有可以還擊的內容。對於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來說,炮彈的爆炸聲使他們的心跳加快、緊張、恐懼,驚荒失措,彷彿又回到了1958的金門炮戰。李紗早預料到解放軍的行動,事先已讓全體人員進行地下工事,因此人員傷亡不大。

由於對手遲遲不見行動,讓他感到長夜難熬,到了下半夜,他讓人弄了點酒來,與沈光明喝了起來,一是爲消磨時間,二是爲借酒消愁,必竟這場戰爭他不想打。當兩人喝得正高興時,炮擊開始了。炮擊開始後,指揮部內就有點顯得混亂了,炮彈的爆炸聲不斷傳來,不時還有地動山搖的感覺,這是大口徑火箭彈穿入地下後爆炸引起的,這些都使人感到這裡很不安全,雖然實際上這裡是安全的。

李紗在簡單的瞭解了情況之後,爲想試探一下情況,命令幾個陣地開火還擊。沒過多久他就發現情況不妙,不得不下令停止射擊。因爲只要一開火,馬上就會引來更強大火力的壓制,受命開火還擊的那幾個炮兵陣地,很快就被摧毀了。炮擊結束之後,他到現場視察情況時才發現他們的工事並非堅不可摧,在大量炮彈的轟擊之下,工事既使沒有被摧毀,也無法使用了。

炮擊行動在進行了近1個小時之後結束,原來彈藥消耗的太快了,已經供應不上,而且炮管已經熱的不能再發射了。不停的裝填、瞄準、發射已經讓戰士們都累壞了,然而疲勞並沒有影響到人們的鬥志,人們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這時天也放亮了,打了半天的士兵們終於有機會欣賞一下自已的“傑作”。海風把島上的硝煙吹向海面,形成了一道厚厚的灰黑色的煙牆,將整個金門都掩護着了,雖然能從煙牆的某個漏洞中看到金門,但樣子已經不敢讓人相信那是金門。與此同時,後勤部隊將一車又一車的彈藥運送到發射陣地上來,爲下一次戰鬥做準備。

經過簡單的統計之後,葉知秋相信自己的初步目標已經達到了,摧毀了全部重點目標。金門守軍僅發射炮彈62發,造成解放軍傷亡12人,其中陣亡2人,少量裝備損失。現在金門除了少數的高炮和肩射的“毒刺”導彈之後,其它防空武器不是被摧毀,就是無法使用。同時作爲情報收集站的作用也失去了,金門雷達系統被全毀。大部分炮兵陣地已經無法使用了,尤其是面對大陸方向的,同時能投入的炮兵兵力也不多,許多火炮不是與陣地一起被摧毀了,就是被埋在地下了,可以說金門已經失去了還手之力。由於僅以純軍事目標爲打擊對象,營房、居民住宅等根本沒有受到攻擊。此時李紗也是非常高興的,雖然失去許多,但人員傷亡很小,總計傷亡320人,其中陣亡112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構築的工事發揮作用。

炮擊金門的同時,解放軍也對馬祖實同施了炮擊。由於馬祖離大陸較遠處於一般的火炮射程之外,解放軍除使用少量的大口徑火箭炮外,還投入了威力不比大口徑火箭炮差的武器——反艦導彈。這些反艦導彈都是老式的,已不適合現代戰爭的要求,正逐漸退出現役,不過用這些經過改裝的導彈轟擊地面目標還是很有效的。反艦導彈那重達數百公斤的戰鬥部擊中目標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馬祖守軍明顯缺少應有的防備,他們以爲這裡距大陸較遠,炮彈打不到,結果他們爲此付出血的代價,基本失去反擊能力。

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將許多人從夢中驚醒,許多廈門市民紛紛舉目遠望這壯觀的景象,一時間炮擊金門的消息傳開了。事前接到通知的電視臺立即轉播了實況,此消息讓人們感到了鼓舞,解放軍終於有所行動!

