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一步怪棋

雖然朱外貌變化很大,但張煥還是從聲音和神態認出了他,他慢慢走上前,朱的數百名侍衛一齊抽刀橫劍,神色緊張地盯着張煥。

張煥瞥了他們一眼,淡淡地笑了笑,向朱拱拱手道:“朱兄多忘事,我們怎麼是很久不見呢?不久前我們不是還打過交道嗎?”

“卑鄙的小人!”

朱沉默半晌,忽然惡狠狠地迸出了一句話,“張煥,總有一天,我要你生不如死!”

他刷地將車簾拉上,低低怒吼一聲,“走!”大隊人馬啓動,風聲雷動般的走遠了。

張煥揹着手望着朱的隊伍走遠,他不屑地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跟我鬥,你還差得遠呢!”

這時,李須賀與萬良二人已經開匭,從裡面取出百餘份投書,幾名親兵也上前幫忙挑揀,忽然,一名親兵翻出了一份投書,他急匆匆地走到張煥身邊,躬身道:“都督,果然有你要的東西。”

張煥接過信,是一封鳴屈伸冤之信,在信皮上寫着一行蒼勁的大字,狀告中書侍郎裴伊之子科舉作弊,張煥連連冷笑不止,原本只是想抓幾個裴家的小蝦,卻沒想到竟抓到一條大魚,他不露聲色地將投書收入懷中,又擡頭看了看天色,便吩咐親兵道:“你們留下來協助收集匭內的投書,若還有狀告裴家的投書,給我悉數收好。”

說完他登上馬車,向光宅坊京孃的酒樓走而去,雖然沒有什麼證據。但張煥已經隱隱猜到幾分。京孃的酒樓極可能就是崔小芙在京中地眼線,而且是通過李翻雲所牽地線。

此時正是吃午飯時間,光宅坊的各大酒樓都已人滿爲患,絕大部分是中午相邀出來吃飯休憩的官員,雖然崔圓已經倒臺,但勸農居的生意依舊十分火爆,門口旗杆上挑着的酒幡已經改成裴俊手書,憫農二字。據說裴俊自己也在勸農居後有一小塊菜地,他每天都要親自來澆水打理一番,就這樣,勸農居背後的示範田地已經炒到了天價,而且非五品官以上不賣。

別的酒樓也曾學習京孃的經驗。在酒樓後面也弄了百十塊土地。奈何種田人心不在田。徒有其形卻沒有效果。

張煥馬車在酒樓前停下,他擡頭看了看這座由他投資五千貫建起地酒樓,酒樓已經擴大了兩倍,將旁邊兩家生意清淡的酒樓也並掉了,雖然規模龐大,但外裝飾卻十分簡樸,顯示農家本色。給來吃飯的官員減減壓。唯獨數十名貌美如花的胡姬站在店旁迎接客人,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張煥剛下馬車。便有一名身着綵衣地胡姬領班嬌笑着迎了上來,“客官可是來吃飯?”

待她看清楚了,卻愣了一下,只見來者沒有穿官服,隻身着一襲普通地長袍,可若說他只是普通人,身邊卻又跟了許多騎兵。

張煥笑了笑道:“我要一間雅室。”

胡姬並不認識他,便遲疑一下道:“雅室都已經滿了,只剩下一樓大堂還有空位。”

“滿了?”張煥手一指三樓幾間空蕩蕩地窗戶問道:“那邊不是空着嗎?”

“那是三品以上官員纔有資格享用的雅室,客官恐怕

胡姬沒有說下去,她微微斜眼瞟了一眼張煥,眼睛裡明顯露出一種不屑的神情,張煥輕輕搖了搖了頭,京娘怎麼變得如此勢利?他當即回頭對手下親兵道:“走!換另一家去。”

胡姬見他要走,卻也不攔,只冷笑不止,估計只是個地方小官,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勸農居是隨便可以進來的嗎?

張煥的馬車剛要走,只見從酒樓裡奔出一人,大聲喊道:“張侍郎慢走!”

