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敗了,敗的相當之慘,十餘萬人沒拿下小小一個大森城不說,撤退的時候還被城裡的明軍逮住機會,一頓窮追猛打,打得屁滾尿流。
明軍那叫一個猛啊,又是火炮又是火槍的,那炮彈和子彈就跟狂風暴雨一樣,瘋狂的傾瀉,搞得他們連停下來反抗的勇氣都沒了,唯有逃,一個勁的逃。
這一通窮追猛打足足持續了三四天,直到各路諸侯聯軍被追的逃出石見國地界明軍才意猶未盡的收兵回城。
至於這一戰的損失,過了很久,各路諸侯都還沒統計出來,因爲明軍太狠了,只要他們聚集超過千人,便會招來炮彈和子彈的無情打擊,最後,他們都不得不分散成數百人甚至是數十人的小隊,瘋狂逃竄,很多人就這樣被打散了,找都找不回來了。
話說楊聰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太過冒失了呢,要知道,大明各路商販都想跟東瀛人做生意,賺東瀛人的錢呢,把人打這麼狠,人家還會跟你做生意嗎?
這點,根本就無需擔心,因爲東瀛人有個怪毛病,你要是比他弱,他便會看不起你,甚至欺負你,你要是比他強,他在你面前簡直就跟孫子一樣,恭敬的很。
這一戰,俞大猷是徹底把東瀛各路諸侯給打服了,從這以後,東瀛各路諸侯皆是談明軍而色變,別說是跑去進攻明軍了,甚至就連後面遇着大明的商販,他們都比以前客氣多了,絲毫都不敢得罪。
更爲奇葩的是,這一戰過後,竟然有很多參戰的諸侯偷偷派人跑到平戶城,想盡辦法聯繫東瀛總督府的人,又是賠禮道歉,又是求爺爺告奶奶,哭着喊着要買鐵炮!
東瀛人奇葩也就罷了,大明太師楊聰比他們還要奇葩,他竟然抽時間一一接見了這些諸侯派來的親信,並承諾賣給他們鐵炮!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雙方可是剛剛打了一場大仗,他還賣鐵炮給人家,這不是資敵嘛!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偷偷找過來的都是些不怎麼有名的小諸侯,像織田信長和武田信玄這樣的“東瀛名將”可拉不下這個臉來向大明求購鐵炮,而楊聰的目的就是要將東瀛的水攪渾,越渾越好。
如果是織田信長和武田信玄派人找過來,他自然不會見,因爲這兩傢伙太厲害了,要是賣些鐵炮給他們,他們很有可能會力壓各路諸侯,變成比毛利元就還強大的存在。
要真是那樣,可就麻煩了,這種野心勃勃的人一旦強大起來肯定會想着一統東瀛,到時候,他們恐怕又會打石見國甚至是平戶藩的主意。
而這些不怎麼有名的小諸侯就不一樣了,這些人求購鐵炮大多是爲了自保而已,也就是說,賣鐵炮給他們就等於是給織田信長和武田信玄這樣的梟雄製造麻煩,讓他們沒辦法輕鬆擴張。
當然,也不排除這些不怎麼有名的諸侯買到鐵炮之後憑藉鐵炮之威慢慢擴張實力,最後變成如同織田信長和武田信玄一般的野心勃勃。
這個楊聰當然也考慮到了,他們就算是變強了也沒關係啊,等他們強大起來以後,隨便命人找個藉口去資助他們的敵人便成,反正,他不會讓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就包括毛利元就,楊聰最多也就助他滅了尼子氏,成爲西國新一代霸主,如果這傢伙想一統東瀛,那麼,不好意思,顧可學很有可能會莫名其妙的搞不到鐵炮了,這傢伙的敵人也會莫名其妙的獲得大明某某朝廷大員的青睞,買到鐵炮,跟這傢伙幹起來。
總之,他的目的就是讓東瀛亂下去,越亂越好。
其實,就算他不從中挑撥,這會兒東瀛也安定不下來了,因爲他這一通攪和,已經把東瀛的水給攪渾了。
原本有可能開創一統東瀛大業的織田信長因爲大森城一敗塗地,已然威望盡失,再加上他在最後撤退的時候猶豫了一下,損失最爲慘重,要想恢復元氣,恐怕非得十來年不可,要想威壓各路諸侯,讓其自動歸附,那更是不可能了。
原本勢力稍弱的毛利元就在大明工部尚書顧可學的支持下可謂異軍突起,獨佔本州西部五國不說,拿下中西部的山陰八國也只是時間問題,可以說,未來東瀛最強的諸侯非他莫屬,當然,這是在他老老實實當西國霸主的前提下,如果他不甘寂寞,想要一統東瀛,那絕對會栽大跟斗。
還有一股勢力,不得不說,那就是原本默默無聞的室町幕府幕府大將軍足利氏。
原本,在東瀛戰國時期,可以說沒室町幕府什麼事,因爲各路諸侯都防着他們呢,他們想要擴充勢力,恢復權威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楊聰這麼一攪和,原本京都四周比較強大的織田氏和武田氏都實力大損,想要完全壓住室町幕府貌似已經不大可能。
當然,這本來就是幕府大將軍足利義輝的詭計,他就是要讓京都附近各路諸侯跟明軍拼個兩敗俱傷,這樣他就有機會東山再起了。
這一戰過後明軍是沒什麼損失,京都附近的各路諸侯卻是損失慘重,可以說,他的目的基本上是達到了,只是尼子氏還是要面對毛利元就的入侵,沒有功夫來幫他助聲威而已。
這個問題,倒也不難解決,尼子氏不行,還可以再換一家,只要他能給出足夠的利益去誘惑總有地方諸侯會站他這一邊。
可以說,大森城一戰,獲利最大的就是幕府大將軍一方了,因爲明軍雖然獲勝,卻沒有趁機擴充地盤,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守在石見國,可以說沒有獲取什麼利益,而幕府大將軍這一邊就不一樣了,因爲織田氏和武田氏式微,他們獲得了難得的機會去勾連地方勢力,恢復幕府權威。
足利義輝上下其手,一陣折騰,還真讓他折騰出一點名堂來了,不說恢復昔日的權威,至少他們聯結了幾家地方諸侯之後,其他諸侯對他們已然有所忌憚,不敢再肆無忌憚的欺負他們了。
要知道,原本他們可是危機重重,如履薄冰,各路諸侯動不動就聯合起來欺負他們一把,有好幾任大將軍都因爲想恢復幕府的權威而被地方諸侯給幹掉了,至少,從這往後是沒人敢隨隨便便來幹掉幕府大將軍了。
當然,幕府的崛起並沒有改變東瀛的亂局,因爲楊聰是不可能支持室町幕府恢復昔日的權威,控制整個東瀛的,這會兒他們也就相當於一個比較強大的諸侯而已,東瀛已然是亂世紛紜,征戰不斷,越打越窮,越窮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