當此消息傳入趙京的耳朵時,他正在趕往機場的路上,他準備再次爲出征的將士送行,對此他並不感到什麼驚訝,這是預料之中的事,然而此事在他心中引起一次震動,提醒他金門與馬祖的存在,那可是臺灣的前哨陣地。

於是問他同行的歐陽濤:“金門與馬祖是否守住?”

歐陽濤非常自信的回答道:“沒有問題,經過多年經營那裡早已固如金湯,並駐有重兵,我們的陸軍絕不是吃素的。”

這些話多少讓趙京感到一點安慰,不過他還是提出:“我們是不是應爲守軍做點什麼?”

“不必了!他們不需要什麼支援,再說我們支援他們什麼?他們的物資彈藥儲備充足,兵力也足夠了。反正戰爭很快就會結束!”

“也是,他們確實不急需什麼,不過還是應該鼓勵他們一下。”

於是臺灣方面並沒有爲金門與馬祖守軍提供任何支援,僅給守軍全體官兵發出表彰的通令。

這時趙京等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於馬上就要開始的空襲行動上。此時臺空軍戰機已整裝待發;飛行員們已吃過早餐,飛行不僅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因此空着肚子飛行可不行,現在飛行員們正進行出擊的準備,穿飛行服、聽取任務指示、研究作戰方案等等;一切基本就緒!

開戰第一天,大隊長範德剛就受傷被俘對於第11大隊長無疑是一個打擊,然而這並沒有影響該大隊飛行員們的士氣,引以爲豪的戰績、讓人引以爲榮的軍功章、豐厚的獎金足以讓他們忘記了這一點。

該大隊副大隊長王明飛接替範德剛出任大隊長一職,王明飛沒想到自已剛剛當上副大隊長沒幾天就能由副轉正,自然高興的不得了。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王明飛自然要在部下面前好好表現一下,同時也爲了向手下證明一下自已的實力,他決定今天親率大隊出擊,而且是第一個起飛。

與此同時,解放軍也在準備,大戰一觸即發!

空軍地勤人員正在忙碌着,飛行員則多已在飛機旁等候起飛命令。

“團長!什麼時候出擊?”姜凱濤的新僚機飛行員楊志問道,“不知道,等候命令吧!”姜凱濤回答的時候有點顯得不自然,他已經是空12師的一名團長。他沒有習俗別人稱呼他爲團長,這讓他想起前任團長徐新躍,昨天徐新躍在戰鬥中不幸以身殉職。楊志一心渴望着戰鬥的機會,昨天他的好幾位戰友在戰鬥中犧牲了,他渴望着犧牲的戰友報仇。

“小夥子,別急!戰鬥的機會多着,你應該注意保持良好心態,集中注意力,不要胡思亂想。”姜凱濤教導道,對於楊志他不免感到一點憂慮,讓楊志擔任他的僚機有點出於無奈,以前的僚機飛行員(27)在昨天的戰鬥中受傷住院,楊志雖是一名不錯的飛行員,只是經驗太少,而且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一起飛行過,相互間很不熟悉。

“團長,你放心吧!我不會拖你的後腳的,”楊志已看出姜凱濤的憂慮。

“聽着,戰鬥中跟緊我,機靈着點。”

“是!”

此時,劉逸夫則望着座機不知在想着什麼,他對殲-8F太熟悉了。當第一眼看到它時,它根本沒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外表與普通的殲-8根本沒有什麼區別,不過一進入它的機艙,看過機艙內先進的儀器儀表之後,他相信該機一點不比F-16差,甚至更好,這也是他主動請命改飛這種新機的原因。

藍語煙走過來向他報告情況。

還沒等她開口他就問道:“準備好了?”

“是的,我們再次仔細的檢查過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擊?等候的感覺太難受了!我這才知道什麼叫度日如年。”自從昨天下午轉場這裡之後,他們一處待命之中,苦等讓他有點受不了,相比之下,她開朗一點:“我想不用再等多久了,馬上就要天亮了!”