“張侍郎?”那胡姬領班見跑出來的竟是左相國崔寓,她不由臉色大變,猛地回頭呆呆地望着張煥的馬車,她們對官場地變化了如指掌,姓張地侍郎只有一個,就是那個隴右大軍閥,新任門下侍郎張煥。

崔寓剛吃罷午飯,卻正好看見張煥上馬車,情急之下追了出來,這時張煥也看到了崔寓,便命馬車停下,走下馬車向崔寓拱拱手笑道:“巧了,我下午正想去拜會崔相國,沒想到卻在這裡見到了。”

崔寓哈哈大笑,拉着張煥的胳膊便向裡面走,“既然碰見了,我再陪你喝一杯酒。”

這時,那胡姬領班身姿搖曳着走上前,臉上堆滿了媚笑道:“剛纔多有誤會,請張侍郎見諒。”

張煥瞥了她一眼,冷冷道:“有什麼誤會,我只是從三品小官,哪裡有資格來你們勸農居吃飯。”

胡姬臉刷地變得慘白,腿一軟,竟不自覺地跪了下來,崔寓連忙攬住張煥地肩膀勸道:“侍郎跟她們一般見識,豈不是丟了身份。”

他朝胡姬一瞪眼,“快去,還不叫你們京娘來陪罪!”

“算了,我不想見她。”張煥回頭對親兵們一揮手,“上面還有空房間,你們也去吃飯吧!”

士兵們大喜,一涌而入,幾十名胡姬則戰戰兢兢站在一旁,誰也不敢上前阻攔。

崔寓將張煥拉進一間雅室,命侍衛們在外面守着,這時張煥見崔寓身後還跟着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官員,似乎有點不太認識,便問道:“這位是?”

“這位是御史中丞廖輝,原來的戶部郎中,與我關係甚厚。”說着,崔寓連忙拉過他與張煥見禮,廖輝上前長施一禮,“下官見過張侍郎。”

張煥見這個廖輝連崔寓會見自己也不迴避,那他必定就是崔寓的心腹了。張煥也忙向他還禮笑道:“我早聞廖中丞的大名。卻是第一次見到本人,慚愧!慚愧!”

“自己人就不要客氣了,來!坐下喝酒。”崔寓笑呵呵讓張煥坐下,

三人坐下,侍女上了一些冷盤酒菜,崔寓親自給張煥倒了一杯酒嘆道:“朝中秩序已經大亂,我是日日盼侍郎進京,沒想到侍郎比我想的還要果斷。進長安第三天便出手了。”

張煥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給崔寓和廖輝也斟滿了酒,微微一笑道:“崔相國說得很對,朝廷關鍵是要有秩序,各施其職、各負其責。象現在這樣架空門下省。一人獨斷專行。這實非正常之舉,日久天長,必會出大事。”

崔寓聽他話中有話,心中不由一動,便試探着問道:“侍郎莫非是想恢復門下省地職能?”

“門下省被架空已經三年,憑我一己之力怎麼可能辦得到,關鍵是要大家齊心合力。”說罷。張煥瞥了一眼廖輝笑道:“廖中丞以爲呢?”

廖輝自然知道這番話不是對他說地。他端起酒杯只笑而不言。

話說到這個地步,崔寓便已經心知肚明瞭。看來張煥接下來還有一系列動作,是希望自己不要干涉,雙方都不是普通人,不需要什麼討價還價,一切按自己的利益行事,若此事對崔寓沒好處,張煥也不會多言,若崔寓會損害到他的利益,他也同樣不會說什麼。

崔寓深深地看了張煥一眼,舉起酒杯與他輕輕一碰,兩人相視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輕柔的聲音,“請稟報你家都督,我是他的舊人。”

親兵卻斷然拒絕,“可都督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內,你還是稍等片刻吧!”

這是京娘來了,張煥笑了笑便道:“讓她進來吧!”

門開了,一股淡淡的幽香撲鼻而來,環佩聲響起,只見一個美豔無比的女人出現在張煥面前,數年未見京娘,她的外表又變了許多,變得更加美貌,變得成熟而韻味十足,一雙淡藍色眸子裡閃爍着迷人地光彩,與她耳垂上掛着的藍寶石相映成輝。

見京娘進來,崔寓和廖輝眼睛同時一亮,尤其廖輝,竟毫不掩飾他熾熱的目光,張煥卻神色平淡,只端起酒杯飲酒,正眼也沒有瞧她一下。

京娘先向崔寓行了一禮,又對廖輝微微欠身,隨即柔聲對張煥道:“張郎回來,竟不對京娘說一聲麼?”