兩人聊了起來,這時她突然問道:“你看,那邊的幾架飛機好象有點‘怪’。”原來她注意到不遠處的一處停機坪上的幾架“飛豹”,一大羣地勤人員正在它們周圍忙着,顯然也在進行起飛準備。

然而她的話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說道:“我昨天就注意到了,它們是昨天晚上飛來的,它降落時發出的聲音有點與衆不同,好象是採用了新式發動機,不過具體型號不明。我發現它的外型有點不同,於是想過去看一看,可是很遠就被衛兵擋住,說是沒有首長的命令,任務人不得靠近。”

這時她說道:“我也注意到了,當時想去看一看,結果被擋回來,後來我想打聽一下,可惜誰也不瞭解他們的情況。”

就在這個時候,戰鬥警報響了。“太好了!終於等到頭了!”說着劉逸夫顧不上與藍語煙聊天,幾步就登上自已的座機,準備起飛。

戰鬥警報一下達,各參戰部隊立即行動起來,其實所有人員早已都在各自的崗位旁等候,一場令下,立即各就各位,新的戰鬥馬上就要開始!

劉逸夫率領的8架殲-8F最先起飛,緊接着的是那幾架很“神秘”的“飛豹”,當這幾架“飛豹”從停機坪向起飛跑道滑行的時候正好從藍語煙面前經過,這給了她一個近距離觀察的機會,她數了一下,共有6架“飛豹”,其外形與她所知的情況有許多細微的差別,最讓她感到驚奇的是機冀下加掛的武器,除了反幅射導彈之外,還加掛有一種她從沒有見過的型號,從其外型判斷應爲空對空導彈,不過個頭太大了,難道是超遠程空對空導彈?她的判斷是正確的,她看到的確是超遠程空對空導彈,而且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她所看到這些特別的“飛豹”來自空軍試飛團,按常規試飛團是沒有機會參戰的,可是在試飛團中某些想上前線的人的極力鼓動下,試飛團領導以“在實戰條件下試驗新機的戰鬥力”爲由給上級打了幾份報告,要求組織一支部隊上前線。不知什麼原因,空軍領導竟被說動了,批准了請求,於是試飛團立即組織了一個特別大隊,並定名爲“雷陣雨”大隊,將正在試飛中的幾架“飛豹”改進型帶來——“飛豹”的國土防空型與電子戰型。

臺軍空軍出擊之前,臺軍的信息戰部隊再次試圖對解放軍網絡系統實施攻擊,然而進展一直不順利,已經嘗試着採取了好幾種攻擊方法,可是每次都是毫無效果,這下可令臺灣信息戰部隊的司令吳池大感不妙,他太困惑不解了,然而這一情況沒有影響臺軍的作戰計劃。

臺灣空軍的戰機已滑向起飛線,行動已經開始。今天的出擊與昨天依然是一樣的,小編隊分散出擊。趙京等人依然象昨天那樣,親臨塔臺目送出徵的將士。

此時周韜的心情並不好,與其他人相比,他對於今天的行動不抱樂觀的態度,然而他無力改變這一切,決策權不在他手中。現在他只能坐在空軍作戰指揮中心內觀戰。

果不出他所料,臺空軍戰機羣一起飛,解放軍戰機就接着起飛了,“中國人的反應變得快多了,看來這將是一場苦戰了!”周韜對旁邊的同事說道,然而很快他又改口說:“中國人想不戰而逃嗎?”原來他發現解放軍戰機升空後,沒有一架戰機飛向海峽上空,準備實施攔截作戰,相反紛紛向內陸飛去,幾乎是不戰而逃。“這是爲什麼?中國人想幹什麼?”周韜內心之中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不過他的思考並沒有影響空戰的局勢,第一批臺軍戰機飛過海峽中線,又越過海岸線,進入大陸上空。

這時周韜大叫道:“上當了!”他想通的太晚了。這時解放軍機羣已經開始轉向,與敵機對進。原來這是故意實施的後退,先實施後退,拉開了雙方間的距離,將敵機引入內陸,然後機羣實施轉向,回過頭來對敵實施反擊。解放軍機羣很順利的完成了轉向機動,敵我雙方距離較遠,一時間無法實施攻擊。待解放軍機羣完成轉向機動,臺灣機羣已經越過了海岸線,整個作戰空域也就隨之向內陸延伸,臺空軍即陷入於困境之中。臺空軍認爲臺灣海峽上空的交戰空域有限,不可能容下雙方的全部戰機,如果解放軍在海峽上空實施攔截,則將是一場一對一的空戰,憑藉己方的質量優勢,解放軍必敗。可現在整個作戰空域已經向內陸延伸了,解放軍有了發揮自己數量優勢的機會,而且在後退的進程中,已經完成空中集結和戰鬥隊形的展開,還搶佔了有利的高度。

雙方機羣馬上就要接觸了,如果臺灣空軍此時返航就只能被追着打,不得不硬着頭皮繼續前進,原來的空襲計劃變成了空戰計劃,空中形勢對解放軍十分有利。

誘使敵機在遠離其基地的廣闊空域內交戰的目的達到了,下面就是動手“收穫”了。幾乎所有能夠參戰的飛機都出動了,不同型號的戰鬥機依照性能的不同被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上,並保持相互間的間距很大,使得整個機羣並不顯得擁擠。相比之下,臺軍戰機還象昨天一樣,實施小編隊分散出擊,小編隊相互靠近之後組成了大的機羣,但顯得得過於分散,還處於相對較低的高度上。

不過廣闊的空域也令解放軍的兵力顯得相當分散,全部兵力無法同時投入戰鬥,而且不知什麼原因,部分兵力被有意保留,沒有投入戰鬥。相比之下,臺灣空軍兵力相對集中,而且質量較好,結果處於有利地位的解放軍損失不小。這讓許多臺軍飛行員有了信心,認爲形勢還是相當樂觀的,依然相信勝利屬於自己。

完成轉向機動後,劉逸夫再次認真的檢查一下各系統的情況,在確信絕對不會有問題之後,他打開了機載雷達。這是一種中國自行開發的機載雷達,原準備用在殲10上,可惜後來發現殲10上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供按裝它,而且當時性能也達不到原訂要求。經過改進的它被按裝到殲-8F上,並且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它的確是最好的國產雷達,雷達一開機就輕鬆的捕捉到目標,目標的各種信息清楚顯示於前面的液晶顯示器上。

很快劉逸夫就跟蹤到分配給他的敵機,並打開武器控制系統,目標是臺灣的IDF型戰鬥機,此時兩方的接近速度極快,可供搜索、攻擊的時間很短。雷達順利的鎖定了目標,在距離目標80公里時,他使勁地按下外掛武器發射扳機。這時,只覺得機身輕微晃動了一下,看着導彈彈射離樑、點火、加速,噴着火焰飛了出去,與此同時他的隊友也發射了導彈,他們發射了全部遠程空對空導彈——16枚紅光導彈,紅光導彈就是傳說中的霹靂12的最新改進型,其性能不次於任何國外的同類導彈。這些導彈取得非常好的戰果,共擊中了8架敵機,計有10枚命中目標,但僅擊落了一架敵機,其餘都是擊傷,原來這些紅光導彈的引信出了點問題,使導彈過早爆炸。