崔寓呵呵一笑,連忙拉起廖輝,“侍郎有事,咱們就走一步了。”

張煥連忙站起來,含笑拱拱手“也好,改日我們再一起喝酒,廖中丞也參加。”

廖輝連忙致謝,“侍郎相邀,廖某不勝榮幸。”

但就在廖輝走出門的一瞬間,他眼睛裡閃過一絲極其細微的異樣神色

崔寓二人走了,房間裡就只剩下京娘和張煥二人,京娘慢慢走上前,伸出纖纖玉指拎起酒壺給張煥地杯子注滿,端起來遞給他,幽幽道:“你是在生我地氣嗎?”

張煥接過酒杯,淡淡一笑道:“人都是有脾氣地,進來時你的手下那般輕視於我,我當然會生氣,不過我現在已經不生氣了。”

雖然張煥表示並不生氣,但京娘卻感到了一絲失落,她寧可張煥怒氣衝衝,說明他還在乎自己,可現在他顯然已經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京孃的父親是怛羅斯戰役中被俘的唐軍士兵,母親則是西方大秦國的女奴,京娘在十五歲那年嫁給了一個康國騎兵,一年後丈夫被大食俘虜便再也沒有回來,爲了謀生,京娘便來到了父親至死也念念不忘的故鄉--長安。

她從一個小酒館的勸酒胡姬,一步步做到京城中赫赫有名地酒樓大掌櫃,見過無數有權有勢地男人,但沒有一個人她會放在心上,唯獨兩次幫助過她的張煥讓她無法忘懷。

她也曾經想過要嫁給他,可是她無法放棄自己事業,隨着酒樓越做越大,名氣越來越響。京娘地內心也越來越孤獨。雖然崔太后對她關愛有加,但她始終渴望有一個真正的歸宿,她今年已經二十六歲,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

今天張煥地突來到來讓她情難抑制,藉口陪罪前來找他,她見張煥沒有將她放在心上,眼中一陣黯然,便點了點頭。默默轉身要離去。

走到門口,張煥忽然叫住了她,“京娘,你過來!”

京娘驀然回頭,眼中閃爍出奪目地光彩。張煥望着她微微一笑道:“記得三年前我曾告訴過你。要做我的女人可以。但不準找別的男人,否則我不會接受你

張煥的話沒有說完,京娘便急忙道:“可是我沒有找別的男人,是真的!”

“我知道,你是太后的人。”

京娘嚇得倒退一步,她不可思議地望着張煥,他怎麼會知道這個秘密。張煥冷笑了一聲。“不是嗎?”

京娘嘆了一口氣,緩緩地點了點頭。“若不是她的關照,我哪能做到今天,不過我已經半年沒有進宮了,只是爲她傳遞消息。”

張煥站了起來,捧着她地臉,在她脣上輕輕地吻了一下,“本來你差點是我的第一個女人,可是那天你卻把我趕走了,不過也多虧了你,我纔有勇氣去追求我至愛的人,我是個佔有慾很強的男人,權力、女人我統統想要,可是一旦成爲我的女人,我就絕不容許她再有別地男人,女人也不行,否則我會一刀殺了她,你明白嗎?”

京娘呆呆地望着張煥,她忽然覺得在這個充滿霸氣男人地面前,她竟是如此軟弱無力,心中那種深深地孤獨感讓她難以自抑,她渴望着自己能依在他的懷裡一生一世,京孃的眼睛有點紅了,她終於重重地點了點頭,“我願意嫁你爲妾。”

“不用着急回答我,我會給你時間考慮清楚,我也不會停止你的事業,但我希望你的決定不會使你將來後悔!”說完,他輕輕拍了拍京孃的臉,推開她快步走了。

京娘呆呆地站在那裡,大腦裡一片空白,良久,她醒悟過來,急忙跑到窗前,只見張煥走進了馬車,又拉開車簾向她揮了揮手,京娘心潮起伏,她使勁地揮舞着手臂,望着馬車遠去,她忽然想起了多年前那個下着大雪的夜晚,一個年輕地男子孤身一人來到她地小酒館裡

京娘鼻子一酸,淚水忍不住涌進了眼眶。

夜已經深了,天上飄着細細的小雪,落地便立刻融化,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宣陽坊地大門還開着,守大門的差役早已經躲進小屋,只有一條小狗在伏臥在角落裡。

這時,一輛馬車遠遠疾馳而來,片刻便衝進坊門,小狗迎上去叫了兩聲,又縮回了牆角,馬車駛進宣陽坊兩裡,才慢慢地停靠在崔圓的府第前。

隨即一名男子下了馬車,快速奔上臺階,低聲對門房說了幾句,一閃身便進了府裡。

自從崔慶功三年前分裂崔家離開山東後,崔圓遭受到了這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徹底沉寂了,身體也迅速惡化,幾次處於死亡的邊緣,多虧女兒崔寧悉心照顧他,才使得崔圓從死亡的邊緣被拉回來。

這三年裡,崔圓大部分時間都是住在山東清河縣老宅,他也放棄了對崔寓的控制,只是默默地彌補崔慶功出走給崔家帶來的巨大損失,從來不出門一步,朝廷裡也幾乎將他遺忘了,但崔圓卻沒有忘記朝廷,三年來,他一直在細心地觀察着朝中的一舉一動。

崔圓是三個月前回到長安,他回來時十分低調,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不過就算知道,也沒有人再會對這個過了氣的老相國感興趣了。

此刻,崔圓正坐在書房裡聚精會神地看書,女兒則回了自己房裡,這幾個月,她有一個朋友一直和她住在一起,雖然這個朋友崔圓曾經禁止過她們來往,但現在他不禁止了,女兒太寂寞了,她需要有朋友陪她說話。

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老管家在門外低聲稟報,“老爺,廖中丞求見。”

“讓他進來!”崔圓放下書,拿過一牀毯子蓋在自己腿上,片刻,老管家將客人引了進來,來人正是中午與崔寓以及張煥在一起喝酒的廖輝。

“廖輝參見相國!”廖輝進門便深施一禮,他是朝廷中僅剩下三個還效忠着崔圓的大臣之一,也是崔圓多年前就一直安插在崔寓身邊的眼線。

“坐吧!”崔擺了擺手,微微笑道:“是不是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廖輝點了點頭,“回稟相國,張煥在三天前進京赴任了,可他今天就突然將門下省的兩匭擺了出來,呼籲百姓伸冤告狀。”

“擺出兩匭,伸冤告狀。”崔圓一怔,這是什麼用意?他略一沉思又問道:“擺了一天,沒有人制止嗎?”

“沒有,聽說投書人還不少,大多是鳴冤告狀之人。”

“奇怪了,難道裴俊不怕有人告他們裴家之人嗎?”崔圓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猛然間,一個念頭從大腦裡一閃而過,他撫掌大笑,“好!好!好一個高明的張煥,不錯,果然沒有讓老夫失望。”

他笑着看了看一臉迷茫的廖輝,搖搖頭道:“你不要問爲什麼,有一件事你要按我說的去做。”

第25章 碎葉風雲(六)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42章 圍爐話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10章 查舊帳(上)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7章 林芝堂(下)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35章 利與情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179章 磨刀(上)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370章 舊愛新歡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188章 關隴舊臣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94章 綾綺殿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48章 張破天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45章 年夜飯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35章 利與情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14章 小聚會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44章 斬草除根第288章 朝戰風雲(下)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66章 機會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46章 大唐帝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50章 鳳翔行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4章 第三勢力第66 章 君入甕第83章 探家主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9章 掌財權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87章 長孫家(上)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179章 磨刀(上)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4章 小聚會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77章 狹路逢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98章 母子生隙
第25章 碎葉風雲(六)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42章 圍爐話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10章 查舊帳(上)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7章 林芝堂(下)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35章 利與情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179章 磨刀(上)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370章 舊愛新歡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188章 關隴舊臣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94章 綾綺殿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48章 張破天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45章 年夜飯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108章 真正的較量(中)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35章 利與情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14章 小聚會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44章 斬草除根第288章 朝戰風雲(下)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66章 機會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46章 大唐帝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50章 鳳翔行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4章 第三勢力第66 章 君入甕第83章 探家主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9章 掌財權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87章 長孫家(上)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179章 磨刀(上)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4章 小聚會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77章 狹路逢第110章 禮尚往來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98章 母子生隙