劉逸夫沒有時間去注意導彈是否擊中了目標,因爲幾架幻影-2000已經衝過來了。衝過來的是由第十一戰鬥機新任大隊長王明飛帶隊的。王明飛搶先開火,可惜他發射的中程導彈無一命中目標。原來法國當年向臺灣出售幻影-2000和配套的空對空導彈時,將有關技術資料送給了中國方面一份,因此解放軍早已掌握了對付它的方法。雙方迅速接近,近程格鬥開始了,於是劉逸夫與幻影-2000間展開了近程格鬥,很快他們都發現自已遇到了一個強敵,而最令王明飛感到吃驚的是,對手好象瞭解幻影-2000的性能,所用的戰術也都是專門幻影-2000的,令他無法有效發揮出幻影-2000的性能特點。其實這並不奇怪,解放軍飛行員早就飛過幻影-2000了,對其的瞭解並不比臺灣飛行員少,對付它的戰術早就研究出來了。憑藉着頭盔瞄準器與霹靂-9D的優異性能,劉逸夫逐漸佔了上風,最終王明飛犯了一個小錯誤,被他找到機會,於是一枚霹靂-9D飛出。霹靂-9D的性能的確不錯,霹靂-9D基本上與霹靂-9C相同,不過由於採取了最新的紅外製導系統,性能有很大提高,有人稱其爲中國最好的近距格鬥導彈,王明飛沒能躲過這一擊,不得不棄機跳傘,着陸後被俘。

今天的作戰方案與昨天一樣,幻影-2000因空戰性能較好而擔負掩護任務,F16、IDF處於中低空,發揮其中低空性能好的優勢,負責實施轟炸。實際上,許多臺灣飛行員放棄了轟炸,紛紛投入到激烈的空戰之中,即便有機會,對地面目標的實施攻擊,也要面對強大的地面防空火力。一名臺灣飛行員回憶道:“太可怕了!四周都是炮彈爆炸後形成的黑雲,我感到自己無處可躲。”

昨天的晚飯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也可以說是很豐盛的,可是劉海峰僅吃了幾口,而且整個晚上幾乎沒睡覺,其實不僅僅是他,幾乎第210防空旅的全體官兵都這樣。昨天中午,親眼目睹敵機轟炸後揚長而去,令他們感覺受到奇恥大辱,不由心中怒火沖天,一心想報仇雪恨。今天戰鬥警報下達,他們的神情爲之一震,報仇的機會來了,然而此後就是漫長的等待。直到眼看着太陽要升起的時候,才傳來敵機已出動的消息。

“報告,雷達發現敵機4架正向我陣地飛來!”

“好,準備戰鬥,絕不能讓歷史重演!”隨着劉海峰一聲命下,第210防空旅進入戰鬥。

這次奉命轟炸4號機場的還是昨天轟炸過這裡的那8架F-16,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不過路上受到解放軍戰鬥機的攔截,最後只有4架F16按計劃到達目標上空。

桂偉又是第一個進入轟炸航線,已經可以從座艙中看到機場的路道,他舉目搜索着適合於攻擊的目標,最後他將目標確定爲停機坪上的一排戰鬥機,其實那是假目標——排列整齊的飛機模型,正待他準備投彈之時,突然發現從機場側面的樹林中升起一個快速移動的亮點,接着機上的報警器大叫,原因只有一個,飛機受到導彈攻擊,他看到的亮光就是已發射的地空導彈,不待他採取措施,導彈就已擊中他的飛機。雷達制導的地空導彈存在一個“通病”,導彈必須依靠於雷達進行制導,飛機上的報警系統利用了這一點,通過對制導雷達信號的檢測來確定是否存在威脅。“鋼管”導彈系統也必須使用雷達制導,不過設計人員採取了“特殊”的方式,“鋼管”導彈發射時,地面制導雷達可以不開機,導彈依據發射前輸入的信息飛向目標區,直到導彈飛出一段距離後,地面制導雷達再突然開機,讓漫無目的飛行的導彈接獲目標信號,修正誤差飛向目標,這時敵機纔會發現自已被制導雷達鎖定,從而大大縮短了敵機的反應時間。

第一架F16被當場擊落,飛行員立即跳傘;第二架F16的飛行員親眼目睹了第一架F16的導彈擊中的瞬間,然後他也發現自已受到導彈攻擊——“鋼管”導彈系統據有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他剛反應過來就被導彈擊中,“鋼管”導彈的速度太快。第三架F16立即轉向,準備脫離導彈的攻擊半徑,可惜剛剛轉過彎來,就被導彈打得凌空開花;第四架F16好一點,先後躲過2枚導彈,但沒有躲過最後一枚,也就是第3枚導彈的攻擊。

第210防空旅一舉擊落4架F16,總算報仇雪恨了!人們臉上笑容隨之出現,然而幾分鐘後,笑容又消失了,恢復以前的樣子,原來他們將己方的一架殲-7擊落,造成誤擊事件。其實誤擊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實際上在混戰之中,誤擊事件時常發生,敵我識別至今依然是各國軍隊面臨的一大難題。

臺灣飛行員除要面對空中的戰鬥機,地面的防空火力之外,還要面對強大的電子干擾網。這幾年解放軍在東南沿海地區實施了大規模的戰場建設,其中建立地面電子干擾網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地面電子干擾網由多個地面干擾站組成,一旦這些地面干擾站開始工作,將形成巨大的電子干擾網。這種干擾是不分敵我的,任何飛機一旦進入電子干擾網中就會發現他們與基地,甚至相互間的通信中斷了,機載雷達無法正常工作,也因此無法發射雷達制導的導彈。

臺灣引以爲豪的空中預警機與前方戰機的通信中斷而失去了作用,通信中斷也讓臺灣飛行員成了瞎子。不過這對於解放軍來說,並不全是壞事,在此情況下,原本沒有機會的殲6有了表現機會。在戰鬥中殲6充分的發揮了它機動靈活、加速性好的特點,在低空與敵機糾纏在一起,讓敵機飛行員十分頭痛.一位被殲6擊落後被俘的臺灣飛行員後來回憶說:“F6出現的太突然了,當我發現它從側面衝了過來時已經晚了,結果我們糾纏在一起,很快我就被擊落了,F6比我的IDF靈活多了,IDF太難控制了,反應太笨,性能也根本達不到說明書上的數字,如果我能早一點發現就好了!”地面電子干擾網的效果是不錯的,但也有缺點的,那就是覆蓋區小,因此只能起有限的作用。

由於飛機太多了,雙方的指揮系統都無法及時準確的掌握空中的情況,也不能有效指揮空中的戰鬥,空戰顯得十分混亂了。這時雙方都發現原有的作戰指揮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點不太適用了。在這種混亂中,飛行員無法得到有效的指揮,許多情況下都要完全依靠自己。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

第1節 第32章 第3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7章 第2節 作者的話第7章 第1節 第65章 第11章 第39章 第48章 第51章 第23章 第1節 第38章 第65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34章 第48章 第42章 第26章 第48章 第55章 第3節 第2章 第7章 第22章 第58章 第一章 第37章 第55章 第40章 第2節 第2節 第15章 第1節 第25章 第36章 第3節 第18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16章 第58章 第2節 第2節 第42章 第14章 第2節 第40章 第35章 第3節 第31章 第一章 第33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45章 第27章 第37章 第61章 第1節 第1節 第58章 第52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22章 第64章 第2節 第20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40章 第3節 第15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章 第15章 第1節 第49章 第1節 第63章 第1節 第26章 第43章 第1節 第54章
第1節 第32章 第3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7章 第2節 作者的話第7章 第1節 第65章 第11章 第39章 第48章 第51章 第23章 第1節 第38章 第65章 第1節 第3節 第2節 第34章 第48章 第42章 第26章 第48章 第55章 第3節 第2章 第7章 第22章 第58章 第一章 第37章 第55章 第40章 第2節 第2節 第15章 第1節 第25章 第36章 第3節 第18章 第2節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16章 第58章 第2節 第2節 第42章 第14章 第2節 第40章 第35章 第3節 第31章 第一章 第33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45章 第27章 第37章 第61章 第1節 第1節 第58章 第52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第22章 第64章 第2節 第20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40章 第3節 第15章 第3節 第1節 第1章 第15章 第1節 第49章 第1節 第63章 第1節 第26章 第43章 第1節 第5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